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陛下总是被打脸 >

第102章

陛下总是被打脸-第102章

小说: 陛下总是被打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厉万荣没料到事情忽然间会变成这样,仓惶之下被骤然暴起的灾民吓了一跳。
  旋即一股怒火直冲头顶,当即下令将这些灾民全都杀了。
  周军得到命令不再像最初那般惊慌失措,疯狂的砍杀着自己的百姓。
  身边的人不断死去,灾民们发出痛苦的哀嚎,跃跃欲试往上冲的人越来越少,心里的恐惧再次支配了他们,让他们开始四散逃窜。
  这时却不知哪里传来一阵欢呼,抢到刀的灾民终于将一个倒在地上的周军的头颅砍了下来,之后扯下这名周军的腰牌,扔下刀便向永城的方向跑,边跑边兴奋的大喊:“我拿到了!我拿到了!”
  有人拿到了……有人拿到了!
  已经要四下散去的灾民又涌了过来,那把刀也再次被人捡起。
  厉万荣气的额头青筋直跳,摘下马背上的弓,搭弓射箭便要将那名灾民射死。
  不能让他活着过去!否则今后就更要完了!
  羽箭离弦,笔直的向那灾民的后心射去,眼看就要射中时,却被永城城墙上的另一支箭临空一挡,箭镞一歪,当的一声扎在了一旁的地面上。
  厉万荣抬头看去,就见魏国将军卫麟站在城墙上,举着弓看着他,勾唇一笑。                        


第107章 贱民

  魏祁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 只记得当时楚瑶好像在跟他说若愚的事。
  她说了很多,他没听清也没记住; 只是迷迷糊糊地想起; 如果若愚就是那地宫里的男孩儿,那他岂不是也知道绵绵身后的印记; 甚至可能亲眼看到过?
  难怪他写信来的时候还特地把赵嵘当时的原话复述了一遍; 因为他知道这番话反而能证明赵嵘什么都没看到。
  可这不也恰好证明,他的确是知道的!
  一想到这儿魏祁心里又开始烦躁; 想问问楚瑶他到底是只是知道还是看到过,但又觉得这样显得自己太小心眼儿了; 怕反倒惹得她不高兴。
  后来便一再安慰自己; 那时候若愚还小呢; 就算看到过也肯定已经不记得了。
  再说了,那可是绵绵的师兄,他总不能也去把人家眼睛挖了。
  如此这般劝了自己一番; 眼皮也越来越沉,连自己怎么躺到床上的都不知道; 只知道醒来的时候已经距离他回到这里过去了整整两天。
  魏祁伸了个懒腰从床上坐了起来,叫来下人问了声公主去哪儿了,听说她在议事厅处理军务; 便草草洗漱一番吃了些东西去找她了。
  路上有人向他禀报了近两个月来的战况,可谓是诸事顺利,只是厉万荣那边最近出了一些状况,不过公主已经想出办法应对了。
  但即便如此; 知道厉万荣用普通百姓当人肉盾牌,魏祁的脸色还是沉了沉。
  他到达议事厅时,厅中众人已经散去,楚瑶正站在舆图前认真的看着什么,青青服侍在侧。
  魏祁蹑手蹑脚的走了过去,示意青青不要出声。
  直到走到楚瑶身后,才忽然伸手一把圈住了她。
  突如其来的惊吓让楚瑶下意识的想要抬起手肘往后撞去,手臂才刚刚动了一下,又放了下去,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过身去:“醒了?”
  魏祁嗯了一声,在她额头亲了一下。
  “你怎么知道是我?”
  楚瑶翻了个白眼:“能悄无声息的靠近这里靠近我,还能让青青装作什么都没看见的,除了你还有谁?”
  魏祁低笑,在她鼻尖儿蹭了几下。
  “这两个月是不是把绵绵忙坏了?”
  “没有,”楚瑶道,“周国因为旱情自顾不暇,国内国外都乱成一团,我趁机捡了不小的便宜呢。”
  魏祁当初也是因为看到周国大旱,知道他们一时半会儿腾不出手来对付魏国,所以才会一声不响的把所有事情都丢给了楚瑶,自己跑去了赵国。
  不然轻易他也不敢做出这种事。
  楚瑶笑着问他:“阿祁吃过饭了吗?睡了两天饿不饿?”
  “吃过了,不过还没吃饱,待会儿绵绵陪我再一起吃点儿,我能多吃些。”
  “油嘴滑舌。”
  楚瑶嗔了他一眼,却到底还是心疼他,让青青吩咐厨房提前准备午膳去了。
  …………………………
  永城,纵然灾民们手无寸铁骨瘦如柴,但因为是突然爆发,所以还是打了厉万荣的兵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率领的周军死伤三百余众。
  一万人的队伍死伤三百余人,在平日里是算不上什么大的伤亡的,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次,伤了他们的不是魏国兵马,而是他们周国自己的百姓,还是那些平日里乖顺而又低贱的贱民,这让厉万荣觉得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
  就好比是有一日将围栏里的牲畜牵了出来送到屠户面前待宰,结果这些牲畜半路上却发了狂,反咬了他一口。
  最后没能卖到钱,自己还吃了亏,可不是丢人丢到家了嘛。
  厉万荣气的暴跳如雷,直在营中骂魏狗奸诈,从来不肯堂堂正正的正面迎敌,总是用这种收买人心的方法。
  手下的将官们等他脾气发的差不多了,这才问道:“将军,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厉万荣深吸了一口气,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派了人去打听,那些拿到他们周军人头的灾民是不是真的进了永城。
  派去的下人很快回来,告诉他说的确进去了。
  厉万荣思索一番,眸中一亮,想出个法子。
  当晚,他又找来一些灾民,砍了他们的脑袋,然后让自己的兵马伪装成一队灾民,攻击了自己的大营,再让他们其中一些身形比较瘦小的带着真正的灾民的脑袋,拿着他们自己的腰牌向永城靠近。
  如果这队人马可以顺利进入永城,他们就可以再派更多人去,然后从内部破解永城的城防。
  厉万荣觉得这个法子很好,反正魏军那边只要人头和腰牌,腰牌他这里有的是,人头也一样。
  管他是灾民的还是谁的,砍下来之后魏军还分得清吗?
  既然分不清,那就给了他们混进永城的机会。
  果然,永城城墙上的人没有对这队人马进行攻击,站在城墙上引导着他们向位于永城另一侧的南城门靠近。
  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厉万荣,厉万荣以为成了,结果半个时辰之后其中一人却被反绑着手臂赶了回来。
  “怎么回事?”
  那人被解开之后带到了厉万荣面前。
  “将军,”他苦着脸道,“魏军早已料到咱们会浑水摸鱼,所以放灾民入城的时候只让三个人三个人的进去,其他人都只能在十余丈以外的地方先等着,确定前面的人没有问题,才能再过去三个。”
  “前面的那些兄弟都进去之后,属下最后一个进去了,这才发现……发现他们在城门口安排了一个军医,给每个进来的人把脉,而且还让大家把衣裳都脱了。”
  “真正的灾民都饿的皮包骨头,脉象虚浮。我和同去的那些兄弟虽然瘦,但看上去却和他们大相径庭,而且脉象更是做不了假,所以……一眼便被认出来了。”
  “其他的兄弟都已经被杀了,只有我被放了出来。”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叠成几折的纸,递了过去。
  “卫麟让我把这个带给您。”
  厉万荣蹙眉,想起之前世子周昊不小心被魏狗下毒的事,没有自己伸手去拿,而是让一旁的下人把纸接了过来,隔着一段距离打开。
  并没有想象中的粉末飘出来,下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但是……
  纸上却画了一只其丑无比的癞皮狗,额头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厉”字。
  卫麟这是效仿当初魏祁与楚瑶的手法嘲笑戏弄他!
  厉万荣当场拔刀,刷的一声将那张纸砍成两半。
  “卫麟小儿!看我不撕了你的皮!”
  然而没等他撕了卫麟的皮,他用灾民当盾牌攻城,不仅没有成功,还被魏国诱哄灾民反过来攻击周军的事就传到了周昊耳朵里。
  周昊得知后大怒,当即下令斩杀厉万荣,以儆效尤。
  “世子不可啊!”
  有人赶忙劝道。
  “厉将军此举虽不合时宜,但他乃是咱们大周的老将,且战功确实卓着。在此之前,无论是阀燕还是攻魏,他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再加上如今魏楚燕三国同时向我大周开战,我们正是需要将帅之才的时候,此时阵前斩杀一军统帅,实在是不妥啊!”
  “不妥?”
  周昊气的两眼眯得更紧,将眼前的几份战报扔到了他面前。
  “那你来告诉我,如今四处骤起的民乱又当如何?”
  魏国那边有心将这件事散播出去,如今周国各处被旱情所扰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厉万荣用灾民当了挡箭牌。
  他们更知道,魏国那边许诺,能摘得一周军人头及腰牌者可得半碗粟米,能取下厉万荣首级者,更是赏金千两,粟米一石。
  一石粟米如今能救活多少灾民,多少人听说之后都两眼放光,都想杀了厉万荣去换粮食。
  哪怕杀不了他,随便杀一个周军也是好的,都能让他们继续活下去一段时间。
  厉万荣的做法让这些原本就处于绝望边缘的灾民更加绝望。
  魏国的许诺却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自从此事一处,本就四起的民乱更是陡然爆发,周昊之前还不清楚是为了什么,如今总算是弄清了原因!
  “往常他屠城坑杀战俘也就算了,那毕竟都是敌国的人,可他如今用的是咱们周国的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张大人难道没听说过吗?”
  “将才难得,却也不是少了他一个真就影响了大局。但此时我若不杀了他,何以平民愤!何以定民心!”
  于是不顾众人劝阻,坚持下令让人斩杀了厉万荣。
  厉万荣这个赫赫有名的周国凶将,最终没死在敌军手里,而是死在了自己国家手里,死在了他看不起的贱民手里。                        


第108章 旱极

  周昊及时杀了厉万荣; 让周国的民乱暂时平定了一些。
  虽然未能将局势全面稳定下来,但到底是比之前好了些。
  然而或许真是造化弄人; 这次干旱持续的时间格外的长; 最后果然应了之前楚瑶说的那句“旱极而蝗”,数以万计的蝗虫从干燥的土壤中破土而出; 铺天盖地的席卷了周国更多的土地。
  原本还有些收成的连城等地顿时变的寸草不生; 百姓的哭嚎声直破天际。
  可是老天爷并没有因此而降下半分怜悯,雨水仍旧迟迟不来; 饿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况。
  蝗虫并不会因为国界而停留; 魏国边境也因此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一封封文书不断送到魏祁与楚瑶面前; 上面的内容都与灾情有关。
  “世子,公主。”
  来报信的人额头上出了一层密集的汗,神情焦灼。
  “与周国边境接壤的几个地方这次受灾尤为严重; 灾民们现在人心惶惶,有人说咱们拿着粮食去打仗; 去救济周国的灾民,却不顾自己百姓的死活,闹着要抢粮仓呢!”
  厅中众人听了皆是面色凝重; 眉眼沉沉。
  若是闹出了民乱,那他们魏国也会面临和周国一样的情况,这可不是件好事啊。
  可是无论是干旱还是蝗灾,这都是天灾; 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先前干旱还可以让灾民们以工代赈,修建河道换取救灾粮食,可如今灾民越来越多,总不能全都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