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附身吕布 >

第236章

附身吕布-第236章

小说: 附身吕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夫在创造一个时代!”吕布搂紧了貂蝉,双目中闪烁着一抹豪光,意气风发的道。

他的确在创造一个时代,一个打破华夏数千年沉淀下来的怪圈,一个可以让华夏一步步走在世界前沿的大时代,以目前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一统全球是个笑话,就算吕布能打下那么大的疆土,一个消息从这里传到不说西半球,就算是传到欧洲都得一两年,根本不切实际。

但他却可以为后世子孙打好基础,千百年后,或许这天下不再是吕家的,但华夏,却可以在无论军事还是科技之上,都甩出其他文明好几条街,创造出独属于华夏的科技文明,或许到时候条件到了,华夏真的可以成为全球的统治者也说不定。

貂蝉默默地点了点头,男人最自信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具魅力的时候,若没了这些,吕布与普通人又有何异?

接下来的日子里,吕布并不算忙,不过书局的事情却已经提上了日程,历时两年,造纸术的研究早已完成,工部已经可以批量制造纸张,不过书局可不是有纸张就行,既然要大批量印书,印刷术自然是书局在刊印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印刷术本身技术含量实际上并不是太高,但要将内容篆刻成为具有规格的印板,这可是件费事的事情。

论语、老子、孟子,一大堆经史子集要全部篆刻出印板来,然后批量生产,首先篆刻师的数量就注定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从一年前已经开始篆刻,到如今,可以开始刊印的,也只有论语、老子、孟子三部。

“只有百册吗?”长安书局之中,吕布翻看着手中印好的论语,有些粗糙,至少相比于后世的书,无论质量还是版面之上,都没有太多可比性。

“主公,已经不少了。”负责管理书局的是西凉名士孔信,传闻祖上也是圣人之后,至于是不是真的无法考究,反正作为圣人之后的孔融并不承认孔信这一支,颇有才华,但用陈宫的话来说却是空谈之辈,若真让他治理地方,只会一团糟,但又不好不用,被吕布派来管理长安书局。

此刻听得吕布抱怨,顿时苦笑道。

长安书局开始正式印刷的第一天,就印出来百册论语,在孔信看来,若在以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古以来,这书籍传承,就是靠着手抄,一天能翻抄出一部论语已经很了不得了,现在一下子弄出这么多来,如果让一些老学究知道吕布的抱怨,不知道会不会直接撸袖子跟吕布拼命。

“嗯。”吕布点点头,毕竟时代不同,人工拓印,而且是第一次,能弄出这么多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让工部注意一下纸张的质量,这纸太过脆弱了一些,不易保存。另外,字迹一定要清晰,不求有多高深的意境,但一定要让人认得。”吕布翻看着样本道,他要推广普及教育,开启民智,这些东西就不能太复杂,大师的书法的确意境深远,但你要一个刚刚识字或者根本还没识字的人去体会其中的意境根本是件很扯淡的事情,也加大了推广的难度。

“冠军侯今日创此书局,更有志于推广学问,可谓功德无量,老朽佩服。”两人正说话间,自书局内,一名样貌丑陋的老者缓缓走出来,向吕布郑重的一躬身。

孔信见到来人,慌忙行礼道:“见过康成先生。”

便是吕布,见到此人也是微微躬身:“不想先生会在这里,近日病情可有好转?”

“好得很,哈哈,冠军侯今日所为,虽为天下世家不容,却是利在千秋之事,别人的礼,老朽受的,冠军侯之礼,老朽却受之不起。”老者微微侧身,让过吕布一礼,摇头道。

老者名为郑玄,表字康成,乃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家,同时在吕布看来,也是大教育家,名气上,甚至比蔡邕都要高上几分,东汉末年,文有三君,其中郑玄与蔡邕便位列三君,本是北海人,官渡之战,被袁绍命袁谭强行带到冀州,以状声势,郁郁之下,一病不起,后来吕布兵出太行山,推广均田制时,偶然遇上穷困潦倒,卧病不起的郑玄,幸得有华佗在身边,加上吕布耗费重金以成就点兑换了一颗丹药,才算将此老性命给保住。

不是什么谋士,但却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吕布可是废了好大的力气,才说服此老加入长安书院,担任院长一职。

不过郑玄曾与吕布约法三章,他教弟子,不问贫贱富贵,愿学者,皆可入学,富家不说,若是穷人家弟子,吕布需为这些弟子提供教学费用。

对此,吕布自然不会不答应,他办学,本就是要将知识的垄断权从世家手中夺来,就算郑玄不提此事,吕布也会这样做。

“先生受得。”吕布摇摇头,没跟老人家执拗,微笑道:“康成先生来的正好,正有一事要与先生商议。”

“请讲。”郑玄肃然道。

“这论语、孔孟之学,的确博大精深,但于稚子而言,未免太晦涩了一些,我拟在各乡、县开办私塾,但这蒙学之书,翻阅诸子百家,却也未能找到一部,不知康成先生可否创出一书,适于幼童启蒙?”吕布看向郑玄道:“我想了几句,但若想著书,却差了太多。”

“哦?”郑玄目光一亮,看向吕布道:“出塞一诗,气势雄浑,当代若论气势,无出其右者,老夫也想见见冠军侯才学。”

吕布笑了笑,三字经他没学过,只记得开头几句,向郑玄说了一遍。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确适合孩童稚子做学。”郑玄听罢,抚须笑道。

“只得几句,剩下的,还需先生来完善。”吕布笑道,那学术的眼光来看,三字经自然不算什么高深学问,不过作为启蒙书籍,却是不差。

“冠军侯放心,此事不难。”

第九十九章撬动世家根基的武器

建安七年,天下在经过一番动荡之后,年关将过的时候,除了南方荆州一带战事频发之外,中原之地,随着吕布和曹操之间的默契达成,重归了平静。

对天下来说,这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官渡之战出人意料的结果,吕布的异军突起,对于中原诸侯乃至世家来说,都是意料之外的变故,也使得天下局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最大的变数自然就是吕布,雍凉贫瘠,哪怕吕布后来打下河套、西域,乃至并州,对于中原诸侯来说,这些地方加起来,可能都及不上一个冀州富庶,所以哪怕当时吕布占据着庞大的地域,在中原诸侯和世家眼中,吕布仍旧只是一个破落诸侯。

但冀州之战,却将这个格局彻底扭转过来,虽然吕布得到的只是冀州六郡,但却让吕布之下人口暴增,同时在地域上,吕布等于直接将中原诸侯与草原给隔断了,听起来似乎不严重,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好事,草原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的心腹之患。

但任何事情都有着两面性,没有了草原,他们依旧要面对吕布的威胁,但失去了与草原之间的联系,优质的马源等于直接被吕布给垄断了,只要吕布愿意,掐断对战马的输出,在未来的战场之上,至少在吕布一统北方之前,吕布在兵种上就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不过真正令曹操、刘备等诸侯以及一些有识之士担忧的还不是这个,如果此时吕布穷兵黩武,积极备战的话,曹操等诸侯不会太担心,过刚易折,吕布若继续征战,一来只会引来天下诸侯的联手攻伐,二来对自己内部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吕布如今可不是昔日那种流窜中原,身边不过几百数千兵马的小诸侯,而是雄霸北方的大诸侯,不客气的讲,接下来的战争等于是几个国家之间的较量,到了这个层面,拼的已经不只是一个国家的军队,军队的强弱只是一个层面,是武器,两国交锋,武器固然重要,但本身的强弱同样重要。

这个时候,打的就是人口,就是经济,就是后勤,拼的是一个国的综合国力而非单一的兵力,打天下易,治天下难,而这一点,哪怕吕布占据了半个冀州,相比于中原诸侯来说,吕布在先天上无论经济还是人口都处于劣势。

冀州六郡是缓解了吕布的不少人口压力,但那毕竟只是半个冀州,其他地方依旧是地广人稀,且冀州新定,现在需要的是安抚民心,虽然均田制的政策帮了吕布大忙,但如果吕布继续穷兵黩武,抽调大批人口来打仗,均田制再好,对百姓来讲,有等于无。

而经济方面,丝绸之路的开启只是给了吕布一个赚钱的渠道,不等于直接给了吕布多少钱,对一个新生的势力来讲,再多的钱也不够花。

反观中原诸侯,至少在此时,对吕布是有绝对优势的,他们有各地世家支持,别看这个时代百姓穷困,那是因为整个天下的资源都掌握在世家这少数人的手中,毫不夸张的讲,一个世家的财力,足够打造出一路诸侯来,像曹操早期就是将家财拿出来,才有了他的根基。

无论是刘表还是曹操或者是江东孙氏、益州刘璋,如果只是比钱多的话,人家任何一个,都能在财力上面完爆吕布。

当然,吕布也有自己的优势,他有财路,丝绸之路,还有整个北方的马源,工部不断弄出来的民生科技,只要给吕布一定时间的沉淀,吕布的财力增长速度绝对完爆中原诸侯的财力增长速度总和!

曹操能看清这一点,所以,如果吕布此刻继续积极备战,准备来年打场大的,妄想着一统天下,他会很高兴,因为那样不但是将自己完全的放在天下诸侯的对立面,甚至从内部就能自己毁灭,如果吕布完了,那最大的得益者自然就是他,以曹操如今的势力,完全可以轻易地将吕布之前的一切努力收入囊中。

然而事与愿违,吕布在退回长安之后,命高顺镇守河洛,张辽在冀州也是开始加固防线,做出防备的姿态,而长安细作传回来的消息也让曹操非常不安。

吕布这段时间,除了每天两个时辰待在军营之外,大多数时间却是在书院和工部之间跑,而如今帮吕布执掌书院的,竟然是名满海内的大儒郑玄。

当然,最重要的不是这个,似郑玄这等大儒,就算是吕布将他绑过来,只要他不愿意,吕布也不能强求,但从传回来的消息分析,郑玄对这个院长的身份并不排斥,还在长安书院之中,就以法治国还是以德治与吕布手下的法衍、法正等法家学徒有过一次辩论。

那是在年后上元佳节,哪怕排斥吕布,但就冲郑玄的名头,当时有不少颍川名士前去参加,吕布对此也没有排斥。

那是一场堪称近百年来最精彩的一场辩论,一方以董仲舒的观点,而另一方却是以雍凉并幽如今的现实状态以及先秦之时商鞅变法为例。

最终没有结果,但郑玄对于吕布百家争鸣的看法却是抱着支持态度。

因为随着汉朝四百年独尊儒术,郑玄也发现一些苗头,儒学开始故步自封,如果说最开始,儒学还有博纳百家之长的优点,但随着这四百年独尊地位下来,儒学开始渐渐有些变味。

作为儒学大师,郑玄自然希望儒学为正统,但如法衍父子所代表的法学在吕布这里证明了法学并非无用,而法与儒之间,有着根本的冲突,也正是因为这种天生对立的冲突,让郑玄在这场辩论之后,有种更进一步的感觉。

儒学,需要对手。

这场辩论的过程,也很快传到了曹操这里,毕竟当初可是有不少颍川名士参加,甚至有不少名士在那场辩论之后,心甘情愿的留在了长安书院,与郑玄做学问。

对于这场辩论,曹操没兴趣,就像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