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娇记 >

第137章

锦娇记-第137章

小说: 锦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她看来,太皇太后应该让所有存有异心的人心怀畏惧,而不只是防备三皇子一人。
  新帝登基,靖南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举、兵北、上,偏偏这个时候,新帝得了癔症的消息,被传了出去。可想而知,多少人会因此生了不该有的野心。
  “嬷嬷的意思,是让哀家来一招杀鸡儆猴?”
  桂嬷嬷:“主子,外头可都在传,这紫禁城的天,怕是会变呢。大皇子又是先帝爷的庶长子,虽如今被打发去守皇陵,可值此关键时刻,难保暗中没有朝臣站、队。到时候,您可就被动了?”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如今这多事之秋,大皇子并无过错,哀家师出无名啊。这若真的赐死大皇子,天下人,又不知怎么议论哀家。哀家虽不忌惮这些犯、上作、乱之人,可哀家也不得不顾及一点儿身后名。百年之后,哀家可不想还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她的这些顾忌,侍奉她这么多年的桂嬷嬷不可能不知道,既如此,她向前那番话,那便不会是要她直接对大皇子动手了。
  想到这个,太皇太后突地一怔,半晌,她笑着看向桂嬷嬷,笑骂道:“你这奴才,愈发厉害了。”
  确实,她这个时候不适合直接对大皇子下手,可唇亡齿寒的道理,大皇子不会不懂。四皇子近来还在闹腾着出家,她原还犹豫着到底该怎么处置四皇子。
  现在,她不得不做选择了。
  这怪不得她这当祖母的心狠,要怪就怪他生在了皇家,这权利的漩、涡中,谁的手上能不沾、血呢?
  这日晚些时候,四皇子就以无视祖训,有损皇家威严的罪名,被太皇太后一杯毒、酒赐、死。身边侍奉的足足四十几人,皆没能幸免于难。
  听说,贤太妃闻着消息,急急赶过去的时候,正好看见四皇子喝下毒、酒,原想着随儿子去了,可身边的内侍眼疾手快,拦了下来。
  随着四皇子被赐死,几乎同一时间,礼部侍郎阖府上下皆被下狱,罪、名是有不臣之心,甚至还和叛、军暗中有书信往来。一时间,京城本就阴霾的天,愈发的压抑了。
  朝臣们如何不知,太皇太后此举,不在于杀人,而在于威慑人心。
  众人中,有人缄默不语,有人阴奉阳违,也有人,实在是看不多,暗中前往定国公府,求见高宁大长公主殿下。当年,先帝爷能登上皇位,大长公主殿下可是有从龙之功,而今,这郑氏却占着小皇帝没亲政,大肆铲除异、己,原还想着睁只眼闭一只眼的朝臣,在看到太皇太后的手伸到皇子手上时,终于按捺不住了。
  新帝患有癔症,这难免动摇江山社稷。可太皇太后却在这个时候,赐死四皇子,这根本就是为了自己能垂帘听政,而杀鸡儆猴。
  定国公府
  镇北王离京之后,许姝便由着自己的性子,往定国公府小住几日。
  这事儿当然瞒不住宫里的太皇太后,可她还能说个不字吗?
  对于外孙女来府邸小住,高宁大长公主自然开心的很。
  不免想到了外孙女之前住在府邸的一些往事。
  “姝儿尽管住着,那郑氏有什么意见,她有本事来找外祖母。不过只怕她而今只忧心朝堂之事,还没能耐把手伸到我们定国公府来。”
  看外祖母还是一如既往的护着自己,把自己当成孩子,许姝不免一阵哽咽:“外祖母……”
  见外孙女和自己撒娇,高宁大长公主忍不住打趣道:“你呀,也够没心没肺,这偌大的王府,就这么丢下了?”
  许姝偎依在她怀里:“外祖母,是您错怪我了,您不知道,王爷离京之前,特意说过若我闲得无聊,可以过来陪外祖母呢。”
  这话多少让高宁大长公主有些意外,不过,也有些欣慰。
  王爷这番话,看得出是真心对待她的姝儿的。
  她太了解傅祈钰了,有胆有谋,她以为这世上他不会惧怕任何事情,可现在看看,原来姝儿已经成了他的软肋。
  她这辈子最放不下的是什么,人都说她最宠爱的就是姝儿这外孙女,可不就是想有人能和她一般,宠着姝儿,现在,傅祈钰能如此把姝儿放在心上,她怎么能不欣慰。
  傅祈钰此番离京,可再次归来,那便不可同日而语。之前,她碍着姝儿年纪小,想着再过几年再让他们圆、房,可现在,她觉得未尝不能提前一些。傅祈钰谋的是这整个天、下,她不是怀疑傅祈钰的真心,而是,姝儿能尽早给傅家开枝散叶,那日后的位置,方可稳固。
  “外祖母,您怎么这么看着我?”许姝浑然不知高宁大长公主殿下心里想的什么,撒娇道。
  高宁大长公主宠溺的捏捏她的脸颊:“外祖母这不是高兴吗?如今难得回来小住几日,外祖母不由想到你小时候,粉雕玉琢的,没想到,一转眼就长大了。”

☆、第174章 无辜

  “郡主; 窦继海差人传话; 半个时辰前; 太皇太后一杯毒酒赐死了四皇子。贤太妃闻着消息; 当即就疯了。”
  四皇子闹腾着出家; 这在宗亲间,早就不是秘密了。自打先帝去世; 三皇子被贬黜; 大皇子又被遣去守皇陵,四皇子突然就疯狂痴迷起了经书,研究古籍不说,还经常出宫去寺庙吃斋,贤太妃原还以为儿子是心里烦闷,也没拦着。怎知,儿子却看破红尘; 闹腾的要出家。
  这于皇室而言,确实算得上是一桩丑事,盖因本朝确实没有皇室之人遁入空门的先例。可即便这样,太皇太后这一招杀鸡儆猴; 确实显得有些野心勃勃了。
  太皇太后这是明目张胆的要暗示朝臣,如何站队呢。王爷方离京,太皇太后看来是真的坐不住了。一改之前试探的态度; 竟然不惜用这一招来彰显她的威严。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对于四皇子被赐死一事,许姝虽有些叹息,却也晓得; 即便不是今日,怕也逃不过明日。阖宫上下皆知,四皇子自小就爱追随着大皇子,太皇太后到底还是忌惮大皇子这庶长子的身份。
  所以,四皇子当不成富贵闲人,也没法遁入空门。
  思询间,有丫鬟进来传话,说大长公主殿下午休起来,叫郡主过去一起打叶子牌呢。
  闻言,许姝眉头微蹙。
  她是知道外祖母的午休习惯的,平日里,还得半柱香的时间才会醒来,今个儿,怕是也已经闻着四皇子被赐死的消息了。
  可想而知,外祖母是什么心情。毕竟四皇子是李氏家族的血脉,可外祖母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更残酷的现实是,日后,这样的事情,还会持续发生。
  许姝过了鹤安堂之后,周嬷嬷早就站在门口,见她来了,低声道:“郡主,大长公主殿下近来有些忧思过甚呢,四皇子之事,怕是更让大长公主殿下睡不安稳了。”
  “嬷嬷,我也想过,让人护送外祖母往平阳府的行宫去颐养天年,京城这破事,也算眼不见为净。可如今,靖南王率军北上,若得知外祖母住在平阳府行宫,怕是会生了别的心思。何况,纵是靖南王没别的心思,定国公府的一举一动,也逃不过太皇太后的眼睛,到时候,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下来,恐危及府邸。”
  说完,许姝暗暗叹息一声,又道:“何况,嬷嬷也知道外祖母的性子,要劝她离京,谈何容易。”
  屋里,高宁大长公主殿下早就让人备好了宝贝外孙女爱吃的殿下,还有新进从南边来的荔枝,和其他一些水果。
  高宁大长公主殿下如何不知,周嬷嬷的担心。周嬷嬷伺候她这么多年,多年的主仆情分,早在一个月前,就劝她远离这京城的纷扰了。
  许姝进来的时候,看得出,高宁大长公主有些神色不济,暮的,她心中一沉,“外祖母……”
  高宁大长公主殿下强撑着嘴角的微笑,看着宝贝外孙女:“姝儿,来,过外祖母身边来。”
  见她这样,许姝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外祖母……”
  前世,外祖母过世的早,并未真正看到李氏王朝的覆灭。近来,许姝常常在想,自己的重生,可能会让外祖母留着遗憾和歉疚离世,这是她最害怕,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了。
  “姝儿,别哭,外祖母知道你是一个心思很重的好孩子,可这一切,都是命数。当年,先帝登上皇位,外祖母有从龙之功,外祖母手中,何尝没有沾血,这里面,又有多少是宗亲。外祖母到底是错了,当初强迫你允诺外祖母,即便到了江山易主那一天,也得想法子留下皇室的最后一丝血脉。现在想想,外祖母真的太异想天开了。为着那个位子,父不父,自不子,这一切谁都改变不了。是外祖母为难你了。”
  “外祖母……”许姝又是一阵哽咽,她怎么都没想到,外祖母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高宁大长公主殿下拿帕子轻轻替她擦去眼泪,幽幽道:“外祖母尚且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怎么能为难姝儿你呢?这些年,紫禁城的起起伏伏,外祖母其实早就应该看透一切,可惜,外祖母还是忍不住有些自欺欺人。可这样的自欺欺人,从今个儿起,再也不会了。”
  许姝抬眸,深深的看着外祖母,心思飞转间,她突然觉得外祖母似乎真的老了许多。虽妆容上还是一如往日的雍容富贵,可作为李氏家族最尊贵,曾经最显赫的大长公主,让她眼睁睁的看着李氏江山濒临灭亡,这对外祖母来说,应该是最大的痛楚吧。
  “外祖母,让姝儿送您离开京城,往西北的行宫去吧,那边,王爷会安排好一切。有王爷在,太皇太后即便心里憋屈,也不好说什么的。”
  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许姝想让外祖母远离京城这斗争的漩涡,外祖母老了,真的让她看着李氏江山坍塌,这对她来说,太残忍了。
  而西北那边是王爷的势力范围,肯定不会让外祖母有任何的危险的。
  见许姝眼中的担心和急切,高宁大长公主殿下噗嗤笑了一声,伸手宠溺的捏捏她的脸颊,道:“姝儿,外祖母自小就生在京城,长在京城,这个时候,是更不会往其他地方去的。若真等到百年之后,外祖母也想葬在京城。”
  “外祖母,您胡说什么,您会长命百岁的。”见她说这么不吉利的话,许姝忙捂住她的嘴,急急道。
  高宁大长公主宠溺的把她的手握在手心,慈爱道:“是外祖母说话没有忌讳了。不过姝儿放心,外祖母不是不经事的人,朝堂再多的变故,外祖母其实早有心理准备的。”
  许姝怔了怔,想要说什么,却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却在这时,珠帘一阵响动,只见大太太苏氏和大姐姐殷锦菡走了进来。
  作为恭亲王府世子妃,殷锦菡也有些日子没往定国公府来了,如今这多事之秋,尤其太皇太后又一杯毒酒赐死四皇子,掌控宗人府的老恭亲王,都要头痛死了,宗室中人已经有了流言,说太皇太后想自个儿垂帘听政,故意残害李氏血脉。
  “大舅母,大姐姐。”
  虽有些日子没见大姐姐了,姐妹间,还是一如既往的亲昵。殷锦涵也知道镇北王离京之事,原还怕姝儿觉得寂寞,这不,一听说姝儿回府小住些日子,她想都没想,就过来了。
  “娴姐儿如今怕是洋洋得意呢,听南边儿传来的消息,靖南王府待娴姐儿,可谓比宫中的皇子妃,都要奢侈。”
  殷锦涵自幼虽不怎么待见殷锦娴这个庶妹,可也从没坏心思的咒她不好。没想到,这拐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