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显耀大唐 >

第74章

显耀大唐-第74章

小说: 显耀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说甚?高舍鸡?”李显闻言不由得大喜,因为这个人在历史上也算是小有名气,虽然此人在武略上并不算太高,一生的成就也只是马马虎虎,不过他那未来的儿子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那可是大唐历史上的名将高仙芝啊!

“我现在收了这高舍鸡,不等于在数十年后为我大唐收了一个高仙芝吗?更何况这高舍鸡如今身为我的家奴,对我忠心耿耿,日后他的儿子岂能不为我效忠?”

心花怒放的李显扶起了高舍鸡,又对杨思齐说道:“杨将军,尔可以走了,吾看这位高壮士之面放尔离去。”

之后便下令大军闪开一条道路,放杨思齐离开。

杨思齐对李显道了一声谢,却见李显不受他的礼数,淡淡说道:“此乃是高壮士为尔换来之生机,尔要谢便谢高壮士。高壮士用其一命换来将军自由,日后与将军两不相欠,还望将军日后再见,勿要说其不顾恩义,除此之外,吾保证将军今日安然离去,日后战场若再相见,休怪小王无情。”

杨思齐闻言,对高舍鸡又是一番道谢,然后对李显拱了拱手,便招呼麾下亲卫准备离去。

却听得李显喝道:“且慢,小王只是允许杨将军离去,却并未允许尔麾下将士离去,将军若想彼等活命,需要与小王做一番交易,不知将军可愿为这般忠勇之士受些委屈?”

李显这一招其实很是毒辣,因为如果杨思齐不肯答应,他麾下那些亲卫定然会心灰意冷,再也不会对他效忠,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倒向李显,而如果他答应,又不知道李显会出让他如何为难的条件?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杨思齐却也只能表态,大不了他如果真的完成不了,可以想办法再讲条件,实在不行的话,自己可以自刎而死,而如果自己真的要死,想必那“豫让”高舍鸡也定然不会同意。

所以,杨思齐只是略作思索,便痛快的答应了下来:“不知是何交易?大王尽管吩咐便是,只要不是违背在下本心之事,一定义不容辞。”

杨思齐这句话其实很狡诈,因为只要李显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就可以用违背自己本心之时相推托。

却听得李显缓缓说道:“小王并无过分要求,只希望将来一旦高句丽亡国,将军便向小王投降,不知此条件是否违背将军本心?”

“小人怎肯不顾父母之邦而投奔仇敌?此事请恕在下无法做到,我等皆是高句丽臣民,若是高句丽灭亡,自然是要想办法为国复仇,届时便是投奔新罗亦不可能投奔大唐,故此尚请大王见谅,吾麾下之忠勇义士无法得救,在下宁可随之一死,亦不愿辜负。”

杨思齐说完之后,调转矛头便准备自尽,而他麾下的那些亲卫们,包括刚刚投奔李显的高舍鸡也都拔出刀剑,随时准备自尽。

却见李显一个箭步追上来,挥手夺过杨思齐的长矛,然后冷笑着说道:“好一个忠义无双的杨将军,只不过尔今日之言实在不能令人苟同,如今尔高句丽之主高藏王极力赞同与我大唐媾和,便是前几年还派专使朝拜我大唐天子,尔深受高藏王之恩,不思为主效命,却违背良心,效命于奸贼泉男建,此谓不忠;尔之父杨万春当年生尓养尔,唯盼尔能传递香火,同时保存自身,如今尔并无子嗣,却又寻死,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尔之生父乎?此所谓不孝也。尔麾下将士忠勇相护,尔一意孤行,不惜置彼等于死地,如何对得起彼等乎?此所谓不仁。高壮士以命相换,为尔争取自由,尔却一心寻死,害彼自食其言,如何对得起高壮士一番忠诚护主之意?此所谓不义也,尔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有何面目在此标榜忠义?”

却见杨思齐被李显这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但为了坚守自己心中所谓的底线,还是开口争辩道:“阁下此乃片面之词,不足以服人。”

李显闻言哈哈大笑,再次说道:“尔竟说本王乃是片面之词,好,本王便好好地教训教训尔,尔高句丽本为我华夏之后,尔之祖先乃我华夏商王朝贵族箕子,与吾等同宗同源,彼此本为一家,如今统一又有何顾虑哉?可新罗又是甚东西?乃是蛮夷异族,并非我华夏苗裔,与其合作亦是权宜之计,吾大唐与高句丽乃是兄弟之争,生死胜败亦不伤大节,尔便是投奔我大唐,亦是回归父母之邦,而如今尔竟欲弃父母之邦而远奔蛮夷,不是不忠又是个甚?”

李显这一番话确实十分犀利,直说的杨思齐哑口无言,嘿然不语,思索了片刻便再拜说道:“大王之言是矣,既如此,末将便答应大王,各施所长,与贵军见个输赢,若是我高句丽果然不幸灭国,末将决不再投奔新罗,至于归降大王之事,末将还未考虑清楚,待得末将考虑清楚了,再给大王一个满意答复,不知大王可愿答应?”

“本王且问尔一句,若是高藏王令尔归降,尔是否从命?”李显明显是不想放过对方,便追问了一句。

杨思齐自然知道对方打的是甚主意,但是却也实话实说道:“若是吾家大王所命,末将自然不敢不从。”

“既如此,那本王答允与尔便是,张将军,放彼等离开。”李显淡淡一笑,对着张德玉下达了放人的命令。

第94章周王的消息

“大王,这杨思齐得知了我军虚实,大王实不宜放其走脱啊。”在放走了杨思齐之后,张德玉终于忍不住把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却听得李显呵呵笑道:“张将军不必着急,这杨思齐迂腐呆板,食古不化,根本不足为虑,更何况,本王正欲借助此人传递消息,呵呵,想必这杨思齐离去之后,定然会向泉男产报告吾要偷袭平壤之时,本王正欲行此调大虫离山之计,令泉男产率兵抽调兵马回防,如此吾便寻得机会与李司空腹背夹击其鸭绿江之敌,之后大军会合,共取安市城,进拔平壤,结束这场战争。”

李显这一番话直说的张德玉点头不已,一脸钦佩的说道:“大王深谋远虑,末将不如也。”

而一旁听到他们两个对话的高舍鸡却是心情复杂,不知道是该欢喜还是该忧虑。欢喜的是李显方才那一番分析的确是无比精准,他自认为自己跟着杨思齐多年,对其也算是了解得不少了,却没想到李显只是短短的接触,便已经将对方分析得比他还透彻的多,而至于李显的这条计策,根据他对渊男产和杨思齐的了解,绝对会成功的。

可是从另一方面,他在感情上还是比较倾向杨思齐一些,心中暗暗地为故主担忧,因为只要李显的计谋能实现,渊男产一定会对故主杨思齐产生怀疑的,这样一来恐怕杨思齐再也难以得到渊男产的信任,就算是被迫之下,也只能选择去投降李显。

“好一个计中计,又是调虎离山,又是反间计,这是要把我家将军往死里整啊。”高舍鸡不由得心中暗暗担忧,但是从理性上又在暗暗谴责自己,不应该这么去想,因为这是对新主人的不忠。

李显可丝毫没有顾及高舍鸡的这些想法,甚至就算是知道也假装不知道,因为一是为了照顾高舍鸡的感情,这第二也是他顾不上了,因为他要急着整训兵马,部署兵力,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以便迎接接下来的一场大战。

“此次我军已有三千余人,我再下令李多祚征调数千援兵,凑上个七八千人,再邀约李司空与之腹背夹击,定然能将渊男产一举击溃,为我军攻取平壤奠定基础。”

李显想到此处,又仔细的推算了一番,发现没有丝毫的疏漏,这才最终下定决心。

不过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及时地把消息送给李绩,以便其做好相应的准备,而这时候他的大军与李绩大军隔着渊男产的防区,想要通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若是翻越太白山经粟末部再去送信,时间又来不及,所以李显才显得十分为难。

“唉,如果仙童在这里就好了,她一定可以利用高明的易容术把自己伪装成高句丽人,然后再以轻功人不知鬼不觉的越过鸭绿江而见到李司空。”李显在愁闷之余不由得轻轻叹道。

就在这时,便听得身旁一名侍卫上前说道:“启禀大王,送信之事末将可以为之,若是大王信得过,末将这便走一趟。”

李显抬头一看,虽然知道这名侍卫,却叫不上名字,不由得有些尴尬。

却见那侍卫丝毫不以为意,呵呵笑了笑,然后躬身说道:“大王有所不知,末将名叫李越,乃是张无尘队长手下亲传弟子之一,近年来蒙师傅传授,亦学得了一身功夫,尤以轻功见长,后被窦统领吸收入无间道之中,还被传授了几句高句丽语,如今末将见大王为难,末将不敢藏私,请求大王将此差使授予末将,末将相信只要小心谨慎,定然不辱使命。”

“原来尔乃无尘麾下弟子,亦是无间道中人,如此则本王无忧矣,尔稍等片刻。”李显略想了想,取出纸笔,须臾之间便写了一封书信,盖上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印章,交给李越,然后吩咐道:“如此便麻烦尔一趟,前往鸭绿江对岸之我军驻地,将此书信送给李司空。”

那侍卫应了一声诺,结果了书信却没有立刻就走。

李显见状不由奇怪地问道:“尔莫非有事?”

却见那侍卫犹豫了一下,却还是开口说道:“大王对窦统领便不交代几句么?末将就怕到了营中,窦统领问起来,末将不知该如何回答,因此而吃上一顿拳脚倒还好说,毕竟她下手有分寸,可是若是她因此而伤心,末将便不知如何安慰了。”

其实李越说的还很含蓄,李显自然知道对方是在提醒他,若是忘了给窦仙童写信,将来恐怕有你好受的。

其实李显与窦仙童之间的事情,在无间道组织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半公开的秘密,而这些人也都从内心里希望撮合他们两个,所以才有李越今日之言。

李显到没有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虽然他对窦仙童也很有感情,不过却没有想到男女之事,其实并不是不愿意去想,而是从没往那一层想过。

但是这并不代表李显不去考虑窦仙童的感受,毕竟两人分别多日,现在骤然提起窦仙童的名字,他的心中还是颇为怀念的,想来在自己离开的这些日子里,窦仙童和张无尘他们一定也不好受,自己之前是因为种种原因难以联系上他们,现在也是时候把自己的消息告诉他们了,所以在听到李越的话之后,李显心中那一根感情的弦被深深地触动了,只是略一犹豫,便给窦仙童写了一封信,这信中自然不会有甚情话,因为他根本就想不到这一点,所以在信中所写的,只不过是吹嘘自己功绩的内容。

李越自然不敢看李显的书信,连忙把书信收好之后,又向李显拱手作别,这才慢慢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越不愧为张无尘与窦仙童共同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不仅轻功卓越,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不差,十分轻松的便混过了高句丽大军的防区,然后又来到大唐的军营之外。

“站住!尔是何人?知道此乃何地否?深夜竟敢乱闯?不要命了么?”李越刚刚来到营外,便见两名守营卫士上前来,大声喝道。

李越也不着恼,对那两名卫士拱了拱手,然后笑道:“两位兄弟辛苦了,在下乃是我大唐右武卫大将军、辽东道行军大元帅周王显麾下亲兵,名叫李越,奉命拜会李大总管,有要事相商,还请两这位兄弟帮忙通报一下,日后周王面前,绝少不了两位之好处。”

却见两名卫士互相望了一眼,随后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