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唐 >

第11章

闲唐-第11章

小说: 闲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德言说:“书画一道,三分靠天分,七分靠苦练。”

    李元婴自有自己的一套道理:“您说得对!可我觉着若没三分天分,就算十分苦练也是白搭的!所以,我还是不练啦。”

    萧德言还是头一次听到人懒得这么理直气壮。他不觉反感,还觉得挺有趣,便对李元婴谆谆善诱:“等你学透了《论语》,人家叫你写出来看看,结果你一写就是一手臭字,别人又有理由说你没学好了。”

    李元婴也是头一回听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这样分析。他感觉萧德言说的话很有道理,他皇兄和孔颖达显然就是这么无耻的人!他哼哼两声,不服地说:“我也是很有天分的!我画画可厉害啦!”

    萧德言道:“有天分也要让别人看到,别人才会承认。”他把写好的书单递给李元婴。

    李元婴接过书单,乖乖谢过萧德言,又一溜烟地跑了,也不知有没有把萧德言的话听进去。

    李泰等李元婴跑远了,才道:“老师,您好像很喜欢幺叔。”李元婴从小什么事都敢干,混账起来能把他父皇都气得七窍生烟,李泰着实想不到萧德言会喜欢他。

    萧德言笑道:“我家孙儿与他一般大,见了难免喜欢。”

    听萧德言这么说,李泰也就理解了。他留下与萧德言多说了一会儿话,才回自己的住处读书。

    萧德言坐在原处看着庭院中一株常棣,常棣花在枝头无声绽放,宛如团团白雪。

    《诗经》之中有一首常棣,写的是兄弟之义,头一句就是“常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意思是“你看着常棣花开光明灿烂,多像是兄弟间的情谊啊!天底下的人们算起来,最亲也亲不过兄弟”。

    可惜人心易变,总为外物所驱使。

    萧德言合上双眼,低低的叹息隐没在徐徐微风里。

    ……

    李元婴拿着书单又跑了趟藏。

    他最近活力充沛,浑身有着用不完的劲,跑来跑去也不觉得累,到了藏便对着书单寻起书来。

    李元婴恶名在外,一般人都不敢上前来打扰他,是以他看了半天都没把书找齐,才找到一两卷。

    李元婴有点生气了:这里的书怎么这么多!

    换成平时,李元婴一准直接吩咐别人给他找来了,可他倔劲上来了,非要自己找不可!

    李元婴气哼哼地东翻西找,动静弄得有些大,很快惊动了书架另一边的女子。

    那女子绕了过来,竟上回李元婴见过的武才人。

    李元婴还记得她,奇道:“你怎么又在这儿啊?难道你把这里当家了?”

    武才人笑道:“若是可以住在这里,有何不可?”她落落大方地与李元婴行了礼,看着李元婴手上的书单说,“殿下是要找什么书吗?我可以帮殿下找。”

    李元婴想了想,点头道:“也好。”他把书单递给了武才人。

    武才人美目一扫,便将上头的书名记了大概。她又细看了几眼,将书单还给了李元婴,开始熟门熟路地替李元婴把一卷卷书从不同的书架上取下来。

    即便李元婴还小,却也觉得这女子看起来很不一般,连取书的动作都透出股别样的从容。看来她呆在这藏里不是为了制造偶遇李二陛下的机会,而是当真在好好看书。

    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爱看书呢?得看那么多字,累得慌!

    李元婴见武才人几乎是不假思索就能把书找出来,夸道:“你挺厉害的。”夸完他想了想,又补了一句,“不过还是不如姝妹妹厉害,姝妹妹会写两种字!”

    武才人闻言也不恼,只好奇地问:“姝妹妹是谁?”

    李元婴道:“自然是我刚认识的好朋友!”

    说话间,武才人已把李元婴要的书都找齐了。

    李元婴睁大眼:“这么多!”他唉声叹气地抱过那七八卷书,朝武才人道了谢,苦着脸走了。

    李元婴抱着书往回走,迎面撞上了刚巧下课的李治。

    李治有些震惊:“你抱着这么多书做什么?”

    李元婴一脸的理所当然:“拿来看啊!”

    李治忍不住白了他一眼,说:“我当然知道书是拿来看的,我是说你怎么突然要看书了?”

    李元婴与李治一起转了个弯,说起孔颖达跑去御前告状的事儿。他恶狠狠地说道:“老孔太坏了,我要让他大吃一惊!”

    李治一阵默然。

    李元婴又把自己去找魏征和萧德言请教的事告诉李治,很有把握地说:“等我把这些书看完了,一准能把老孔问得答不上来!”

    李治听到李元婴的目标这么远大,心里觉得不太可能。但李元婴难得想要看书学习,李治也不打击他,只说:“书单让我抄一份,我也要看。”

    李元婴爽快答应,大方地和李治共享学习资料。一个人看书太无趣,拉上李治正好!

    既然打定主意要好好学习,李元婴接下来也不翘课了,每日带着书去讲堂看。

    风平浪静地过了几日,暖房那边的董小乙过来告诉李元婴,那向日葵种子发芽了,嫩芽钻出地面来啦!

    李元婴高兴得很,兴致勃勃地和兕子她们分享这个喜讯。第二日一早,他又跑去魏征住处寻魏姝,喊她一块去看向日葵的芽儿。

    魏姝欣然答应,与李元婴一起去和兕子三人会合。

    三个小萝莉虽然口里说不喜欢幺叔了,隔天又开开心心地去找李元婴玩儿,根本不会记着自己哭得那么伤心。

    五个人跑去看完向日葵,李元婴又把自己要好好学习的事告诉她们,还对字写得好的兕子和魏姝说:“我也要开始练字,你们是怎么练的?教教我呗!”

    兕子讲不出所以然,只能说:“父皇教我的。”

    魏姝思路比较清晰:“照着喜欢的字多写写就会了,祖父时常也会提点我几句。”

    李元婴道:“我明白了,多写写,然后去问人。”

    魏姝点头。

    李元婴说:“那我先写着,下回先拿来问你们。若是你们都觉得好了,我再去问别人。”李元婴还是很好面子的,知道自己现在的字拿去给别人只会贻笑大方,所以打定主意先通过内部考验再向外发展。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元婴每天不是看书就是练字,以及陪兕子她们玩。

    不过,讲堂上的气氛也在慢慢变化。

    以前所有人都恨不得当李元婴不存在,免得被他搞出的动静影响到。结果这段时间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每个夫子都很喜欢点李元婴回答问题,简直快把他当成重点培养对象了。

    当然啦,李元婴是不这么觉得的,他只觉得这些人在针对他。

    李元婴让戴亭一打听,发现这些人都是孔颖达的门生!

    真是岂有此理,居然轮流提问他想看他出丑?没门!

    很快地,李元婴开始化身另一种令人头疼的学生:在夫子们还没点他起来回答问题之前,他先举手提问!他的问题角度刁钻,思路清奇,随随便便就能让整个课堂乱成一锅粥。

    若不是负责讲学的都是饱学之士,怕是要被他弄得没法往下讲!

    师生间每天针锋相对,倒是让李元婴觉得到讲堂听课不那么无聊了。

    李元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很混账,照常跟李治交流书中问题、跟兕子及魏姝交流练字成果。偶尔去找魏姝时若是碰见了魏征,他还会顺便听魏征讲讲《礼记》。

    如此学了一个多月,李元婴竟认认真真地把萧德言给他列的书看完了!

 13、第 13 章



    第十三章

    这段时间李元婴虽然称得上是在好好学习,但混账事他也没少干。

    五月上旬的时候,他拿着一把什么葵瓜子在孔颖达考较李治时吧嗒吧嗒地磕,磕得孔颖达勃然大怒,没收了他的葵瓜子并把他赶出讲堂。

    据说李元婴还不服气呢,嚷嚷着说:“再过几个月,我种的葵瓜子就长出来了!”

    孔颖达气得去找李二陛下告状。

    结果是李二陛下领着一干大臣去暖房那边围观那十株漂洋过海来带大唐的向日葵。

    得知李元婴找到这种稀罕作物的种子,却全部炒着吃只留下十颗种着玩,所有人都气得肝疼!

    按照那份向日葵栽种指南上说的,这葵瓜子看起来不仅吃着香,产量高,种植周期短,而且,还能出油!

    这样的好东西,都被这小子吃了!

    现在那十株向日葵已经被团团围住、严密保护,每天都有人要绕路去看两眼,瞧瞧它有没有开出金灿灿的花儿来、什么时候能结籽儿!

    至于葵瓜子的来处,李元婴老实交待说是有人给他的,他觉得有趣就拿出来种了。

    李元婴说得不清不楚,李二陛下却自动帮他把东西的来处补齐整:当年太上皇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幺子,连会见外客都会把他抱在膝上。后来太上皇故去,留给李元婴的东西也最多,至少李元婴搬进太极宫时东西那是一箱接一箱,叫人目不暇接!具体里头有什么怕是连李元婴自己都不晓得,所以李元婴时不时拿出些稀罕东西也不稀奇。

    李二陛下拿到孔颖达上交的炒葵瓜子,都想去没收掉李元婴那一箱箱宝贝了!

    天知道他还会糟/蹋什么?!

    好在李二陛下还是要脸的,到底没去强抢自家幺弟的东西。

    李元婴一点都不在意自己捣乱课堂带来的小风波。

    眼看自己生辰要到了,李元婴欢欢喜喜地给柳宝林写信,说自己最近长进啦,读了老多书。等将来接娘去了封地,他可以开班授课,教出一群好弟子雄霸科举,惊呆李二陛下!

    李元婴在信中图文并茂地给柳宝林构建了美好的未来蓝图,透着一股子想马上前往封地大展身手的迫不及待!

    李元婴是带着兕子她们一起写信的,兕子见李元婴洋洋洒洒写了厚厚一叠,忍不住凑过去看李元婴写了什么。

    李元婴也不瞒着兕子,和兕子分享自己的种种计划——

    首先,他要培养一批人陪他玩耍,这些人要会读书,会写字,会讲故事,谁的故事讲得最好,他就奖励谁。到那时候,他就有听不完的故事了!

    接着他还要让人搜集天下所有的好吃的,谁找来的最好吃,他也奖励谁,那样的话,他就有尝不完的好东西!

    要是离长安很远的话,他还要偷偷开宵禁,让城里每天夜里都像白天一样热闹!

    兕子一开始高兴地听着,觉得李元婴的想法特别棒!可她很快想到,李元婴要是去了封地,她不能跟着一起去啊!

    见李元婴那么开心,兕子扁扁嘴,有点伤心。

    回去之后,兕子和姐姐城阳、妹妹衡山说起这件事:“幺叔去了封地,就不能带我们一起玩啦!”说完,兕子眼泪就哗啦啦地往下掉。才是六岁多的小孩,还不懂得控制情绪,难过了就忍不住要哭。

    衡山比她更小,听兕子这么一说,也哭了:“那怎么办啊?”

    两个妹妹泪眼汪汪地看向年纪稍长的姐姐城阳。

    城阳当然想不出留下李元婴的好主意。

    一想到幺叔有可能离开她们,城阳鼻子也酸酸的,忍不住和两个妹妹一起抱头痛哭起来。

    ……

    这天李二陛下和心腹重臣聊到入夜才散去,想到三个女儿便想过去看看。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