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娇记 >

第82章

锦娇记-第82章

小说: 锦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何在?皇家的脸面何在?”
  无需冯振再多说什么,成元帝早已拿了主意,“传朕旨意,司礼监监正江岸谦,狂妄自大,有不臣之心,斩立决!”
  “若还有人敢非议此事,莫怪朕不留情面!”
  见圣上终于下了旨,冯振心中顿时一阵痛快。今个儿早上他往午门走了一遭,可这江岸谦一口一个阉党,让他着实是不喜的很。既他自寻死路,那他,也不会留他到明日。
  何况,做了这些年的司礼监掌印兼禀笔太监,近来朝臣暗中对他的讨伐,却是愈发多了。此番,也算是给他们一些警醒,看谁还敢不要命的和他对着干。

☆、第111章 高枝儿

  隐忍这么多年,终于等到圣上废掉太子; 而今; 大皇子又出了事儿,老四不知死活的往御书房替大皇子求情; 这样的局势,淑贵妃想想都觉得前所未有的顺当。宫里诸位皇子; 如今唯一够资格坐上储君之位的,就唯有老三了。
  因为这样的好心情; 对于容妃暗中递消息给四皇子之事; 淑贵妃并未揪着不放。反倒是禁了贤妃的足。这些年,贤妃虽贵为妃位; 可六宫谁不知道; 她不过是仰仗着自己。如此; 淑贵妃倒不好偏袒她。
  一时间; 淑贵妃这翊坤宫真的好不得意。宫里素来都是迎高踩低的主,这不; 这几日连那司礼监的冯振,都对自己多了几分客气。
  冯振作为圣上身边的大红人,若说淑贵妃唯一耿耿于怀之事,莫过于未能将冯振真正的收到自己麾下。也怪冯振老奸巨猾; 这宫里,对谁都阴奉阳违的,他纵是肯主动低头,可淑贵妃又如何敢轻信于他; 到时候,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只这几日许是真的高兴坏了,淑贵妃难得的来了兴致,连着几日喝了点儿小酒。可这身子骨到底不如年轻的时候了,几杯酒下肚,翌日醒来时,头多少有些晕乎乎的。
  杨嬷嬷也知自家主子如今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并未拦着,这会儿正拿着梳子,小心翼翼的给主子通着头。
  梳子滑过的地方,顿时一阵通畅,淑贵妃忍不住赞叹道:“嬷嬷,你这技艺不减当年呢。这些年,再没你侍奉更得本宫的心了。”
  杨嬷嬷笑笑:“娘娘,这大皇子还有几日就被押解进京了。容妃那里,怕早就吓傻了。依着老奴看,大皇子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就他那出身,加上这次私开皇家粮仓,和储位这辈子怕是都无缘了。这节骨眼儿上,落井下石的人不缺,可依着老奴的意思,您倒不如送容妃个顺水人情。反倒显得您宽容,大度。这朝臣们必定也觉得您有大家风范。”
  淑贵妃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顿了顿,她缓缓道:“就容妃那烂泥扶不上墙,本宫自然不会放在眼里。可这次,太后娘娘回宫后,她急急就往慈宁宫去求情,求而不得,又辗转到了四皇子那里。这些年,嬷嬷也看多了宫里的起起伏伏,你可曾料到,那王氏竟有如此大的胆子。这若不是这次的事情,本宫只怕还以为她羸弱可欺,遇事只会哭哭啼啼的女人呢。”
  闻着这话,杨嬷嬷突地一怔,半晌方道:“还是娘娘看的仔细,老奴如今确实是老眼昏花了,还请娘娘恕罪。”
  淑贵妃暗暗叹息一声,并未有任何怪罪之意,“嬷嬷这什么话,这些年若不是您陪伴本宫,本宫如何能走到现在这位置。本宫知道,嬷嬷一直都盼着本宫能更进一步,能入主中宫。那样,温氏一族,便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举步维艰了。可是,此事真的急不得。圣上又那般疑心重,本宫眼下唯好好的把选秀这事儿给办好,其他的,还是缓缓再说吧。”
  淑贵妃这么一说,杨嬷嬷也知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不过提到选秀之事,杨嬷嬷忍不住感慨道:“娘娘,过几日各地选秀的秀女便要入宫了。这若是圣上刚登基那会儿,名门世家可不是争着抢着把自家姑娘往宫里送,可此一时彼一时,前些个儿国公夫人递了消息入宫,说是现在好些人家被这事儿弄得人心惶惶呢。也有些有心替姑娘家谋划的,求到了夫人那里,想让您暗中帮帮忙。”
  闻言,淑贵妃不由有些啼笑皆非。可既然是母亲的意思,那她自然要卖母亲一些面子的。只是,这话可不能说满。若真的圣上瞅中人家姑娘了,她也没有撂牌子的道理。
  如今,淑贵妃也不是刚入宫那会儿,瞧着圣上今个儿幸了谁,就羡慕嫉妒恨的。老话说的好,花无百日红,这世间最不缺的就是貌美的女子。何况,圣上这个年龄,纵是被册封为一宫主位,即便是身怀龙胎,又有什么用?连奶都未断的小孩子,养不养得活还两说呢。
  冷笑几声之后,淑贵妃突地想到了慈宁宫,“柔安郡主出宫也有几日了,慈宁宫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回娘娘的话,太后娘娘倒是差人叫太妃娘娘去打叶子牌,太妃娘娘倒也去了两次,只后来,身子确实不适,就婉拒了。老奴看太妃娘娘那样,怕是撑不了几个月了,太后娘娘怕也觉得她晦气,也就没再为难她了。”
  这太后,在皇家寺庙清修几个月,可这气性,倒是丝毫都不减。淑贵妃微微勾勾唇角,“罢了,太后娘娘想怎么折腾慈安宫,本宫也不便插手,只是可惜了柔安郡主,这些年本宫看她倒也算乖巧,这几年出落的更是愈发伶俐了,没想到,这辈子许得青灯常伴了。”
  杨嬷嬷也忍不住有些感慨:“可不是,娘娘,这太妃娘娘对圣上毕竟有养育之恩,这若是真的走了,看着柔安郡主这般,怕是都死不瞑目呢。许也是这孩子的命,当年昱王府只想着让这孩子入宫陪伴婉太妃,可到了后来,却弄得被动了。”
  淑贵妃徐徐放下手中的茶杯,“罢了,不说这些了。你去吧今年参加选秀的名册给本宫拿来,本宫有些时间没往慈宁宫去了,没几日秀女就要入宫了,本宫也不好一直这么避着慈宁宫。再说老三的婚事也该着手办了,钦天监那边选了几个日子,本宫怎么着也得问问太后的意思。这只要太后应允了,圣上这边,应该也不会有问题的。”
  淑贵妃素来是雷厉风行的主,这不,翌日一大早便往慈宁宫去请安了。
  自郑太后回宫,她借着身子微恙,便免了六宫的晨昏定省。是以,对于淑贵妃的不请自来,郑太后心中微微有些不喜。
  尤其是想着淑贵妃如今的得意,郑太后更是忍不住蹙了眉头。
  这老三还未真的当了储君,淑贵妃就已经把自个儿当人物了,这若真的入主东宫,六宫可还能有她这太后的位置?
  不过心里虽这么想着,郑太后到底也没愚蠢到明面儿上给淑贵妃不快,只见她徐徐饮一口茶,浅笑道:“贵妃倒是难得来哀家这里一趟,可是为着选秀之事?”
  淑贵妃微微一笑,“真是什么都瞒不了老祖宗。”
  平日里,淑贵妃都恭敬的称呼太后一声太后娘娘,而今个儿,这声老祖宗,倒有几分讨太后欢喜的意思呢。
  太后也不愚钝,当即失笑道:“你这张嘴啊,哀家倒是不知,什么时候竟然这么甜了。”
  不就是拼演技吗?淑贵妃自问自己不输任何人,她有些羞涩道:“臣妾听外头都这么称呼家里的老夫人,在内廷,您可不就是当之无愧的老祖宗了。”
  之后,淑贵妃又说了一会儿秀女入宫之事,只太后和她都心知肚明,她今个儿来,可不是为了区区选秀。
  这不,淑贵妃也不藏着掖着了,笑着开口道:“太后娘娘,这老三和殷家三姑娘指婚也有些日子了,钦天监那边倒是选了几个日子,臣妾就是想来让您掌掌眼,看哪个合适。”
  要说这已经指婚了,三皇子大婚之事,淑贵妃也没必要这般急。可东宫那位皇长孙杵在那,淑贵妃能不急吗?若老三能大婚,有了子嗣,这岂不是多了一个筹谋。
  郑太后怎么可能看不出她这点儿小心思,只是,淑贵妃怕是要白费心机了。这些日子郑太后一直都在等待时机,而这次选秀,岂不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据郑太后所知,那位许家的五姑娘也在选秀之列,又素来是争强好胜的主。郑太后虽不会刻意去听外面张家长李家短的,可许蕙和那高秀才之事,郑太后也闻到了些风声。既然推了那高秀才,铤而走险入宫,那便是想攀高枝儿了。
  只是不知,三皇子这高枝儿,算不算高?
  这若是选秀期间她和三皇子出了什么丑事,她再不着痕迹的把当年三皇子和宫里美人苟且之事透露出去,自个儿那儿子她是知道的,这样的绿帽子,他只怕杀了三皇子的心都有。
  这每逢选秀,除了充盈六宫,确实是会给皇子和宗亲指婚,可这一切都是恩旨。在没这个旨意之前,生了什么心思,那都是欺君罔上,都是死罪。
  郑太后越想越得意,看着淑贵妃递上来钦天监那边选好的几个日子,她缓缓勾勾唇角,“钦天监算出来的吉日,那该都是没什么忌讳的。不过哀家倒是觉得,老三身边现在连个侍奉的宫女都没,确实是不像话。如此,倒不如选个最近的,这一大婚,老三也不需要在当什么苦行僧了。”
  淑贵妃当即就愣在了那里,她以为依着她和太后之前的嫌隙,怎么着太后都会端着些。她怎么都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
  直到从慈宁宫出来,淑贵妃都还有些没晃过神来。
  可她也没有往其他地方去想,只以为这些天翊坤宫占了上风,太后也不得不忌惮她几分呢。

☆、第112章 胜者

  “母亲,您那日入宫给太后娘娘请安; 可探过太后娘娘的口风; 这几日,外面都在传镇北王和清溪郡主下月底就要大婚了; 这事儿可是真的?”
  郑涟纵是一百个不愿意当别人的小妾,可太后的懿旨已下; 她一个弱女子还能怎么办?加之郑国公府之前遭难,如今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 虽太后娘娘也回宫了; 可这事儿到底还是让郑国公府的地方变得尴尬起来。纵是太后肯收回懿旨,肯怜惜她些; 可不嫁给镇北王; 她又有别的什么出路呢到时候; 别人只会对她避之如蝎; 谁还肯拿正眼瞧她。
  这若是之前,郑涟或许心里还有些小计较; 可眼瞅着柔安郡主往郊外的庵堂替太妃娘娘祈福,看着柔安郡主这样的处境,再想想自己,她如何敢再有别的什么心思。现在看来; 唯有博得王爷的宠爱,才是最重要的。
  可她毕竟是王爷的侧妃,说到底就是个妾室,这一开始就已经是低了清溪郡主一筹了。
  周氏这些日子也不是没闻着些风声; 不过好在郑家经过这么一遭之后,国公爷对女儿的态度有了些转变。若说之前只把女儿当做一颗随时可舍弃的棋子,那么现在,国公爷多少存了些别的心思。镇北王手握重病,女儿能侍奉在王爷身边,这若能一举得了王爷的恩宠,再为王爷诞下子嗣,郑国公府也未必要巴巴的依附着宫里的太后娘娘,也无需对淑贵妃战战兢兢。说到底,都是利益的权衡,周氏心中虽有些感慨,却也觉得,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郑涟自幼被周氏娇养着,周氏如何不知道她心中的忧虑。
  她暗暗叹息一声,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涟儿,这次真的是娘亲和你爹爹太大意了。太后娘娘早已知晓之前我们做的那些事儿,这会儿,怎肯再抬举国公府。娘亲知道你心里不如意,想着位份上已经低了那清溪郡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