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1726章

走进修仙-第1726章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还不是最神奇的地方。”宋书复低下头,接着完成剩下的操作:“我等下再带给你看我最大的发现。”
  很快,这一匹矮马身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摘取完毕。剩下的收尾部分,宋书复交给了自己的学徒。他做完整理之后,取走两管马的嵴髓液,便带着辰风,走向另一面。
  那是标本室。
  大量的完整标本,以及用石蜡固定的病理组织标本。
  这巨大的数量,显示着这个男人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
  让辰风奇怪的是,宋书复居然让他从标本柜上随便取一个标本。辰风疑惑的取下了一个浸泡在高浓度甲醛溶液之中的标本。从标签上看,这应该是三个月之前放进这里的。
  到了实证部之后,宋书复先激活一个阵法,激发出一股火苗,到:“大约三百度的样子。”说着,他就将一管组织液放在火焰上炙烤。原本半透明的液体之中,迅速出现大量絮状物,整体变浑浊。
  那是生灵源质变性的标志。
  然后,他又从甲醛溶液之中取出标本,轻轻切下一角,洗净——老实说,这很困难,因为病马的脑子真的一碰就碎。在洗净之后,宋书复将样本扔进另一支试管,轻轻晃了晃。柔劲打碎了样本,星辰一小管浊液。
  紧接着,是宋书复随手带出的另一管组织液。他将之固定在一个铁架子上,然后远走几步,闭目蓄力。
  辰风有些不明所以:“宋师兄,你这是……”
  “展示一下炼尸马瘟的生命力。”宋书复睁开眼睛,道:“三百度的高温都不足以灭杀炼尸马瘟的活性。而即使是在高浓度的甲醛溶液之内浸泡许久,这些组织依旧能够分离出有活性的病原体——另外,这是最重要的……”
  宋书复的掌心爆发出一团银光。旋即,银光归于稳定,在宋书复掌心化作一道光环。
  这是天歌行。
  辰风一愣。他没有想到,这位同门居然在天歌行上也有如此高的造诣。
  与此同时……
  “宋师兄,你展示自己的天歌行修为,是要……”
  “看好了!”宋书复大喝一声,眼神之中,带着所剩不多的一点骄傲。
  转瞬之间,银色光华化为七色,七色又归于紫色,俄尔,紫色也被化去,视觉已然捕捉不到这一道法力产生的影响,唯有灵识能够感知。
  天歌无相剑气——基于紫外线的法术。


第十九章
  天歌无相剑气是一种为“暗算”而开发出的神通。尽管剑气的波动很难掩盖,但是视觉上的“不可视”却也让它添上了一丝迷惑性。它可以运用远红外线到远紫外线的原理,以无形剑光斩人。
  不过,当仙盟发现这世界上有许多物种的可见光频段和人族完全不一样后,就将这个法术的评价调低了许多,并且暗部三司内部极不推荐这一门法术。
  但是,在其他时候,这一门法术还能产生用处的。
  比如说消毒。
  星舰法器,已经星舰上任何其他生物圈的物品,在进入另一个生物圈【包括但不限于神州后土的生物圈】时,都要经过这一门剑气的轰击。其中,星舰若是想进入大气层,更是需要暴露在无相剑气或类似法术之下,长达五个时辰。
  而现在,宋书复显然也是想要利用这一门法术做一点什么。
  一道无形无相的剑气斩出,掠过那一管溶液。
  然后,收工。
  “因为我能够买到的精度最高的紫外仪,所能区分的最小频段,也远不如我自己来控制,所以我就自己来完成这一步的——而且也快些。”宋书复说道:“这就是它最可怕的特性的——即使是紫外线照射,也很难杀死。”
  辰风一愣。
  不是因为错愕,而是因为……
  这太眼熟了。
  黄晶瘟毒,同样对紫外线具有极强的抗性……
  紫外线灭活的原理,是激发自由基——也就是通过光线传递能量,使得生灵物质之中的共价键发生不均匀裂解,产生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基团。
  换言之,紫外线对具有共价键的物质损伤很大。而碳氢、碳氧等共价键,便是生灵体内最为常见的一类。
  当然,由于结构的不同,不同的生灵源质对紫外线也具有不同的抗性。
  但是,刻录血脉灵犀的物质——核酸,对紫外线却是异常敏感。
  因此,紫外线致癌乃至引发生灵变异的事情,都不罕见。
  天灵宫原以为,真正抵抗了紫外线的,是那黄晶瘟毒上附着的阿露儿仙力。但若是这种能力是黄晶病原体自带的呢?
  比如生灵源质壳层结构特殊……
  “我锁定了特意波段的紫外线,这一波段更容易被血脉根吸收。”宋书复说道:“按照常理来说,这个里面应该就没有任何具备活性的病原体了,但是!”
  “它仍然能够致病。”
  辰风惊诧万分。他几乎想要喊“不可能”了。
  而宋书复已经出门,去带来实证生灵了。
  三管液体被平缓的注入了三条昏睡的马体内。
  而辰风则感觉自己的脑子好像是一团乱麻。
  他看着宋书复,道:“宋师兄,这……你是怎么看的?”
  “怎么看?还能怎么看。”宋书复晃了晃脑袋:“异常恐怖的病原体——当然,仅限于难杀和难找。对于修士,基本无害。”
  “我是说……”辰风道:“您有没有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嗯,有过一些猜想。”宋书复拉了张凳子坐下,然后又扔了一张给辰风,示意他也坐下:“我怀疑,我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病原体类型。”
  话语有些颤抖。语气之中,有着掩饰不住的激动。
  这必然是要名流史册的成就。
  发现一种新的病原体类型!
  就好像定义“病菌”、“病毒”那样!
  辰风点点头。他再一次联想到黄晶。
  如果说紫外线抗性是新型病原体固有结构自带的能力,那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绝对不是寄生虫病,因为我的灵识找不出任何寄生虫或者寄生虫卵。”宋书复道:“或许某些妖虫可以产生瞒过修士灵识的卵,但是,那种寄生虫不可能对修士无害,更别说,连人都很难感染。”
  辰风点头称是。
  “然后,它不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的瘟毒,因为瘟毒无法产生酶,没有办法完成绝大部分生存必须的生理活动——它必须寄生在活体之内,才能够生存下去。”宋书复伸出手指,弹了弹刚刚拿出来的标本罐:“而这一坨烂肉里面,不可能具有火星——哪怕是一个活着的细胞。所以,它必定是具有独立的酶系统,可以完成生理活动的。”
  哪怕是休眠状态,具有活性的生灵也是会缓慢变化的——不然,那就是死亡了。
  “但与此同时,它也不可能是瘟菌。因为瘟菌不可能抗下刚才的紫外线。”宋书复接着断言道:“除非有什么特别的细胞器,可以将血脉本貌【染色体】那么大的结构包裹起来,而且还得足够厚实。不然的话,但凡有一点缝隙,紫外线就可以长驱直入了。”
  “甚至于说,一些特定瘟菌的内生孢子都不可能。”
  内生孢子,又称芽孢,是部分细菌在恶劣条件在,于细胞内部自发形成的休眠体。芽孢比起细胞本身,含水量更低,并且胞膜更多更厚,且更加致密。
  “但是呢,瘟毒无法自发完成任何生理活动,瘟菌又过于庞大,不可能护住自己,那么,这种病原体,必定是小于瘟菌,而大于瘟毒。与此同时,它外层有较厚的生灵源质壳层,可以抵抗紫外线。”
  辰风沉吟:“您是说……李次体【立克次体。按照某种对应法,在这个世界,它是被一个姓李的人士发现并命名的】或者衣原体?不对,这两种病原体只是小于瘟菌而大于瘟毒,却不足以抵御紫外线。”
  李次体和衣原体,都是最近几百年才被开发出来的新型领域。只不过,这两个领域,可研究对象并没有瘟菌、瘟毒那么多。其中,李次体的命名,是为了表彰一位姓李的瘟神林修士在研究过程之中的牺牲。
  这两种病原体都不具备“细菌”所有的属性。它们有完整、独立的胞膜,有独立的酶系统,独立的遗传物质,但是惟独缺乏合成高能物质的酶。这使得它们必须寄生在细胞之内才能繁殖。但相对的,如果获取的高能物质稀少,它们也有休眠的可能——但也只是比病毒更能抗罢了。
  绝对到不了“从标本上切一块依旧具有致病性”的地步。
  宋书复抢过话头:“所以,新型啊!新型!绝对的,绝对是未知类型!”
  “比瘟菌小、比瘟毒大……吗?”辰风反复重复这一句话,然后问道:“师兄可有用滤网或滤膜验证一下这瘟毒的尺寸?”
  宋书复脸色一沉,道:“哼……用是用过,但是我搞不到更细的滤膜,所以只能证明……在所有细胞都被过滤之后,炼尸马瘟的病原体依旧可以存在于溶液之内。”
  辰风恍然。
  前不久在天灵宫晕倒的那位师兄,确实是非凡之人。
  那种通过不断调整滤网疏密程度、从而不断逼近某个极小物体体积边界的手法,虽然仙院学生也想得出来,但一般修士还真用不了。这需要多少种不同规则的滤网?如果这些都要定制的话,那又需要耗费多少工夫?
  更别说,极细滤网或滤膜,本身就已经非常昂贵了。
  对于宋书复这样处处受限的修士来说,用滤膜确定那炼尸马瘟病原体体积的上界就已经是极限了。
  修为与经费同时限制着一个修士的研究能力。
  思及此处,另一个数据再次浮现在辰风眼前。
  黄晶病原体最小截面直径,十纳米。
  十纳米,这已经远远小于一般瘟毒了,根本不可能是“大于瘟毒小于瘟菌”的病原体。
  炼尸马瘟和黄晶,真的有相似的构造吗?
  还是说……
  宋书复继续说道:“我前些年的时候,也因为炼尸马瘟保护层对紫外线有意外的抵抗力的事情,从归一盟光华殿申请了一笔经费——只是光华殿对这兴趣不大。对他们来说,抵御有害电磁辐射的法术,要多少有多少。如果不是这个瘟毒有可能提取出前所未有的结构、蕴含未知原理,或许我连那一笔经费都拿不到。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申请吧,我从光华殿得到了一批好一点的仪器,另外天歌行也是通过请教那边的修士练起来的。”
  “只可惜,一直到经费花完了都没有研究出成果,所以光华殿也就没有追加第二笔经费了。”
  宋书复的语气之中不无遗憾。
  这也难怪。神州人族所掌控的资源再如何丰厚,总量也是有限的。这必定只能在重点方面加大投入。
  而宋书复所提供的“有可能”,对于光华殿来说,是在不值得投入,能拉来一笔经费,就已经是极限了。
  但是……
  真的是这样吗?
  ——黄晶病原体最小截面直径,十纳米。
  这样小的尺度之下,真的能够形成足以抵御紫外线的结构吗?
  还是说,黄晶瘟癀,和炼尸马瘟,根本就不是同一种存在?
  辰风道:“宋师兄,是否有已经公开的实证记录?”
  “嗯,有是有的。”宋书复盯着辰风,道:“但是话说回来,你们的项目,又有多少经费?我知道,涉密的项目,一般都很……有钱,对吧?”


第二十章
  “哦?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