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显耀大唐 >

第242章

显耀大唐-第242章

小说: 显耀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狭隘,为人歹毒。由于他现在出任监察御史,再加上之前这段故事,因此被人戏称“白兔御史”。

然而这位白兔御史纵然诡计多端,心中恶毒,对他负责审讯的这名硬汉却是没有丝毫办法,只能一遍遍的滥施酷刑,期望孙斐能够招认,以便自己能够获得一个美好的前途。

相似的情形在一幕幕的上演着,每一个被审问的人虽然遭受了不同的酷刑,然而他们全都坚贞不屈,拒不招认,这让这些一心想要为自己谋取前途的人全都束手无策,干着急却没有办法。

第353章暴怒的李显

“周兴,你来得正好,怎么样了?那刘幽求可是招了?”当看到周兴来到自己面前的时候,守在诏狱出口处的袁公瑜的脸上顿时闪过了一丝兴奋,连忙走上前几步,笑眯眯的问道。

却见周兴一脸苦笑着说道:“那厮的骨头很硬,属下将所有能想到的刑罚都用遍了,可他却依然没有招认,不过袁大夫且放心,只要再给属下两天的时间,属下保证一定能够撬开那厮的嘴巴。”

“哼,真是废物,你不是号称只要别人一听说你的刑讯手段,就立马乖乖屈服吗?可是现在一天一夜都过去了,那厮竟然还没有招供,若是两天之内他再招不了,我敢保证你这一辈子都别想在官场混下去了!”袁公瑜那一张脸瞬时便阴沉了下来,指着周兴大声喝道。

“是,请袁大夫放心,属下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周兴的心中闪过一丝怨怒,可是和事后却不敢将这种怒气表示出来,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退下去,然后将怒火发泄到刘幽求身上……

“来俊臣,呵呵,你来了,怎么样?事情办妥了吧?本官相信你和周兴那废物不一样……”

袁公瑜见到来俊臣,又换上了一副笑容,对着对方轻轻笑道。

可是一见来俊臣的脸色,袁公瑜顿时面色大变,沉声说道:“怎么?你也没有让他招出来?那高舍鸡的骨头也很硬?我说的是不是?”

只见来俊臣的脸上闪过了一丝愧色,对着他抱拳说道:“袁大夫,属下让你失望了,不过请相信属下,至多再过两天的时间,属下一定让这厮招供……”

“滚!”袁公瑜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指着来俊臣骂道:“真是个废物,一天一夜,竟然都没让他招供,白费了本官的一番期望!”

来俊臣的脸上闪过了一丝的怨毒,然而却什么都不敢说,乖乖的又退了回去。

过了一会,王弘义走了过来,袁公瑜刚想说什么,却见王弘义哇的一口,吐了个昏天黑地,他强忍着那股刺鼻的味道,然后问道:“王御史号称白兔御史,无论是手段还是心计都远比周兴和来俊臣这两个废物要强上不少,这一次可是有斩获?”

却见王弘义苦笑着摇了摇头,刚想说话,却又是吐了一大口,差点吐到袁公瑜的身上。

袁公瑜皱了皱眉,立刻让人将王弘义拖回审讯室,大声骂道:“何时能够让对方招供,你何时再出来,就算是熏死在里面都不要再出来了!”

之后又有侯思止走了出来,脸上看起来很是得意,袁公瑜不由大喜,说道:“我素来知道你喜欢白司马和孟青棒,审讯手段不同凡响,又见你一脸高兴,是不是审问出结果来了?”

却见侯思止呵呵笑道:“虽然没审问出来,却也不远了。”

“哦?到底是什么情况?思止你速速跟我说一说。”袁公瑜脸上很是高兴,连忙问道。

却见侯思止笑道:“别人都知道用强,其实这种策略是错误的,属下并没有这样,反而引起了那张威的好感。”

“哦?到底是怎么做的?快快,先坐下来说。”袁公瑜呵呵一笑,对着侯思止说道。

只见侯思止嘿嘿笑道:“都说俺是卖烧饼的,还有人给俺起诨号叫烧饼御史,可那又怎样?俺有头脑。其实一开始属下也是采取强硬的态度,那张威拒不回答,属下急了,便将那张威双脚提起来,到拽着他行走,那张威竟然说他倒了大霉,就像是从驴背上掉下来,脚挂在镫子上,被驴拉着走,属下一听这厮竟然辱骂属下,自然更怒,便接着拖拽,这时候张威却说道,侯思止,你要想要我张威的脑袋,直接砍下来就是,没有必要逼我承认谋反。属下突然福至心灵,说属下并没有屈打成招的打算,只不过属下被袁大夫逼迫,如果问不出结果来,属下的脑袋就没了,其实属下对他还挺敬重的,没想到那张威说道,你虽然穿着御史服饰,身负皇命,然而为人不正直,张口闭口什么白司马,孟青棒,这叫什么话?我怎么可能会招供?你要是有恭敬之心,我就来教教你,应该怎么向我审讯。属下闻言立刻对他恭敬行礼,承认错误,好吃好喝的去招待他,让他坐在正位,属下亲自拜他,他这才答应要在两天后给属下一个答案。”

“嗯?你说你就这样博得了他的好感?”袁公瑜闻言不由一怔,随即问道。

“是啊,呵呵,数下够聪明吧?”侯思止哈哈一笑,颇为自得的说道。

“够你奶奶!”袁公瑜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一脚将侯思止踹翻在地,怒冲冲的喝道:“我怎么找了你这个蠢货?你被人家耍了,竟然还如此洋洋得意!”

“这,这怎么可能?请袁大夫相信,两天之后,小人一定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侯思止一脸的懵懂,对着袁公瑜小声说道。

“哼,老夫现在就给你答案,你立刻给老夫滚蛋,你这一辈子完了,再不可能有前途了,滚!”袁公瑜怒不可遏,立刻命令随从将侯思止轰出御史台。

而在随后,其他几人也都一脸无奈地走了出来,没有任何人能够从中得到有价值的线索,这让袁公瑜几乎要疯了,对着这些审讯官们大骂不已,要求他们在一天之内务必得出想要的结果,否则的话立马滚出御史台,永不叙用。

然而袁公瑜却没有想到,御史台进行秘密审讯的消息终于走漏出去了,李显在听说他那些心腹爱将在遭受怎样的刑讯的时候,心中的怒火立刻点燃起来,不由对张无尘沉声喝道:“听我命令,立刻调动所有军士,哼,他们不是说我要谋反吗?今天我便谋反给他们看看。”

“这,太子殿下,请息怒啊,其实事情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们正在想办法着手解决此事,程力士那边已经审讯出结果来了,王助那边也已经行动起来了,很快就会有御史台的人参劾袁公瑜,还有,属下也在想办法给太子造声势,属下相信,只在今天,一切风浪都会过去。”

张无尘对着一脸暴怒的李显,轻轻说道。

第354章反击!(一)

李显闻言不由得一怔,随即脸上便出现了一抹愧色,毕竟他方才实在是太过冲动了,他作为大唐皇太子,委实的不该这么冲动的,因为这将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

但李显毕竟也是一个有理智的人,他在听了张无尘的话,细细思索了片刻,然后问道:“无尘师兄,方才我有些冲动了,你且将详情告知于我。”

“是,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张无尘随即便将详情告知了李显,李显在听说之后也是很惊讶,不由失声问道:“这,究竟是谁定的计?竟然如此的缜密!”

“呵呵,这是我隐堂中的两位年轻官员制定的,这两个人名叫姚元之、宋广平,本来属于明堂众人,然而因为名堂之中皆是世家子弟,故此退出明堂,加入我隐堂,这两人颇具智慧,能谋善断,有人认为不亚于太宗朝之名相房玄龄、杜如晦,成为我隐堂最为倚重的人物。”张无尘说到这里,脸上带着一种自得的表情,这也不能怪张无尘如此得意,实在是这两个人虽然出身微寒,才能却比那些世家子弟还要高,自然让他感到无比的自豪。

“竟然是他们两个?”李显听闻是这两个人,也不由得心中剧震,因为这姚崇和宋璟可是大唐名相,正如张无尘所评价的,被誉为和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个人相比肩的人物,以他们的智慧和谋略,能够将整个计划安排得如此天衣无缝,实在是理所当然。

“我明白了,这两个人如此有才,待得此事平息之后,定然让他们成为隐宗的领袖人物。”李显自然也知道张无尘特意提出来这两个人的意图,当然他自己也对着两个人尤为欣赏,直接做出了保证。

而张无尘在听李显说出这样的保证之后,心中也是非常高兴,在他看来,能够为寒门子弟找出两个领军人物,自然也是一桩大大的好事,甚至比让李显提拔他自己做官还要兴奋。

在此之后,这个由姚崇、宋璟指定、经过李显同意的反击计划便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实施。

首先是在第二天的朝堂上,大理寺卿狄仁杰突然上书,说李显私交军士一案实乃子虚乌有,理应结案。

其实狄仁杰现在只能算李显这一派在道义上的盟友,谁都没有想到他会在这时做出如此惊人之举,然而也正因为这样,李显麾下的那些官员们才对制定计划的姚崇和宋璟敬佩不已,因为这两人根据狄仁杰的性情早就判断出来,狄仁杰一定会这样做的。

然而狄仁杰的上书还没有获得皇帝的准许,突然便见御史大夫袁公瑜上书,说是此案尚未完结,因为又摊上了太子谋反案,若是此案属实的话,太子私交军士之事就合情合理了,应当重新审理。

可是谁都没想到,在袁公瑜说完之后,突然见侍御史杜审言上书,说是御史大夫袁公瑜在审理太子谋反案之时,滥施酷刑,严刑逼供,有屈打成招之嫌,请求皇帝下令调查,并且还举出了相关的事实,这些事实一条条、一项项,连主审人所说的话和使用的刑具和刑罚都讲得一清二楚。

袁公瑜在听到这份指证之后顿时冒了一身的冷汗,因为他本来以为自己早已经将这个御史台牢牢掌握在手中,可是现在才知道,这里面不知道渗进了多少太子一党的细作。

“待得此事结束之后,我一定要狠狠的整顿一下御史台,哼,这帮混蛋,竟然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安插进了这么多的细作,对我御史台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这,这也实在是太可怕了。”

袁公瑜紧紧握住了拳头,默默地想道。

当然,在表面上,袁公瑜却在大呼冤枉,说自己并没有这样做。

却见杜审言冷笑着说道:“既然袁大夫否定此事,倒也不难确定微臣是否冤枉了他,陛下与天后娘娘只需往丽景门诏狱去一趟,便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过陛下倒是要小心一些,因为微臣听说,有人说丽景门诏狱是例竟门,也就是这里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微臣实在是被这句话给吓住了,东宫那几名武将倒也罢了,若是陛下因此回不来,那微臣这一次可算是千古罪人了。”

“嗯?到底是谁?竟敢如此胡说八道!”高宗闻言不由得面色阴沉,沉声问道。

“微臣听说,好像是御史台信任的监察御史来俊臣所言,这来俊臣只是一个小混混,不知为何竟然成了监察御史,而且还口出狂言,实在可恨,微臣还听说,这来俊臣为人心狠手辣,善于罗织罪名,这罗织二字,就是源于他那专事诬陷人的著作《罗织经》。”

御史中丞李昭德早就对袁公瑜到处搜罗酷吏的行为表示不满,又素来看不起小混混出身的来俊臣,现在好不容易机会到来,自然是狠狠地踩上一脚,对来俊臣大肆贬低,同时又乘机对袁公瑜进行攻击。

高宗闻言,面色更加难看,徐徐看向袁公瑜,缓缓问道:“袁大夫,此事国有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