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陛下总是被打脸 >

第107章

陛下总是被打脸-第107章

小说: 陛下总是被打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下人应诺,战战兢兢的又要向外走,却被孟氏叫住。
  “你再去的时候,就说是我有事要找他,他自会来的。”
  话音落,吴氏面色更难看了。
  自己的夫君自己找不来,别人一觉就来了,这算怎么回事?
  下人应了一声,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出去,出门后直奔扶柳苑。
  扶柳苑中,楚滔正压在柳氏身上,紧紧的跟她贴在一起,身子不停的耸动着。
  女子娇媚的声音和妩媚的眉眼让他欲罢不能,喘息着不愿停下。
  难怪楚沅生前这么宠爱她,孟氏美则美矣,却端庄淑丽,在床上肯定不会这么放得开,什么淫词浪语都能说得出,什么羞人的花样都愿意做。
  而其他的妾室就算愿意,容貌身段又远不及柳氏,肯定没法比。
  楚滔得了楚沅的天下,又得了他的女人,身心都得到巨大的满足,挞伐柳氏的时候尤其觉得舒爽。
  谁知他正在兴头上,门外却有人传话,说是吴氏派人找他。
  他将人打发了,结果过一会儿又有人来了,这次却说是孟氏有要事见他。
  楚滔这些日子故意一直晾着孟氏,不虐待她却也不理会她,就是想让她悬着心害怕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了,他处理完其他的事情再去应付她,这样才好拿捏她。
  而且到时魏国那边估计也得到消息了,他可以根据魏国的动向再做进一步的决定。
  谁知他还没去,孟氏就等不及了。
  楚滔笑了笑,最后在柳氏身上动了几下,起身擦拭穿衣离开了。
  出门却发现来传话的仍是吴氏的人,眉头不禁一簇:“夫人去了大嫂那里?”
  下人点头应是,楚滔暗骂一声,眉眼更沉,加快脚步向凤栖宫走去,生怕吴氏坏了自己的大事。
  到了凤栖宫内,得知吴氏的来意,松了口气,正欲对孟氏说什么,却听她率先开口。
  “我可以从凤栖宫搬出去,但我有个条件。”
  条件?
  楚滔轻笑:“大嫂觉得,你现在还能跟我谈条件?”
  孟氏面色似乎有些紧张,但扬着下巴不肯退让。
  “我不能,但是我女儿能。”
  倒是很清楚自己还有什么价值。
  楚滔勾唇笑了笑:“那大嫂先说说看,有什么条件?”
  “我要给绵绵写封信。”
  自从楚滔进宫,就将孟氏完全隔绝了起来,无论是柳氏还是楚瑶留下的人都再也无法接触她,更不用说帮她带什么书信出去。
  楚滔想了想:“可以,不过要我看过之后才能寄出去,不然我怎么知道你会不会在信里写什么不该写的东西。”
  孟氏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




第113章 约见

  孟氏当着楚瑶的面写了一封信; 信里并没有说楚滔谋反的事,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到他; 只是表达了身为人母的思念; 以及告诉楚瑶自己一切都好,让她不必挂心。
  楚滔接过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甚至将每一行的起始和末尾; 以及斜向穿插有可能连城句子的地方都看过了,确定没有藏头藏尾的传达什么不该传达的消息; 这才嗯了一声又将信还给了她。
  孟氏随手取过一个信封又写上珍月亲启的字样,落了自己的款; 要将信塞进去。
  一旁的楚二娘却似乎想起什么; 站出来道:“等等。”
  说着转头对楚滔道:“父亲; 那信封也要好好地查看一番才是!谁知道里面是不是夹带了什么!”
  “而且我听说有些纸墨特别处理过,字写上去根本不显,要对着烛火映照烘烤; 或是浸上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您可小心别让人钻了空子!”
  楚滔愣了一下; 觉得有些道理,转头对孟氏笑道:“大嫂别觉得不高兴,我这也是防患于未然; 毕竟你也知道,你那女儿……可的确不容小觑。”
  孟氏脸色有些不好,他也没有在意,当即让宫人端了个烛台过来; 将上面的灯烛点燃,然后拿起孟氏已经写好的书信,将信纸信封都烘烤了一番,半晌也没见到什么异状,这才放了下来。
  孟氏冷笑一声,端起桌上的茶杯,对着他放回桌上的书信就泼了过去。
  墨迹晕染,信纸信封都没能幸免,片刻便只余一团分不清字迹的墨渍,别说是显现出什么特别的字迹了,就是原本的字迹都看不清了。
  “这下二弟该放心了吧?”
  她说着让婢女擦拭了桌子,又重新取过一个新的信纸和信封,欲动笔重写一封的时候,又抬头看向楚滔。
  “要不二弟来给我选纸?或者另给我备些笔墨纸砚?免得我做什么手脚。”
  说到最后目光却落在了楚二娘身上,责备的意思明显,
  楚滔留她还有用,现在并不想跟她的关系闹得太僵。
  加之刚刚楚二娘也是临时起意才说了那么几句话,连他这个做父亲的都没想到,孟氏就更不会想到了,没道理提前做什么手脚,故而大度的抬了抬手道:“大嫂随意。”
  孟氏鼻端发出一声轻哼,视线从楚二娘脸上收了回来,提笔将刚才的信重写了一遍,装进信封交给了楚滔。
  楚滔接过,表示自己一定会让人把这封信送到楚瑶手里,之后便带着吴氏和楚二娘一起离开了。
  待他们离开之后,孟氏起身回到内室,直到内室的门关上才松了口气。
  她早已想好待楚滔来的时候要跟他讨价还价写封信给绵绵,只是的确没料到楚二娘会忽然开口说那样的话。
  不过好在她料到了楚滔或许会怀疑,故而准备了好几个一样的信封。
  除非楚滔真的谨慎到亲自给他准备信封,否则无论他最终选了哪个,都是一样的。
  …………………………
  信送到楚瑶手里的时候,她与魏祁已经在路上。
  楚滔谋反的事他们已经知道,但这都是内部消息,没有任何证据,明面上的事楚滔处理的很好,最起码让人无法直接找到反击的理由。
  抓不到把柄,贸然行事只会让魏国和楚瑶受天下人指摘。
  魏祁是无所谓,但楚瑶不行,她是楚国的外嫁之女,一旦和楚国反目,天下不知多少人要戳她的脊梁骨。
  魏祁不愿她背负这样的责难,所以一直把她看的紧紧的,不让她贸然出手。
  因为他知道,为了孟氏,楚瑶是可以不顾什么名望声誉的,冲动之下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
  好在这段时间楚瑶听了他的劝,再加上楚国那边传来消息,确定孟氏暂时的确是安全的,所以楚瑶虽然担心,但没有真的做出什么冲动的事,而是按他所说的先前往魏楚两国边境,在距离楚国最近的地方驻扎下来。
  如此一来,既可以对楚国施压,让他们知道魏国重兵压境,不敢轻举妄动伤害孟氏,而楚国那边有什么消息,也能以最快的速度传回来,路上少耽搁一些时间。
  只是没想到,孟氏在信里,却说让他们去另一个地方。
  楚瑶收到孟氏的信时,只粗略扫了一眼发现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就知道这信一定是楚滔看过之后才寄来的,母亲不可能给她传达什么消息。
  略一思索,她便找来一把剪刀,把信封沿着边缘齐齐整整的裁开,将信封内侧朝外摊开放在了桌子上,用烛光映照着在底部的地方寻找着什么。
  果然,最靠下的位置有几处比信封颜色稍微深一点儿的字迹,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因为与信封本身的颜色太相近了。
  而写字的这面原本是包在信封里面的,又是最靠下的位置,除非是将信封拆开,否则直接从外向内看的话,根本就看不出什么。
  这还是楚瑶当初一时无聊,与孟氏聊天时说到的事。
  说是在大燕的时候,她要选一些耳力目力及武艺等各方面都极好的人为自己所用,周先生教她的一个法子。
  周先生说,有些人看上去很正常,眼神与常人无异,但保不齐有没有一些小毛病,比如目力虽远,但是对颜色的分辨却有些小差错。
  这种人平日里还没什么,真要用的时候不小心出了错,便可能是大错,所以便教了她一些法子,能尽可能的将其筛选出去。
  用相似的颜色在与之颜色相近的地方写字就是其中之一。
  这样不仅能筛选出那些不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人中还能挑出眼神儿特别好的。
  楚瑶当时不过是顺嘴一提,刚刚见孟氏给她写的信里没什么东西,又觉得她不会千里迢迢想尽办法只写这样一封信给自己,便忽然想到了此事。
  果不其然,就看到了信封内侧的这行小字。
  “让楚滔带我到黄谷城见你。”
  黄谷城是一个地理位置比较微妙的地方,不仅是魏楚两国的交界,与赵国亦是接壤,形成了一个交岔地。
  虽然魏祁与楚瑶现在改道去那边也很方便,但是却不明白孟氏为什么要选在这个地方。
  因为这个地方离魏楚赵三国都太近了,而且离楚京也不如他们原本要去的那里近。
  “或许因为是三国交界,所以岳母觉得楚国不敢轻轻举妄动,做出不利于我们的事情?”
  不然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赵国渔翁得利。
  可是也不大应该啊,赵国式微,虽然在近期对燕的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也没胆子敢同时占楚国和魏国的便宜。
  别说赵国了,就是因为大旱而举步维艰的周国如今都不敢。
  楚瑶也想不明白,但还是决定按照孟氏所说的去做。
  因为这是孟氏好不容易传递给她的消息,她相信她一定是有她的打算。
  在无法联系上她,不能确定事态发展的时候,按照其中一方定好的路线去走是最好的选择,最起码对方是有准备的,总好过他们都被楚滔牵着鼻子走。
  只是现在的楚瑶,并不知道孟氏准备做什么。
  …………………………
  楚滔一直在等魏国那边联系自己,只有沉不住气先联络他的时候,才能证明孟氏的价值。
  事实证明,之前让孟氏写封信给楚瑶是对的,楚瑶收到信后果然没过多久就给他送来消息,约他在黄谷城见面,要求他必须带上孟氏,只有确保孟氏安全,她才愿意和他谈条件。
  “黄谷城。”
  楚滔喃喃,蹙了蹙眉:“怎么选在这么个地方?”
  有人低笑,说出了跟魏祁一样的猜测。
  楚滔轻嗤一声,满眼不屑。
  且不说赵国敢不敢,就算敢,他也没打算让人带孟氏出城去见楚瑶啊。
  要么楚瑶自己带人入城,要么就远远地隔着城门看一眼。
  他可不会那么傻,把孟氏亲手送出去还给楚瑶。
  “那君上,这次派谁带孟氏前往?”
  有人问道。
  楚滔想了想,犹豫间楚岱山却亲自上前,说愿意亲自带孟氏去黄谷城。
  他一把年纪,长途跋涉其实并不妥当。
  但要说合适,还真没人比他更合适。
  毕竟魏国那边是魏世子和珍月亲自前来,他们这边不派个年长又有威望的,难免让人觉得不看重此事,而且也镇不住对方。
  再者楚滔如今跟楚岱山等人关系紧密,很多事情也只有楚岱山他们知道,别人并不清楚,就是去了也无法很好的处理这件事。
  所以最终楚滔还是同意了让楚岱山带孟氏前往,没几日便启程,向着约定好的黄谷城去了。                        




第114章 谈判

  黄谷城四周都是一片沙地; 草木不生,所以十分空旷; 也难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