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1572章

走进修仙-第1572章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桐青本身是做合金的。在王崎当初的“提点”之下,他又兼了一些低温定域的超导研究。
  而伴随着飘渺算器法门的确立,焚金谷最前沿的地带那些处于缥缈之道与物性之道交界地带的研究者们,获得了最直接的反馈。
  量子计算机对量子化学的推动实在是太大了。它可以比传统电子计算机更轻易的模拟原子层级的物性变化。
  连超导体这样复杂的高导电性材料,飘渺算器也可以完成模拟。
  而霍桐青也正是沾了这一点光,做出了几个非常漂亮的实证。
  当然,这与飘渺算法的进步也有相当的关系。
  算君和王崎一样,也是操控兽机关的行家。所以,他也学习了这飘渺算器的构筑之法。
  当然,也必不可少的参与了算法的研究当中。
  在霍桐青论文的基础上,一位南姓的归一盟修士,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超导系统的理论。
  自王崎在南溟完成了“十六重态”的结构之后,研究物性之道、天物流转之道的修士们就越来越明白,“旋转对称”比“平移”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在这个“一百米往返跑十次”比“笔直跑一千米”略微省力一点的世界,这个观念被非常自然的接受并推广了。
  “对称”成为包括晶体学、基本粒子等多个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更早的时候,歌庭派的环流仙子艾若澈,便将“对称性”与“守恒性”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数学体系了。
  而那位归一盟的天才涅槃修士则有了一个天才一般的想法。
  按照艾若澈的算学理论,对称性就是守恒律。它表达了连续对称性和守恒定律的一一对应。作用量的每一种对称性都对应一个守恒定律,有一个守恒量。
  一个无阻力的单摆摆动起来,其左右是对称的,因此,不必求解就可以知道,向左边摆动的高度与向右边摆边的高度一定是相等的,从正中间摆动到左边最高点的时间一定等于摆动到右边最高点的时间,左右两边相应位置处单摆的速度和加速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当然,不止于此。绝大多数物理定理,在经过镜像、旋转、对称等操作之后,都依然是成立的。一个现象成立,那么它的镜像就应该成立。
  除非是被幻术所迷惑,否则一个人必然和他的镜像是一致的。
  但是,有些时候,却不是这样。
  在一些情况之下,这种对称性缺失了。
  所以,“超导现象”这种东西才会出现。
  当然,这位新晋逍遥也谦虚的表示,他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结论,一是得益于不准道人当初的“铁磁模型”,二是得益于原算的超弦模型。
  这一事件当中,唯一有可能受损的人就是弥天昭怎么说呢,祥瑞之典毕竟还是悬而未决的。还有很多人在排队。这位归一盟弟子的插队,有可能导致他得到祥瑞之典的顺序再延后一年。
  只不过,弥天昭表示情绪稳定。
  这一事件,也使得一部分人重新正视超弦理论了。
  这也是那些千机阁弟子急急忙忙去大陆看个究竟的原因。
  超导领域,算是与机关术联系最紧密的几个领域之一。
  法文帝与睿心帝没有听懂“对称性自发破缺”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却知道明白了另一件事。
  人族变得比过去更强了。
  “我们还能学完人族的法门吗?”两位跳出长河主宰自身境界的仙人,产生了怪异的情绪。
  人族已经如此强大了……为什么,它还可以变得更强?
  ……
  但实际上,这件事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最先尝试吸收“对称性自发破缺”的修士,是缥缈宫。
  现在的粒子模型四代八味夸克,本身就是在“对称性”的基础上,以群论构建的。
  而超导领域的对称性破缺,或许与它有很深的关系。
  与此同时,路小茜也在做一种尝试。
  将自发性对称破缺的思路,引入弦论,来解释“灵气”的存在。
  无需预设(3+1+1)维“灵时空”存在的“公理”,将灵气的作用,解释成时空本身的对称性破缺。
  但毫无疑问的是,她没有成功。
  王崎在地底可是为了自己的功法而完善超弦的。他可是一步到位,写出了地球威腾版本的超弦。
  而在这个时代的超弦理论之中,就包含了“对称性自发破缺”这个概念在地球的提出者南部阳一郎的贡献南部阳一郎本身就是弦理论的研究者。弦理论中的南部·后藤作用中的“南部”,就是来自于南部阳一郎。
  为此,路小茜再次致函王崎,希望能够讨论一下相关问题。
  王崎握着这一封信函,感觉还真有几分“因缘巧合”的感觉。
  “地球史上明明是凝聚态的对称性自发破缺输出到超弦理论当中的……现在倒是反过来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时间反演对称与封闭类时曲线
  从理论上来说,将“十六重态”作为基础,刷出“对称性自发破缺”,只需要几年的时间。
  但这几年的时间,王崎居然还真是很忙。
  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就开了个头,便被梅歌牧打断了。之后,就连南溟的实证部都扔给了不准道人,如今已经快十年了。
  说真的,他几乎忘了自己名下还有这么一个光辉的实证部了。
  王崎自己都说不清,自己到底是怎么从上辈子的“粒子物理学研究者”,变成这辈子的“数学家”的。其中的心路历程,连他自己都无法把握。
  不过,对现在的他来说,到底是算学来得更有意思一点。
  在算学领域,他已经触及到地球也未曾触及到的境界了。
  对于他来说,还是研究算学更加愉快些。
  不过……
  对称性自发破缺,也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凝聚态、粒子物理,乃至生物学内,都有它的身影。
  所谓对称性自发破缺,大概就可以理解为“理论上本应该是对称的两个力量,不知道为什么就自行的失去了其中一方”。
  就好像你照镜子,却看不到镜子中的你一样。这个时候,“对称性”就“消失”了。你和你的镜像,不再是对称的。
  这就是所谓的“对称性自发破缺”。
  而生物学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最明显的,就是“手性”。
  一个星球上,只存在一种手性的生灵源质、一种手性的糖。
  无数星球,莫不如是。
  但是,按照定律来看,出现左旋碳和右旋碳的几率,应该是相当的才对。
  不知道为什么,本应存在的对称性与守恒性消失了。
  而对称性破缺,也是宇宙诞生的源泉。
  按照守恒定律,宇宙诞生之后,正物质与反物质应该是一样多的才对然后,大爆炸之后,正反物质就应该相互湮灭,最终重归虚无才对。
  “有什么因素”,导致了正物质和反物质之间的对称性派消失,才有了这个宇宙。
  而王崎的思绪,则滑到了另一个对称性破缺上来。
  时间反演对称。
  时间反演对称性又叫做时间反转不变性。时间反演对称性描述的是在时间反演操作下物理系统的对称性。
  意思就是,一个现象,就应该能够在时间反演之下倒退,所有事物都有可能反向发展,从未来向着过去的变化,和过去向着未来的变化是等价的。
  这符合相对论之中过去未来无法严格区分的时空模型。
  但事实上,有无数种现象在证明,严格的时间反演,是不可能实现的。
  比如说,热力学第二定律。
  “但是,龙皇所说‘过去未来归于一身’占据过去和占据未来不会带来强度上的根本差异……与‘时间反演对称’的观念是相符的……”
  在地球,时间反演对称只能活跃在量子力学之中。
  因为,量子力学的过程,是一个线性的、确定的过程。与趋向于混乱与混沌的宏观不同,微观的领域,就是这样井井有条,近乎机械而决定。
  但是在其他领域,这种时间反演对称就消失了。
  在凝聚态对于电磁的描述之中,铁磁性意味着时间反演对称性的破缺,铁电性意味着空间反演对称性的破缺。
  又是奇诡的微观法则在宏观的显现吗?这是……功法沟通宏观微观的效果?
  这个宇宙,时间反演对称破缺依旧存在……热二也是成立的……
  但是,过去未来归于一身的一些描述,又确实让人联想起时间反演对称……
  王崎不由得思考起来。
  难道说,过去未来归于一身,涉及到“将破缺的时间反演对称修补起来”的过程?
  还有灵力……
  王崎从路小茜那个失败的尝试中,看到了一个这个宇宙原住民不会去猜想的假设。
  无灵气宇宙没有存在逆时序计算机的迹象,没有时间机器存在的证据。而时间反演对称破缺是已经确认的事实……
  灵力自发向有序系统汇聚,减少熵量的性质,难道是灵气宇宙时间反演对称的结果?
  灵气来自于“熵的对称”?
  王崎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解释可更荒诞了。无论是与传统的领理论,但是他的灵相论,都是格格不入的。甚至现在观察到的现象,都不完全支持这个观点。
  但仔细思考,也不是没有道理?
  过去未来归于一身“因果之结”是否可以视作“体现出时间反演对称的特性”?
  而过去未来归于一身作为正常修炼所能抵达的“最高境界”,是否有可以视作是“灵力补完时间反演对称性”?
  可这样的话,“灵—熵守恒”就会很明显了。可一直都没有人发现这一条规律。
  是热力学发展还不够深刻的缘故吗?
  王崎最终摇了摇头,打算在回信中提一嘴。
  “又提出了一个自己也不信的猜想啊……”王崎笑了笑。
  这全都是因为现有理论无法容纳“过去未来归于一身”而造成的。
  哦,当然,也不是完全无法容纳。
  至少,关于逆时序算法,万法门还真的搞出了一点头绪。
  继算君在量子算法中大展拳脚之后,雪国派也不甘示弱,根据王崎从救济天魔界—幻界之中得到的数据,推算出了一个“封闭类时曲线算法”。
  “马尔可夫过程……逆时序逻辑门过去未来一体,进行单点破坏,就会进行一个类似马尔可夫迭代的过程,一直到稳定点;而过去未来归于一身选择历史的能力,则被视作是一个‘概率空间’内,以马尔科夫过程进行运转的事项组合……”
  马尔可夫这位数学家在神州的同位体,正是雪国派上一代领袖。他巅顶了雪国派概率论独步天下的基础。
  王崎是真的没想到,前世就听说过的马尔可夫链,居然还能运用到逆时序计算机当中。
  尽管封闭类时曲线,是相对论之中就有的东西。
  但王崎觉得,应该不会有人这么一本正经的在无灵气宇宙讨论“逆时序计算机”这种东西【实际上是有的,这算是解决外祖父悖论的设想之一,只不过比较边缘且冷门,认可的科学家并不多。】
  马尔可夫链比较常见的应用包括排队算法、建模。熵编码、混沌通信、生物学人口过程。
  绝不包括“反时序计算机”。
  不过话说回来啊,量子算法搞得风生水起的是算君,逆时序算法是雪国派最先做出突破……啧啧,计算机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