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246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246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徐晃打断了我的话,他双手抱拳,提高了声音,“大人三思!”

“我很冷静,也决定遵守朝廷的任命和决议。”我指了指案几上的黄布。

“大人一向不算太蠢,为何今天却如同三岁小童一般?”程昱冷冷说道。

我一怔:“先生也这么说?但是……刚才你……不是也讲了么?军士们并不愿意远去辽东……”

“你再仔细看看这任命状吧。”他敲了敲案几,发出沉闷的响声。

尽管我在路上已经看了不下十遍,但依然盘膝坐下,再次逐字逐句地阅读这份任命状。

和第一遍看时,这片布上一个字都没有改变。

我将目光转向程昱:“我……还是不懂……”

“你明明不是这么蠢笨的!”他的语气中满是惋惜之情,“任命状中只说‘罢虎豹骑’而已……”

“而已?”我一怔,绞尽脑汁地思考他这句话的含义,罢虎豹骑、罢虎豹骑……罢虎豹骑……

脑海中全是这四个字,却始终理不清头绪。

程昱又叹了一声:“罢的只是虎豹骑,何妨再立一军?”

脑中轰然一声巨响。

虎豹骑炸成无数碎片,缝隙中透出几点光亮。

我抬头望了望窗外,天还是亮的:“这可能吗?朝廷罢虎豹骑,说明他们已经存了忌惮之意,怎么会允许我改换名目私存一军?”

“哼,”程昱对我的问题嗤之以鼻,“辽东偏僻少人烟,作为太守,难道不能在关内募集乡勇前往辽东为国效力?”

虎豹骑终于化成粉末,刺眼的阳光倾泻而下。

“还有一个问题,先生务必回答。”我挺直了腰板。

“大人请讲。”他将黄绢推到案几的一角,端起漆碗凑到唇边。

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酒精味道:“先生是否同往辽东?”

他将酒碗稍稍倾斜,饮下了半碗酒水:“文和体弱,恐怕不能前去。”

“这样啊……”我满腔失望地垂下了头,却猛地豁然:文和是贾诩啊……

“仲德先生……肯伴随我前去塞外?!”我惊喜莫名,声音甚至颤抖了起来。

他轻轻抿了抿嘴唇,放下空空的酒碗:“程昱今年五十有三,曾遍游中原荆楚,却不曾去辽东看看塞外的风雪,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看着头发不染一丝杂色的程昱,我的心情彻底转晴:“辽东春秋短暂,冬季可是比中原要漫长得多啊……”

他笑着将脸侧过,目光掠向了窗外。

“老夫只是想看看,出了中原这块地,大人能如何施展。”



安下心来的我也不急着去收拾东西上路了,反正死活都要去辽东,干脆把赵国第一届足球联赛踢完……

八强赛的结果已经出炉,除了我战胜放水的徐晃之外,程武12:10两球小胜李典,秦阵则毫无疑问地将小岱以23:12的大比分淘汰——比起凶悍又不失迅捷的秦阵,小岱还差得远。

而公孙瓒,也以14:7的绝对优势将赛前信誓旦旦要豪取胜利的祖烈踢回了老家。祖烈同他的老对头孙文一样在公孙瓒的面前溃不成军。

四强赛被安排在上午,避开了酷夏最为炎热的正午。

我面对的是本次大赛最大的黑马:公孙瓒。根据情报,这只球队以公孙瓒的亲卫为基础,崇尚的是全力进攻,防守能力却几乎没有——或者说基本上防守必犯规。

因此我曾针对他们的特点也加强了我方球员训练的重点:射门、假摔和任意球。但因为准备时间太过仓促,未必能够有多大效果——不过总比毫无准备强。

我与公孙瓒作为代表互相施礼:“伯珪能进四强,实在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呵。”

公孙瓒白净俊朗的面容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在分区和昨天的对手都实在太弱,属下和兄弟们都没有尽兴啊。”

孙文和祖烈几乎要冲进赛场找他拼命了。

“这场比赛会很激烈的。”我冲他点了点头,准备退后。

公孙瓒却依然站在原地:“大人即将去辽东?”

我点点头:“已经确定了。我知道伯珪与异族多有……接触,如果不嫌我懵懂,赛后还请多多指教。”

“大人如不嫌弃,下官愿追随大人!同去辽东!”他说得很快,把我吓了一跳。

我与公孙瓒认识不过三个月,谈话次数更是少得可怜,也根本不曾给他过任何小恩小惠。相反,由于一直以来心存偏见,我甚至不想理他……他这么积极地想跟我走,八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我知道他是辽西人士,难道想在途中害死我?

或者联合他的老乡,架空我之后自己独立于辽东?

“如此最好,”我不点破,只随口敷衍于他,“赛后请来府中详谈。”

想骗我?我这辈子被人骗过么?!

74公孙瓒

上半场结束时,我居然喘得不轻。

公孙瓒已经年近四十了(目测大概在三十六到四十二之间……),竟然敢对我采取全攻不守的霸气攻势,整个半场射门次数竟然丝毫不少于我方——当然,我们并不怕对攻,所以在比分上是以18:12的优势领先。

狂攻猛跑了两刻钟的公孙瓒明显体力不支,在下半场开球没多久就被替换下场。

对方的攻势没有丝毫停滞,依然如狂风暴雨般向我方挺进。

不过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秉承这个原则的我方五位前锋依然冲出了中线。

两名后卫截住了对方脚下的皮球,传给边路,边路刚跑了两步又传给坐镇中场的我。我朝着对面几十丈以外的球门发动了冲锋。

对方的两名中场被我轻松摆脱,一名轻易出击的后卫更是被我晃倒在地,但是周围及禁区里已经满是敌人。面对十丈开外的球门,我果断起脚传中。

两名前锋在与后卫的纠缠中取得优势,奋力跃起争顶头球!

皮球飞速的从他们头顶掠过,在门前猛地下坠!

门将急忙缩回脑袋,皮球擦着他的头发落尽了球网!

20:13,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场面,对面尽管依然攻势如潮,但都只是前仆后继死在沙滩上的小小浪花而已。

确定胜利的我开始慷慨地连续送出助攻,前锋们还算识相,没有大把大把浪费这得来不易的射门机会,从各种角度将球轰进球门。而对方后防既乱,前锋也再也硬不起来,完全被牵制回来,再也发动不起有威胁的攻势了。

我决定提前下场,这时的比分为31:15。

公孙瓒坐在场外一条长凳上擦汗不止,看到我下场后立刻迎了过来。

“上半场踢得很好。”我说的是实话,毕竟他年纪太大,能和我对攻半场而只落后6球绝对难能可贵。

“若属下再年轻十岁,未必会输给大人。”他白净的脸上露出浅浅的一丝苦笑。

“是,”我点头表示同意,“的确难以预料。”

我踱着步子,与他一前一后的走出人群,直到周围二十丈都没什么人时我才转身问道:“你在赛前说的事情,是何意图?”

他停下步子,垂目抱拳:“属下不敢隐瞒,大人此次任命辽东,看似平调,实则……遭到贬谪。”

我笑了一声:这个是当然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从还算富庶的冀南被一脚踢到最边远最偏僻的边塞,这都不算贬谪的话……难道还是升迁?

公孙瓒看到我笑,微微蹙了蹙眉:“大人可知辽东形势?”

“辽东距离洛阳近五千里,可谓既偏僻又遥远,人户不多,紧邻高句丽、乌桓等异族,”我随口回答他,“实在不是当官的好地方。”

“大人所见,不过区区一隅。”他直接否定了我的历史见解。

我急忙摆出谦虚好学的恭敬态度:“愿闻其详。”

“自董卓作乱以来,辽东便为公孙度所据,当初刘伯安为刺史时,政令便往往不能入辽东,这几年公孙度根基已固,懦弱的赵谦更是动不得他分毫。到任第一年他就敢率军东击高句丽,打得高丽王吓破了胆,收缴了钱货无数;前年又西击乌桓,三郡乌桓不敢东望。中原动荡而辽东安定,因此名士往来依附的更是络绎不绝,”他说了几个我闻所未闻的名字,也可能是发音问题我听不懂,“可谓声震天下而名传海外。以他如今的权势,大人以为朝廷的旨意会让他迁走吗?”

我感到自己的脸颊抽搐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他拒不让位,是想要谋反?”

“没有那么严重。”公孙瓒摇头。

我稍稍松了口气:“那就好。”

“他顶多算割据一隅,名义上尊汉室为正统而已。”他补充道。

我的脸颊又抽搐起来了:这和谋反不是一回事吗?只不过是懒得公然宣称而已!

“既然朝廷任命我去辽东,肯定也给了他旨意……”我思索了一秒钟,“他若是不给我让位,那会怎么样?”

“如果他不想与朝廷翻脸,可以直接杀了大人,而后向朝廷上奏大人死在半路……”公孙瓒说得波澜不惊,我却听得心惊肉跳,“或者……就算他不让位,以朝廷现在的实力,又能拿他怎么样?!”

我想了想,叹道:“朝廷能管好中原那片地方就已经十分难得了,哪里还有心思往辽东伸手!赵谦好像也没什么本事,能管得好关内几个郡保住自己的性命就烧高香阿弥陀佛了!”

“阿弥陀佛?”他以疑惑的口气问道。

“呃,你听错了,”看来河北这边不流行佛教用语,我急忙改口换个通俗易懂的词语,“我的意思是就已经是万幸了。”万幸和阿弥陀佛的读音差得也太多了吧?

“也没想赵谦这废物也能在幽州刺史位上一坐就是三年……”公孙瓒也叹了口气,发觉自己有些失态,立刻拉回话题,“此次大人是因为得罪了袁绍,才不得不任职辽东的吧?”

我坦然承认:“确实如此。”公孙瓒肯定跟袁绍不对头,从一开始就是。

“袁氏一家果然狠辣。”他又是摇头又是点头,“大人此次任职,必然凶多吉少,因此属下愿意追随。”

我被他这句话的逻辑狠狠地雷到了:既然凶多吉少前途难测……你还毛遂自荐毫不嫌弃?这个世道也太善良了吧?“你讲清楚……”我有些站不稳身子。

“属下在幽州地方还有些脸面,到幽州后振臂一呼,还能拉来几千人马。”他微微扬了扬眉毛,“大人想要平稳就职,多些人手总是好的。”

看着神色平静的公孙瓒,我却有些发怔:今天这厮为什么这么殷勤?又是提醒我辽东的凶险形势,又主动向我献言献策准备贡献人马……

我又不是七八岁小孩,早就不信天上会掉下甜馅饼了……

“多谢,”我向他点点头,“只是伯珪如此待我……我又能如何报答?”

公孙瓒的双眼露出了淡淡的悲凉:“属下只是不愿再做一个县令而已。无权无势,无兵无粮,而且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改变。”他的眼角显出了明显的鱼尾纹,“我已经四十岁了……儿子都已经和大人一般大了……”他脸上的神情忽然显得十分落寞。

我听说过袁绍有三个儿子,却从不知道他的老对手公孙瓒有什么子女……

“你的意思是……想让我保举你?”我有些艰难的对他说,“我也不过是个没前途的辽东太守……说句话根本没什么分量……”

“大人说笑了……”他的嘴角翘了起来,“马氏乃大汉国亲,太保马公更是名望四海,推荐只需要一句话吧?”

75公孙瓒的儿子

太保马公?

我想了一秒钟就明白了,朝中姓马的顶级官员只有马日磾一个人而已。虽然他是我族中老人,但会听我随便举荐?

但我此时正需要公孙瓒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