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显耀大唐 >

第228章

显耀大唐-第228章

小说: 显耀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粮草最近的也需要至少半月啊,到了那时候我军再出发,估计孙万荣的军队主力就能到达蓟州并修好防御了,这样一来我们必须先攻克蓟州,然后继续东进攻打平州,待得打完平州,再北上攻打营州,这样一来不只要多耗费多少功夫?若是一鼓作气来到营州城下,对孙万荣大军进行围困,然后再消灭那些援军,相信契丹贼子不出半年就会被平定。”杨思勖在听了李显的话之后,忍不住开口进行反驳道。

却见李显笑着说道:“思勖你的思路不错,按照你的这种思路,估计我们需要半年就能彻底扫除契丹叛逆,可是本宫还嫌时间太长了,若是依我之计,可让我军最多一个月就能令孙万荣授首。”

“什么?一个月?”

“这,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知道太子殿下有何妙计?竟然能在一个月之内消灭孙万荣?”

麾下众将尽皆议论纷纷,只有王晙沉默不语。

李显自然看到了这一幕,便开口笑道:“王统领,你是怎么看待此事的?”

只见王晙抱拳行礼道:“太子殿下,依末将来看,若是想要在一个月内平定契丹叛乱,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迫使契丹贼子与我决战,只要我们能够在决战中全歼敌军,便一定能够迅速平定叛乱。”

“迫使敌军决战?”所有人听了这句话之后感到莫名其妙,可是却都见李显微笑着点头,肯定了王晙的主意,更是一脸的疑惑,因为谁都知道,契丹兵少,只可能凭险据守,怎么可能会主动与唐军决战?

这时候郭元振却是点了点头,然后大声说道:“我明白了,若想迫使敌军与我决战,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攻敌之必救!哈哈,王晙兄弟果然不愧为军事奇才,竟然能够一举悟透太子殿下的意图,在下佩服。”

“攻敌必救?可是整个平州那么大,哪里才是契丹必救之地呢?”刘幽求的战略思想比郭元振还差一点,在听了郭元振的话之后也是一脸的茫然,不由看向李显,希望李显能够给他一个解释。

李显却是但笑不语,淡淡笑道:“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你们且少安毋躁,相信我的选择一定会没错的。”

“这……”众将虽然心中疑惑,可是见李显这么说了,却也只能把心中的疑惑深深埋进心里。

而在李显大军到达檀州之后,契丹的孙万荣果然也坐不住了,他立刻率领麾下所有的精兵南下平州,并且开始在那里建造防御,准备死守。

与此同时,孙万荣还派出了大量的斥候,以便探查唐军的动静,可是一连十余天,却一直是唐军按兵不动的消息。

孙万荣闻讯不由得眉头紧皱,因为他知道李显素来阴险狡诈,这一次按兵不动,一定是有阴谋,所以他下令那些斥候们更加密切的关注唐军的动静,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而就在两天后,孙万荣突然得到消息,唐军突然派出两万余精锐骑兵,迅速占领了檀州以东的蓟州,然后马不停蹄的继续东进,目标竟然是对着平州东部的东硖石谷一带前进。

东硖石谷道路狭窄,艰险难行,乃是通往平州的一条捷径,如果让唐军从这里通过,一定可以绕到背后袭击契丹大军,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幸亏我们得知了唐军的动向,而且我们离东硖石谷也不算远,绝对可以在唐军之前赶到东硖石谷,只要我们在那里设下伏兵,以逸待劳,一定可以痛歼李显这两万大军,以挫唐军锐气,提振我军士气。”

孙万荣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下令麾下大军倾巢而动,放弃现在的守御,全部前往东硖石谷之处设伏,准备给唐军一个漂亮的耳光,让他们知道知道自己的厉害。

“可是可汗,唐军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孙万荣麾下的一名将领见他竟然这么轻易的放弃在平州修建了多日的城防,而去东硖石谷设伏,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不由得开口问道。

却见孙万荣说道:“从蓟州到平州之间最易守难攻、也是最近的路就是这一条,唐军想要进攻我们,肯定是要走这一条路,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走别的路至少要绕远上百里,这对于急于求胜的唐贼来说,如何可能?更何况那里还有奚族的驻军,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唐贼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会舍弃这一条道路,你放心吧,我能预料到,东硖石谷,就是我和唐贼的决战之地,也是我们为无尚可汗报仇之地。”

第327章东硖石谷

孙万荣这一次可谓是全力以赴,大军倍道兼行,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来到了东硖石谷之外,在那里早早的做好了埋伏。

在他们刚刚埋伏好没多长时间,便见斥候返回来,对他报告道:“禀告大汗,李显的大军的确是向着这里来了,两万多名精锐骑兵,而且是由李显亲自率领。”

“哦?这是真的?呵呵,这一次我们可是赚大发了,只要生擒李显,不要说是尽复昔日荣光,便是将整个河北之地与唐皇交换,估计唐皇也只能点头同意,更重要的是,我们生擒大唐太子,这是一件多么露脸的事情?估计以后的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大唐再也抬不起头来啦。”孙万荣身旁一位满面虬髯的大汉闻言顿时哈哈大笑,得意地说道。

而之前那位质疑过孙万荣决定的将领更是满面通红的道歉道:“哈哈,大汗明见万里,智慧无双,末将佩服,那李显虽然武艺不俗,却是一个莽撞之辈,竟然真敢朝着东硖石谷这里赶来,我看他是死催的,不过他能用他麾下将士们的一死来为我们换取一场荣耀,他们也算是死得其所。”

那位大将本来对孙万荣的草率决定有些不满,可是现在一看对方竟然算的那样准确,早已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说话之间自然变得无比的客气,甚至还有一些谄媚。

孙万荣闻言却是呵呵一笑,谦逊地说道:“这也是本汗的运气而已,更兼广大斥候们的辛苦探索,呵呵,将来若是擒住李显,得了大功,本汗是不会吝惜封赏的,诸位只要尽心尽力的跟着我,将来我定然会给尔等一场泼天富贵。”

虽然表面上听起来有些谦虚,但是孙万荣的口气中却是满满的自信,甚至还有一丝的傲然,很明显是对别人的夸赞全盘笑纳了。

“大汗实在是太谦虚了,其实依末将看来,此事绝非幸致,大汗为了能够诱使李显大胆进入伏击圈,故意留下一块平坦地形,这块地形虽然平坦,却也不利于骑兵作战,因为根本无法展开,而如果对方是步兵没有根本无法对抗我们的骑兵,嘿嘿,这样的妙计除了大汗,这天下还有谁能想得出来?”

在孙万荣话音刚落,又有一名大将对着他大力的吹捧了起来。

听了这些将领的吹捧,孙万荣的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很是有些自鸣得意,因为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这一手安排的十分精妙,简直就是出心裁,独步天下。

原本如果这里有伏兵的话,一般一定会在狭长山谷的两旁,因为这里可以进行火攻,可是他却偏偏不那么做,因为到了这里之后,唐军也一定会有准备。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孙万荣担心在峡谷两旁进行伏击的话,唐军的后续部队会闻风而逃,这样就不能让他建全功了。

因为这条峡谷对这两万人来说还是不够长,如果是在峡谷中进行伏击,恐怕唐军会有一小半能够及时逃出,而如果他们前面有一处平坦开阔的地形,那么他们就会放松戒备,毕竟按照正常的思维来说,之前在山谷之中的时候都没有受到攻击,在这平坦处更不可能有人进行伏击,而在这种心态的趋势下,他们的后队会全力以赴的走进山谷,到了那时,孙万荣只需派人用抛掷杂物的方式堵住山谷的入口,唐军就没有了退路,自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己方全军覆没。

所以他决定给唐军一处平坦地形,然而这块平地最多只能容下五六百人同时作战,这样的人数面对他的两万大军,几乎就没有任何希望,更重要的是,这回让唐军看到抵抗的希望,所以唐军会拼命往这处平坦之地赶来而这种在充满希望之后的失望,才是最打击人的,到时候己方将士只需堵住山谷的出口,然后再下令进行火攻,或者是从两侧山上往下抛掷石头,就一定能够将这一支唐军悉数全歼。

“所谓兵者,诡道也,虚虚实实才是兵法,我的做法只不过是运用了人的心理,并没有什么太过高明之处。”孙万荣继续说着谦虚的话,可是脸上的笑意却出卖了他最真实的想法。

“嘿嘿,虽然如此,诸位也都需要小心一些,因为李显这厮最擅长阴谋诡计,而且也是精通战略,未必不能猜到我们会在这里设伏,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让他有机会逃走,否则的话,恐怕我这一次就算谋划得再小心谨慎,仍然不能建全功,嗯,像这样的战斗,我若还不能建全功,那就实在是太丢人了,以后还有什么脸来指挥诸位作战呢?”

孙万荣一脸的自信,淡淡笑着说道,好像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事实一般。

麾下的那些将领自然是一片吹捧,彼此之间搞得一团和气。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忽然听得斥候前来报告:“启禀大汗,唐贼已经赶到了,他们的前锋正在进入谷口呢,估计只需半个时辰,就能全部进入我们预想的地方了。”

“咦?竟然那么快?呵呵,诸位看到了吧?李显这厮又想着要搞什么奇袭呢,这一次幸亏本汗部署的及时,这才占据了这一点优势,否则的话,一旦先让唐贼占据此处,不要说是平州,就连我们的大本营营州都有可能被如狼似虎的唐贼给拿下。”孙万荣淡然的笑了笑,随后正色说道:“下令各部各营,立刻做好战斗准备,只要我的命令一下,立刻按计划行事。对了,你们可知道李显这厮如今在队伍的何处?”

孙万荣最后还不忘顺口问了一句。

却见那斥候开口说道:“那厮这一次却是与往常不同,跟在队伍的最后面,我们若想对其发动攻击,最好等他的部队全部进入伏击圈之后再展开行动。”

“嗯,做的不错,下去领赏吧。”孙万荣见对方的建议正合自己的意思,呵呵笑着说了一句。

第328章这怎么可能?

就在孙万荣率军潜伏的同时,李显率领着两万骑兵来到了东硖石谷处。

这一次其实是一个极为冒险的军事行动,在得知了李显详细的作战计划之后,一些老成持重的将领对此很是反对,因为这极有可能会给李显带来危险,然而在李显的坚持下,所有的人都没有再反对,因为他们全都在李显的话语中看出,李显为了江山社稷和百姓们的利益绝对可以奋不顾身,这样的精神让他们全都感动不已,李显身为堂堂皇太子,都这样奋不顾身,他们又如何敢落人之后?

当然,这些人所不知道的是,虽然这种敢于冒险的作风也是李显的传统,可是类似的战略却的的确确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而这与李显以往珍惜人命的传统有些不同,对于这一点李显自然也是深知,但是李显也有自己的无奈,他之所以多次冒险作战,甚至不惜以自己为诱饵,从而与对方决战,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时间不多了,因为高宗的病情现在很严重,根据他在前世的记忆,高宗的寿元就剩下这一两年了,如果他不尽早结束北方的战争,万一高宗驾崩之时他不在身边,这样的后果就实在有些让人不能接受了,一旦武后将大权掌握在手中,最起码是在大义上占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