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138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138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愣:“倒也是,六月时你就骗了我一万钱去结婚,结果出征耽搁了两个月,那就结吧,给你老赵家赶快传宗接代吧。”

他老脸一红,又支支吾吾:“还有……小的想……借府中的厅堂一用,她家里亲戚不少……”

“用吧用吧,”我十分大度地挥手,却又叮嘱道,“不过可别在厅堂里摆放值钱的东西,我怕乱糟糟……你明白的?”

“小人明白、明白。”赵承擦着汗向我鞠躬,“小人谢少爷。”

我弹了弹衣袖,笑着走开。



“夫君,今早似乎没有练习书法呢。”蔡琰帮我解下长袍。

“我手下几千兵马,抽空去看看,难道也有罪过?”我撇嘴。

她狡黠的笑了笑:“夫君这两个多月,好像也没有让妾身看过你做出的新诗文吧?”

“新诗文?”我摇头,“这些天军事繁忙,哪有闲工夫写诗?”

“不对哟,”她牵住了我的腰带,“我可是知道你刚才将七篇新诗传给虎豹骑的将士了。”

我一惊,随即向门外吼了一声:“老赵你个卖主求荣的东西!老子刚刚同意你使用厅堂,你这么快就倒戈一击了!”

“这不能怪他,”蔡琰笑道,“他今天早晨就向我汇报过了呢。”

……看来向我申请……只是走个过场吧?我恼羞成怒,一把将她扑倒在床。

“夫人,你这几日是不是不够舒服呀?想让为夫更加粗暴一些?”我在她洁净的脸蛋上舔了一圈,湿湿滑滑的涎水沾满了她的双颊。

“嗯……”她的这一哼让我有些飘飘然,“不要啦,昨晚你非要人家坐在上面,现在腰还酸麻着呢。”

“习惯了就好,”我哈哈一笑,“不过滋味怎么样?谁在上面你更舒服一些?”

她红着脸,低声道:“人家还是喜欢你在上面……”

唔,看来她还是保守派女性。我笑着吻了吻她红艳的双唇:“那现在再来尝一尝滋味?”

“不要……”她倒是真的不行了,腰部已经有些僵硬,我停下了进军的动作,轻轻将她翻转过去,而后在床沿上为她揉捏着腰身。

我强健的手指在她纤细的腰部温柔的按摩,蔡琰不时发出一声欢愉的低吟:“夫君捏得人家……好、好奇怪呢……”

你这种低吟,才……才更奇怪呢。

看着她盈盈不堪一握的纤腰,和接下来丰腴有致的翘臀,我忍不住又有些上火。

这几日我已经品尝过无数次这副诱人的躯体,但毕竟新鲜劲尚未过去,而且正在发育的少女,每一日身子都会给人带来新的乐趣和细微的不同。

我心猿意马,思绪都有些纷飞了,甚至呼吸开始变得急促。

蔡琰听出来不对劲,急忙挣脱了我的按摩,绯红着双颊道:“夫君……人家今天受不了啦,晚上……你去找小昭或者貂蝉吧……”

“咳,”我从她的小屁屁上回过身来,干咳了一声,“双儿可不会让我进屋和她姐姐……貂蝉……我还没尝过……”我忽然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蔡琰嗔道:“夫君你真是……色鬼投胎了一般!”

我用力在她翘起的臀尖上一拍,她“呀”的尖叫了一声,却趴倒在床上不敢动弹了。

“要不然……你将蝉儿也……一同纳了吧?”她低声嘟囔道,“蝉儿年纪也不小了,你或者自己要了,若是不要的话……干脆早些送给别人吧。”

“送人?!”这怎么可以!打死我,我也不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我坚决的摇了摇头,沉声道,“夫人教训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为夫今晚就将蝉儿解决掉!”

蔡琰哼了一声:“看你这样……早就垂涎蝉儿很久了吧?”

我毫不掩饰地点头:“废话,这可是我从老马的手中抢过来的!”

“唔……受不了你了……我去看书咯,你自己安排一下晚上的活动吧。”她从床上坐起,蹬上拖鞋,前往书房读书去了。

我摩挲着下巴,想起貂蝉,不禁神驰天外。

果然和吃到嘴的比起来,还挂在嘴边的更加诱人。

我有些急不可耐了。

第四十六章孙子春秋

“咳。”我微微有些腼腆地咳嗽了两声。

蔡琰颇为好笑地轻轻哼了一声:“夫君有些心虚么?”

“琰妹说得不错,”我夹起一片菜叶送入她的碗内,又瞅了一眼另一桌的几名少女,“真别说,心里有这个想法后就觉得自己有些低俗了。”

她笑了笑,善解人意地说道:“这没什么。”

我啃了一块肉骨头,狠狠嚼碎。

“蝉儿,”蔡琰扬了扬眉,“我身子有些不适,今晚让夫君去你屋里吧?”

我俯身猛烈地咳嗽,差点将满嘴的骨头渣子喷到两腿之间。

貂蝉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蔡琰笑道:“反正也只是迟早的事情,干脆……你和小昭一起嫁给他算了。”

这次小昭也微微一惊,不过她倒是颇为欢喜:“好呀,有蝉儿姐姐做伴,小昭也不会害怕出错了。”

我摸了摸鼻子,有些汗迹:“琰妹,你说话前能不能稍微对我露个底啊?”

蔡琰娇声叱道:“本夫人同意你纳妾,而且一次两个,已经是难得的开恩了,你还贪心不足?”

我苦笑:“是是是,夫人胸怀宽大,为夫真是好福气。”

“哼,胸怀宽大?”她脸上微微一红,忍不住低头打量了一番,“你嫌小么?”

我急忙否认:“不不不,你的已经不小了,发育得很不错了。”

那边貂蝉、小昭和小娥都笑了起来。

双儿忽然撇嘴:“双儿也要嫁!”

“哦?”蔡琰跟我三个月,耳濡目染着也喜欢逗弄这个丫头,“好啊,姐姐给你挑个好夫婿,前几天不是李整和李典兄弟都来过吗?你喜欢哪一个呀?”

“双儿只能嫁给公子啦!”她毫不避讳地嚷道,“何况他把人家的清白都……嗯……”她忽然闭口不再说下去。

我忽然感觉有些不妙。

蔡琰、小昭甚至貂蝉都以一种极为热烈的目光怒视着我。

“冤、冤枉啊!”我奋力狡辩,就差以头抢地了,“诸位夫人,我和她清清白白,根本就无苟且之事呀!”

“双儿,你怎么没告诉姐姐?”小昭平日虽然柔顺,但此事稍微不同寻常,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苟且之事……”双儿眨巴着清纯的双眸,“是什么意思?公子总把我抱在怀里,还摸人家的脸,还有腰和小屁屁……”

小昭自己明明已经归属于我,偏偏却对这个妹子这么保护,闻言吐了口气:“姐姐知道了,不过你已经嫁不出去了。”

“咦?”她讶然。

“你只能陪着姐姐一辈子服侍公子咯。”小昭将妹子搂起来,低声笑道。

双儿开心地笑道:“那双儿也一起嫁了吧?”

我抹了抹汗:“你先不用急……等你年纪再大一些吧?”

“不嘛,现在就要嫁!”她倒是认死理。

“你你你……”我有些愤怒:你一个刚满十二岁的小妞就算嫁给我,我马超堂堂猛男,怎么也忍不下心来摧残你啊!

蔡琰发挥了女主人的功能:“双儿乖,你可还没满十三岁呢,怎么能够嫁人?”

“双儿已经十三岁了!”她不依。

你那是虚岁好不好,怎么看都是萝莉,想要一步跳为人妻,似乎太过困难了些吧。

小昭低头在她耳边嘀咕了一句,她才勉强点头同意了将自己入嫁马家的日期延后。

我忽然觉得有些心浮气躁,决定吃完午膳就去练习书法培养情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倒是颇有意境,但是我无法深刻体会到他久经想表达什么?是时光飞逝,年岁渐老,所以对镜感慨么?

运笔写了十几遍,感觉内心深处似乎也充满了一种悲观失落的情绪,我急忙换了一首。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怎么感觉……这首诗也很失落啊?找个人都找不到……悲剧的主人公啊。

而后跳过两篇已经问世的《忆江南》和《题诗后》,再来一首。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浑身有些发冷,我是不是太入情了?

练了三四十次,手腕稍稍有些发麻,我适时的停止练笔,捧起了传说中的《春秋》。

嗯,蔡琰介绍给我的是左氏春秋,据说关二爷也十分喜欢这个版本,我要努力攻读,争取以后能和关二爷找到共同语言。

“隐公(经一·一)元年春,王正月。

(经一·二)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经一·三)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经一·四)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经一·五)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经一·六)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经一·七)公子益师卒。”

我一把将竹简摔在地上:他妹啊,这都什么破玩意!老子这点智商……能看懂就怪了!

我宁愿读兵法!

于是我翻出另一卷书册,研究着高深的孙子兵法。

“谋攻第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迅速投入到书中去了,看人家这书,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且词句优美气势不凡,难得的是,还有不错的逻辑性,区区春秋,如何能够比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深深赞同:最好敌人全投降,攻城实在让我于心不忍啊!看着手下的健儿们一个个去送死,我心如刀割。

接下来果然说明了攻城的麻烦和低效:“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己。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此句话点题,谋攻之重要意义。

之后一句话,经常被引用:“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最后一句意义不明。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领很重要,但是“周”和“隙”指的是什么?周全和空隙?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这一段不短,大致上列举了几种危害军队的行为。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句话也是兵家至理,但即使是在信息时代,都无法完全知己知彼,何况现在?!

第四十七章推倒12岁幼女

当我学完第三篇“谋攻”之后,我感觉这本书里虽然说的道理都是至理名言,而且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但似乎没有几句是教我如何指挥、如何破敌、如何去取得胜利的。

当然我并不是认为孙子兵法没有用,站在春秋战国的时代,甚至是之后千百年,这本书也无愧于兵家圣典,堪称战争理论指导之祖。

但我依然觉得……好像帮不了我什么忙?

我当然知道知己知彼对取得胜利有莫大的帮助,而且每次作战我对于斥候哨骑乃至于细作都十分重视,目的就是为了把握最精确的信息,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我军的伤亡,但是作用并未得到明显的体现。

我将书简拢起收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