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显耀大唐 >

第255章

显耀大唐-第255章

小说: 显耀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之后,噶尔钦陵又对着素和贵说道:“素和贵兄弟,答应我,好好的活下去,投降给大唐,虽然慕容诺曷钵目前势力很大,然而却没什么实权,更兼他是武后的人,又深恨太子不给他复国的机会,所以与大唐太子关系不睦,你又有忠诚,又有能力,更是大唐太子可以用来扶植起来对抗慕容诺曷钵之人,最重要的是,大唐太子为人尚算是正直,所以只要你没有异心,最终一定可以善终,如果你能立功,将来也定然会获得相应的封赏,呵呵,不得不说,我噶尔钦陵虽然与他有仇,对他却也有几分的欣赏,若不是因为国恨家仇,说不准真的便投降给他,甚至能够和他做一对朋友,只是可惜……”

说完之后,噶尔钦陵将手中剑倒转,然后急速的刺进了胸膛,只听得扑哧一声,那把剑透胸而入,噶尔钦陵仰面大笑道:“我噶尔钦陵虽然自负吐蕃多年来第一名将,甚至就算是对上大唐军神都毫不逊色,奈何时不我与,这只能说是天意弄人,嘿嘿,李显,若是能有来生,我很愿意在平等的情况下与你竞争!”

随着声音的止歇,噶尔钦陵将手中剑拔出,只见鲜血猛地向外喷出,一代名将噶尔钦陵就此身亡。

“大相……”噶尔钦陵的死亡给他身边的那些亲兵们造成了巨大的伤痛,这些人的脸上全都闪过了一丝的决然,互相看了看,大笑着挥剑自刎。

而素和贵看到这一幕,也是泪流满面,然后同样的挥剑自杀,临死前还沉声说道:“大相待我素和贵如此恩厚,我素和贵难道便不能舍弃自己的一条性命,以报答大相吗?至于这吐谷浑,导致它灭亡的不算是我,而它的复兴,又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我素和贵再苟活下来又有何意义?”

第378章吐蕃之亡

素和贵当初之所以要率兵投奔噶尔钦陵,除了要争权之外,更是自认为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软弱,他大唐强势,吐谷浑早晚会被大唐所吞并,所以才举兵投靠吐蕃,希望能够做吐蕃的一个藩属国,只是他根本想不到,吐谷浑竟然从来就没有真正落在他们的手中过,与大唐的第一次交锋,就已经把他麾下的二十余万大军全部烧死,让他从此失去了让吐谷浑立国的最大本钱。

在此之后,素和贵作为附庸力量,一直在噶尔钦陵的麾下任职,虽然在这期间,他遭受过不下百次的弹劾,然而却都被噶尔钦陵给挡了回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素和贵对于噶尔钦陵那是衷心的感激,并且下定决心,若是当真有一天,他在噶尔钦陵的帮助下“收复”吐谷浑,一定会世代称臣,绝对不会有任何异心。

这么多年来虽然噶尔钦陵不断战败,然而素和贵的心中却还是充满着希望,直到今日,噶尔钦陵身死,他的希望从此断绝,便生出了死志,所以那样干脆的自我了断,虽然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当真能够投降李显,说不准也能被李显扶植起来,作为对抗慕容诺曷钵的一支力量,然而他却知道,以李显的手段,想要让吐谷浑复国,那是万万不可能出现的局面。

随着噶尔钦陵和素和贵的身死,吐蕃大军如今已然是群龙无首,再加上他们的家眷全都控制在唐军的手中,所以绝大部分都选择了投降。

于是将近二十万人就这样的全部放下武器,成为了唐军的俘虏。

而在噶尔钦陵大军投降的同时,噶尔钦陵之子噶尔弓仁在遭受唐军重重围困的时候,也果断的决定接受诏令,率军投降。

只不过噶尔弓仁与李显之间仇深似海,所以他决定在投降之后投靠武后,利用武后的力量来对付李显,以报血海深仇。

这样一来,吐蕃的将近六十万大军先后投降大唐,国中再也没有反抗的力量,吐蕃政权在经历了六十余年之后,正式被列为大唐的版图。

吐蕃灭亡的消息顿时震动了天下,直到此时,大唐名将薛讷接连攻克临邑、真腊、吐蕃的消息方才传来,薛讷作为大唐名将的光辉竟然隐隐盖过了李显,更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大唐军神薛仁贵,甚至都超过了李靖和李绩这两位军神,被誉为是大唐第一名将!

长安,薛元超的相府。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薛讷那小子竟然攻克了临邑、真腊和天竺等国,开国万里,获得人口三千万,后来又与唐休璟等三将合作,攻克了吐蕃!这,怎么会这样?”

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薛元超在听到这一个消息之后,顿时就是一脸难以置信的神情,可是在他看到战报之后这才不得不相信,然而他的脸色就好像是突然老了三十岁一般,他原本见薛仁贵和他一样同时位列宰相之位,心中就有些担忧,现在又听说薛仁贵的长子薛讷竟然立下了这么一场天大的功劳,这样一来封侯拜将自然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就算是身居相位也不是没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算再有本事,又如何能够同这一对父子争荣宠?

“唉,恐怕这样一来,我这一支将再也没有可能压制薛仁贵和薛绍那一支,成为河东第一薛了,我这么多年的努力,不仅没有达成心愿,反而让对方力压一头,这种滋味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苦涩……”

薛元超默默叹了一口气,同时又想到当初和李显定下的那一场约定,心中更加黯然,因为他还要捐出万贯家财,这会让本来就被人家所超过的自己这一支变得雪上加霜。

“为什么?我薛元超为了家族的地位呕心沥血一辈子,为什么竟然会被这些小人物所赶上,我的祖父可是薛道衡,他的文采连隋炀帝那暴君都深深嫉妒,我的姑母是薛婕妤,太宗皇帝的宠妃,那薛仁贵父子有什么?只不过是一介莽夫而已,竟然就这么爬到了我的头上?我为了能够登上相位,不惜投靠武后,大违心中所愿,不惜放弃自己的名声,可是到头来却依然会落到如今的地步,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薛元超越想越气,尤其是想象到自己将来被薛仁贵父子力压一头的时候,更是心中苦闷,最终终于忍不住猛地喷出了一口鲜血,竟然昏倒在地。

自此之后,薛元超因病不能处理政务,只能向朝廷告假,然后这也没有办法阻止他的病情日益恶化,一个月后,忧愤不已的薛元超竟然呕血而死。

同样的郁闷也出现在武后身上。

她本来借助封禅嵩山的影响让自己的声望再次攀升到顶峰,甚至力压太子,让东宫力量抬不起头来,她还想着利用李显的失误对他进行打击,首先撤掉他麾下的三员大将,之后再以决策失误将他麾下的那些心腹大臣们给问罪,之后再找机会废掉他,可是没想到局面竟然突然发生大逆转,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李显身边的亲信大将薛讷突然立下不世奇功,完全打乱了自己的部署。

“可恶,我竟然忽略了那个姓薛的小子,没有想到在交州那等穷山恶水之地,那小子还能立下盖世奇功,这一切如果说没有显儿那小子从中干预,打死我都不相信,哼,这小子如今是愈发得意了,若是任凭事态就这么发展,我最后恐怕什么都得不到,如今看来,要想彻底扫除威胁,也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只是我与皇帝毕竟多年夫妻,若是下此狠手,毕竟心中不忍,就让我再试探一次,看一看你的心中所向,到底是我还是你那儿子。你若还是向着我那倒也罢了,若是你心中只有太子,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武后的脸上顿时浮现了一丝的愠怒,眯着凤眼,默默地想道。

第379章武后的决心

大唐永隆二年八月十九,吐蕃被破的消息传到了洛阳,可谓是朝野震动,上下一片欢腾,尽皆夸赞高宗的英明神武,大唐武功之盛,虽秦皇汉武也远远不及,于是赞颂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民众上万言书者。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祥瑞屡现,比如某地干涸的井水突然喷出甘泉,某地现凤鸣之声,某地现麟龟足迹等等,不一而足,反正都是在间接的歌颂大唐的强盛。

而久病沉疴的高宗这时候的病情也突然减轻了不少,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的高宗每天都沉浸在一封又一封的喜报之中,每阅读一篇,心中的得意就多一分,最后对着武后笑着说道:“悉数历史上历代帝王,有谁的国土能够像我大唐这般广袤?有谁治下的人口像我大唐这么多?我即位三十余年来,大唐国土扩张了将近一倍,人口也多了将近一倍,能够拥有这样的功绩,足够我在九泉之下告慰先皇了。其实朕也知道,朕生了一个好皇儿,立了一个好太子,朕相信在我驾鹤之后,太子一定能够成为千古一帝。这薛讷也不愧为一代名将,年纪轻轻的就立下如此大功,媚娘,你说我是该拜他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呢,还是拜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呢?”

这时候武后却突然开口说道:“陛下,如今那太子掌管天下四分之三的兵马,尤其是薛仁贵父子,同朝为将,而那薛讷更是立下盖世奇功,这真所谓功高震主,对于这样的局面,陛下竟然还要将那薛讷拜相,莫非不担心这父子俩会生异心吗?”

却见高宗摆手笑道:“关于这一点媚娘大可不必担心,如今薛讷虽然立下大功,总归是受到显儿指点,更何况他麾下将领尽皆受过显儿恩惠,若是敢生异心,以显儿在军中的威信,那些将领绝对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反对,这样说来,那薛讷还不是自招灾祸吗?孩子长大了,你要对他充满信心,而这薛仁贵乃是朕股肱之臣,对我大唐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有异心,朕敢保证,为了证明自身清白,也为了儿子的前程,薛仁贵一定会上书于朕,要求致仕,呵呵,若是当真如此,朕便拜薛讷为相,同中书门下三品那种。”

“唉,陛下,你误会了臣妾的意思了,那薛仁贵父子纵然再有泼天的功劳,却也只是臣子,以他们的力量想要图谋不轨,就算是有这样的胆量,也没有这样的实力,臣妾是担心,有人会暗中支持他们,谋取我大唐最高权力……”武后用手轻轻往东方一指,对着高宗轻轻叹息道。

高宗闻言却是哈哈大笑道:“事到如今,媚娘如何还在忧虑这件事?你放心便是了,吾儿纯孝,绝不可能会有不臣之心,这天下早晚都是他的,何必急于一时呢?再者说了,若是他当真想要,朕立刻就会将这天下让与他,朕也想明白了,像我这身体,也活不了多少岁月了,与其占着这个位子,还不如直接给他呢,反正现在的朝政也基本都是他在处理,媚娘啊,你替我处理朝政这么多年,也累了,如今儿子长大了,成熟了,能够独立处理朝政了,是不是也该歇一歇了?到时候我做我的太上皇,你做你的皇太后,我们两个一起安享晚年,岂不是人生一桩妙事?”

“呵呵,陛下说的是,臣妾也感觉陛下说得有理,如今孩子都大了,我们也根本不用再操那些心了,为何偏偏有福不享,过那种劳心费神的日子?”

武后如何听不出来,高宗方才那一番话有规劝之意?然而这却与她的理念完全相悖,完全激起了她内心的怒意,不过她却没有表现出来,对着高宗和悦的说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

高宗并不知道武后说的话言不由衷,还以为武后真的放弃了弄权的念头,不由得心中甚是欣慰,对着武后柔声说道:“媚娘,你能如此,我的心里很是欣慰,你且放心就是,自今往后朕一定不会再让你受那么多的劳累了。”

武后强颜欢笑,将高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