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娇记 >

第36章

锦娇记-第36章

小说: 锦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些,许姝忍不住红了眼睛,又因为这样的情绪,她拿起酒杯,又喝了几杯下肚。
  这样贪杯的结果就是,许姝这晚就歇在了定国公府。
  鹤安院那边
  大夫人苏氏也有些哭笑不得,“是媳妇的错,也怪我没差人看着。”
  高宁大长公主却只是笑笑,并没有怪罪之意:“吩咐人弄了醒酒汤,还有,今个儿晚上,让丫鬟们都侍奉着,别着了凉。”
  苏氏呵呵的应着,“几个姑娘自小就在一块,姝儿又和许府那几位姑娘没有自小的情谊,想必是看芙姐儿要离京了,有些不舍吧。哎,没想到,转眼间,几个丫头都长大了。也不知道,日后都会许什么样的人家。”
  这事儿也是高宁大长公主心里忧心的,芙姐儿的婚嫁上因为郑太后的插手,弄得有些棘手。她当做珍宝般的姝姐儿,她得好好做做打算的。
  可哪家能配得上她的姝儿呢?高宁大长公主想破脑袋,都没能想出个合适的人家来。可有些事儿,她真的不能不提着心。
  前几日,那窦继海又给她递了消息出来,说是太子妃罗氏把皇长孙弄到自个儿身边养着了。
  因为这举措,惹了太子的猜忌。有东宫幕僚就说,太子妃虽说娘家是兵部尚书罗家,可到底也只是皇家的奴才。这中间就不免提到了她的姝儿,说许晟阳膝下唯有这么一个嫡出的女儿,又自小是她宠着长大的,若能让姝儿取而代之,东宫如今的困境,方能解一二。
  平日里,这些幕僚当然不敢说这些僭越之话,可这次万寿节,外面那些流言蜚语,圣上即便是想动太子,也不可能在这节骨眼儿上。而且,先皇后宁氏的忌日就快要到了,每到宁皇后忌日,成元帝就会异常的沉默。
  大家都说圣上这是在缅怀宁皇后。
  成元帝原就不喜罗氏,若太子有意修复父子的关系,之前成元帝不会答应的事,皇后忌日那会儿,未必不会答应。
  谁不知道,咱这位圣上,喜怒无常,行事全然不按常理出牌。
  何况,东宫储位干系社稷之重,成元帝纵有废太子的心思,也得慎之又慎,过了这段风声再说。
  高宁大长公主虽说觉得成元帝答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还是忍不住有些忧心。
  而且因着这事儿,她不由得有些揣摩起成元帝突然册封姝儿为清晰郡主的事儿来。
  郡主之尊,那一般都是王爷,亲王的女儿得以加封的。姝儿为淮穆所出,成元帝真的是看在淮穆的面子上,才册封了姝儿?
  高宁大长公主不免有些忐忑,想到自小就黏在自己身边的姝儿,她不免就狠了心,不管怎么,她绝对不允许她的姝儿和内廷有任何的牵扯。
  帝王薄情,何况那太子又是喜怒无常。姝儿虽说是他的表妹,可东宫储位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变数。

☆、第52章 偷听

  涟漪院
  殷锦娴握紧拳头愤恨的坐在那里,这些日子她实在是想了许多,那日从翊坤宫回府之后,她原先也没往别的地方去想,只当圣上给二姐姐赐婚了,姑祖母是怕人言可畏,才让她回来的。
  可那日之后,姑祖母竟然没再传口谕让她入宫陪伴。她这会儿若是再琢磨不出点儿什么来,就白活这么多年了。
  她看看郑姨娘,突地有些哽咽道:“姨娘,这些年,若不是因为宫里有姑祖母在,女儿和姨娘怕是更艰辛。您说,姑祖母不会真的生女儿的气了吧?”
  郑姨娘敛神坐在那里,她又何尝不忧心。可那日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太后娘娘动了怒,郑姨娘到现在都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此刻,看着女儿掩面哭泣,她的面色变得愈发凝重起来。
  若是别的事儿,她可以不过问。可她和娴姐儿如今能够倚仗的也唯有宫里的太后娘娘了。她如何能不心急。
  说来,娴姐儿这些年出落的是愈发好了,若是有太后娘娘在,婚配上总有些助益的。自打上次她自作聪明的往老爷书房送宵夜之后,老爷至今都未踏进她房里一步。之后,娴姐儿又在许老夫人寿辰上说了犯忌讳的话,老爷更对她没好脸色,就是偶尔在高宁大长公主那里请安的是遇上,在老爷眼里,她就和个透明人差不多。
  她知道,当年的事情老爷至今都未释怀,她呢,这些日子过得更是如履薄冰。可不管如何,她是断然不能让娴姐儿再失去太后娘娘这个庇护的。
  所以,那日娴姐儿为什么往翊坤宫去,这事儿她是势必要问清楚的。
  见她再次发问,殷锦娴倒也没和前几次一样,几句话把郑姨娘给堵回去,她只坐在那里,拿帕子捂着脸,哭的愈发厉害了。
  屋里一阵的静默,郑姨娘一向鲜少动怒,这会儿,只见她犀利的目光看向丫鬟宝鹊,厉声道:“宝鹊,你说!那日娴姐儿为什么会往翊坤宫去?”
  宝鹊这些日子本就胆战心惊的,她知道郑姨娘肯定要问起的,可这会儿还是忍不住吓得缩紧了身子,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只见她紧紧咬着嘴唇,小心翼翼的觑了殷锦娴一眼。
  “你别看她,今个儿你若是不从实招来,就别怪我把你发卖到窑、子里去!我虽不得老爷欢喜,可发卖一个奴才,还是可以的。”
  宝鹊的脸刷的变得更苍白了,颤抖着肩膀,最终还是开口了,“是……是因为三皇子……”
  郑姨娘,身子猛地一僵,却是再也坐不住了。她不可置信的看着娴姐儿,颤抖着声音道:“这些年我纵着你,姨娘总想着,若不是因为自己当了老爷的妾室,也不会连累你因为庶出,受了这么多的委屈。可你,可你怎么敢?”
  这些年,她安分守己,缩在这涟漪院,就怕惹了什么事端。她确实想让娴姐儿有一门好的婚事。可那可是三皇子,贵妃娘娘膝下唯一的儿子。
  淑贵妃是什么角色,这些年,她若不是有两副相,如何能这么多年圣眷不衰。内廷又那么多的肮脏,这些年,宫里也不是没有年轻的妃嫔,圣上虽说不沉、溺女、色,可即便如此,每次选秀入宫的那些水灵灵的女子,哪个能有好的结果。如不是淑贵妃背后动手脚,何以如今宫里妃位唯有贤妃和不得宠的容妃。
  这些年,她什么事儿都听女儿的,什么事儿都靠娴姐儿拿主意,她怎么都没想到,她竟然暗暗把心思放在了三皇子身上。
  她以为,有宫里的太后娘娘罩着,她就能入了淑贵妃娘娘的眼了?当真是糊涂,太过糊涂了。
  被郑姨娘如此质问,殷锦娴想要反驳,可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可她难道错了吗?因为是庶出,她永远都不被人注意,因为是庶出,她骨子里难道就只能是卑微吗?她也想和姝姐儿一样,那般耀眼,那般被所有人都宠着。
  她不想再这般狼狈了。她记得,她又一次见三皇子是在慈宁宫,三皇子过来给姑祖母请安。和府邸的兄长不同,三皇子一身书卷气,着一身玄色锦衣,看着她时,还笑着和她打了招呼。
  自己虽自小就常被姑祖母叫到慈宁宫,可宫里的贵人们,眼里哪有她。可那一次,娴姐儿却可以在三皇子的眼里,看到她的影子。
  殷锦娴如何能不倾心,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到自己若是能陪伴三皇子左右,她就感觉整个人都陶醉的很。
  当然她也很矛盾,她知道,自己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成为京城的笑话。可即便会痛苦,会挣扎,她还是忍不住想着三皇子
  见她只是紧咬着嘴唇不说话,郑姨娘如何不知,女儿这怕是劝不住了。
  她向着窗外望出去,天阴沉沉的,就如她此刻的心情一般。
  好半晌,她才开口道:“娴姐儿,淑贵妃是怎样的人,别人不知道,你常往宫里去,你还不知道吗?”
  “哪一次,她把我们娘俩放在眼里过。纵然淑贵妃肯点头让你侍奉了三皇子,怕是只能和姨娘一样,屈居侧妃之位。这样的委屈,难道你也不介意吗?”
  “这些年,姨娘也一直忧心你的婚事。可姨娘从未想过,让你和诸位皇子有什么牵扯。”
  “那姨娘难道就忍心看着我低嫁吗?让我一辈子面对姝姐儿和几位姐姐,都得给她们行礼?”郑姨娘的话突地被殷锦娴打断了,郑姨娘的一番话像是一盆冷水洒在了她身上,登时她好生觉得讽刺。
  “大姐姐是恭亲王世子妃,二姐姐是未来的昱王世子妃,姝妹妹祖母更是不可能让她受丁点儿的委屈。姨娘当女儿如此争强好胜,只是为了自个儿?姨娘不想想,如果女儿得以嫁给三皇子,那便是皇家媳妇,纵然在大姐姐和二姐姐面前,也不会比她们低了去。”
  她低垂着眼睑,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她张张唇,想要说什么,可最终只剩下了满满的苦涩。
  “可这前提是,你必须成为三皇子的正妃,可这可能吗?”郑姨娘指尖都在忍不住的颤抖,眼圈也红红的,看着殷锦娴。
  殷锦娴微微勾勾唇角:“姨娘,凡事都事在人为,不是吗?姨娘需要做的是,递请安折子往慈宁宫去,这些年姑祖母宠着我,我想姑祖母不会真的生我的气的。”
  翌日一大早
  因为贪杯的缘故,许姝醒来时,外面天已经大亮了。她依稀记得她和几位姐姐只小酌了几杯,没想到,她如此不胜酒力。
  梳妆打扮好之后,许姝就往鹤安堂去了。从小到大,许姝往鹤安堂去,都无需通报的。没想到,这刚走到内室,就听到了外祖母和大舅母的声音。
  “要媳妇说啊,把姝姐儿留在府邸是最好不过的。她和坤哥儿自小也是青梅竹马,若是敢欺负姝姐儿,我第一个不饶他。”
  苏氏一大早就被高宁大长公主给叫来了。听高宁大长公主说起了姝姐儿的婚配之事,她只当婆婆这是在试探她。
  这阖府谁不知道,大长公主殿下早年就打了主意,要把姝姐儿留在身边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些年,坤哥儿房里还没个侍奉的丫头的缘故。
  许姝心中一凛,怎么如此突然,外祖母操心起她的婚配来了。记得上一世,并没有这么仓促的。
  以高宁大长公主对苏氏的了解,她当然不担心这苏氏有什么小心思,可关心则乱,这事儿上她还是得走过场听听她的主意的。
  “姝儿自小被我娇养着,这些年,你这当大舅母的,也是把她捧在手心,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的。你也知道,因为淮穆的事情,我最担心的就是姝儿的婚配,生怕她受了丁点儿的委屈。”
  “所以,你若答应把姝儿配给坤哥儿,日后,坤哥儿屋里断不能有别人的。这事儿,你就当是我的一点儿私心吧。”
  “外祖母,姝儿还小呢,婚配之事,以后再说吧。”许姝忙冲进去,撒娇的偎依在高宁大长公主怀里。
  高宁大长公主宠溺的摸摸她的头,暗暗叹息一声:“又不是马上就要大婚。先把事儿给定下。”
  看外祖母虽然嘴上带着笑,可眉头却忍不住微微蹙起,言语间也有些感伤,许姝立马就发觉了些异常。
  她斟酌了下,缓缓道:“外祖母怎么这么急的要把姝儿的婚事定下,可是怕生了什么意外?”
  高宁大长公主和苏氏都惊诧着她如此敏锐,可高宁大长公主又岂会说出来让她忧心。
  顿了顿,她强撑着嘴角的笑意道:“哪有什么意外,还不是你大舅母,都等不及你做她的儿媳妇了。”
  想到上一世一道圣旨自己就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