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娇记 >

第7章

锦娇记-第7章

小说: 锦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脸面。
  可府邸的那些下人们都是人精,谁还敢再招惹郑姨娘这样的麻烦。
  宝林院
  许姝刚洗了头,这会儿正躺在贵妃椅上,琥珀拿着帕子给她擦着头发。
  “天气这么冷,姑娘身子又刚好,怎么能在晚上洗头呢?大长公主殿下知道了,岂不发落了奴婢。”
  许姝笑笑:“哪就那么娇贵了。”
  说完,微微顿了顿,又道:“虽说下个月才是祖母寿辰,我这几日也该回去了。你侍奉我这么多年,可愿意和我回许府?”
  琥珀顿时兴奋起来:“姑娘,奴婢当然要跟着您了。自小奴婢就服侍在您身边,奴婢还能往哪里去。”
  许姝点点头,“只是回府之后,定没在宝林院这般自在。”
  琥珀轻轻道:“姑娘可是担心那孟姨娘?”
  许姝噗嗤一笑,她得外祖母娇宠多年,之后又做了太子继妃,区区一个孟姨娘,她岂会在意。
  见此,琥珀也不由把心放在了肚子里。这些日子,府邸关于姑娘回许府的闲话也是有些的。说姑娘怕是这些年娇养在大长公主殿下身边,回到许府,不得许老夫人喜欢。
  对于这些闲话,琥珀心里未尝不担心。之前每逢年节,她也曾陪姑娘回许府去,那许老夫人虽说没当场落了姑娘的面子,可对姑娘,却无半分重视。
  之前,一年里也就那么几天往许府去,纵使许老夫人态度不好,于姑娘也无碍。总归不是在她手底下讨生活。可这次,是真的要搬回许府了。侯门深院,许老夫人才是真真的主子。如果故意为难姑娘,给姑娘立规矩,那可如何是好。
  琥珀没想到的是,翌日一大早,宫里的冯公公竟然亲自来了,圣上下旨特封姑娘为清溪郡主。
  宫里琳琅满目的贺礼,琥珀看的眼都花了。
  这些年,姑娘得大长公主殿下宠爱,吃穿用度,那比之那些郡主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怎么姑娘突然间就被封为郡主了呢?
  难道是大长公主殿下怕姑娘回了许府受了委屈,才特意请封的。
  可不管怎么样,有了郡主之尊,总归是好的。许府水深,即便有人心怀鬼胎,那也得顾及着姑娘的身份不是?
  何况这郡主还是圣上亲封,方才来传旨意的更是圣上身边的大红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秉笔太监冯公公。

☆、第12章 计较

    郡主之尊谁都喜欢,可这也太突如其来了吧。毕竟上一世,可没这一茬的。
  许姝心中惊讶万分,尤其眼前来宣读旨意的还是冯振。
  “麻烦公公亲自走一趟。”许姝含笑道。
  “为圣上办差,不过是咱家的分内事。”不知是不是许姝的错觉,她总觉得方才这冯振说话之时,那嘴角的笑容看的她忍不住脊、背发凉。
  对于这宫里宫外有名的冯公公,许姝着实是佩服。不用想,他爬到如今这个地位,实属艰难。能力之出众,更是常人不能想。
  前世,直到她被圈禁禁宫,这冯振仍然屹立不倒,那个时候,宫里的太监更要尊称他一声九千岁。
  甚至许姝觉得,太子二次被废,眼前这位冯公公定是出了不少力。否则,圣上怎么会走这一招险棋。
  前世,许姝在宫里也没少见冯振,可重活一世,她更觉这人阴、险、毒、辣,自己还是躲远些的好。
  许姝揣摩不透成元帝的心思,就是高宁大长公主,这会儿也迷糊了。
  难道是因为芙姐儿的事情让郑家和定国公府邸交、恶,成元帝出来缓和了?
  还是说,成元帝也念着女儿早逝,未免姝儿回到许府受了委屈,随手下的旨意?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高宁大长公主还是欢喜的。姝儿有了郡主之尊,许府那些人,也该忌惮着些。
  许姝被册封为清溪郡主一事,瞬间就传遍了府嫡。上上下下的皆觉得这是一桩美事。可偏偏又刺着殷锦娴了。
  原本,她就对许姝心生嫉妒,现在,她又被圣上册封为郡主,那可不是更能在她面前趾高气扬了。
  一个是庶出不受宠,一个是众人吹捧,想到这些,她突地就埋在郑姨娘怀里哭了起来:“姨娘,那姝姐儿到底凭什么。祖母疼着她不说,现在连圣上都偏宠她。”
  “为什么,为什么好处都让她占了去呢。”
  郑姨娘也是一阵语塞,昨日知道太太发落了守门的那几个婆子,她这心里就战战兢兢的。
  这会儿,她可不能让女儿再招惹出什么事儿来。阖府上下皆欢喜,女儿却在这里哭,这不是故意触霉头吗?
  她忙拿着帕子替女儿擦去眼泪,“娴儿,你就是太要强了。若是被有心人看到你在这里哭,捅、到太太那里去,岂不又讨不着好。”
  “你别说了!”殷锦娴一声大叫,直把郑姨娘吓了一大跳。
  殷锦娴一把甩开她的手,恨恨道:“姨娘,你若是个腰杆硬,有主意的,怎么不去姑祖母那里给我也讨个郡主回来?这点事你做不了也就罢了,现在还不许我暗地里不平,你到底还要让我受多少委屈!”
  几句话却是在郑姨娘心里激起了惊涛骇浪,她忙拿手捂着女儿的嘴,“快别说这些僭越的话了。郡主身份何其尊贵,岂是谁都能有的。”
  殷锦娴闻言眼神更冷了,她不知是气急了,还是怎么,竟咯咯笑了起来。
  她满是自嘲的瞪着郑姨娘:“姨娘,没想到在你心里,我也是不如人的。”
  郑姨娘一怔,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想要开口解释,可殷锦娴早已转过身子,只把淡漠的背影留给她。
  慈宁宫
  郑太后百思不得其解,她丁点儿都没有察觉儿子有心给姝姐儿郡主之尊。她不敢想,是不是因为郑家和殷家的嫌隙让儿子动了这样的心思,可不管怎么,儿子这样的举措,让她脸面上着实是不好看。
  郑太后不免感慨:“这儿子,我真是看不透了。还是说,在他心里,高宁大长公主比哀家这个生母都显得尊贵。”
  桂嬷嬷小心翼翼的觑自家主子一眼:“您也知道的,圣上自小就和淮穆长公主青梅竹马,当年忌惮着殷府的势力,加之淮穆长公主又对许家二爷一见钟情,便下嫁许家。可咱这位皇上,心里该是记着当初的情谊的,不看僧面看佛面,便是怕姝姐儿回了许府受了委屈,才给了恩典吧。”
  郑太后着实不喜这种什么都把握不住的感觉。原以为,她当了太后,儿子会和她一心。可这些年,却没少给她没脸。
  “当初她立宁氏为后,我私心有让郑家女入主中宫之意,可你看看,这些年,他防哀家和防什么一样。三宫六院,郑家连一席之地都没。再说说他当年立太子,按说他应该也是喜欢太子的,可如今太子长大了,懂事了,他便又怀疑太子暗地里勾、结朝臣,收拢人心。可既然是储君,太子如今到了这个岁数,也该学着监国了,他却起了废黜之心。”
  “你说说,他整日想着炼制丹药延年益寿,他真以为能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郑太后这些年虽说不能干涉朝政,可冷眼旁观这么多年,朝中之事,也是看的分明。她不免觉得,儿子册封姝姐儿为清溪郡主一事,并没表面那么简单。
  这些年,儿子做什么事情不是煞费苦心。而且,身为母亲,她多少了解儿子的。当年儿子虽说忌惮高宁大长公主没选淮穆长公主为后,可心里多少还是喜欢淮穆长公主的。尤其那会儿他初登基,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什么事情都是顺他者昌,逆他者亡。他心里保不准对这事耿耿于怀呢。
  这会儿,他突然又想起淮穆长公主的女儿姝姐儿来了,事情岂会如此简单。
  许府
  冬日的夜黑的早,平日里这个点儿,许老夫人早往佛堂去诵经去了,可今个儿,她心里懊恼极了。
  因为心里藏了事儿,她觉得今夜的风格外的扰人,风吹得窗门哗哗响,更是让她心神不宁了。
  姝姐儿被圣上下旨册封为清溪郡主,好大一个恩典呢。她得着消息的时候就一直在想,这除了高宁大长公主暗地里去宫里求了恩典,她想破脑袋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原因,让圣上有如此行径。
  真是造、孽啊。她本也是慈善之人,这些年,又素爱礼佛,若不是当年淮穆长公主那般败坏家族门风,她如何会为难一个姐儿。
  自大曜开国以来,功勋贵族家里尚公主,这都是顶顶让人羡慕的。可她家招、惹上的这位,着实是厉害。强让孟家悔亲不说,嫁进来了,丝毫没觉得自己已成别人家的儿媳。郡主嘛,她也知道尊贵的很,尤其又是高宁大长公主唯一的嫡女。她也不敢奢求她日日往她这里来晨昏定省,就是一杯热茶,她也不奢求她能给自己倒。
  她只想她和儿子之间能够相敬如宾,平平顺顺,这就是了。她老了,也该享享清福了,只要他们好,别的事情,她都可以不计较。
  可这淮穆长公主气性竟然那般大,总是计较儿子心里还有那孟氏,为着这个,故意把孟氏指给儿子当了妾室,之后又别府而居,也不怕让外人看了笑话。
  起初,她当婆婆的,也上门去委婉的请过,谁成想,没几个月的功夫,便传来她在府邸蓄养面首。如此败坏门风之事,她自是心里梗得慌。可到底人家是公主,她如何开罪的起,也只能在菩萨面前多多诵经。
  直至那一日,传来淮穆长公主自戕的消息,她这才心里舒了一口气。这段孽、缘,终于是有个了结了。
  有这过往,让她怎么能心甘情愿的去疼姝姐儿。一看到她那张和淮穆长公主肖像的脸,她心里就真的是五味杂陈。

☆、第13章 孟姨娘

    这一夜,和许老夫人一样不好安睡的,还有翠微院的孟姨娘。
  想她和老爷自小就有婚约,可不过一夜的功夫,家里长辈告知她,和许家的婚约不成了。自她懂事起就知道自己要嫁给许家二爷的。她初闻这消息,险些晕过去。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孟家主动毁婚?她苦苦哀求母亲,告诉她。可府邸上上下下,谁也对她避之不及。直到有一日,她无意间听到底下的丫鬟窃窃私语,才得知原来竟然是淮穆长公主瞧上了许二爷。
  她哭着跪在母亲面前,想让她为自己做主。
  “儿啊,你别怕,没了许二爷,娘自会在别的世家公子中给你好生挑选的。”
  孟氏并不愚笨,这些年,又被母亲教导在身边,对于这里面的千丝万缕,她细细一想也便明白了。
  可事实真如母亲所言那么简单吗?她和许二爷的婚约,对外是孟家悔婚。不用想,这必定是祖父的意思。祖父虽说疼她,可那个时候大伯因贪墨被人弹、劾,为了保住大伯,家里颇费了翻功夫,可大理寺愣是没个准话。
  不用想,孟家定是拿她的婚约来和高宁大长公主做交、易了。可凭什么,要独独牺、牲她一人。她退婚之后,谁还敢再娶她。她被淮穆长公主不喜,这事儿总瞒不住的。到时候,谁会冒着被淮穆长公主迁怒的危险,娶她入府。
  这个道理她懂,她不相信祖母和母亲不懂。她如今的四面楚歌,其实说白了不过是被家族拿来和高宁大长公主做交易罢了。
  牺牲一个姐儿,能救了大伯不说,还能搭上殷家这样的高门。祖父素来知道算计,只她没想到,祖父平日里那般宠着她这个嫡亲的孙女,却丝毫都没有犹豫,便选择了牺、牲她。
  那段日子,她成日的以泪洗面,期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