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

第260章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260章

小说: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腾飞哈哈一笑,道:“先生风趣,比起虞先生、薛先生更加讨人喜欢。”他深深作揖,道:“不知先生可否愿意成为我的幕僚,为我效命。”

  金安节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听过罗腾飞的威名,心中仰慕已久,得知同窗好友薛弼正在罗腾飞麾下效命,修书打探虚实。

  来往间,金安节对于罗腾飞的为人事迹有了深入的了解,心中对于罗腾飞的为人更是万分敬服,早有相投之心。

  薛弼也从往来的书信中对于金安节字句见透露的才华而赞叹,见时机已到,请金安节来陈州叙旧。

  此举正和金安节意,金安节来陈州之前特地往淮南西路转了一圈,见当地百姓人人都对罗腾飞赞叹有佳,更甚至焚香日夜祝福膜拜,比薛弼的信中更加真实。

  来到陈州以后,见一个个罗家军龙精虎猛,实是难得的百战之师,心中的敬佩之意,更是无以复加。与薛弼见面后,本想让薛弼引见,但哪知罗腾飞竟然屈尊亲自来请。

  金安节深知自己绝非姜尚、诸葛亮这类旷世奇才,更非名动天下的知名贤士,受到如此礼遇,金安节那里还有丝毫迟疑,肃然作揖道:“敢不从命,今后金安节定当为相公效死力,以报相公赏识之恩!”

  罗腾飞正欲开口,跟他说前往金国一事,虞允文突然找上门来,说是有要事求见。

  罗腾飞、薛弼相互对望了一眼,心知定有大事发生。

  薛弼让人请虞允文进来,随即禀退四周佣人。

  金安节打算告辞离去。

  罗腾飞摇头制止,道:“金先生既然已经成了我的幕僚,有义务为我出谋,不用避嫌。”

  金安节眼中露出一丝感动,应了一声。

  虞允文大步走进大堂,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位青年。

  罗腾飞看的一怔,那青年他认识,有过数面之缘,竟是王庶府邸一位六旬老管家的孙子叫赵翼。赵翼为人机灵,深得王庶看中,以收为门下弟子。虞允文跟了罗腾飞后,赵翼已经代替了原来虞允文的位置,成为王庶的左膀右臂。

  自从王次翁官居枢密使,王庶官居枢密副使以后。王庶派人来通知自己,说朝中形势大变,主和派已经掌控了大理寺,只要朝中一有人违背赵构主和之意,大理寺便会以各种手段收集罪证进行排挤。

  此时此刻跟主和派正面冲突等于跟赵构为敌,所以他决定潜伏至王次翁身旁,暗中帮助自己。

  从那以后,他们之间已经断绝了所有联系,罗腾飞也仅仅知道王庶凭借过人的才华成为了王次翁所倚仗的心腹,事实如何,他也不知实情。

  此时见到赵翼,罗腾飞立刻有一种感觉,发生大事了。

  虞允文的脸上充满了愤怒、伤心、失望、绝望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他本欲开口说明情况,但见大堂还另有他人,立刻闭口不谈。

  罗腾飞心知他的顾忌,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金安节,让虞允文直说无妨。罗腾飞有意让金安节深入金国内部执行关键而危险的任务,在这一刻必须要表现出对他完全的信任。

  虞允文心知罗腾飞定非不顾大局的人物,他这么做必有用意,也就不在顾忌,沉声道:“宋金议和了!”

  众……皆愕然。

  薛弼张了张口,说不出话来。

  金安节傻立当场。

  罗腾飞也没有回过神来:“议和了?什么意思?”

  虞允文眼泪流了下来,泣声笑道:“也就是说官家已经答应向金国称臣,将我大宋千千万万的子民归于金国的庇佑之下,成为他们的属国。”

  薛弼瘫倒在地,失望之色不言而喻,金安节悲哭了出来。

  罗腾飞眼中也露出了熊熊怒火,杀赵构之意,杀赵构之心,以填满了胸腔。

  赵构这次投降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他的屈膝投降,是代表着宋朝,代表着千千万万的大宋子民。他丢的不是一个人的脸,而是整个汉民族的尊严。

  “好了,别哭了,想什么样子,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吧!”罗腾飞对着三人一阵大喝。

  虞允文自幼天资聪颖,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是当地知名神童,自幼就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读书百卷,行路万里,习得治国之道,后师从常败智者王庶,又习得一身军略,集文韬武略一身,被有识之人誉为辅佐帝王成就霸业的王佐之才,文可治国,武能安邦,堪比诸葛亮、王猛,即便王庶这位老师也自愧不如。

  虞允文本人也是雄心万丈,以此为目标而努力,以求一身所学,报效国家,成就一番大事。但王庶觉他经验不足,要求他在罗腾飞的麾下历练。

  虞允文起初不愿,但后为罗腾飞折服,心甘情愿担任他的幕僚,但心中却始终存着安邦定国之心,希望有一日能够将一身所学卖于帝王家,封侯拜相。

  可随着时间推移,虞允文渐渐发现朝堂昏暗,赵构无能,绝非理想中的明君圣主,莫说跟秦皇汉武比,即便比起罗腾飞也远远不如,心中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随着,赵构的作为越来越让人失望,而罗腾飞却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王者风范,虞允文已经觉得于其在朝堂上报效国家,不如在罗腾飞麾下报效国家更有意义,罗腾飞才是他心中的明主,但因为长时间的信仰,虞允文心中始终有着赵宋王朝。

  罗腾飞的一个个的胜利,意味着赵宋王朝一点一点的强大,本是富强之时,赵构的议和将他的心打入了万丈深渊,明明处于优势,却要自甘为奴。

  虞允文实在想不明白,愤怒、伤心、失望、绝望各种一个智者不应该有的情绪,此刻却将他团团包围,让他几乎失去理智。

  听罗腾飞如此一说,虞允文也意识道事已至此,无论自己如何死心也改不了这个事实,抹去了眼泪,努力的使自己平复下来。

  罗腾飞问道:“这议和就是是怎么一回事?我在这里没有听到半点消息。”

  赵翼作揖道:“议和一事在秘密中进行,因官家怕丢了颜面,一直秘而不宣,直到月余前得到金国回音才让少数人了解情况,看看群臣反应。十日前,金国第一批使臣兀林答赞谟抵达临安,议和一事这才宣扬开来。”

  罗腾飞拍案而起怒道:“你家相公身为枢密副使,位列宰执大臣,此事怎会不知,这等大事,为何不事先通知?”

  “相公息怒!”赵翼依旧不卑不亢的冷静说道:“此事官家以迎回梓宫及母、兄为由,以独夫之志,逆万众之心。我家老爷说了,若事先让相公得知,以相公的脾气只会坏事,故而迟迟未说。”

  罗腾飞冷哼一声,也明白王庶心意,但心中却是不悦。

  虞允文道:“宫廷发生了什么情况,对于官家此举,众臣反应如何。”

  赵翼答道:“开始群情亢奋,反对成片。但官家一怒之下罢免了赵鼎、刘大中两位大臣,大理寺也收监了数位态度强硬的大臣,如今已无人敢在正面反对。”

  赵鼎、刘大中他们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参知政事也就是副相。

  赵构将他们两人罢免,这议和之心,显然已经是坚定不移。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十一章 杖毙金国使者

  第十一章 杖毙金国使者

  对于赵构,罗腾飞、虞允文已经死心。面对他罢免赵鼎、刘大中的做法,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

  完全可以想象的出如今的朝堂是什么样的一个局势。

  这一国不能无相,这为相的人选不用说也能猜到他是何人。

  王次翁为相,何铸为御史中丞,罗汝楫为殿中侍御史,杨愿为监察御史。御史台官和谏官控制言路,可以纠劾百官,评议时政得失。但如今台、谏官在赵构巧妙的安排逐渐成为王次翁箝制舆论,排除异己的工具。

  罗腾飞心中矛盾丛生,起伏不定,此刻他以存杀赵构之心,但种种迹象都表明时候未到。

  首先,他不能确定虞允文、薛弼这些人是否跟他一条心,不知道自己在他们眼中跟宋朝比起来孰轻孰重,面临抉择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谁。

  其次,罗家军实力很强不假,但暂时还没有自立的力量。罗腾飞可以不惧任何人,但不能不在乎岳飞以及他麾下的岳家军。

  他此刻若反,第一个站在他敌对一方的必然是岳飞,接着是韩世忠、张俊。最后还有背后的金国。

  虽然说经过数年发展,罗家军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称之为成为天下最为骁勇的部队也不为过,但时日太短,尚不足以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生存。

  最关键的一点是粮草、军饷问题,这三军未动,钱粮为先。

  打仗最关键的问题正是上阵杀敌的兵卒是不是饱着肚子,能不能得到赏赐,可不可以如期领到俸禄。

  因为李俊的关系,罗家军的回易官王博开辟了多条海上渠道,有通往扶桑的,还有高句丽的,以刺绣、陶瓷等工艺品换取当地各类特产。

  当时的交易是五五分账,罗腾飞如今一月能够坐收三万两的黄金,已经储蓄了相当惊人的财富。军饷无忧,但粮草一项,还是略有不足。

  他所治下的淮南西路、南京南路都是经过大战不久的土地,虽然经过罗家军上下精心发展治理,开拓了万顷田地,可是还是不足以维持六万大军的运转。

  种种的情况,无不证明,现在并非是跟赵构敌对的最佳时机,当前的情况已经够乱,在乱下去捡便宜的只会是金国。

  思念至此,罗腾飞只有暂时放弃“弑君”的想法,沉声道:“对这议和,宋金双方有什么条件?”

  虞允文、薛弼、金安节一个个竖着耳朵。既然势不可违,只能期待议和中不要吃上大亏。

  赵翼道:“具体事情并未有定下,只是在被贬罚之前,赵相曾经问金使兀林答赞谟地界如何?兀林答赞谟立即对答说‘地不可求而得,但听我大金是否愿意还与你。’”

  罗腾飞冷笑道:“好嚣张的口气。”

  虞允文、薛弼、金安节三人更加是义愤填膺。

  赵翼接着道:“兀林答赞谟此次前来是为了试探我宋朝的心意,真正签订合约,商议具体事宜,还需要第二批使者的抵达。”

  罗腾飞心中一动,道:“你是说议和只是口头确定,还没有成为事实?真正商议合约的使者,并没有抵达?”

  赵翼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

  罗腾飞沉吟片刻,让赵翼回去复命,叮嘱他道:“朝纲动乱,告诉你家先生,一有大事,立刻想方设法告之,不可延迟。”

  赵翼告辞离去。

  罗腾飞见虞允文、薛弼、金安节三人精神不振,显然受到了莫大的打击,沉默了半响,随即道:“金国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议和。想必便如同东方先生说的一般。他们有着不可避免的三大难关,如今伪齐之祸已经被完颜兀术、完颜挞懒合力消灭,剩下的只有完颜兀术、完颜挞懒的敌对,以及金国内部义军,这两个问题。可以算死金国的这次议和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求和,而是为了争取和平的时间,消除内患,然后再全无顾忌的南下攻打我大宋。”

  他见虞允文眉头微皱,心知他不曾得到刘豫被贬的消息,将薛弼带来的情况初略一说。

  虞允文脸露吃重之色,他心思是何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