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唐 >

第97章

闲唐-第97章

小说: 闲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婴忙活完回来,乖乖巧巧地坐回李二陛下身边,给李二陛下介绍今天的菜色,今天还是两荤两素,虽不是什么大菜,胜在肉煮得入味,菜又鲜嫩,着实很不错。

    李二陛下不是挑食的人,一一尝过了,觉得能每天有这样的饭菜很不错。

    一行人都把饭菜解决完了,李二陛下见周围很多监生都不太自在,领着李元婴几人起身离开食堂。

    李元婴和李治一左一右地跟在李二陛下身边,后面还缀着个城阳。

    李元婴不觉得自己决定先吃饭有什么不对,亦步亦趋地追着李二陛下问:“皇兄,您觉得好不好吃?还不错对吧?”

    李二陛下横他一眼,淡淡说道:“朕怕朕这头说好吃,那头那丰泰楼就会打出横幅说‘皇帝吃了都说好’。”

    李元婴冷不丁被人戳穿了小心思,一点都不觉得害臊。他还没脸没皮地顺着李二陛下的话吹捧起来:“皇兄您脑子怎么这么好使,我就没想到!回头我就和董小乙说一声,让他出个横幅!”

    李二陛下没忍住,抬手往他额上敲了一记。

    李元婴捂着被敲得发疼的脑门,决定不理他了。

    李二陛下也不理会他,转头问李治和城阳在国子监待得如何。

    李治很老实,说自己在国子监吃得好学得也好,进度虽然和在宫中不太一样,但是人多,有问题能随时探讨,感觉很不错。

    城阳点头应和。

    李二陛下问他们都读了什么书,挑了些问题考校他们,结果自然非常满意。眼看已是傍晚,李二陛下让他们不用再跟着,好好在国子监读书,他该回宫去了。

    李元婴一路上都等着李二陛下提问他呢,他读了那么多书,一点都不怕考校,一准让皇兄大吃一惊!

    结果李二陛下都没再和他说过话,这就要走了。

    李元婴气鼓鼓地去扯李二陛下的袖角。

    李二陛下睨他。

    李元婴脸上写着“你还没考我”。

    李二陛下慢悠悠说道:“你不是说‘皇兄随时都能见,菜凉了就不好吃了’,怎么又舍不得我走了?”

    李元婴这才晓得李二陛下是在生这个气,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这么小气!

    李元婴理直气壮地说:“菜凉了就是不好吃!”

    李二陛下懒得和他计较了,再计较显得自己也跟这小子一样幼稚。他说道:“你要是学得好了,回头我许你去考个进士试试。怎么样?能考中吗?进士亲王,那可是大唐独一份的。”

    宗室子弟虽也能到隶属于国子监的弘文馆读书,但是还没有宗室子弟参加科举的先例出现。毕竟宗室子弟再不济都能分到块封地养活自己,不需要和寒门子弟走艰辛的科举路,别人跌摸滚爬大半辈子才能挣来的爵位,他们生下来就有了!

    所以换成别的宗室子弟,听到李二陛下这番话肯定不会动心。谁要费那功夫去挣个芝麻大点的官?进士有什么了不起,只有那些出身寒门的家伙才会为进士出身挤破头!

    李元婴不一样,李元婴一听到“大唐独一份”,眼睛马上亮了起来:“真的吗?”

    李二陛下道:“只要你能考上就是真的。”

    李元婴跃跃欲试:“那有什么难的,我肯定能考上!”

    李二陛下给画了这么大一大饼,李元婴觉得这皇兄还不错,欢欢喜喜地送李二陛下到国子监大门外。

    考进士是国子监所有寒门子弟的追求,也是不少世家子弟镀金的方向,所以进了国子监的人绝大部分都以科举为目标。

    李元婴不一样,李元婴本来只是为了坑魏膺才来考的试,进国子监也是他皇兄说烦心纨绔子弟败坏监风。现在纨绔子弟收拾得差不多了,他想的主意也施行开了,要是李二陛下没说让他考进士,李元婴新鲜劲彻底过去后肯定要开始胡搞瞎搞。

    现在李二陛下给李元婴放了个钩子,李元婴一下子又有了新目标。考进士是怎么考的,李元婴还真没研究过,送走李二陛下他便去直舍那边逮人问个究竟。马博士不在,李元婴寻到了沈博士,和沈博士请教进士科的考法。

    沈博士听说李二陛下许他去考试,心里还惊了一下。真要考个进士亲王出来,还不乱了套?可朝廷律令里也没有说宗室子弟不许考,人家想上进,你还不许人家上进吗?

    沈博士轻轻捋须,给李元婴讲了基本章程:首先是乡里推举的人才集中在县里考一轮,选出真正的人才送到州里再考一轮,合格的,当年十月取解上京应试。一般而言第二年二月便有春闱,可以考取明经、进士诸科。

    明经就是搞学问的,专考经义,既要熟背经典,又要通晓其义;进士则是以策取士,就是给你个关乎民生和家国大事的大论题,让你说说遇上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国子监不一样,国子监的监生们有生员解额,学个几年,过了监内的考试便能应考。相反,要是在监内考个五年都没达成国子监的要求,国子监就该把这个监生解退了;哪怕达到了国子监的要求,考个九年都没及第的也得出监。

    所以国子监的监生入学时大多是十四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少年精力最旺盛,接下来几年是求学的最佳时期。要是往下九年都没考中,往后就得一年接一年慢慢熬了!

    沈博士道:“进士不易考,文章你得会写,诗文你也得学。”他耐心教导,“殿下你年纪尚小,见识不广,写起文章便显稚嫩。若当真想高中,你还得多读书,多交游,增广见闻,不能有半点懈怠。你想想,你是很聪明没错,但天底下最不缺聪明人,每一轮推选上来参加贡举的都是大唐最出色的人才,即便你能比他们都聪慧,来个勤勉的也可能将你比下去。”

    李元婴认真听着,觉得沈博士说得有道理。

    可大话他都放出去了,要是放弃不考多没面子!

    李元婴决定迎难而上!

    他拉着沈博士问自己该看什么书,又问有谁文章写得好,边问边记下来,回头该读的读、该请教的请教。

    晚上唐观出去巡夜组织监生会的人了,李元婴睡不着,拉着唐璿他们询问大家都准备什么时候应试。

    唐璿入学快两年了,算算时间来年差不多可以一试,他考的应该是明经科,因为他已经决定专治《易经》和《礼记》二经,一般来说明经科通读五经、专治其二便差不多。

    其他人也都有自己的方向。

    他们有的人背负着家人的期望,有的人背负着乡里的推举,有的人背负着恩师的厚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努力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他们无论如何都想做到的事。因为已经认真地把未来规划得明明白白,所以即使原来国子监的条件有点艰苦,他们也能每日鸡鸣便起来读书。

    李元婴听了很有感触。

    等唐观回来,李元婴都和其他人聊完躺下了,其他人都已睡着,就李元婴还睁着眼想事情。

    听到唐观钻被窝的声响,李元婴转头看去,发现唐观已经用被子把自己蒙起来。

    李元婴伸手扯扯唐观被子。

    没动静。

    李元婴再扯。

    唐观露出脑袋瞪他。

    李元婴和他说悄悄话:“蒙着头睡觉不好!”

    唐观不吭声。

    李元婴又问他:“你要考进士吗?”

    唐观不理他。

    李元婴自顾自地嘀咕起来:“我本来没想考的,皇兄说可以让我考,我就觉得去考一考肯定很好玩,当大唐头一个进士亲王多威风。”李元婴和唐观说起自己睡不着的原因,“但是听大家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都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什么,我觉得我活得太糊涂了,总是这样想做那也想做,一件事还没做完我又想做另一件事。”

    借着月光,唐观一下子看出李元婴那双眼睛里的迷茫和纠结。

    唐观终归还是没能继续扛着不理人,回道:“你这个年纪就该这样活,要是才十一二岁就活得明明白白,日子过着还有什么意思?什么都试一试,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别人明白了,可能是因为别人已经试过了,这里哪个不比你大?”

    李元婴一听,豁然开朗,是这个理!

    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李元婴高兴起来,目光灼灼地夸唐观:“师兄你真厉害,你这么一说我就想通了!”

    唐观道:“闭嘴,该睡了。”

    李元婴乖乖闭嘴,很快香香甜甜地睡去。

    唐观平躺,睁着眼看黑漆漆的房顶。

    有点睡不着。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这一刻忽然觉得好熟悉……

    大侄子:因为你以前也这样坑过我?

    更新!足足三千九!粗长!

    大家太给力了!一下子把小王爷送上了第一!虽然是短暂的第一!但是!只差!区区一万九!小王爷就v满三十万字了!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用小王爷产出的营养液浇灌小王爷!(搓手手)

 101、第 101 章

    接下来的日子里; 监生会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着。

    李元婴也有了接触其他监生的机会。

    国子监之中不仅有学经义的一千多文官预备役; 还设有律学、算学、书学; 学这三门学问的人比较少,都是专业人才; 律学就是学法律的; 往后考明法科;算学是学算术的; 往后考明算科;字学是练书法的; 往后考明字课。

    李元婴样样都很感兴趣; 摸清每门课上课的时间便找错开的课去旁听。狄仁杰等人也受他影响,只要时间凑得上都会去找课蹭; 他们最爱听的是律学课; 这门课总能听到许多让他们大开眼界的故事,比如一个裤头引发村中群体斗殴之类的。

    李元婴和狄仁杰都机敏过人,每回他们去蹭课不仅旁听; 还争着破解夫子们设下的悬念。本来人家可以讲上一节课的钩子,被他们一闹腾,不到一刻钟便抖完了。

    律学博士都有点怕他们了; 暗中撺掇五经博士那边给这些个活力充沛的小子多安排点功课; 免得他们闲得到处蹭课。

    五经博士那边也很无奈:“不能再快了; 再快别人跟不上。”国子监人数众多,总不能专门为他们改变讲课进程。与其让他祸害同窗,不如放他出去祸害律学吧!

    律学博士也是脑筋灵活的,赶不回去,也想出个祸水东引的法子:他去寻算学博士抄了一些有趣的数学难题拿给李元婴; 让李元婴算算看。

    李元婴一看,这题目有趣。再一做,做不出来!

    李元婴可不是轻易退却的人,不懂就问,先问倒一批小伙伴,再领着一群同样不懂的小伙伴去堵算学博士请教问题:为什么看个鸡腿兔腿就能算出有多少只?为什么把东西放进水里,计算溢出多少水就可以算出体积?割圆术又是怎么个割法?算学,可真是博大精深!

    算学博士:“……”

    可算知道律学博士为什么突然对算学感兴趣了,敢情是在这里等着他们!

    老奸巨猾!

    无耻之尤!

    可这些小子一心向学,都是诚诚恳恳带着问题来求教的,他们也不好不教,只能耐心地把李元婴带来的问题一一解答了。

    最后还是书学那边给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