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太极通神 >

第271章

太极通神-第271章

小说: 太极通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掌柜,你真是太看轻我了。”魏举人心中默默念着,连他的手都有些颤抖。

虞超凡在一旁微微地摇头:“魏兄,心态最为重要,不要写出来的东西,大失水准,反而弱了平常的名声。”

魏举人一脸的气愤:“虞兄,请你帮我评评理,今天碰到的这档子事,惹不惹人生气?”

虞超凡微微地摇了摇头,他的目光中,如同天生有着让人平静的力量。

“既然徐掌柜这么坚持,那我就献丑了。”杨灿看声势造得差不多了,就分开人群走了出去。

确实,场中除了徐掌柜外,支持杨灿的人,确实很少,只有寥寥数人。

“魏兄,别写了,与这样的人较劲,有点失咱们的身份。”有不少文人七嘴八舌地劝阻道。

“不,我一定要写,而且,还一定要写好。否则,岂不辜负大家?”魏举人的脸上,露出坚定的光芒。

这句话,赢得了近乎全场的掌声,气氛显得相当地热烈。

“唉,真是曲高和寡,杨公子,你不必沮丧。”徐掌柜叹了一口气。

没办法,一群人都围在魏举人身旁,等着看他的题字,关注杨灿的人,实在少得可怜。

杨灿拿出降妖笔来,只觉一阵杀气传遍四方,一看就知道是不凡的宝物。

连杨灿的墨和砚台,都来自圣院的赏赐,有着一种淡淡的松香,不断传了出去。

“你们看,愣小子还有不少好东西?”有个老者惊诧地叫道。

这样夸张的叫声,引来了两排人的围观,可是相对来说,还是太少了。

徐掌柜一手玉成此事,如今却有些忐忑了,喃喃念道:“两相对比,只希望杨公子的题字,差距不要太明显。”

杨灿怪眼一翻:“徐掌柜,你不相信我,那我就不写了,省得你为难。”

一群人都愣住了,没想到这人名气不怎么大,脾气倒还不小,挺难伺候。

“杨公子,说的什么话,我如果不相信你,会下这么大的本钱吗?”徐掌柜一脸为难的道。

杨灿点了点头:“说的也是。既然这样,你就收起那副忐忑的心,看我尽情地发挥。”

本来还有一些人,在等着看杨灿的字,闻听之下,扭头转向魏举人去了。

魏举人拿起笔来,蘸满了墨,他的神情中充满自信,气度一派从容。

不愧是以诗书闻名的江州名士,他持笔在手,一切的负面情绪,都烟消云散了。

沉吟片刻,魏举人开始下笔,他其实早就成竹在胸,想写的内容,都提前构思好了。

“好!”看了魏举人的诗文和书法,一群人纷纷地叫好,将酒楼的房顶都差点掀开。

就连虞超凡在一旁,都是连连地点头,暗自欣赏魏举人的才华。

如果论起写小说,魏举人自然不是虞超凡的对手,可是若论起吟诗作赋,他就未必比得上魏举人了。

在一片杂乱当中,杨灿进入到了太极状态,他提起笔来,就在墙上写了三个大字“黄鹤楼”。

杨灿的身边,同样响起叫好声,吸引了不少人,都向着墙上看去。

看到“黄鹤楼”三个字,不少人都撇了撇嘴,这字写的虽然不错,可是抄写店名,实在没有太大意义。

杨灿不再故作玄虚,干脆一气呵成,笔力大开大阖,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我的天,我看到了什么?”一个人疯狂地叫嚷起来。

“不可能,不可能有人把字写的这么好,我看这些字,简直就要腾空飞舞一般。”

“就算是比起一流的书法家来,都是不惶多让,不,我觉得这副字,还要更好一些。”

“如果是只看字,你们就太落后了,你看看里面的诗意,让我全身都起鸡皮疙瘩。”

“霍霍霍,能够看到这样的诗文,我觉得我是三生有幸,我为什么突然间如此感动,竟要流下泪来?”

一群人纷纷地大喊大叫,就如中邪一般,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他们实在无法保持镇定。

“我说,你们是不是中邪了?那有可能,会写的这么好?”

“这到底是什么诗啊,我怎么觉得看起来,象是一幅画卷?”

“这墙上的字,简直要破壁飞出,这那是字啊,分明是一条条的墨龙?”

不停地有人走过来,然后道:“你们实在太夸张了。不,不,我看到的景象,你们并没能描绘出万一。”

一个人走过来,然后定住了,两个人走过来,然后定住了。

越来越多的人,都围了过来,看着杨灿所题的那首诗,然后一个个如同中了魔法,全都定住了。

“这人到底从哪里冒出来的,这字让人慷慨激昂倒也罢了,可是这诗、这诗……”

“这诗写的太好了,一看就是传世名句,好啊,真好。”

“老胡,你不是不认识字吗?”

“我当然不认识字,可是大家都说好,我觉得肯定差不了。”

有个文人长叹一声:“魏兄,我们是朋友,很好很好的朋友,可是我不能不说句公道话。唉!”

“看这字这诗都是出奇的好,这样的人,怎能是默默无闻之辈?”

“嘿嘿,实不相瞒,我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字,还是写的不错的,别人也一直这样夸我,可是我看到这样的字,羞惭得直想死。”

“这样的字,这样的诗,绝不可能,没有任何的异象?”有人如此笃定地说。

话音未落,一阵阵的墨香,不断地传来,让人如同置身在,洗墨池中一般。

在那白墙壁上,有着一朵朵的墨花,在不停地开放,尽态极妍,美不胜收。

一阵阵的文气,不停地涌来,令在场的人,胸怀大畅,有人竟如脱胎换骨。

“好浓厚的文气啊?天呢,我晋级了,我晋级了。”有人在一旁,疯狂地跳跃着,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我没有晋级,可是文气大涨。说起来,我们这一次,当真幸运。”

“呵呵,我总算明白,什么叫适逢其会了,没想到来吃个饭,竟能碰到这样的好事儿。”

一群人都很激动,只有杨灿觉得亏得慌,这样的一首千古名诗,就让他如此轻易送出去了,会不会惹人非议。

杨灿其实不惧,我生只求行我事,功过留与后人评!

第三百五十二章是巧合还是异象

魏举人全神贯注地低头写诗,他是有定力的人,不会轻易地受外界影响。

可是,这声音实在太喧嚣了,如同在闹市一般,挑战他的极限。

难道杨灿这么快就写完了,不可能啊?

就算魏举人事先构思好的诗,这才写了一半,怎不让他心生惊讶?

一直等到异象传来,魏举人才皱了皱眉头,如果不是感受到浓浓墨香,真不相信,杨灿有这等本领。

“魏兄,快来看,出事了,出大事了。”一个同年拉住魏举人,示意他走上前去。

魏举人搁下笔来,整了整衣襟,这才缓步上前,他一直认为,文人当有文人的矜持。

瞧到那一朵朵还在不断涌现的墨花,魏举人脸色有点发烫,他这次明白,或许低估了这个衣衫普通的少年。

文气如海,掀起一阵阵的波涛,连魏举人身在其中,都是大获好处。

瞧到那如欲飞去的墨迹,还有那潇洒神峻的笔力,魏举人只觉得心里发虚。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有人终于认清杨灿的字,不由大声地吟道。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吟唱起来,越吟越觉得这首诗里面,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徐掌柜神情激动地吟道,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没人比徐掌柜更清楚这首诗的意义,从今以后,一座楼和一首诗,必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一群人都跟着吟唱,他们脸上的神情,有着一种朝圣般的肃穆。

没想到这一次,他们有幸能够见到一首经典诗的出现,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幸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个文士在一旁,忍不住念了起来。

谁都能够看得出,凡是领唱的人,都能够吸收更多的文气。

“朱兄,你……”魏举人一阵无语,这可是他们队伍中的人,什么时候归了杨灿的阵营?

仔细想想倒也难怪,朱秀才卡在瓶颈处久了,这是他难得一见的机会。

“我晋级了,真的晋级了。”朱秀才突然间失控地大叫起来,他厚着脸皮一试,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对于朱秀才个人来说,这是一辈子的机遇,他自然欣喜难耐了。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群人合声,声音极其地齐整,差不多成了呐喊声。

啾!

一声响亮的鸟鸣,将众人惊醒,只见一只黄鹤,正落在楼头栏杆上。

“快看,快看,那是诗中的景色。”不知是谁先看到第一眼,然后人群顿时沸腾了。

以为这首诗算是很牛了,没想到,还有更大的异象,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这只黄鹤足有数米长,发出极其悦目的颜色,淡淡地黄色光点,不停地在它的身上飘落。

在黄鹤的身上,有着一个峨冠高服的人,他舒袍宽带,正襟危坐,服装的样式,都是相当地古老。

就在众人的眼前,黄鹤冲天而去,一路之上,撒下耀眼的光芒。

“拜仙人,有好运。”有不少人都俯下身子,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

一转眼间,黄鹤就消失在云端,只见明亮的月光下,白云飘飘,千古不变。

“出现什么情况?”江州城附近的人,都看到这一奇景,纷纷地涌了过来。

这些人打听到,黄鹤楼上出现一首牛诗,都纷纷地挤上楼来,不多时将黄鹤楼都挤满了。

陆续还有不少的人,都在赶过来,场面显得相当地混乱。

有人惊奇地发现,黄鹤楼外那棵满是萧条的银杏树,本来落满黄叶,此刻竟然发出嫩芽,充满无限生机。

连地上的荒草,都如被春风吹过,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极为赏心悦目。

附近恰好有巡逻的官兵,连忙围过来维持秩序,否则这么多的人,怕酿成踩踏的事故。

轰隆!

远处传来一声大响,矗立多年的古塔,突然间消失不见了。

这座古塔多年前就成了危塔,没人敢靠近,可是一直矗立不倒。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此刻,随着一阵天摇地动,化成一片废墟。

从黄鹤楼头望去,本来看不到的钱塘江,就如怒龙一般,呈现在众人眼前。

而且,从这个位置观赏江景,可以看到气象万千之态,使人立于楼头,就觉得一阵豪气直涌心头。

在钱塘江的江面上,笼罩了一层薄纱似的雾,让人看到,不知不觉,有了一种思乡之情。

“所有的景色,都呈现了。而且,还改变了江州的大势。这首诗,真是了不得。”

“我早就说了,这个少年,一看就不是凡人。要不然,哪有这等豪情,敢在墙壁上题字?”

“我早就告诉过你们,不要狗眼看人低,真正的英雄,往往隐身在草莽之中。”

“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岂敢应对魏举人的挑战,这一次,你们都看走眼了。”

一群人纷纷地议论道,这一次风向完全变了,都在大力夸奖着杨灿,指责别人瞎嚷嚷。

“你们大家的结论别下的太早,毕竟我们都还没看到魏举人的诗。”一个文人想要试着扳回局势。

谁知这句话一出,引来一大片嘘声,七嘴八舌,令人难以招架。

那个文人吓得脸色煞白,再也不敢言语,没想到这群人发起癫来,如此可怕。

“这首诗写的真好啊。下面还有落款,让我看看,能够写出这样奇诗的人,究竟是谁?”

一群人都向墙壁上望去,可是他们都愣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