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唐 >

第212章

闲唐-第212章

小说: 闲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幼玉还小,不太明白她大哥的执着,坐在一边奇怪地问:“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啊?”

    李小圆球被问住了,梗着脖子回道:“和别人不一样就是不好。”

    李幼玉说:“可幺幺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她哼了一声,一脸的小骄傲,“我就要和别人不一样,我要当最不一样的那个。”

    李小圆球觉得妹妹年纪小,根本说不通,索性不和她说了,由着她骄傲去。

    ……

    与此同时,滕州那边收到一封漂洋过海而来的信。新罗女王这两年缠绵病榻,已经在一个月前撒手人寰,金胜曼将在今年八月正式继位为新一任女王。

    金胜曼写信给城阳公主和武媚说了这事。武媚又第一时间写信和李元婴商量:她想和城阳一起随使团前往新罗观礼。

    新罗是大唐附国,国主更替是需要大唐下诏册封表示承认新君的,到时肯定会有使团前去送国书。武媚每日接收着和海港有关的消息,对出海也有几分向往,更别提金胜曼曾和她们一起同窗读书。

    城阳和杜荷商量过后,也想一起去。有海师在,她们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很小。虽然知道可能很难争取到,她还是想试一试,就像当初尝试着踏入科举考场一样。要是那时候没有迈出那一步,她过的日子可能和现在很不一样。

    她想去看一看。

    李元婴过了几天才知道武媚和城阳给他找了个大难题。想到李二陛下和魏征他们的黑脸,他都想等使团名单拟出来之后悄悄往后面加两个名字了事!

    光明正大出海去新罗玩这种事他都不敢想,城阳和武媚居然敢提。城阳可是大唐公主,要是在海上出了事谁能负责?

    李元婴和魏姝抱怨了半天,中心意思是“早知道曼曼会在这时候继位,我就先不回来了,我也想再出海玩”。

    魏姝也好奇海上风光,可她跟着李元婴看过杜荷他们捕鲨,对海上的凶险也极为了解。她说道:“这件事很难办成吧?”哪怕李元婴现在管着鸿胪寺,有权利往上提随行人选,却也不可能偷偷把自己或者城阳她们加进去。

    就算他敢加,李二陛下他们也不会批!

    李元婴道:“有杜荷他们在,不会有危险的,我去磨磨皇兄看能不能成。”

    魏姝替他理好衣襟,让他小心些别惹恼了李二陛下。即便李二陛下对李元婴宽纵得很,魏姝还是不可能把李二陛下当成普通人家的兄长来看待,着实有些担心什么话都敢说的李元婴哪天撩拨得李二陛下翻脸了!

    李元婴让魏姝放心,他有分寸的。

    很有分寸的李元婴屁颠屁颠入了宫,等早朝散朝后马上去寻李二陛下说出使新罗的人选。他觉得走陆路太绕,不如从海港那边走,用不了几天就能到,又快又稳。

    李二陛下点头,表示可以,由鸿胪寺和礼部商量着办。

    李元婴这才问出重点:“我们和曼曼有同窗之谊,我是不能去的,我能不能从滕州那边派几个人过去观礼啊?”

    李二陛下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也允了。

    结果名单递到礼部,礼部那边惊了。李元婴说他已经问过李二陛下的意思,李二陛下居然答应让城阳公主和驸马杜荷出使新罗?古往今来哪有公主出使的道理,简直胡来!

    礼部尚书捋起袖子去找李二陛下开喷,喷得李二陛下一头雾水,细问之后才晓得李元婴居然拿着鸡毛当令箭,直接把城阳和武媚塞进使团名单里!

    李二陛下含怒让人去把李元婴拎过来。

    李元婴没想到这么快东窗事发。一瞧见李二陛下黑漆漆的脸色和一旁气势汹汹的礼部尚书,李元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奇怪地问:“皇兄你叫我来做什么?我现在可忙了!”

    李二陛下把名单摔他面前,问他哪来的胆子把这份名单送到礼部去。

    李元婴道:“我问过皇兄的,皇兄你明明说可以!”他说出自己的看法,“城阳去新罗有什么不可以的,文成还去吐蕃和亲呢,吐蕃那么远,当初也没见有人反对。何况城阳这次只是去观礼,又不是一去不回!”

    礼部尚书道:“自古以来就没有派女子出使的道理。”

    李元婴道:“自古以来没有,我们现在就不可以有了吗?如今很多东西都是古时没有,后来才慢慢有的,大家都觉得好。一开始人还风餐露宿吃生肉呢,您往后别让人做饭了,撕下肉直接吃!”李元婴挺直小腰杆,卖力地游说李二陛下,“新罗那么小一国家,还能把王女送来我们大唐学习,向大唐靠拢。如今人家的王女都继位为王了,我们大唐的公主却能作为使者出使都不行,我觉得不好。皇兄您可是古往今来最英明神武的天可汗,什么自古以来没有的东西,我们大唐都该有!”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等我先拍个马屁!

    礼部尚书:无耻之徒!!!

217、第 217 章

    李元婴拍起马屁来角度一向精准; 轻轻松松几句话就挠到李二陛下痒处。

    城阳进士都考得中; 难道还不能当个使者去观礼?自古以来没这样的事; 大唐怎么就不能有?如今海师练得还不错,真遇到什么事杜荷他们一定也能保城阳平安; 让城阳去新罗观礼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礼部尚书见李二陛下表情松动; 心知不妙; 在心里大骂李元婴这个无耻的马屁精。

    李家两兄弟都不要脸; 礼部尚书决定先撤退; 去找长孙无忌说起这事。长孙无忌一听,这是要让他外甥女出海; 那还得了?李元婴才消停没几天; 竟又闹出这样的事来,着实让人头疼至极。

    长孙无忌找上房玄龄和魏征联袂求见李二陛下,他们的意见很一致:此事万万不可啊!

    李二陛下恼了; 李元婴给他画了河南道去新罗的地图,表示这段路贼近,暗礁少; 贼平稳; 且鲛鲨和大鱼都不怎么爱来; 杜荷他们平时就爱在这上头溜达来溜达去,时不时对着高丽那边来一次演习,吓得本来在海上乱来的海寇和走私商贩都缩起来了。所以,从这里去新罗很安全,很快速; 肯定不会有危险!

    李二陛下也知道这种事没有“肯定不会”之说,但也认可了李元婴说的风险很小,有海师护卫定能保城阳平安。

    李二陛下都答应李元婴了,现在长孙无忌他们都来反对,让他觉得很没面子。李二陛下开始耍无赖:城阳是我自己的女儿,我爱让她去,你们管不着。什么于礼不合,什么海上危险,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李二陛下耍起无赖来是很气人的,魏征就被气得不轻,憋着气回了家。这天李元婴跑去慈恩寺玩耍完,路过魏征家附近,想着挺久没见这老魏了,很是想念,叫人去切了几斤鹿肉得儿得儿地骑着马儿去魏家拜访。

    结果魏征要把他扫地出门。

    李元婴纳闷了,自己最近好像挺乖的,没得罪老魏啊。他死皮赖脸挤进门,亲自把鹿肉拿去给裴氏料理,自己跑魏征身边献殷勤,问魏征为啥生气。

    魏征拿他没辙,只能骂他怂恿李二陛下让城阳出使新罗。

    李元婴道:“城阳和曼曼是同窗啊,同窗继位这种大喜事,城阳去看看怎么了?三侄子和四侄子他们也去过吐蕃高丽出使,城阳怎么就不能去了?难道您也觉得女孩子不该出去行走、女孩子不该开阔眼界、女孩子代表大唐出使有损大唐颜面?”李元婴觉得太奇怪了,“大家都是有爹有娘的,一样出生、一样长大,为什么男孩子能做,女孩子就不能做啊?就因为女孩子胯/下少长了一块肉吗?”

    魏征被李元婴这番话说得气血翻涌。有他这么说话的吗?什么叫胯/下少长一块肉,简直粗俗不堪!

    魏征骂道:“你才回长安几天就闹腾出这么多事来?!”

    李元婴有些委屈了:“我没回长安也是这样的。”他在滕州还闹腾得更自在呢。要不是皇兄说明年搞完万国博览会许他到处玩耍,他才不要回来。

    魏征拿李元婴没办法,也想不出可以怎么说服李元婴。

    不得不说,李元婴的话听起来也有一定道理,李二陛下这个当耶耶的都舍得让女儿去,他们拦什么?

    大唐公主亲自去观礼,说不定能让金胜曼的国主之位坐得更稳。李二陛下一直没放弃对高丽用兵,朝廷也对新罗多有扶持,若是金胜曼能迅速站稳脚跟,对大唐来说也是一桩大好事。

    大唐能有敢于走出国门、以公主之尊为使者出使各国的公主,后世提起时说不定还会夸一夸大唐的开放和强盛。若非对自己的国力有足够的自信,谁敢让一介弱质女子当使者远行?

    虽然李元婴说男孩女孩没区别,实际上还是有差的,至少体力上就有差距,女子的身体一般很难承受奔波之苦。

    没想到从小到大看起来最省心的城阳公主,居然会是第一个迈出这一步的人。

    魏征叹了口气,无奈地和李元婴一起吃了顿肥美可口的炖鹿脯。裴氏最擅整治鹿肉,这炖鹿脯酱汁香浓、肉质嫩美,好吃不费牙,让人吃了还想吃!

    第二天,魏征就倒戈了,不仅支持让城阳出使,还进一步提出应该直接让城阳当正使,并有条有理地陈述了这一举措对经略辽东的重要战略意义。

    李元婴这个始作俑者被拎来旁听,听得都呆住了,他只是想让城阳去玩玩而已,没想到魏征居然能琢磨出这么多东西来。

    姜果然是老的辣啊,他还得好好学习!

    李元婴臭不要脸地凑在李二陛下身边给魏征鼓掌叫好:“说得对,就是这样,皇兄您听听,就是这个理啊!”

    李二陛下也相当满意。

    对,是这样的,他不仅是在向新罗诸国展示大唐国力,还是在经略辽东。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觉得魏征这事干得不地道:知道李元婴是你孙女婿,你也不用倒戈得这么快吧?你好歹也是铮铮谏臣,怎么也跟着不要脸起来了?!

    由于反对阵营出了个叛徒,叛徒还口才一流、言辞毒辣,城阳和武媚出使新罗的事就此定了下来,只等使团带着国书前往滕州和她们会合就能出发。

    李元婴回去和魏姝好生夸了魏征一通,说这个老魏很棒很厉害,他要多和老魏学习。今天城阳能去,明天就轮到他们去了,简直好极了!

    相比李元婴的欢快,长孙无忌心情就不那么美妙了,回去后叫来儿子儿媳,让儿媳长乐公主给城阳写写信,劝劝这个嫡亲的妹妹,别让城阳跟着李元婴乱来。

    长乐公主这才知道城阳要去新罗。她十二三岁出嫁,嫁入舅舅家,大家都待她很好,日子过得平顺又幸福。虽然身体有些弱,但这几年大有好转,太医说再调养调养应该很快会有孩子。

    身为大唐公主,能有这样体贴懂疼人的夫婿、有这样平顺安宁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长乐公主一直都挺满足。

    她没想到她们之间最沉静少言的城阳不仅跟着李元婴去国子监念书、不仅靠自己的能力考了个女进士,现在还要代表大唐出使新罗。

    长乐公主忽然想起好些年前李元婴来府里看她,老气横秋地劝她多出去走走,说女子也能过精彩又有趣的日子。那时她只觉得李元婴年纪小、想法天真,女子的一生能做好相夫教子已是不错,还能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