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931章

走进修仙-第931章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将来,修士再有重大发现时,“扯下领口”甚至成为了一种惯例、一种礼仪。人们便是使用这种方法来礼敬当年几何魔君与今日王崎。
  当然,至于这一“礼仪”在后世又引发了多少极端丰硕或极端贫瘠的女修的怨念……自然就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现在的王崎,依旧享受着这献给自己的欢呼。
  片刻之后,他才摆摆手,道:“我的法阵,乃是一把钥匙。而在今天,我们只是尝试着将我打出来的这把钥匙插入一个锁孔,确认钥匙用户锁孔并没有不匹配的地方。但是,这把‘钥匙’,是不是完全切合这把锁,能助我们打开那道大门,还只是未知数。”
  “实证完成了,可我们的求索,才刚刚开始。”
  他不顾自己衣衫不整,向前走了一步,道:“真正的结果,还在‘明日’。”
  这句话一语双关,即是说,这次实证的结果需在明日才能看到,也是在说,这个对撞法阵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这也是真话。在地球上,通过开发新技术,更新人类的“观察手段”,也是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但是这种诺贝尔奖,往往需要等这个新技术引发的进步发酵之后才能颁发。
  PCR技术在1985年发表,而它的发明者在199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间足足有八年。这已经是不可思议的速度了。195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便是因为获奖者在1935年发明了相衬显微镜,这之间隔了将近二十年;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关键仪、辅助人类发现璀夸克的仪器“多丝正比室”,是1968年发明的,其发明者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更是在1992年。
  以灵气宇宙实验难度还有仙盟以往的研究速度,王崎很乐观的估计,自己想要拿到和诺贝尔奖等值的“祥瑞之典”,应该要等上五十年到一百年吧。
  放在地球,足以熬死两代诺贝尔奖陪跑者的时间。
  有修士回应:“那我们等到‘明日’便好。”
  ——我们就等在这里,等待第一批实证的结果。
  ——我们是修士,寿元悠长,不管是多久,都等得!
  当然,若是能够证明缥缈宫现有道路错误,或者证明他们但再元灵气环境下进行对撞实证行不通,那么王崎获奖的时间应该能够提前一些。
  王崎点点头:“多谢各位。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处理数据了。若是有兴趣等的朋友,请自便。”
  说完这句话之后,王崎径自盘膝而坐,悬浮在半空之中。黑色的雾气从他衣裳上剥离,将他包裹起来。在兽机关的辅助之下,他体内的法力延伸而出,顺着空气当中不可目视的兽机关组成的数据线,连入那个神道算器。
  检索,开始。
  那是,海量的数据。
  在地球,大型强子对撞机一次对撞产生的数据,就足够全球的物理学家处理几个月的时间。王崎就算拥有神道算器,只做初步处理,也需要好几个时辰。
  但是,才一刻钟,他就震惊的睁开双眼。
  “那边那个……什么……严先成?报一下乙辛子探测层的可读数据?”
  好像……好像……
  好像天道哥在打我脸啊?我刚才不是说了不可能一次出有用数据的吗?


第一百七十五章 痕迹
  王崎自己是不相信自己手中的数据的。尽管他现在手中的数据,并不能用“SSR”之类的来形容。但是,若是用抽卡游戏比喻的话,那至少也是个有点稀有的“实用SR”。
  第四代中微子存在的痕迹。
  中微子其实无处不在,并不难找。就比如说,人体的生理反应,就伴随着钾—四十同位素【英文写作40K】的衰变。钾—四十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常量元素,每个人体内都有很多。
  而这种衰变,每天大概都会产生四亿个第一代中微子。
  地球上的一个常规核反应堆,每秒钟就能产生六万亿亿个中微子,每秒钟大约就会有三亿亿个中微子伴随阳光,穿过人的身体。甚至根据计算,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就有多达三百三十个中微子。
  由此可见,中微子在自然界当中的数量。
  中微子很多,但是难以探测。和零号元素气体一样,它几乎不与外界产生电磁相互作用,无色,甚至能够轻易穿过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之间的间隙,在任何地方都畅通无阻。对于宏观世界的人来说,这种粒子根本就是“隐形”的,不可感知的。
  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中微子探测装置,都是体量巨大的家伙。
  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它的探测器,乃是一面由十五万块纯铅的砖块构成的“粒子捕捉墙”,每一块铅砖的重量为18磅。当中微子进入捕捉装置后,就会产生其他粒子,同时留下条纹痕迹。而该实验室又有无数机器人,就为了时刻检索这块砖墙上的痕迹。
  但是,这种玩意,在王崎穿越之前的时代,都只能算“微型”了。真正的大家伙,都是动辄上万吨的。
  南极洲冰立方实验室的探测装置就比较典型。这个探测系统,利用的是南极天然的寒冰。由六十八根装有传感器的电缆组成,从冰面向下延伸了超过一英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探测阵。当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介质中穿行时的速度超过介质中光速时,会发出一种淡蓝色的微弱可见光。这种光在地球上就被称作“切伦科夫辐射”。宇宙射线射入水中时,就会产生这种辐射,并伴随中微子的产生。而这个实验室的探测装置,就是为了借助南极无穷无尽的冰,将这些天然的寒冰当做探测介质,探测这种辐射。
  那么,这些探测器的工作效率又是怎样的呢?
  王崎隐约记得,自己穿越之前,中国也有一个规格极其夸张的大家伙。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室的中微子探测装置,就专门布置了两万吨液态闪烁体。
  两万吨液态闪烁体,平均每天只能探测到六十个反应堆中微子,四个大气中微子,一个地球中微子,以及九十个太阳中微子。
  与之相比,作为“基数”、“分母”的宇宙射线则有十万个,这还是将探测器放到地下七百米,宇宙射线流强降低了二十万倍后的结果。
  按照王崎的估计,自己的对撞机,确实会产生第四代中微子,但是这样产生的中微子,却不一定会被王崎捕捉到——至少一次就捕捉到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但是,根据严先成报出的数据……
  “你确定?在对撞后的瞬间,乙辛子探测层可读数据中,低频光的能量一下子减弱,但是相对的,高频光的能量在短时间内增强!而乙辛丑探测层闪烁晶体出现特殊辐射?”
  王崎声音有些严厉。
  ——今天是什么日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小概率事件?
  ——还是说,第四代中微子本身的性质就特殊?
  大约是王崎语气严厉,严先成有些畏惧,他先是回头确认了一下,然后才点头道:“回先生的话,确实是这样,准确来说,低频光几乎是瞬间消失了,几近于零,具体数据……至于高频光,具体数据……”
  别说是妖族修士,就算是人族修士,也大多陷入了茫然之中。
  可王崎偏偏在这个时候陷入了思考之中,也没有解释什么。
  椒壮着胆子,扯了扯看起来犹自激动、又似不敢相信的霍桐青,问道:“霍先生,能够解释一下这个……”
  霍桐青也是教椒、奥流这个班的。他平素对听话的学生也不错,故而点点头,道:“那个高频光,是一个以人族为标准的概念,也就是人眼能够看到的光中,频率比较高的那一种。而王崎道友刚才说的高频光,多半是指‘穿遁辐射’。由于任何介质都存在色散的关系,所以,穿遁辐射频谱总有一个上限。通常它的能量相对集中于可见光范围,并侧重于它的蓝紫端……”
  穿遁辐射,自然是这个世界对切伦科夫辐射的称呼。切伦科夫辐射产生的原因,就是“高能粒子以超过介质内光速的速度在介质内穿行”,而发现这个现象的仙盟修士认为,高能粒子的这种现象,与仙道之中的“穿遁”之法很是相似。
  他讲到这里,才意识到自己面前这群学生连仙院入门的学徒都不如,根本就不能理解他说的那种种概念。看着昏头涨脑的学生,他不禁有些为难。
  而在另一边,提前就知道王崎计划的陈由嘉也在低声对身边疑惑不解的人作解释。
  “陈师妹,这个……穿遁辐射不是带电粒子引起的吗?可是,中微子分明是不带电的粒子啊……”欧阳徵芪的眼神当中满是不解。
  “穿遁辐射,可以显示出对撞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路径与参数。”陈由嘉低声道:“将这一部分的影响去掉,那数据当中,剩下的自然就是无电性粒子的状况了。”
  “至于低频光,那是零号元素衰变产生的。而低频光消失,则意味着这一块的零号元素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充足的灵力,进入稳定期。但是,理论上……唔,我也不大了解这个理论。似乎是……一般的带电粒子不应该携带这么大的灵力?”
  对于这个问题,王崎也觉得苦恼。
  粒子以近光速对撞产生的带电粒子流,究竟携带多少灵气——这个数据,在缥缈宫之前的实证之中很少测量,也缺乏相关的模型。王崎现在也只有根据缥缈宫数据做出推测。他也无法肯定,那就是第四代中微子存在的证据。
  但是……
  ——那应该就是中微子没错。
  ——能够穿越乙辛子、乙辛丑两个探测层之间的阻隔的……应该只有中微子。
  ——乙辛子之内强灵力造成的扰动,极有可能就是只存在于高灵环境、携带强灵力的第四代中微子。
  王崎甚至能够想象,一道细微的粒子团簇,在经过乙辛子探测层时发生的种种微观现象。带电粒子引发穿遁辐射,逐渐失去能量。而第四代中微子则逐渐失去灵力。之后,一层带电粒子几乎无法穿过的阻隔层面前,带电粒子纷纷停下,然后中微子继续……
  崇白羽看着王崎的表情,再次受惊:“不是吧……一种新粒子?”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第一次实证,就发现了新粒子……
  ——这是气运?这是天命?
  这位根正苗红的今法修,甚至都想起了那些早就被否定了的概念。
  不然的话,没法解释啊?
  “要么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正好被我们碰上了;要么,就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第四代中微子极易被探测介质捕捉。”王崎低声说道。
  “你确定?”
  苍天啊,这可是一种新粒子!是能够开拓今法仙道新领域的、只在高灵环境当中存活的新的粒子啊!
  王崎扯出几张草稿纸:“这是我预测的部分数据与现象。你可以看看。看不懂,随便找几个万法门修士问一下……还有,顺便给各方同道说一声,解释一下,也别让人家等的心焦了。”
  当王崎的手稿出现在人群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小小的骚乱。这些手稿,甚至险些引发了“哄抢”。而几分钟之后,这个实证部里的大部分人,都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种新粒子的发现!”
  椒等妖族学生略微茫然地望了过去。他们到底是学了半年的今法仙道,所以大约理解了眼前这种景象的概念。
  新粒子?
  就像王崎先生经常说的,“人族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还是在自己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