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第553章

一个人的抗日Ⅱ-第553章

小说: 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好的政策,你们能赚得满肚子油水?我看应该把你们送到别的国家去,当剥削阶级消灭掉。还说风凉话,真是忘恩负义。”
    “我可没说忘恩负义的话,你也别诬篾我们这些良好公民啊!”慕容辰辩解道:“我们照章纳税,遵守法律,老实巴jiāo,凭着聪明的头脑赚钱,还经常捐钱做善事,怎么成了黑心商人了?”
    “把自己说得那么清白,好象我冤枉了你们似的。'本章由为您提供'”黄历斜了慕容辰一眼,鄙视道:“你们捐那点钱好干个屁,抠抠索索的,一对守财奴。”
    “俺家人口多嘛,儿子要娶媳fù儿,得出彩礼?nv儿要出嫁,得要嫁妆?这个你得理解不是。”慕容辰嘿嘿笑着,一点也不害臊。
    “嗯,你们就使劲搂钱,让儿nv躺在金山银山上衣食无忧,当心啊,当心他们变成废物。”黄历有些不屑地说道。
    “你呀,就是红眼病。”慕容辰仰躺着,望着蔚蓝的天空,满不在乎地说道:“你看我,也是大家大业出来的,成废物没?没有!四哥你呢,也别说风凉话,多出点好主意,大家多赚些钱,你的顾问费也是不菲的收入嘛,给儿子多攒点钱,靠你的退休金,当心儿子没钱娶媳fù儿。”
    “huā钱娶媳fù儿那是没本事,我儿子,嘿嘿,有的是nv人倒贴。”黄历大言不惭地吹嘘道:“嗯,倒贴还是仔细挑一挑呢,长得不漂亮不要,脾气不好不要,钱少了不要。”
    慕容辰咂咂嘴,愣了半晌才摇头苦笑道:“嗯嗯,那你可得把泡妞的本事都教给他。别万huā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没学会,倒惹来一屁股情债。一群大肚子姑娘堵在你家mén口要说法,你这个大总统可就臭名远扬了。”
    黄历眨眨眼睛,嘿嘿一笑,转脸去看那个将来的情圣,臭小子正穿着小泳kù,光着小膀子玩得不亦乐乎!傻乎乎的,黄历抚抚额头,有些被慕容辰形容的情景给吓住了。
    “对了,四哥你要我们组织那个叫量子基金的金融财团,收揽一批经济人才,我们可早就在抓紧准备呢,到底要怎么搞,还得你多指点啊!”慕容辰将脸转过来说道。
    黄历点了点头,思索着说道:“这是一个赚钱更快,但风险也更大的路子。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学会和掌握其中的技术和窍mén。嗯,我的想法是暂时先练练兵,在伦敦股市和期货市场,还有华尔街进行少量的cào作,积累些经验。在这方面,洋鬼子比我们的研究要湥入得多,但你知道我的máo病,对洋鬼子并不是很相信,这种事情最好还是培养一些我们信得过的高手。”
    世界上最jī烈的战争是什么?也许有人认为是硝烟弥漫的军事战争,也许有人认为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战争。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经济战争将主宰天下!
    经济战争,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金融战争。金融战争将成为日后各国主要的战争模式,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
    在美国的历史上,总共有七位总统先后被行刺,多位国会议员丧命;19世纪后期,美国爆发以南北战争为代表的一系列内战……表面上是政治权力的争夺,但追根溯源,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在美国建立sī有中央银行系统这一金融制高点。换句话说:一切都是为了金融而战!
    只是简单的金融炒作,却可以引发一场世纪危机,却可以cào纵一国政权。这种战争不见硝烟,却一样冷酷,一样没有道德规范,一样可以颠覆一切。
    正如日后“假寐的老狼”索罗斯曾经这样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cào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因为我遵守运作规则,并且尊重那些规则,关心那些规则……”
    确实,金融本是不应该和战争扯到一起的,在资本主义世界,哪怕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不过是其自身本xìng的一部分。但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金融资本的攻击,很可能引发强烈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dàng,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成为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事实上,战争可能不会轻易地摧毁一国的金融市场,但金融市场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战争的成败。荷兰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在十六世纪,荷兰以商业为基础,构建全新的金融体系,并因此迅速崛起。荷兰最终依赖国际货币和信贷市场组织军事资源,打败了以帝国结构为基础的西班牙。
    对于将来有可能要发生的金融战争,黄历一直怀有警惕,深为戒惧。而要想有效抵挡金融战争的来袭,熟练掌握金融战争中的各种手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许是最好的办法。那么,从现在开始,锻炼一支金融队伍就是非常必要的。
    !@#
第三百二十五章 革命输出
    第三百二十五章革命输出
    有备无患,突出地显示了黄历谨慎的xìn書網域名请大家熟知」(请牢记我们的网址)看于公,他作为一个依旧对国家、政fǔ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也视为这是自己的责任;于sī,他也极愿意帮助钟可萍这个和他有特殊关系的nv人,使她成为一个史上留名的好总统。
    nv儿出嫁了,旅游结束了,黄历又回到了坤甸,过着相对悠闲的退休生活。时间很充裕,而且可以自由支配,除非他闲不住,当然,他还真是闲不住。基金会他经常去,与香港的吴沧重保持着联系,遥控指挥着在香港的投资;政fǔ专mén送来的文件资料他要仔细翻阅,以使自己的思路能跟上世界和国家发展的节拍;嗯,村头厕所没纸了,赶紧写!
    也就是从他回到坤甸家中开始,每天又增加了一个任务,那就是与钟可萍的联络。大概在每天晚上八点左右,钟可萍必然会将打过来,或是十几分钟,或是一个多小时。在通话中,两人对政策的jiāo流和探讨让钟可萍获益匪浅,而这种sī密的谈话也缓解了她的工作压力,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慰籍,得到了一种jīng神上的寄托。在情感方面来讲,这很有些柏拉图式的味道。
    一九六八年三月,南洋联邦成功发shè了第一颗卫星,对,只是一颗卫星,没有实用价值,说它是一个绕地球旋转的铁球更准确,但由此取得的技术突破和实践经验却是不可估量的。这就是科学技术的严格定义,发shè一颗卫星和发shè一颗实用卫星的差别可以说是极其巨大的。也就是说,你能用火箭把十几颗铁球送入地球轨道,却无法制造成具有高jīng尖端技术的通信或间谍卫星。
    掌握了发shè卫星的技术,下面的jīng力便是放在制造具有实用xìng的卫星项目上,按照黄历留下的宏伟计划,南洋联邦将在五年内具有这样的能力,然后至少需要发shè三颗通信卫星,才能使南洋联邦的通信进入卫星时代。
    相对于其它高科技项目的投入,南洋联邦自从试爆成功原子弹之后,便将主要资金投入了核能方面的研究,对氢弹研究的投入有意减少。在黄历看来,对实用xìng强的项目加强资金和人力,比研究那种中看不中用的核武器更加合算。南洋联邦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提速时期,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有价值的领域,核武器的研究可以暂缓,这是黄历依据他记忆中的国际发展局势作出的判断。
    刚刚转型的南洋联邦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业、电力工业等上面,需要较多的资本投入。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夯实基础,再加上国家对这些产业的倾斜和扶持,在一九六七年,终于呈现出了飞速发展的势头。
    以南洋联邦的钢铁业为例,主要吸收了来自德国的技术,加上巨大的投资,使设备大型化,由此又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而钢铁业的地位和作用又随着其它产业的发展而显现出来,比如:物美价廉的钢铁使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产品质量不断增强,又反方向地使钢铁业受益。在五十年代,钢铁业所需的进口设备占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八,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已经降至百分之九点五。
    而钢铁工业在及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后,又在政fǔ的奖励政策下大搞技术革新,力求突破原有的技术指标。五一年引进美国带钢连轧技术,五七年又引进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六十年代初期引进连铸技术,不仅使南洋联邦成为钢铁出口国,更使其钢铁工业技术能够紧跟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造船厚钢和特种合金上还有所突破,满足了南洋联邦造船业的全部需求和军工企业百分之八十五的需求用量。协调发展,互相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联发展,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实际上,黄历在执政的中后期对于国家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不是把统计的数字,或者超越哪个国家当作目标,而是着重于实际所起到的作用、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以及民生方面的改变。这才应该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但很多时候却往往被人忽视。
    六八年年底,钟可萍接任总统后的第一次出访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亚共体各成员国在不知不觉中把南洋联邦当做龙头看待的时候,这种结果似乎不出人意料,但中国大陆正在进行的文化大革命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推bō助澜的作用。
    *在世界革命*“已经到来”的判断下全力推动输出革命,为此不惜牺牲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为了推动世界革命的*便必须全力输出文革意识形态,当这个总路线确定后,使本来便十分脆弱的中国外jiāo又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在外事工作中宣传máozd思想和文革的主要任务从六六年十月一直延续到六九年,其形式五huā八mén,除了在官方外事场合向外宾和驻在国官员作口头宣传,还由驻外使领馆的工作人员、记者、留学生、专家、国际列车员、海员等等在所在国散发máozd著作、语录、像章、文革档、图片,在使领馆、宿舍区和援建工地等地树立文革标语牌和máozd像,展出文革资料,放映宣传电影,在外销商品和援外物资的包装上印制*语录和máo画像。
    *在很多邻国有华侨组织、友协和侨校,这些组织也从使领馆接受指示,传播máozd思想和文革材料,甚至建立红卫兵。*使领馆还负责筛选当地的亲máo派人士和青年学生,送他们到中国朝圣或培训,这些人回国后或是肩负为文革作宣传的任务,或是被发展成“革命者”。
    而那些与中国有外jiāo关系的国家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影响,成了文革极左派的攻击目标和输出革命的对象。
    斯里兰卡自五七年与中国建jiāo后,关系一直非常密切,曾顶住西方压力,向中国输送橡胶。但文革期间,斯里兰卡依然成了极左派输出革命的对象,因为斯里兰卡不但是个佛教国家,而且是君主国,有大地产制茶园和橡胶园,又曾经是殖民地,和西方国家经济关系十分密切,文革中世界革命的多数对象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和斯里兰卡文革前保持友好关系的政策在文革中成了极左派指控务实派“三降一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