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43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43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为什么要定在二月二十五,据他贾诩的解释,那天的天气稍微好一点。

我在心里嘀咕了一阵儿:这西凉如此干燥,整日万里无云的,一个月都难见一滴雨水,根本不需要测算。话说这测算之术,我更是压根不信——没有风云二号在太空飘着,你真能掐指算出五天以后的天气?

当然,我作为一名骨子里装满科学的大汉人,虽然我崇信无神论,对这些封建迷信的糟粕弃之如敝屐,但为了不伤害我刚刚才与之建立良好关系的谋臣,我不介意将这点小小的意见藏入心中。

天气不天气的,这不影响什么。

第二十四章西羌大汉

二月的二十五日。

贾诩约定的时间将至。

枹罕城并不高伟的城墙远远可见轮廓。

这只万人骑兵队伍以不急不缓的速度,行进了近两个时辰。

百里的距离罢了。

没必要如此慌张。

贾诩在这几日间令士卒多备旌旗,力争人手一杆,以营造数千大旗呼啦啦迎风飘扬的壮观景象。

出发时天色尚未见亮,黑幕中罩着一层白霜。

“天气果然很好。”贾诩在黑幕中捻须而笑。

当时,我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

漫天大雾!

黑漆漆的天,白茫茫的地,我们出发得虽然不晚,但一路上晃晃悠悠,也只能勉强在巳时赶到枹罕城外五里之处。

不用吩咐,我当然早撒出百八十名斥候,一匹匹轻骑奔向四方。

探马回报:近两万先零羌人在首领的亲领之下,已浩浩荡荡与我军汇合。

“如何破城?先围堵上数日?抑或直接攻城?”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并不认为自己擅于攻城,所以不耻下问于军师大叔。

“围城为先。”贾诩即刻通令全军与羌族,对枹罕,暂且围而不攻。

“先生,是否就地扎营?”赵承前来请示。

贾诩又不自觉地捋了一把长须:“不要扎太多,浪费,装模作样扎上十来个就行。”

不过数日的适应,赵承已经渐渐习惯了贾诩的命令,我若不吭声反对,他便直接传下贾诩的命令。

而我,从来没提过反对意见——当然,时日尚长,说不准到了什么时候我忽然众神附体灵光一现提出一惊天地泣鬼神的绝世妙计来——当然,我并不抱希望。

“公子,可冲锋否?”贾诩忽然问我。

我毫不迟疑点头:“围城之下,莫非先生尚有伏笔?”

“是。”贾诩同志略一沉思,“公子领此处老兵一千,并请羌人精壮三千,绕过枹罕,埋伏于城西。”

我一怔,随即笑道:“先生之计,超已明了,但何必又要羌人?”

“围城三面,而大雾漫天,我军荆旗蔽空,宋建不知敌数必不敢攻,枹罕城小不能长守,只能向西窜往白石,虽是逃逸,但未必轻易能胜。而羌人又好狠斗勇不吝死伤,或可助公子破之……”贾诩说得极为平静,这只是他的小计罢了。

这是暗示我以羌人为主力厮杀吧?我默想道。

其实我并不认为宋建在被我埋伏的情况下还能对我造成什么伤害,但基于预防万一的考虑,我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我领着一千金城老兵前去向羌族首领讨要兵马。

·

羌人倒是很客气,他们被汉化的时间已久,基本上都能说些正常的汉话,也用不着翻译之类的工作人员指手画脚,那个貌似叫做迷图,还是什么,大概是这个音的,很爽快地将他的儿子推到我面前:“少将军看我儿子如何?”

他这儿子称得上五大三粗虎背熊腰,身上未着铠甲,透过衣衫能清楚地看到一块块贲起的肌肉,端坐马背上的身子丝毫不晃——他们并无双侧马镫——手中一口半丈长的大刀,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有勇无谋的莽夫。

当然,我也绝对不希望他还是一名智勇双全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全才。

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大多时候都经不起推敲。

但是,此人能够死命冲杀,对我而言,就足够了。

所以,我很满意地笑了:“首领客气了,破城之后定然不会亏待羌族同胞。”

迷图首领毫无心机地呵呵而笑。

他的儿子及三千精壮同族被我带走。



“兄弟你多大了?”我十分亲切地与这名小弟交谈。

“俺……”羌族小弟低头摸马头,看着十根指头一阵苦思冥想。

“刚刚十八岁了!”他忽地昂首挺胸,极其兴高采烈地宣布。

我忍不住以手覆面,神不知鬼不觉抹去眼角隐隐闪烁的泪痕:多好的孩子啊,竟然是这样!

都是教育惹的祸!

若是每个大汉子民都能接受五年义务教育,我大汉何愁不兴?!

我暗暗下定决心:他日若能得以喘息,定然在解放区大力推行教育事业发展。



“那你叫什么?”我继续询问着这名十八岁大汉。

“俺……”大汉仰头看天看云,陷入了沉思。

这个需要思考多久?!

我正准备再弹一次眼泪时,大汉沉声说:“俺爹叫俺真真。”

“真真?这么娘?”我一怔,急急掩口,四下张望,并未发现有人察觉,稍稍放心下来。

“不是真真,是阵阵!”大汉倒颇为不悦,及时纠正了我错误的发音。

“哦哦,”我打了个哈哈,“阵阵!”

这位身兼小弟的十八岁小将军终于满意地“呵呵”笑了起来。

我心里偷偷骂了一句:什么破名,不管叫真真还是阵阵,都感觉恶心异常啊,不知道有没有有机会给他换个名……

·

于是,我领着四千精骑,辞别了贾诩与赵承的旌旗大队,在大雾的掩护之下,远远绕过了不算大城的枹罕,潜伏在枹罕与白石之间某段河岸附近,距离枹罕西门约十余里。

半个时辰已过,我散出去溜达的探马却仍无敌军的消息。

“少将军,还打不打啊?”闲得蛋疼的阵阵将军甚至已经伏在马背上睡了趟回笼觉,睁开惺忪的睡眼后颇为不满地抱怨,“宋建不会根本不从这里过吧?”

我抬腿将他踹飞:“本公子料事如神,区区宋建,不足为惧!”

阵阵将军惨叫着落地,而后满身泥草如同野人般屁颠屁颠地跑上前来,极为佩服地仰望我:“少将军年纪不大,力道却如此强劲惊人啊!”

这个人人不久之前明明如同一个白痴一般,怎么忽然连这种蹩脚的拍马屁功夫都学得有模有样了?我暗暗惊叹人类的奇特能力。



“来了来了!”放哨的士卒快步来报。

“上马,备战!”我从草地中拔起长枪,一把撸去粘在枪尾的一圈泥巴。

野人阵阵一声怪叫,急忙爬上马背,抽出腰间大刀,便要驾马冲杀出去。

我急忙探出长枪,横挡在他胸前:“喂喂,还没看到人,你冲个毛啊!”

他不服气地翻了翻眼,却不说话。

我静静地等待着,这个地方处于必经之道,地势也较为隐蔽,伏击之妙地——不要问我为什么总会有这种地方,我大汉国土纵横万里,哪里没有低洼隐蔽之处?

最后一波斥候归队。

敌军距离不出半里,大雾中我能够隐隐看到黑影,已经能感受到马蹄与车轮的响动。

“举弓,上弦!”

我以口衔枪,探手摸弓搭箭,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几十丈的距离,刚好足够战马启动并达到速度全开,四千轻骑从侧面斜斜冲刺而去!



不用谁来号令,四千只利箭破空!

至少有两三百人倒地。

当第二波箭雨射出之后,敌军才恍然般地开始惊慌失措地嚷叫。

·

我左手将弓塞入鞬中,右手已握紧了长枪。

纵马笔直推进!

第二十五章坐地分赃

有人怒吼着从我身旁飞奔而过。

怒吼,却饱含了兴奋。

我心中暗自赞叹:这小阵阵真是积极的冲锋队员啊,没有丝毫的胆怯。

三千羌族青壮紧随着首领野人从稍稍放慢骑速的我身边擦过。

我一时间心神荡漾,鼻头忍不住一阵发酸:老子总算可以享受主将的待遇了:一堆小兵主动挡在我前面将我抛在大后方,让老子一个人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的日子见鬼去吧!

于是我一声唿哨,令身后千人小队随军冲杀。



当我连人带马完全刺入敌军中部时,才知道这只队伍的大概人数与兵种构成。

放眼扫过,总人数约在五千上下,当然必须全部是骑兵,步卒可能已经被我军主力围堵在城门口聚歼而覆没了……

我正一边在敌群中努力辨别着主将,一边顺手刺死几名不长眼的拦路炮灰小卒。

当我撞飞第三人、刺死第四人时,敌军终于大乱。

我对他们应对系统的延迟水平,表示深深的遗憾,并送上了我最诚挚的祝福。



一时之间,我竟然找不到一个长得威风、看起来像个首领的敌人,索性四下张望,正看到阵阵兄弟一柄大刀左右挥舞,如一轮风车般从人群中碾过,挡者披靡无不血肉横飞,一匹战马连同背上的骑士被一起生生斩成数段,善良如我急忙扭过头去,不忍再看这人间惨剧——相比之下,我确实很善良,除了会在胸口留下一个枪洞,或在脖颈之上划出一条裂口,我很少会继续虐待他们的尸身。

我一扭头一闭眼的功夫,这场战斗便已经接近尾声。

有几十人齐齐高呼了一声:“找到主将了!”

顿时数百人朝说话人涌去。

我催马越众而过——无论羌人汉人,好歹也给了我这名主帅一些面子,稍稍让开了路,没让人群将我挤下马去。

然而,我还是晚了一步,等我看到宋建的面貌时,失去头盔的他已经被羌族少主阵阵一刀从顶上劈开。

迎接我的,只有不住向四下喷涌热血的鲜红头颅。

没有过足一把手瘾的我只能叹气。

敌人的实力为什么如此极端化?

或者如吕布一样像推土机一般反而将我轧成粉碎,或者如宋建一样如土鸡瓦狗一般一触即溃?!

是训练度的问题么?或是为将者的素质?

我仍未能理解。

毫无技术含量的埋伏战已宣告结束。



毫无热力的太阳老大爷总算爬上了正空。

这场雾气开始散去。

赵承仍在枹罕城中指挥着士卒清理战场痕迹。

宋建府中不断有各种箱子被抬入院内。

当我下马时,大院已经被填了一半。

各种沉重或是轻巧精致的箱子满满地堆着。

等到初步整理完毕时,迷图酋长的眼珠已经缩不回去了。

他的儿子小阵阵同样目瞪口呆。



当然,虽然我家内早已经脱离贫困、迈步进入小康了,但全部家产加起来换成铜板估计也没有面前这些东西数目的一半——而很显然,这些箱子里没有一个价值在铜板的千倍之内。

“少、少爷,多了些,”赵承低声向我这边汇报,面有惭色,“我一时查点不全……”

我……我泪流满面。

好多钱……



贾诩同样低声提醒我:“公子,别忘了我们事先答允迷图他们的条件。”

我当然还没忘记,点点头,当即向迷图大王走去。

“各位,各位!”我稍稍提高了声调。

迷图父子和羌族的一群首脑陆续从痴呆状态中回复过来,

“啊啊,”迷图揉了揉脸,张嘴说道,“啊啊啊……什么事?”

作为一名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人,我对羌族同胞忽然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在这贫瘠又时常有些动乱的旧社会,少数民族的生活确实很苦,虽然他们相对来说汉化程度相当深刻,但毕竟没有成为农耕民族,只会养马放羊的部族,实在不容易壮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