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娇记 >

第118章

锦娇记-第118章

小说: 锦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傅祈钰只有傅祈宗这个长兄,又志不在此,而西北,日后定是要有人镇守的。与其轻信别人,倒不如让许家人担了这份重任。
  所以,只要她能稳住翊哥儿,无异于给许家也多了一份筹码,不是吗?
  “郡主,要奴婢说,谢家这三姑娘真的挺不错的,自打三少爷往西北去的消息传出,坊间从未有过谢家任何的流言蜚语。这若搁在别的人家,怕是要乱了阵脚了。”
  许姝噗嗤一笑:“谢家满门清贵,自然不可能这个时候当缩头乌龟。何况,谢老爷子可是老狐狸,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眼睛那么毒,不可能看不出来的。”
  琥珀点点头,只是想到宫里的五姑娘,她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郡主,这谢家人看得开,宫里的五姑娘,这会儿怕是不这么想呢。坊间都在传,是您故意打压三少爷,故意让三少爷往西北去送命。五姑娘本就心思敏感,奴婢就担心她再惹什么幺蛾子。”
  淑芳阁
  如琥珀所言,都几天了,许蕙夜不能眠。她把傅瑶指给翊哥儿当妾室,确实是存了别的心思。可这并不代表,她真的不在乎这个弟弟。
  加之这几日,她总是想起孟姨娘。她如何能不头痛。那许姝,凭什么让翊哥儿去西北受那艰辛,受那危险。
  西山大营呆的好好的,慈宁宫那边,太后娘娘已经给她递了话,假以时日,有她这姐姐在,翊哥儿总会醒悟过来,谁才是他真正的亲人。
  “主子,您正要眼睁睁的看着三少爷往西北去?那许氏可没安什么好心,若三少爷有什么意外,您后悔也来不及了。”
  “您又不是不知道,许氏如今是镇北王妃,这稍微动动手脚,三少爷如何逃得过。”
  许蕙看了她一眼,她自然明白她的担心,可这事儿前几日早朝圣上已经下了定论,她又有什么法子。只能祈求老天爷,让翊哥儿平平安安。
  她再想法子和慈宁宫那边周旋一番,得以让翊哥儿早日回京。
  所以,眼下她也想不了那么多。她需要做的是,让皇太孙更加离不开她。
  碧珠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可有一件事却不得不回禀的。
  “主子,那傅家姑娘已经病了有几日了。这也太不知所谓了。能侍奉三少爷,是她天大的造化,她怎敢这样背地里耍小聪明。”
  许蕙冷哼一声:“既然这样,那便让她继续这样自作聪明吧。总有一日,她会自食其果。”

☆、第151章 姜人

  傅姜氏这边已经是乱了阵脚; 是以郑氏入府之事; 她也没那么多心劲儿去张罗了。而这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样子; 可把郑涟给呕坏了。
  她自然明白; 许家三少爷即将往西北去; 傅姜氏心疼女儿,无暇顾及太多的事情。可她的事儿算是小事儿吗?在她看来; 傅姜氏这明摆的就是有恃无恐; 觉得自己是傅家老爷的继室,是她名义上的婆婆,她总归是占了上风的。
  见女儿暗恼不已的样子,周氏暗暗叹息一声,宽慰她道:“涟儿,凡事都得看的长远些。确实,这傅姜氏母女太可恨了; 可你也不是不知道,诺大的王府,岂是她能真的做的了主的。为着这个置气,为着这个就撕破脸面; 确实不值当。左右你最大的委屈也受了,又何须在乎这点儿脸面。你且耐住性子,别闹腾开。如此; 王爷心里也该有数,婚事上让你受委屈了。这男人啊,心里只要存了怜惜; 你再稍微动动心思,不怕他心不在你身上。”
  这周氏做事儿从来都不含糊,若不是这样,之前郑国公府遭难,她也不会暗中出卖了郑太后。她心里清楚的很,郑家这日后,许靠不了宫里的太后娘娘,可这手握重兵的镇北王,却是不容小觑的。
  这也是为什么,她竭力的想让女儿夺得王爷的恩宠,在子嗣上,也先那清溪郡主一步。
  想着这些,她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语重心长道:“这傅姜氏母女是什么性子,也不需要娘多说什么。只是,你且记住一点儿,万事不可因为妒忌就不自知的当了傅姜氏的棋子。相反,傅姜氏母女才是你手中的棋子。凡事你可以怂恿傅姜氏母女去做,只需隔岸观火即可,只要等这傅姜氏母女和许氏斗得不可开交,你的珍贵就显现出来了。没有一个男人愿意看到内宅不宁,这个时候,你便是王爷的解语花,也便夺得了些主动权。”
  闻言,郑涟哽咽的点了点头,“母亲的教诲,女儿记住了,不会乱了分寸的。”
  说着,她敛了敛神,还是有些伤感道:“之前女儿从未想过会这样就出阁。娘,您说,到时候我不会沦为坊间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吧。”
  郑涟确实是担心人言可畏这四个字。
  她会不会有些太心急了。女儿家都是要脸面的,像她这么舔着脸连一年都等不及就被从侧门抬进门,别人会怎么戳她的脊梁骨呢?往日里交好的姐妹,会不会看不起她,背地里奚落她,日后见着她的时候,也对她避之不及。
  周氏冷哼一声:“你这孩子,这算什么。你是我们郑家嫁出去的姑奶奶,宫里还有太后娘娘在,谁敢笑话你。纵有人说什么,且让他们去说吧。可真正得到好处的是你。这世间有多少人因为人言可畏四个字畏手畏脚,最后失了先机,落得进退两难的境地。你自小就聪明,孰轻孰重,你心里难不成没数?”
  “难不成真的眼睁睁的看着那许氏怀孕,给王爷生下嫡长子,你才满意?”
  郑涟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低垂着头,半晌都没说话。而这样的沉默,她和周氏都知道,她只能往前看。只有这样,她才可能有朝一日彻底拔掉许氏这根刺,彻底的取而代之。
  怀着这样的心思,十八那日,郑涟终于离开了郑国公府,被人抬着轿子,从侧门进了镇北王府。
  让人意外的是,同一时间,姜家的人也入京了。那姜家太太姜王氏和女儿姜善盼星星盼月亮的总算是来了京城了。早在傅家人入京那日,姜家人心里其实早就心痒痒了。俗话说的好,谁家没几个打秋风的亲戚,何况,在姜家人看来,镇北王府如今的当家夫人可是他们姜家出嫁的姑奶奶,是郡主名义上的婆婆,有这层关系在,他们姜家人,许也能在京城混出个名堂来呢。
  存着这的心思,姜家一行人也没想着在客栈住下,打听着就往镇北王府来了。
  直到下人们把人领到傅姜氏面前,傅姜氏这才晃过神来,许久未见的兄弟,长嫂,侄子侄女,傅姜氏第一反应自然是激动。
  可这嘘寒问暖之后,傅姜氏却有些为难。哥哥嫂子也真是的,之前她已经让瑶儿寄给他们一些盘缠,怎么说今个儿都是那郑氏过门的日子,如今却撞到了一起,多少有些不好。
  可她事已至此,她又不好开口真的让姜家人去外寻客栈住下,这不得让哥嫂寒心吗?
  一旁,傅瑶却并不这么想,她不见得如傅姜氏那般待见姜家人,毕竟,她是傅家的姑娘,自从二哥封了异姓王之后,就愈发自恃身份了。尤其是在堂姐姜善面前,她恨不得自己是一只开屏的孔雀,闪瞎姜善的眼。这谁让自她有记忆一来,街坊邻居都在说姜善比她漂亮呢?
  这会儿,看着风尘仆仆的姜善,傅瑶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虽说她如今也身处困境,可怎么着都比前来投奔讨生活的姜善强吧。如此一对比,傅瑶不免觉得有些沾沾自喜。
  尤其是看姜善方才见着她时,那目光中流露出的羡慕嫉妒,傅瑶更是有了存在感。想都没想,她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道:“娘,舅舅舅妈他们既然都来了,当然不能在外头住了。否则传出去像什么话。”
  傅姜氏原还有些犹豫,听她这么一说,也不再挣扎了。
  只是,府邸规矩大,这后宅又是女人的地方,哥哥和侄子,确实是有些不方便。而前院书房重地,更是不能轻易坏了规矩。
  姜王氏也是个爽快人,其实她一路上已经和自家爷说好了,他们爷俩住外头就好,京城规矩大,而且他们也受不了这拘束。
  当然,更多的是为了更深的谋划,只要他们爷俩住在外头,傅姜氏还能就这么干看着,说不准这还未到月底,他们姜家在京城,宅子都有了。
  傅姜氏压根没想到自己这大嫂打的是这主意,只当她体谅人。
  如此,姜王氏和女儿姜善就这么住了下来。
  姜王氏是个心思多的人,这厢才由丫鬟们带着下去洗漱完,就已经知道今个儿有位侧妃进府了。
  这姜王氏多少也能想到傅姜氏在府邸的尴尬,这不,往傅姜氏这吃茶时,话匣子就打开了,“哎呦,你说你,这一路上我也听说京城不好关于傅家的传闻。你怎么能任由那许氏压在你头上呢?她是郡主又怎么?你可是她名义上的婆婆?”
  傅姜氏这段时间除了能和女儿诉苦,别人她是一个字都不敢吭的。如今,见嫂子这般护着她,瞬间也有些感伤。
  她拿帕子轻轻擦了擦眼泪,哽咽道:“嫂子,让你看笑话了。可她是郡主,我膝下也只有瑶姐儿这么一个姑娘,我纵然心里有什么想法,又能怎么样?就是老爷,也不肯站在我这边。”
  见她满脸的不甘,姜王氏冷哼一声:“你呀,怎么可能没法子。你听说过我们街坊有在婆婆头上作威作福的儿媳妇吗?这规矩,迟早是要立起来的。何况,你怎的就没这个资格了,你侍奉妹夫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怎的就不能当这正经婆婆了。”
  说罢,她又道:“左右啊你这心里其实是自个儿心虚,所以才低了人家一等。最后就落得事事被动了。”
  姜王氏一席话当真是说到了傅姜氏的心坎儿上。
  “你说的是,我不能再继续这么被动了。好在现在那郑氏也进门了,我也不至于势单力薄。”
  一旁听着的姜王氏宽慰她道:“我可是听说这侧妃是郑国公府的姑娘,你可是个有福的。这之前,还能想着这样的贵女做你的儿媳妇?”
  姜王氏这话不无奉承之意,她必须让傅姜氏立起来,只有她立起来了,他们姜家,也才能谋取跟多的好处。
  另一边,姜善被傅瑶带进了她的闺房中。
  “堂姐,这是我上个月新做的衣裳,只穿过一次呢,你若不介意,就送给你吧。”
  傅瑶绝对是故意的,她此时的表现就像打发乞丐一样,或许只有在姜善面前,她才能找到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姜善瞧着她递上来的月白色遍地金比甲,同色襦裙,那针脚刺绣确实是她之前从未见过的。
  可虽然惊讶,她心里还是记住了姜王氏一路上的叮嘱。说凡事都别惹傅瑶不愉快,还说什么傅瑶就是个蠢的,只要好好哄她开心,好处多多呢。
  姜善怎么可能不了解傅瑶的性子,所以,虽然知道傅瑶这是故意埋汰她,她还是笑眯眯的收下了,“瑶妹妹,你真好,我还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衣服呢。”
  见她乐不可支的样子,傅瑶心里忍不住一阵奚落。或许在这之前,她和姜善一样,眼皮子浅。可如今,她已经不一样了。
  她嘲讽的勾勾唇角,“瞧把你乐呵的,不就是一件衣服,至于吗?”
  说罢她坐了下来,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女孩子嘛,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姜善一路上听了关于好多清溪郡主的传说,这会儿当然是忍不住问起了傅瑶这位嫂嫂。
  傅瑶撇撇嘴:“你说她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