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唐 >

第210章

闲唐-第210章

小说: 闲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一阵莫名,觉得李元婴莫不是傻了,居然带他们去校场。他们可是文官,去校场做什么?

    李元婴见他们走个路都懒懒散散,很是不满,找李承乾说要借个人使使,普通禁卫就好,没别的要求,只要胆子大和嗓门大。李承乾很大方,直接叫人列队让李元婴自己挑。

    李元婴一眼扫去,瞅见个身量高大、相貌堂堂的东宫禁卫,眼前一亮,跑对方面前问:“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挺身作答:“小人薛仁贵。”

    李元婴点头,对李承乾说:“就这小薛吧。”

    李承乾看了看,也觉得薛仁贵立在禁卫里很显眼。薛仁贵到东宫没多久,年初出了侯君集把控东宫的事,李二陛下发了飙,把东宫禁卫撤换了一大批,薛仁贵就是那时候被选进来的,可见其悍勇。

    不过,薛仁贵都三十出头了,李元婴这半大少年还喊人家小薛,果然是李元婴会干的事!李承乾大方地说:“一个够不够?”

    李元婴哼道:“一个够了,绰绰有余。”他又和李承乾申请用场地和马匹弓箭,并给李承乾说出他的初步构想:既然他不能闲着,别人也不能闲着,得好好磋磨磋磨这些想白拿俸禄的家伙!

    鸿胪寺可是负责对外工作的,重要业务是接待各国使臣,就他们现在这精神气简直是丢大唐的脸。孔圣人也说君子要习六艺,所以他准备让薛仁贵好好训练训练这些家伙,先让他们学会集队,再让他们练好弓马骑射。

    李承乾听李元婴说鸿胪寺养了一群蛀虫,也觉得不能放任,让李元婴只管锤炼底下的人,他们有意见的话他会去禀明李二陛下。

    有李承乾兜底,李元婴更理直气壮了,带着薛仁贵返回校场那边。他让薛仁贵先罚比他到得更晚的几个纨绔子弟绕场跑五圈,并让其他人列好队站在校场边上旁观那几个家伙跑圈。

    鸿胪寺上下水深火热的生活由此开始。

    李元婴是不会跟着一起受训的,他抱着个凉水冻过的西瓜、搬了张躺椅坐在树荫下看薛仁贵帮他操练下属,悠闲得不得了。

    鸿胪寺这边的事很快被人报告给李二陛下,主要是报告李元婴一边欣赏别人顶着烈日操练一边吃瓜的无耻行径。李二陛下也忙了半天政务了,听说李元婴把一干文官赶去校场搞特训,眉头跳了跳,领着人往校场走去,看看李元婴在玩什么名堂。

    李二陛下刚走到校场外头,就看到李元婴在那训话:“你看看你们,像什么样子,队都站不齐,才训练一会就累得要跪倒,怎么代表大唐接待各国使者、怎么代表大唐出使各国?想想就觉得丢人,继续!”李元婴中气十足地骂完人,又半躺回躺椅上懒洋洋地捧起半个瓜挖着吃。

    李二陛下走进校场。

    李元婴瞅见李二陛下的身影,立刻搁下瓜站了起来。

    李二陛下问:“你这是在做什么?”

    李元婴给李二陛下讲了他的用心良苦:要想让各国感受到大唐的强盛,这些人就是大唐的门面啊,门面不搞好点能行吗?要不是不能撤换,他早换成长得好看又会来事的人了,可惜他又没权把人全换掉,所以只能把人拾掇拾掇再用!

    李元婴给李二陛下举例王玄策,说瞅瞅眼前这批人哪个能像王玄策那么会随机应变?这些人遇上使团遭劫掠别说反击了,说不准会吓得尿裤子!所以说,得好好操练操练他们啊!

    李元婴说了一通自己的想法,又给李二陛下指了自己从东宫借来的薛仁贵,说人家随便一个禁卫看着都不一样,腰板挺得多直,相貌拾掇得多俊,一眼看去就很神气。

    李二陛下只是问了一句,李元婴就吧啦吧啦说了一堆,听得李二陛下脑仁疼。他顺着李元婴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鹤立鸡群的薛仁贵。

    李二陛下知道鸿胪寺的人都挺清闲,既然李元婴的说法还算说得通,他也不阻止,由着李元婴折腾去。毕竟,在薛仁贵的对比之下,鸿胪寺一干官员确实都成了歪瓜裂枣,根本拿不出手!

    李元婴一向是最擅长得寸进尺的,李二陛下自己送上门来,他当然不会轻易放李二陛下走。李元婴屁颠屁颠地跑去让薛仁贵喊众人集合,让他们瞅瞅是谁来了。

    小半天操练下来,鸿胪寺诸官早没了脾气,看到李二陛下过来更是绝望不已。看李二陛下这态度,绝对不是来解救他们的!

    李二陛下在李元婴的软磨硬泡之下给鸿胪寺诸官训话几句才离开。

    有李二陛下发话,李元婴更加得意,翘着小尾巴接着训,让他们甭想找人告状,要不然他告起状来更方便。谁还不是个纨绔咋地?谁没家长撑腰啊!他皇兄可是天底下最大的一号人物,谁都别想越过他去。

    众人脸色灰败,不得不被自己平时不太看得上眼的武官呼来喝去,累成死狗。

    李元婴下午就不旁观下属们操练了,偷溜去弘文馆拜访萧德言,眉飞色舞地和萧德言说起自己拼哥拼赢了的事儿。

    萧德言见李元婴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欢快,心情也颇为开怀,陪李元婴吃了一盏茶才让他去看皇孙们去。李元婴溜到弘文馆本也是为了看看侄孙和侄孙女们,大摇大摆地跑去寻了李象,让李象领他去幼儿园看看。

    李象看到李元婴可高兴了,拉着李元婴给他介绍了和他差不多同龄的那拨人。这拨人已经开了蒙,课上的内容比较深奥,玩耍的时间比较少。李元婴一一给他们送了见面礼,领着一群小屁孩浩浩荡荡地去看更小的小崽子去。

    还没走近,李元婴就听到一把熟悉的小嗓儿,正是李小圆球妹妹李幼玉的声音:“不行,你不能当将军,要立了军功才能当将军!”她说话奶声奶气,可逻辑非常清晰,听着很能唬人,“你想升为将军,就得听我指挥,勇敢杀敌,要不然,哼,我让你当伙兵去,天天烧火做饭!”

    李小圆球捂脸。

    他这妹妹在家就爱玩打仗游戏,到了幼儿园竟还是没变。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糟糕,是心动的感觉,想偷女儿

    四侄子:滚!!!!!

215、第 215 章

    李元婴觉得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太可爱了; 两眼放光地跑去和小崽子们玩作一团; 时而当将军时而当战马; 一点面子都不要,带着一群小屁孩打打杀杀; 动静贼大; 把弘文馆学士们都惊动了。

    李象一向是个乖孩子; 忙跑去给气的脸色发青的学士们解释:幺幺第一次过来; 太开心啦!幺幺这是喜欢小孩子; 不是故意这么吵吵闹闹哒!他们幺幺一片童稚之心,对侄孙们又有着拳拳疼爱之情; 闹出的动静虽然大了点; 但也不是故意的,还请先生们包涵包涵。

    弘文馆学士们神色复杂地看着李象,平时他们对李象是很满意的; 觉得他聪慧又懂事,教育起弟弟妹妹们来也有条有理,怎地遇到李元婴就能睁着眼说瞎话呢?

    想到李二陛下和李承乾对李元婴都十分纵容; 学士们虽然嫌弃李元婴太闹腾; 却也在李象解释之后转身走了; 眼不看为干净!

    当然,也有人不乐意坐视不管的,比如于志宁。他平日里在东宫当值,虽说李象把皇孙们都弄到弘文馆读书,偶尔多了点吵闹声; 但也不至于影响到他看书读文章。结果这天弘文馆里吵得着实过分,简直要把东宫屋顶都掀了。

    于志宁过去一看,好啊,本来应该在鸿胪寺当差的李元婴居然跑到弘文馆玩,还乐颠颠地让皇孙女李幼玉骑到他脖子上抄着小木剑喊打喊杀。

    这像样吗?!

    这简直有辱斯文、有伤国体!不说你是大唐亲王,现在你可还是朝廷命官啊,有你这样的吗?哪怕是自家孩子,也没有这样玩成这样的!

    于志宁这小老头儿是喷人一把好手,还曾专门写过一册子《谏苑》来骂太子,见此情景自不会闭嘴不提,撸起袖子直接开写,洋洋洒洒地喷了一通,说李元婴这种玩忽职守的行径不容姑息。

    于志宁气咻咻写完,麻利地把折子递上去给李二陛下。

    这只是个开始而已,第二天一早虽然不用上朝,求见李二陛下的人却挺多,雪花似的弹劾折子也齐齐飞往李二陛下案头,中心意思只有一个:李元婴这样干不行!

    没办法,纨绔子弟之所以是纨绔子弟,肯定是有原因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家里人对他们十分纵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昨天鸿胪寺的纨绔子弟们一个个死狗一样回到家,向家里人大吐苦水,可把家里人给心疼坏了。

    于是第二天就有许多人开喷了,自己上阵也好、叫自己门生故吏开腔也罢,反正一心要把李元婴喷消停,别一上任就搞特殊。

    李二陛下现在很少被人追着骂了,看到这个盛况都怀疑李元婴是不是真干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

    看到那堆让李元婴收敛的折子,李二陛下有点不满,他觉得李元婴又不是故意折腾人,李元婴是有正当理由的,你不想受训,和鸿胪寺翻译们一样拿出看家本事来自己找活干不是挺好?

    在这件事情上李二陛下是偏向李元婴的,对于这些朝臣联合起来参李元婴的事非常不满,大笔一挥给了批复:谁不想干了,可以辞官回家去,鸿胪寺不缺他们几个人。

    至于于志宁说李元婴擅离职守、在弘文馆吵吵嚷嚷,李二陛下更觉得没必要抓着不放。李元婴本来就不是那种天天安坐衙门的性情,这就要喷的话,往后他案头不必摆别的折子了,全摆告李元婴状的就好。

    好歹于志宁是老臣,李二陛下用词比较委婉,批复时说李元婴还小,又离京那么久,见到侄孙们侄孙女们心里高兴,玩得过分了点,但也不至于上升到有伤国体的程度。

    反正,但凡骂李元婴的折子都给李二陛下驳了回去。

    李二陛下也没真不管,午膳时叫人把李元婴拎了过去,让他好好看看有多少人在骂他。这才上任一天就闹得天怒人怨,以后他怎么服众?

    李元婴道:“我可是皇兄您亲自任命的鸿胪寺卿,他们谁敢不听我的!”

    李二陛下觉得自己给熊弟弟赖上了。不过都不是什么大事,李二陛下认为是那堆朝臣大题小做,也没训斥李元婴,而是留李元婴和李承乾一起用膳。

    李元婴还有点委屈呢,他说既然大家都认为他不适合,不如还是别让他管鸿胪寺了,最好连上朝都别叫他去。

    简单来说,就是他想趁机罢工。

    李二陛下无情驳回。

    这下大伙都看出来了,别白费功夫喷李元婴,喷李元婴根本没用。

    瞧瞧吧,李二陛下不仅不听,还趁机留李元婴用饭!一顿饭的功夫,足以让李元婴把满朝文武的黑状挨个告一遍了。

    李元婴没告黑状,回鸿胪寺开了个会,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找活干,要是今天之内没想出自己接下来要干嘛的明天就继续操练,练到想出来为止。说不定多操练一段时间,有的人会发现自己不适合当文官,效仿班超投笔从戎,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

    李元婴这话一出来,不少人脸都绿了,抓紧李元婴给的半天时限开始琢磨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尽量把轻松好交差的活扒拉到自己碗里,让其他人继续烦恼去!

    一时之间,鸿胪寺诸官陷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