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陛下总是被打脸 >

第12章

陛下总是被打脸-第12章

小说: 陛下总是被打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如让公主提出把这些东西留下来?他们既然把添妆给了公主,那自然可以由公主随意处置吧?”
  若是公主说嫁妆太多不便带去魏国,主动提出留下一些,那这件事就顺利得多了!
  有人觉得这个主意很好,跟着附议。
  楚沅却头疼的摆了摆手。
  “没用的,我让珍月试着跟穆寨主提出过这件事了,被穆寨主一口回绝。表示公主如果不收,他们就原样带回去。”
  不止如此,穆成还对他这个楚王表示了诸多不满,直到现在楚沅想起他的话,还觉得脑子发烫,脸上一阵火辣辣的。
  “我们兄弟二人本以为公主回了楚国,自会受尽宠爱,再没有什么能用到我们的地方了,没想到楚王却把她嫁给了魏世子。”
  “当年燕京人人皆知珍月公主与魏世子不合,楚王不会不明白把她嫁过去意味着什么吧?”
  “若非我们偶然从途经宁安寨的商队那里得知公主的婚事,只怕来送这一趟都不能。”
  “公主嫁去魏国势必不会被魏人善待,能依靠的就只有钱财这些死物而已,自然应该多带一些,不然她以后在魏国没有倚仗,岂不是连吃喝都要看人脸色?”
  “为了把这些添妆顺利带来,我们五十人一队伪装成六十个商队才顺利离开燕国边境来到楚国,结果这些东西却不能为公主所用,那我们这一行又图什么?”
  一字字一句句,当着楚沅的面打在他脸上,生疼生疼。
  有人气愤不过,喃喃低语:“都已经给了公主了,却还说要带回去,他们讲不讲理!”
  旁边有人轻笑:“刘大人,宁安寨如今本来就是土匪窝,你跟土匪讲什么道理?”
  那刘大人一听,更为恼火:“既然他们不让留下,那就抢过来!咱们楚京数万兵马,难道还怕他们三千人吗?”
  这回不待楚沅说话,楚滔便已讽刺回去。
  “刘大人,您好歹也是个文官,说话要点儿脸面。人家好心来给公主送嫁,全城百姓都看在眼里,结果咱们为了那些钱财就做出杀人夺宝的事情,这和土匪又有什么区别?到时候传出去受诸国耻笑,又有什么资格打着勤王的旗号攻打大燕?”
  “何况穆氏兄弟如今虽只带了三千兵马,但宁安寨残留了多少兵马尚未可知,万一他们的两位寨主在这里出了什么事,宁安寨群情激奋反过来攻打我们楚国,我们有多少多余的兵力可以抽出来镇压他们?又有几成胜算真的镇压得住?到时候难不成刘大人亲自领兵前往,剿杀穆家军?”
  笑话,连燕国三万精锐亦不敌的宁安寨,怎么可能是他一个文官能带人攻的下来的?
  刘大人面红耳赤,心中气恼却又不知如何反驳,只能一甩衣袖:“那楚大人说该怎么办?”
  楚滔沉默不言,看着楚沅没有说话。
  这件事情解决不了,除了让公主把嫁妆带走,他们别无他法。
  楚沅心中其实也早已清楚这一点,只能扶额叹息,无奈的道:“所有的嫁妆都让公主带走,我会与魏国协商,在婚书上再加一条,让他们不得动用公主的嫁妆。”
  至于有没有约束力,魏国会不会听,谁心里都没底。
  就像当初那条让魏国保证楚瑶在五年内性命无忧的约定,谁又知道真的到了魏国,魏国那些人会对她做什么呢?
  众人沉默片刻,有人小声道:“不如把公主先前的嫁妆留下来,只让她带走宁安寨准备的那些?”
  能省一笔是一笔啊。
  谁知这话却惹怒了楚沅,楚沅当即大怒。
  “我堂堂楚国国君的女儿出嫁,旁人送来了丰厚的添妆,连城中商户和百姓也都送了,本王自己却什么都不送,传出去你是想让本王受尽天下人耻笑吗?”
  那官员也不过随口一说,哪想到就碰到了楚沅的逆鳞,吓得当场就低下了头去,伏地叩首。
  “下官有罪,还请君上息怒。”
  楚沅深吸了一口气,懒得理他,直接广袖一挥,当场下令:“宫中给公主准备的嫁妆再翻一倍,在公主出嫁前务必准备好!”
  此言一出,殿中众人均是心中一颤,连连瞪向那跪趴在地上的官员。
  没事多什么嘴?这下儿好了,送出去的更多了!
  …………………………
  八月初六,魏国迎亲队伍如期入京。
  魏祁在几位使臣的陪同下,骑着马沉着脸进入了楚京,随行数千人马缓缓而行,声势浩大,鼓乐齐鸣。
  楚国官员在城门处迎接了他们,待鼓乐稍停之后,带领诸人向楚宫走去。
  楚京的百姓一如他们之前所到的地方一般,热闹的挤在道路两旁,围观着他们的队伍。
  萧谨言笑着调侃:“世子这回又要掷果盈车,被楚京的女子砸破头了。”
  先前到过几处,因为魏祁相貌清俊,丰神朗朗,许多楚国女子都喜欢往他的车上扔些瓜果,魏祁不胜其烦,因此一点儿都不觉得有多好笑,冷冷道:“我今日又没坐马车。”
  “没坐马车也一样可以扔果子吗,就算不扔果子扔些荷包帕子什么的也可以啊。”
  魏祁没有理他,骑着马继续向前走去。
  走了一段儿,萧谨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今天怎么完全没人往你这里扔东西啊?”
  别说扔东西了,就是看他的人都少,那些楚国百姓好像更关心他们身后带来的聘礼。
  不至于吧?楚国难道穷成这样了?百姓只关注金银财宝,对其它一概不看?
  正想着,却听耳边传来围观百姓的低语。
  “没了?”
  “没了!”
  “竟然没了?”
  “真的没了!”
  “这么少?”
  之后便是一片嘘声,怎么听上去都像是……喝倒彩。
  这楚国百姓怎么回事?就这么迎接他们魏国的世子?就这么欢迎他们远道而来的迎亲队伍?
  萧谨言皱眉,一旁有魏国的官员亦是眉头微蹙,不满的对魏祁道:“世子,您别理会他们,穷山恶水出刁民,楚京前些年才被楚王收回来,这里的民众自是良莠不齐,什么人都有。”
  他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自然被旁边一些百姓听到,立刻有人不高兴了。
  “什么叫穷山恶水出刁民?谁穷啊到底?”
  “就是,带着这么点儿聘礼来娶我们公主,还好意思说我们穷……”
  “咱们城中商户给公主准备的嫁妆加起来恐怕都比他们多!”
  有人借着人群的掩盖愤愤的表达自己的意见,零零散散东一句西一句,一时间分不清哪句话是谁说的,但很明显大家的意见都差不多。
  魏国使臣愣住了,觉得受到了羞辱!
  我们穷?我们带来的聘礼虽然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迎娶一个国主之女还是符合规制的!
  虽然他们很多人并不看好这场婚事,但他们身为魏国的大臣,也做不出丢了自己国家颜面,克扣女方聘礼的事,所以所有聘礼都是合乎规制,一点儿不少的带来的。
  结果这些楚民,竟然说他们穷?
  魏国使臣感到十分不满,但显然现在不是跟这些刁民争论这个的时候,不然到晚上都走不到楚宫了!
  他们强忍着怒气前行,一路上半点儿没有听到楚京百姓对他们世子的夸赞,反倒全都是为珍月公主感到惋惜的。
  “咱们公主这么好,竟然嫁了这么个人……”
  “是啊,真是亏了!我都替公主不值!”
  “遇人不淑,公主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啊……”
  “遇人不淑什么意思?”
  有没读过书的人不解
  “就是嫁了一个不好的丈夫!”
  立刻有人帮着解释。
  魏祁额头青筋一跳,握着缰绳的手渐渐收紧。
  遇人不淑?
  他……不淑?                        


第13章 交锋

  直到看见楚瑶满满三箱嫁妆单子,魏国官员才知道自己刚刚入城时为何会受到那般鄙视。
  楚国给楚瑶准备的嫁妆已经远远超过他们最初收到的原始的嫁妆单子上,多出来的东西是之前的数百倍不止,富可敌国。
  “这……这是怎么回事?”
  魏国官员面露惊异。
  就他们所知,楚王绝不可能给珍月公主准备如此丰厚的嫁妆,连嫁妆单子都按箱来算。
  嫁个女儿而已,他还能把国库搬空了不成?
  有人向他们解释了多出来的嫁妆由来,魏国官员得知后更惊讶了。
  “穆氏兄弟?穆氏后人?大燕那个将帅之府,不败将军穆怀山的后人?”
  “正是。”
  穆成拱手:“在下宁安寨寨主穆成,将会随珍月公主一同前往魏国,随侍公主左右,届时有什么对魏国风俗不了解的地方,还望诸位大人多多指点。”
  语毕,不待魏国那边有所反应,楚国这边已是一片慌乱。
  “穆寨主说什么?你要跟公主一起留在魏国?”
  “正是。”
  “这怎么可以?!”
  “为何不可?”
  “你先前只说给公主送嫁啊!”
  我们还打算等你回来让你留在楚宫,为楚国效力呢!
  “我是说给公主送嫁啊,送嫁之后舍弟及大山等人将会回到宁安寨,我与大锤及其它三千兄弟留在魏国,做公主驾前仪仗。”
  仪仗?你们是要去做仪仗还是她的倚仗?
  楚国官员惊愕之余又有些羞怒
  就算是为了报恩,送那么多添妆已经可以了吧?何必把自己的前程也搭进去!
  而且事先半点儿风声没有走漏,直到现在才说出来,这分明是怕他们楚国阻拦,所以先斩后奏。
  楚沅亦是皮笑肉不笑的对穆成道:“穆寨主不要说笑了,这种事岂是你说留就留的,三千兵马入境,若非魏国答应,就算我楚国同意也没有用啊。”
  话音落,就听魏国那边传来一句:“我们答应。”
  说话的人正是魏祁。
  他这话接的很快,别说是他,就是魏国官员也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魏祁无视这些人或惊疑或不解的目光,直接对穆成道:“穆将军愿意随公主前往魏国是我大魏的荣幸,欢迎之至。”
  娶了一个他不愿意娶的女人,得到一个百年难求的将帅之才,这门婚事总算有了那么一点儿用处。
  楚沅听了面色更黑了:“世子,此等大事您还是与魏王商议之后再做决定吧?三千兵马留在魏京,魏王可不一定会答应。”
  魏祁唇角微勾:“楚王多虑了,这点儿小事我还是可以做主的。”
  三千兵马而已,对魏国造成不了太大影响  穆成这个将才却不可多得。
  万一以后能够说服他为魏国效力,就等于给魏国凭空添了一位大将,这位大将不仅治军有道,而且在大燕边境还有数万兵马进可攻打大燕,退可攻打楚国,何乐而不为?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穆成先留在魏国才可以。
  所以他为什么不答应?
  旁边一众魏国官员这时也反应过来,虽然有些人心中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但此时世子已经答应,这件事看上去又的确有利可图,他们自然是要站在自家世子这边,遂一个个点头。
  “是啊,三千兵马而已,我魏国又不是容不下!”
  “没错,临走前君上说了,此次迎亲事宜都听世子安排,既然世子答应了,那我们自当盛情相迎。”
  你们当然会盛情相迎!这般可遇不可求的将才,换了谁不盛情相迎?也就大燕那些傻子好日子过久了,才会灭了穆氏全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