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陛下总是被打脸 >

第138章

陛下总是被打脸-第138章

小说: 陛下总是被打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祎不欲再跟她说以前那些事刺激她,正准备随便找个别的话题让她分分心,却听她自己忽然念叨了一句:“你父亲要是还在就好了……”
  那他就不用去死了。
  后面这半句她没有说,但魏祎却身子一僵,明白了她的意思。
  祖母死了,若是父亲还在,就不用面对那么多为难的境遇,就不用在绝望中做出那样的选择。
  或许在母亲的心里,一直在隐隐希望祖母能早些死去。
  她身为一个儿媳,且是一个规规矩矩谨守本分的儿媳,心中知道这样的念头是大逆不道的。
  但是站在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角度,她又真的希望魏老夫人这样的祸害能够从此消失,再也不要出现在她的生活里。
  她怀着这样矛盾而又纠结的心思活了二十多年,心里早已经扭曲的不像样子了,所以才会在逼急了的情况下杀了魏老夫人,杀了她之后却又因为受了刺激而骤然发疯。
  魏祎低垂着头,双拳稍稍收紧:“父亲他……他……”
  他想说些什么来安慰郭氏,但是开口之后却发现对于这个几乎从未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的男人,他竟然完全不知该说什么。
  他的父亲早就已经死了,他甚至连一句有关于他的谎言都编不出来。
  郭氏却不需要他说什么,静静地坐在桌边握着茶杯,陷入了那些只能自己憋在心里,从不曾开口对魏祎讲述的往事里。
  她被魏老夫人选中,嫁给了一个权倾天下的男人。
  这个男人她从未谋面,但是从定亲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做好了和他一生一世举案齐眉的打算,更何况在掀开盖头看到他的第一眼后,她便将自己所有的少女春心都交付出去了。
  她不知道魏老夫人打算做什么,只知道家里长辈让她以后一切听婆婆的话,魏老夫人自己也说她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只要乖乖听话相夫教子就可以了。
  她觉得这不是原本就应该做的吗?很正常啊,所以从未多想过。
  直到新婚当晚,她的夫婿不碰她,眼神里甚至带着不加掩饰的厌恶。
  直到后来,为了让她怀上子嗣,魏老夫人一杯接一杯的酒送过来。
  郭氏从没有想过婚后的生活会是这样的,她觉得屈辱,觉得羞耻,更受不了自己的丈夫每次事后的冷漠,于是趁着魏老夫人不注意,总是偷偷去服避子汤。
  魏老夫人没料到她有这样的胆子,所以从不曾注意过,只以为她是跟魏振亲近的少,所以没有子嗣。
  后来有一次,下人又端了酒过来,魏振正要喝的时候,有人来找那下人说老夫人那边出了点事,让她赶紧回去。
  她当时也不知哪来的胆子,趁着那人转头说话的工夫,飞快的将魏振手里的杯子抢了过来,把里面的酒全都倒在了自己腰侧不显眼的地方,然后又将杯子塞回了魏振手里。
  等那下人转过头来,以为魏振已经喝完了,没有多想便离开了。
  她没有跟魏振说什么,也没有理会他吃惊的眼神,回房睡去了。
  夜半时分,没有喝酒的魏振却又翻身压在了她身上,做了跟以前一样的事。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觉得这次他好像温柔了许多。
  因为这点儿温柔,她事后没有喝避子汤,然后有了魏祎。
  郭氏在嫁过来之后不久就知道了魏振和沈五娘的事,但是那时她真的觉得,魏振应该是将沈五娘放下了,打算好好跟她过日子了的。
  可老夫人却并没有因为他有了孩子就放松对他的掌控,最终当得知沈五娘和她的那两个孩子都因他而死的时候,他还是受不了了,选择了去死。
  郭氏刚刚升起的那么一丁丁点的希望,还没来得及好好回味一下,就彻底破灭了。
  魏振临死前让人给她带了一封信,信中头一次唤了她的闺名。
  他说:夕彤,对不起。
  这封诀别书,只有五个字,再无其他。
  所以不用别人跟她解释什么,他也知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大郎,你父亲若在,一定会让你娶个自己喜欢的女子的。”
  她放下茶杯拉着魏祎的手,满目慈爱。
  “只要是你喜欢的,我们都喜欢,不拘什么出身,也不拘什么嫡庶。”
  魏祎浅笑,回握住她:“我知道,孩儿以后若有了喜欢的女子,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母亲,让母亲帮我去提亲。”
  郭氏听了果然很开心,一叠声地告诉他她其实早就已经将聘礼准备好了,只是怕他烦所以没跟他提过。
  母子俩就着这个话题说了半晌的话,郭氏也不觉得累,魏祎竟也没觉得烦,直到下人说四郎君来了才停下。
  魏祎起初有些担心郭氏认不得魏佑,谁知她或许是心情好,连神志也跟着清醒了许多,一眼认出了魏佑,拉着他问他怎么过来了。
  若不是事先知道这位大伯母的精神出了点儿问题,魏佑几乎以为她还是正常的,跟以前一样。
  他得了楚瑶的叮嘱,不能在郭氏面前提起死去的太后,也尽量不要提起什么往事,便寻了些能说的说,当然也没漏了他的小侄儿是个天生奇才这件事。
  郭氏听了却大感兴趣,提出想去看看魏昀。
  魏昀脸色微变,张着嘴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题。
  大伯母虽然看上去没什么事,但毕竟患有疯症,他不知道应不应该带她去看他的侄儿。
  万一……万一她待会儿忽然发作了呢。
  魏祎明白他在担心什么,正想找个借口搪塞过去,让母亲打消这个念头,那个楚瑶派来的婢女却已经应下了。
  “好啊,夫人等奴婢去拿件斗篷来,免得冻着您。”
  说完便真的去拿斗篷了。
  这下魏祎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觉得似乎不应该带母亲去,但是又不想让母亲不高。
  还是另一个婢女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说是郭氏曾经也去看过魏昀,楚瑶并没有拦着,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跟着一起过去了。




第153章 英武

  虽然郭氏患了疯症; 但一来楚瑶知道她对孩子没有恶意,肯定不会带着什么刀刃来看孩子。
  二来她身边的婢女多会武艺; 甚至连魏昀的奶娘都会; 郭氏来时大可让她们警醒些就是了。
  若是真让郭氏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在她们眼皮子底下伤了魏昀,那她们也都不用干了; 趁早换个差事吧。
  所以对于郭氏想看孩子这件事; 她并不觉得抵触。
  魏祎对此很是感激,过年时给魏昀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封。
  魏昀年纪还小; 对这些还没什么概念,但是让他十分高兴的是; 正月十五上元节的时候楚瑶抱着他出去赏花灯了。
  去年这个时候; 因为魏昀还在襁褓中; 所以魏祁楚瑶只在城楼上抱着他看了看外面。
  今年他已经能直起腰背,自己伸手去指,或是啊啊几声表达自己的意愿了; 楚瑶便带他出来了,想让他近距离去集市上玩耍一番。
  楚京认识楚瑶的人太多了; 为了防止让人认出来,她披着厚重的斗篷带着大大的兜帽,面上还围了一层面巾; 只露了两只眼睛在外面。
  好在冬日天冷,大家为了御寒都穿得厚,披斗篷带兜帽的比比皆是,她这打扮倒也不显得太过奇怪。
  魏祁跟她相似的装扮; 只是脸上没蒙面巾,面容隐藏在兜帽的阴影中,也不太显眼。
  加之他在百姓面前露面少,认得他的人估计也不多。
  两人抱着孩子穿梭在人群中,就像是寻常富贵人家的老爷带着家眷出来游玩,再普通不过。
  但实际上四周跟着不下三十个护卫,悄无声息的散布在各处,看似跟他们一样在逛街,实际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着他们身边的动静,一有不对就会第一时间冲上来。
  魏佑虽然从小不知道逛过多少灯会了,但却是头一次来楚京,跟在他们身边颇为新鲜的四下走动着,左看看又看看,最后由衷发出一句感慨。
  “这里可真热闹,比起京城也不差。”
  楚国如今已经成为魏国的一部分,这个京城指的自然也是魏京。
  但是因为魏延直接把楚国给楚瑶做封地了,一应地名便也都没改,楚京则只是把原本“京城”的牌子摘了,改成了“楚京”而已。
  楚京这两个字,原本指的是楚国的京城,现在则只代表一个城镇了。
  “小郎君这就有所不知了吧?”
  有商贩笑着给魏佑解释。
  “咱们楚京虽然不是真正的京城了,但是太子妃当年可是在这里出生的,也是从这里出嫁的,而且出嫁后还回来了,在这里生了孩子,直至今日仍住在楚宫。”
  “你想想啊,太子妃是什么人啊?那可是长宁王啊!大魏第一个女王爷,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咱楚京出了这样一个人物,那证明什么?”
  魏佑看着他颇为得意的眼神,又用眼角余光瞄了眼自己的大嫂,摇了摇头。
  “不知道。”
  商贩正等着他这句,一拍大腿道:“自然证明楚京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啊!”
  “所以自打太子妃回来并被封王之后,先前好多弃城而去的人又回来了!”
  “这还不算,许多外乡人也都争着想要进来,蹭一蹭咱们太子妃的灵气,所以小郎君才会看到今日盛景。”
  他口若悬河,说起来头头是道,可谓慷慨激昂,中途还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座灯山。
  “不止如此,因为太子妃的缘故,咱们楚京的小娘子们也都成了香饽饽,多少外乡人想要求娶,就连城东周记饼铺家的小娘子都嫁给了奉顺钱庄大东家的儿子。”
  “瞧见没,就是那个,灯山做成了梅子饼的那家。”
  魏佑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座做成了梅子饼的灯山,看上去……丑的十分壮观。
  那商贩不无嫉妒地道:“往常这条街上哪有周记饼铺摆灯山的位置啊,但是就因为当初太子妃回来的时候,点名要吃他家的梅子饼,他就刺啦一下!上天了!”
  商贩说着做了个烟花上天的姿势。
  魏佑听的险些笑出了声,那商贩见他高兴了,总算扯到了正题。
  “小郎君,当初太子妃点名要吃的可不止一样东西,我家的酱肉那也是榜上有名啊!而且是太子妃第二个提起的!”
  他说到这儿,旁边忽然响起呸的一声。
  “陈老二!你又在这里胡说八道!当初太子妃第二个提起的明明是我家的果脯!”
  “呸!”
  陈老二毫不客气地啐了回去。
  “你那是看周记饼铺被太子妃点了名,自己上赶着毛遂自荐的!太子妃人好心善,不好意思驳了你才应下了!这算什么第二?我家酱肉才是太子妃自己亲口点名的第二!”
  说着又对魏佑摆摆手:“你别理他,这刘老头就是人老脸皮厚,没事儿就喜欢自己往前凑!”
  刘老头不服,扯着嗓子还在说什么,陈老二却已懒得理会他,转眼间又换回那副笑眯眯的模样。
  “太子妃那个时候身怀有孕,正是胃口不好的时候,最是讨厌大油大腻的东西,但偏偏!就喜欢我家的酱肉!可见我家酱肉做的好啊!酱香浓郁又不油腻,佐酒配茶都合适,小郎君要不要来二斤尝尝?”
  魏佑哈哈大笑:“你这人到会做生意,有趣有趣。”
  说着让他包了二斤,让下人付了银子收起来了。
  接下来的一路尽是这样叫卖的人,大家都以被太子妃点过名为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