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喜耕肥田:二傻媳妇神秘汉 >

第83章

喜耕肥田:二傻媳妇神秘汉-第83章

小说: 喜耕肥田:二傻媳妇神秘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书生没想到,杜笑竹会如此毫不隐晦,如此直白的指责,却让人难以招架。
    不得那人再说什么,杜笑竹便接着道。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却是自己丢的,既然自诩读书应自省,说不吾日三省吾身,但遇事至少三思而行。
    凭你们这般无端指责别人,还想别人尊重你,见过不要脸的,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还真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无端丢了读书人的脸。”

  ☆、301。第301章 君子之交

那人没想到杜笑竹嘴皮子这么溜,被说的一愣一愣的,竟无法反驳。
    不禁将目光同为读书人的其他人,然却并没有人声援,就连刚刚被他称为吴兄的人,也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样子。
    杜笑竹的话,虽简单直白,却也是这个道理。
    原本还抱着看好戏心态的人此时也敢小看了杜笑竹,别看她年纪不大,这般道理就是他们读了十数年的圣贤书,也未必能明白。
    这书局中偶有争论,大多数是一些读书人见解不同引起的争辩,早已是见怪不怪。
    原本掌柜的只安心的坐在柜台后看自己的书,只到这当中女子的声音传来,这才抬眼看来。
    只见两个书生拦住了一小姑娘的去路,掌柜的到不会以为这书生敢在方氏书局调戏人家姑娘,毕竟他们东西与这县太爷也是有几分交情在,何况方氏书局这一辈辈积累的人脉也不是开玩笑的。
    但到底还是在书局之中,到不能真的放任不敢,放下手中的书本,寻声走去。
    而书局本也不大,几人的对话没有刻意低声音,他到亦是听得一清二楚,站在人群外的掌柜不禁嘴角嗪着笑意。
    这帮书生平素也是清高惯了,如今能在这小姑娘手中受点教训到也不是什么坏事。
    瞧着那姑娘吃不着亏,掌柜的便打算回去继续看书,这才一转身便见自家少东倚在柜台边,而他身边的人正是,衙门里的人。
    掌柜的心里咯噔一声,‘这下坏了,少东家平日里最好面子,现在让衙门里的人瞧见有人在他的地盘闹事,一定会觉得失了面子,他怎么忘了少东在后院呢。’
    掌柜心中一片懊悔却没见,少东身边之人,瞧着那争论的方寸之地,似乎一脸喜意。
    杜笑竹见那两人没再说什么,便不打算再理会他们转身欲走。
    甫一转声,便听到一声惊喜的声音道,“杜姑娘,真的是你!何时到的,怎么没提前说一声,在下好去迎迎。”
    太过热情的声音,把杜笑竹吓了一跳,他们似乎相识不久,也不过是数面之缘,以前他总是一幅苦大愁深的样子,不想分别不足一月,变化到是不小。
    杜笑竹款步走来,点头致意,“林公子,许久不见。”
    她也很意外在这里遇到林默生,只是看到他的变化杜笑竹也为他高兴,至少比初见他是多了几分生气,不似那般消积。
    原本看过热闹准备散去的人,却又纷纷驻足观看。
    瞧着不过乡野村妇,没想到还认识衙门里的人,难怪刚刚对阵那两个书生,气势上竟然丝毫不输。
    林默生本来是奉了县太爷之命来找方氏少东寻问一些事情,没想到竟然会意外的遇到杜笑竹自是喜不自甚。
    而他身边亲自送他出门的方氏少东,见他这般到觉得十发奇怪,要说这凌县令到娄县任职并没有多久,而他也是与他自京城相识。
    虽关系不甚亲密,但也算得上君子之交。

  ☆、302。第302章 相邀

自从上次凌县令巡视带回这位林文书后,对他就十分看重,常常委以重任。
    他与凌县令私下交谈时也曾听他提过,林文书亦是世家出身,虽说任职不久,却也是颇有才干,私下里更是严以律己,甚少与人相交。
    只是怎么今日对这个村姑如此看重,甚至可以说是恭敬。
    没错,就是恭敬,可以说便是与县令相处,似乎也没见他这般态度。
    方氏少东不禁好奇这村姑究竟何许人也。
    这在书局里的人,或许不认识林默生,却少有不认识方氏少东的人,而这个人却是和方氏少东并肩而立,自是不凡,便便就这样的人却对一个村姑如此热情。
    若是这村姑长的倾城倾国就算了,偏偏不过是个还没发育好的小丫头,五官虽说生的不错,比一般人强些,但到底太单薄了点。
    除了伶牙利齿外还真没看出有什么不凡之处。
    杜笑竹完全无视这些好奇的目光,径自走的林默生面前停下,他到没把他刚刚说要迎她的话放在心上,她又不是什么大人物。
    他那人说多半是,瞧见了刚刚的事,表明了要给她撑腰的态度罢了。
    不管如何,林默生现在也是衙门的人,何况县试在即,便是任何一个读书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得罪了衙门里的人。
    否则,科考时给他们穿个小鞋可是方便至极,哪个读书人十年寒窗盼的不是功名加身。
    杜笑竹自是不知他们那些心思,只是瞧着林默生如今的变化,也是真心为他高兴。
    林默生见到她亦是真的高兴,当初若不是她提点,自己现在还活在浑浑噩噩之中,而他跟了凌县令过后却也发现,正如杜笑竹所说,凌凡与他人不同。
    这书局虽是清静之地,却不是叙旧的地方,何况还有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只听他道,“前面听雨轩的茶不错,杜姑娘可赏脸同去。”
    “这位姑娘既然是林文书的旧识,不如去后堂说话。我这茶水也不错,何况姑娘来书局想必亦是有事,不如里面商谈。”
    原本对杜笑竹就存了几分好奇的方氏少东,哪肯就这么放人走,林默生话音才落,他便没给杜笑竹回答的机会,直接相邀。
    杜笑竹想着自己的确有事,而这人的话里话外意思也说明的,他便是这家书局的主人,有事可以直接与他谈,这到是再好不过的。
    见杜笑竹眼里有些意动,似怕她后悔似的,手臂微抬,侧了半边身子道了一句,“姑娘,里面请。”
    便亲自给林默生和杜笑竹二人领路。
    这完全不给人拒绝机会的架式,让林默生有几分不满,但想到杜笑竹不会无缘无故到书局来,想来是真的有事,便只好跟着进去。
    这书局的后院要不似尚记那边是个精致的小院,里面竟是别有洞天,假山、池塘应有尽有。
    沿着抄手沿廊,拐过一道拱门,那里面才是真正的宴客的院落,这一些走来少说也是个两进的院子。

  ☆、303。第303章 可惜了

只后面是不是还有别的院落,却是无从可知。
    方氏少东领着二人来到,刚刚与林默生说话的花厅,原本厅里的茶水早收了下去。
    三人刚进了花厅分主次坐下,马上便有下人重新奉上茶水点心。
    方氏少东等了等,见林默生自顾品茶,却没有将自己介绍给杜笑竹认识的意思,也不以为忤。
    便厚着脸皮冲杜笑竹拱手一揖,自我介绍道,“在下方氏书局少东家方祈寒,敢问姑娘芳名?”
    既然说是芳名,那按古人的规矩,女儿家的闺名自然不是能随便与外人道的,杜笑竹眉眼含笑,落落大方的道,“小女子姓杜,夫家姓杨,方少东若不介意,唤我杜娘子便可。”
    夫家?
    方祈寒一愣,没想到她看起来如些年轻,竟已经嫁与人妇了。
    还真是有点可惜,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可惜什么。
    可想想,刚刚林默生似乎也当众唤她杜姑娘,她又为何不反驳。
    方祈寒心中疑云密布,百思不得其解。
    这到也不能怪林默生,初识的杜笑竹的时候,他的确不知她已为人妇。
    还是后来跟随凌凡到了县衙时,才知道凌凡回县城前,曾派过衙门里一个主薄去她家道谢,他亦是后来听去过杨家村的主薄提起才知晓得。
    只是他已经习惯了称她为杜姑娘,这乍一见面惊喜之下竟忘了改口了。
    林默生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有些羞窘之意,心想以后可得注意改口了。
    彼此认识了过后,不用方祈寒问杜笑竹便直接说明了来意。
    方祈寒听她说不是来买书,而是来印书的,不禁十分好奇,“敢问杜娘子,要印何书,书是何人所著?”
    但凡是书局对于印书这事都十分甚重,主要是印书工艺十分繁杂,成本较高,而且书的好坏也关系着书局的名声,若是鸿儒巨著,传世佳作,能从某一书局首发,这所得的不仅仅是利,更是能让书局声名远播。
    所以凡是有些声名的书局对刊印之事更是重中之重,所印之书必定有饱读诗书之人专门把关。
    杜笑竹自是不知这些,闻言也并未立马回答,而是把自己制作的样本拿了出来,交与方祈寒看。
    方祈寒起身双手接过杜笑竹接过来的书册,虽然外表看起来甚是粗糙,但方祈寒却下分郑重没有半点轻视之心。
    伺候在一边的小斯更是取来干净的绢帕给他净了手,才小心的翻动书册。
    才翻开封面,目光触及书册,方祈寒便觉得十分诧异,这种类型的书册,他还是头一次见。
    他所经手过的图书没有千本却也有数百,什么样类型的没有见过,但是开篇就如此有冲击力的他还真是头一回见。
    名家画集,图册,他也不是没见过,更甚者有些拍卖行在拍卖前夕也会将拍卖品画成册让书局印制,但是那些不如眼前的让他震撼。
    原本抱着拜读名家大作的心,此时他也不知该作何表情,似乎时间都凝结在他脸上。

  ☆、304。第304章 如此追捧

而他看到的并非名家大作,而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通篇都是图的书顾名思义……图书。
    与以前见过的那些画册又有些不同,画册是以每幅画都是一个主题,而他看的这本书通篇看下来就是一个整体。
    问他为何知道?因为这本书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像这样通本图画,一页之中便只有寥寥数语的,他从未见过。
    别说是他了,就是他方家祖祖辈辈著书、编书、印书,也从未见过。
    便他却觉得很有意思,比那些刻板文字更有意思。
    更何况这绘画的手法让他觉得新奇,明明简简单单的几笔,但却能把作者的所思所想表达的淋漓尽致,名家巨匠的画作,他见的多了,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画。
    可以说这看起来十分粗糙的东西,却处处透着与众不同。
    刚刚翻开画册,他已经被惊到了,而越往后便越觉得震惊不已。
    故事生动有趣,又富有道理,颇具教化之意,看完整本书他是既惊又喜,惊的是这世上既有人有这等巧思,而喜的是,这东西竟然让他遇着了。
    将这画册反反复复看了数遍,方祈寒才一脸欣喜的抬头看向杜笑竹道,“敢问杜娘子,这是何方高人的大作,不知杜娘子可否为在下引荐一下。”
    他不是家里的那老古董,他知道就算现在还没有这种东西,但一旦推出去只要有好的作品,一定会被大众接受,而且他也从中看出了市场。
    现在很多蒙童所学的三字经、千字文,基本上就是根据民间流传下来,俱有教化意义的故事编纂而成。
    几乎所有学子启蒙时都会读这些书,但这其中蕴含的道理,他们究竟能明多白多少,却因人而异,更因启蒙老师的知识而异。
    但若能把那些以这种形式呈现岂不是更能让人接受,理解,何况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