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娇记 >

第132章

锦娇记-第132章

小说: 锦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真的任由他这么胡来,事关皇家颜面,太皇太后会怎么做,她只这么一想,就觉得害怕极了。
  “母妃,儿子不孝,儿子知道儿子愧对母妃这些年的教导,愧对母妃的期待。可儿子真的累了,大哥已经被皇祖母遣去守皇陵,您难道还没看出来吗?皇祖母这是容不得大哥了。下一个,难保不是儿子。父皇还在时,我们几个皇子整日战战兢兢,儿子虽未被圈禁过,可儿子这心里,何尝就不惧怕。都说天家最是显赫,可儿子倒愿意生在平常百姓家,那样,也不必面对这些尔虞我诈,兄弟残、杀。”
  “母妃,儿子知道儿子这么做很怯懦,很不争气,让您失望了。可儿子真的再也不能欺骗自己。若这样继续活着,儿子倒不如死了的好。”
  看着四皇子跪在自己面前哭诉,贤太妃心里不可能不动容。她看得出儿子的痛苦,可这一切的痛苦,却要以出家作为终结,这也太疯狂了。
  贤太妃气的伸手给了他一记耳光,那力道之大,直接就把四皇子打的一个踉跄。
  “孽障,你这是要逼、死母妃吗?母妃自十七岁入宫,宫里的起起伏伏,看了多少,宫里的龌龊,看到的只会比你多。可为母则强,母妃为了你,也只能变得更强,若不是这样,你以为你能平安长大。”
  “可你,却想当缩头乌龟,你对得起母妃吗?母妃而今也不期盼你怎么了,就求你别再闹腾了。难道就这个小小的要求,你也不肯答应母妃。”

☆、第167章 闹腾

  容太妃虽知道四皇子的执拗; 可看贤太妃这样; 还是忍不住一阵心惊。
  如今这局势; 也难怪贤妃会屈尊跪在自己面前了。可她又能如何; 抛却她的私心; 就四皇子眼下这动静,要劝他回头; 怕是难了。
  “妹妹; 我也不瞒你,自打大皇子被太皇太后打发去守皇陵,我也许久没有他的消息了。说句不怕妹妹笑话的话,大皇子能不能回京,姐姐心里也没数,如今大皇子也是自身难保,如何还有能耐劝说四皇子。”
  听容太妃这么说; 贤太妃浑身一阵无力,瘫坐在地上,许久未出声。
  她真的是被逼的走投无路了,才想来找容太妃; 可她却忘记了一点,太皇太后既然遣了大皇子往皇陵去,又怎么可能让容太妃和大皇子暗中通信。只怕冯振早就安排他那些干儿子; 暗中监视大皇子的一举一动了。
  所以,她抱希望于容太妃,也是枉然。
  “妹妹; 四皇子是个淳厚的孩子,你好好和他说,他总能听进去的。”
  见贤太妃神色萧索,容太妃忍不住宽慰道。说到底,她和贤太妃,都是可怜人。先帝爷还在时,翊坤宫的淑贵妃圣眷优渥,贤太妃虽瞧着比她有些体面,可那都是因为处处在淑太妃面前做小伏低。在这宫里,只有儿子争气,她们这些当母妃的,才能熬出头。母凭子贵,历来如此。
  也因为这个原因,贤太妃才会这么无助吧。
  贤太妃知道大皇子也是自顾不暇,她知道,自己算是求错人了,可她又怎么能坐以待毙,任由儿子这么胡来。
  可她却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儿子看着脾气不错,可她这当娘的如何不知道,儿子若真的孤注一掷起来,谁都不可能劝他回头。
  就这么恍惚的回了自个儿寝宫,可才坐下没一炷香的时间,太皇太后那边就来人了。
  怎么办?
  这可怎么是好?
  贤太妃抓着帕子的手忍不住有些颤抖,她真的委屈极了,也害怕极了。
  太皇太后果然还是坐不住了。
  太皇太后会杀了老四吗?
  一杯毒酒,借此保住皇室的威严。
  贤太妃越想越害怕,额头也瞬间一阵冷汗。
  贤太妃这边战战兢兢的时候,太皇太后正慵懒的倚靠在吉祥纹大引枕上,桂嬷嬷拿着梳子,正细细的给她通着头。
  “主子,咱大曜国可从未有过皇室之人出家的先例,老奴看,四皇子怕是魔怔了,不如请人入宫,做做法事。”
  熟料,太皇太后冷哼一声:“他这哪里是魔怔了?这根本就是枉顾皇家颜面!”
  起初,听闻四皇子出家之事时,太皇太后只当他闹腾几日也就罢了,怎么都没想到,会如此决绝。不过,这倒也让太皇太后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如今身边有了铉哥儿,那是谁都看不在眼里的,除此之外,先帝那几个儿子,她是愈发容不得了。之前,她打发了大皇子去守皇陵,也想过像四皇子下手,可又怕太过心急,招致天下非议。而今,这倒好,四皇子自个儿作死,这就怪不得她这当祖母的没有慈爱之心了。
  可是她这会儿也有些拿不准,到底该怎么处置四皇子。
  直接赐死,这难免招致非议。可成全老四,让他一心向佛,她又怕留下后患。
  正在这时,有宫女进来回禀说,贤太妃来了。
  太皇太后长长叹息一声:“让她进来吧。”
  贤太妃一路战战兢兢,等到了太皇太后面前,神色间免不了有些狼狈。
  她自知自己没有别的选择,路上早就拆了珠钗,准备在太皇太后面前请罪。
  “太皇太后……都怪妾身教子无方,还请太皇太后责罚。”
  这些年,后宫妃嫔没少在她面前哭哭啼啼,可贤太妃,倒是第一次。
  说起来,对于贤太妃,太皇太后也有些怜惜之意。这六宫的女人,哪个都不好过。贤太妃好不容易有个儿子,本来可以盼着儿子出宫建府,她也能跟着出宫荣养,谁想到,四皇子竟然闹腾这么一出。
  当然,太皇太后是绝对不会承认,她暗地里对四皇子的杀心的。
  太皇太后一边看着眼前战战兢兢的贤太妃,一边漫不经心的转着手中的佛珠,半晌,方开口道:“老四此事闹腾的,哀家都有些没脸。你这母妃的,也该劝劝。”
  闻言,贤太妃猛的磕了一个响头,正要开口,却听太皇太后又道:“真是造孽啊,自大曜国开、国以来,像老四这般闹腾的,还是头一个。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了?连祖宗家法都不顾?”
  轻飘飘的几句话,却让贤太妃浑身一阵寒颤。
  太皇太后这是什么意思?
  先还说让她劝劝,又说四皇子不顾祖宗家法。
  见她神色苍白,太皇太后突地转移了话题:“哀家若是没记错,淮安侯府的二太太,正是吏部尚书家的大姑娘,哀家有意想撮合吏部尚书家的三姑娘和国公爷,贤太妃若是不忙,可否愿意替哀家当这个红娘。”
  太皇太后有意拉拢吏部尚书,她大可以直接下懿旨,可这事儿却容易落人口舌。且不说郑国公比那吏部尚书三姑娘长了许多,就说如今的国公夫人周氏,她这懿旨一下,坊间定会有不少流言蜚语。所以,她需要的是,这事儿顺理成章,你情我愿。
  若吏部尚书家的姑娘肯先低了这个头,日后等她生了子嗣,她还怕得不到正妻之位。周氏当初做的那些事儿,让她耿耿于怀的很。她有意抬举郑国公府,却不愿意再留着周氏这根刺了。
  贤太妃就是再愚笨,也明白过来了,太皇太后这是和她做交易。若她办事妥当,那四皇子这次或许就能逃过一劫了。
  不得不说,太皇太后这一招,真是龌、龊。
  可纵然心中有千百个不愿意,她也只能应下此事。为了护着儿子,她纵是舔着脸面去跪在二嫂面前,她也得把这事儿办漂亮了。
  “太皇太后放心,妾身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贤太妃如此识相,太皇太后自然很满意。
  等贤太妃离开,太皇太后就笑着让人抱了李铉过来,看着眼前粉雕玉琢的孩子,太皇太后这几日的疲惫,瞬间就消散了。
  “主子,大皇子自打往皇陵去,每日依着规矩,吃素祈福,看着倒是虔诚。私下里也未拉拢朝臣,想来是真的死心了。”桂嬷嬷知道,太皇太后始终觉得大皇子是个隐患,毕竟,当初先帝爷还在时,不少朝臣称他一声贤王。加之他又是先帝的长子,虽说是庶出,可占了这个长字,就足以让人心生忌惮。
  闻言,太皇太后冷哼一声:“他这多半是做样子给哀家看,你让人紧紧盯着,万不可掉以轻心。”
  桂嬷嬷点头应是。
  想到方才贤太妃哭哭啼啼的样子,桂嬷嬷忍不住道出了心中的疑惑:“主子,贤太妃若真的把这事儿办漂亮了,您真的许四皇子出家?”
  太皇太后小心的拉着李铉的手,笑道:“哀家是想除掉四皇子,可哀家不得不顾及死后的名声。”
  因为苏次辅的事情,加上慈宁宫修缮一事,大皇太后在百官中心中,威严已经折损了不少。这若真的再任由她的性子来,前脚把大皇子遣往皇陵,后脚又借着皇家脸面赐死四皇子,她确实怕到时候史书上添自己一笔。
  当然,翰林院那些修攥史籍的人,她可以暗中威逼利诱,可野史上,会怎么记她一笔,她不得不忌惮。
  想到这些,太皇太后嘴角的笑容僵在了那里,脸色也有些难看。
  许府
  大太太顾氏,已经几日没合眼了。
  之前三皇子被遣送乾州,她这心里就担惊受怕的,就怕靖南王那边借此生了异心。为此,她整日的在菩萨面前祷告,整日的抄经卷。可没想到,这一日,终归还是要来了。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因为这样的担忧,几日的功夫,她就消瘦了许多。
  “老爷,这可怎么办?”
  许晟平心里也烦的很,许家和靖南王府是姻亲,靖南王此举,无异于把许府也推到了风头浪尖上。
  “而今,我们也只能祈求上苍了。不管怎么说,涵儿如今怀有身孕,世子爷也不是狠心之人,应该会想法子护着涵儿的。”
  可许晟平没说的是,靖南王此举,注定是要败的,不说别的,虽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可天下百姓又不是傻子,这根本就是有不臣之心。
  到时候,靖南王一族获罪,涵儿才是真的危险了。
  可这些话,他不能对顾氏说,其实他又何尝不难过,可有些事情,真的是无能为力。
  “老爷,我去求郡主,郡主肯定有法子的。”顾氏急急道。
  熟料,许晟平一声低喝:“糊涂!你这不是让郡主为难吗?”
  顾氏拿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一阵哽咽。

☆、第168章 清君侧

  靖南王占、据西、南属地; 这些年; 暗地里没少招、兵买、马; 确实势、力不可小觑。
  京城接连十几日的流言; 都在说靖南王快要带、兵北上了; 听闻太皇太后连夜让人部署禁、军,紫禁城如今可谓是铜墙铁壁。
  可众人都知道; 真等到兵、临城下那一日; 禁军怎可能守得住。
  一时间,朝臣们把视线放在了镇北王府。镇北王赫赫战、功,若真的兵临城下那一日,唯有镇北王可解京城之围。
  可让众人大跌眼镜的是,太皇太后竟下旨,说西、北莽子再次进、犯,边、境不宁; 速速遣镇北王去平、叛。
  朝臣们心知太皇太后对镇北王的忌惮,可值此关键时刻,太皇太后竟然如此糊涂,这是拿李家的江山做赌注; 真真是愚蠢至极。
  镇北王坐镇京城,即便手中没一兵一卒,那也会给叛、军极大的威慑力。可这些; 太皇太后看不到。
  大曜国自建、国起就重文轻武,朝中诸位大臣,大多也手无缚鸡之力; 这真的等叛、军打到京城,他们拿什么去抵抗?
  未料,太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