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118章

三国军神-第118章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煌看到眼前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着急。他们两人投奔黄巾军以后,才知道黄巾军人才济济,两人除了带领来的三千骑兵以外,自身的优势根本不明显。

若是汤陈败于这个新来的高顺之手,那么陈旭会如何看待他们?

陈旭立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着两人的交战。仅仅过了二十多个回合,汤陈就已经显出了败相。

他转头看到了满脸着急的赵煌,就对他说道:“子亮,你也上去交战吧,让我看看,严正的武力到底如何。”

听到陈旭的话,赵煌感到有些憋屈。陈旭虽然没有别的意思,但是听到他的话,赵煌还是以为自己与汤陈,只不过是高顺的陪练。

校场上汤陈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赵煌也顾不上其他,一夹马腹,就进入校场之中。

好在他也知道两人打一个不太光彩,再加入战阵之前,就大吼了一声,说道:“严正勇猛,非一人可敌,主公特遣我来相助秀吉!”

话毕,赵煌就杀向高顺。

赵煌的话很有水平,先是吹捧高顺勇猛,说他并非一人之敌。如此一来,两人夹攻高顺,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了。

并且他还在后面说,是陈旭派他前来助战的。这样的话,别人就更加不会说些什么了。

赵煌一枪直刺高顺,高顺不敢大意,凝神静气,与他交了一招。

两人战马想错而过,高顺当即心中大定。赵煌的武艺虽然不错,但最多也是一个三流武将。赵煌的能力,大多数都不在武艺上。

高顺自忖,现在虽然多了一个赵煌,但是只要他细心应付,迟早能够击败两人。

陈旭既然给了他这么一个露脸的机会,他就不会辜负陈旭的一番好意。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陈旭既然这么看重他,他就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前来回报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四章陷阵营

陈旭刚刚还因为,那些打擂成功精壮男子们的问题操心,却不想高顺立刻就过来投奔黄巾军。

依照高顺的才能,将那一千多勇武过人的男子集合在一起,训练成精锐的步兵,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不但对让这些勇武过人的男人们,找到好的归宿。还能够给黄巾军,打造出一只精锐的步卒。

黄巾军现在已经有了一万精锐骑兵,但是在中原战场之上,骑兵的作用却远远比不上步兵。所以黄巾军完全有必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步卒。

以前的黄巾军,虽然都是悍不畏死,但是他们凭借的只是那种不怕死的精神。

真正面对大汉精锐部队的时候,他们也只能以命换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胜利。

而这些,却并不是陈旭希望看到的。

若是高顺能够训练出一支,像历史上那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的陷阵营。这一支军队,完全能够弥补,黄巾军步卒战斗力不足的弊端。

所以陈旭对高顺寄予厚望,让他可以在所有的黄巾山寨之中,任意挑选兵员。

依照陈旭的想法,陷阵营的士卒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当高顺将自己练兵的方法告诉他以后,陈旭才知道,为何历史上陷阵营只有七百余人了。

依照高顺的想法,他所要训练的这支队伍,他们要成为全能的士卒。

首先,这些人要尽皆身披重型铁甲,而不是那种最简单的牛皮战甲,并且每人还要配上圆盾。

如此一来,哪怕遇到弓箭手万箭齐发,士卒们结成方阵,依靠默契的配合,也能做到毫发无损。

其次,这支队伍若是遇到骑兵。面对骑兵强大的冲击力,他们能够拥有以步兵战胜骑兵的能力才行。

所以,每个士卒都要配上长矛。

当骑兵向他们冲锋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用圆盾筑成一道鉄墙,并且把长矛对准骑兵,结成密密麻麻的长枪阵地。

这样的话,骑兵只要敢冲上去,就会有死无生。

而后,当敌人近身以后,这支队伍还能够贴身作战才行。那么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应该配上一柄大刀。

作为一支全能型的队伍,他们绝不能够不会射箭。拥有过人的箭术,当敌人靠近他们的方阵之前,这些士卒就能够率先用弓箭,进行远程打击。

配置了这样装备的军队,他们的负重绝对是无比可怕的。为了让士卒们保持充沛的体力,在行军的途中,必定要有马匹代步才行。

这样算来,高顺所训练出来的士卒,他们每人的装备,至少都要有一副重铠、一杆大戟、一柄大刀、一匹战马、一张强弓,以及若干箭羽。

这样装备下来,每一个士卒身上装备的价值,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装备倒还不是最重要的,若是这支队伍只有装备,而不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五章英雄辈起

陈旭带领黄巾军躲进山中之后,再也没有下山给大汉王朝找麻烦。

但是这个帝国会崩溃,自有其必然的道理。哪怕天下的黄巾军,都安定下来,整个大汉仍是风起云涌。

中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87年,幽州境内再起叛乱。

张纯与同郡张举,及乌桓丘力居等人叛乱。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丸元帅,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杀掠吏民,所至残破。

一时间,整个天下震动,青、徐、幽、冀四周百姓流离失所,大多都藏于山中,躲避战火。

这个时候,黄巾军已经完全占据了八百里太行山。再加上黄巾军讨伐胡人,攻破弹汗山的声望,于是有很多百姓,拖家带口前来投奔黄巾。

陈旭在山中,听闻张纯反叛的由来以后,嗟叹不已。

原来,张纯反叛的的根由,还要追溯到张温调遣三千乌桓突骑兵,前去支援凉州战场之事。

张纯是幽州渔阳郡人氏,自幼喜好结交四处豪杰。再加上他为人豪爽,并且并不歧视国境之内的乌桓人。

长时间下来,他与乌桓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纯才能非凡,曾经被任命为中山国国相。但是由于黄巾军的起义,席卷了整个冀州,所以之后张纯也被牵连,罢官归乡。

张纯归乡以后,与乌桓人的往来更加密切。再加上他在幽州的名声很高,所以很多乌桓部落的首领,都愿意与他结交。

张纯的理念,与普通的士大夫并不相同。他并不认为胡人是野蛮、落后的种族。

相反,他同情这些乌桓人,并且敬佩他们的勇武。

张纯认为,乌桓人既然一直生活在大汉国境之内,认大汉为主,那么他们就应该拥有与汉人一样的地位。

大汉若能启用乌桓人,以大汉的富裕,以及乌桓人的骁勇善战,又何愁不能威震四方?

张纯的这种理念,却招受了很多士大夫的不屑。但是他仍然固执己见,倾心与乌桓人结交。

却说幽州境内,有另外一个英雄,复姓公孙,单名瓒,表字伯珪。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其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

但是他外貌俊美,并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

于是深得涿郡刘太守赏识,并且将女儿许配给他。后来公孙瓒跟卢植于缑氏山中读书,粗通经传,后又被举为上等郡吏。

后来刘太守犯事,发配日南。当时法律不许部下随槛车同行。公孙瓒就化装成侍卒,带上刘太守日用品,驾车护送。

临行前,他跪在祖坟前面,说道:“昔为人子,今为人臣,我应随刘太守到日南去。日南瘴气弥漫,我恐怕回不来了,在此我就向祖上辞别了。”

他慷慨悲泣,拜罢起身而去,围观的人无不感叹。却不想,刘太守在发配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六章灵帝崩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天下四处虽然动荡不安,但是黄巾军大寨之中,却是一片安详宁静。

如今离黄巾军攻破鲜卑王庭,已经过去了三年。现在,陈旭已经二十五岁了。

一处大院之内,脸上已经有不少胡须的陈旭,肩膀上坐着一个小男孩。他左右两只手上,还分别抱着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婴。

庭院旁边,两个女子正在浆洗着小孩的尿片。她们时不时望向陈旭的方向,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神色。

毫无疑问,其中一个女子正是张玲。

陈旭攻破弹汗山回到山寨的第二年,张玲就给陈旭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政。

同一年内,陈旭又娶了赵云的妹妹赵雨为妾,次年她就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骏。

至于陈旭抱着的那个女婴,却是几个月前,张玲为他生下的女儿,叫做陈婷。

赵雨嫁给陈旭为妾,虽然有些委屈。但是以张玲的身份,赵雨根本无法与她相争。

赵雨心中早已喜欢陈旭,但是因为种种缘故,才拖到前年成婚。对于这个女子,陈旭心中也有很大的好感。

再加上赵云统帅黄巾军的所有骑兵,他的身份就比较敏感。虽说陈旭绝对信得过赵云,但是其他人却不会这么想。

就连田丰与程昱,都曾经在暗中劝谏过陈旭,说那支骑兵乃是黄巾军的王牌军队,必定要有亲信掌管才行。

这个亲信,不是指那些信得过的手下,而是指陈旭的本族之人。

自古以来,华夏人的宗族观念就非常深厚。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也许所有人都会背叛你,但是你的宗族却不会背叛你。

若是同一宗族的人背叛自己的亲人,那么他们一定会遭受天下的唾骂。家族,是所有士人都不能撇弃不顾的存在。

哪怕像日后的诸葛亮一家那样,他们兄弟三人,分别投奔魏蜀吴三个集团。他们的初衷,亦是为了家族的延续。

不止是诸葛家族,就连很多其他的世家大族亦是如此。他们的观念,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有广撒网,才能捕到大鱼。

家族子弟分散投奔诸侯,只要他们所投奔的诸侯之中,有一人能够成事,那么这个家族的传承就不会断掉。

相反,那些诸侯的家族,除了袁绍、袁术这两个奇葩以外,其余的诸侯亲族,都是竭尽全力辅佐诸侯。

而曹操,就是最好的说明。

无论是曹仁、曹洪,还是夏侯惇、夏侯渊,他们都是曹操的本族亲人。

历史上的曹氏集团,他们的王牌骑兵虎豹骑,也是交给曹姓的将领统帅。

赵云虽然得到了陈旭的信任,但他毕竟不是陈旭的亲族。然而他所统帅的骑兵,却相当于黄巾军三分之一的战力。

如此强大的权力,若非陈旭完整章节百度(讀!(零)!零)

第一百九十七章历史车轮

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汉灵帝病危。

纵观汉灵帝的一生,虽然看似荒唐、无能。但是他本人,却是尽量遏制朝中的各个势力,并且一度想要削弱他们。

奈何大汉宛如病重之人,朝中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汉灵帝想要加强皇帝的权威,尚未实施便已经病危。

西园八校成立时间尚晚,世家大族仍旧把持地方。

汉灵帝早就看出了西凉的董卓恃宠生娇,目中无人。所以就听从臣子所言,风封董卓为少府。

少府,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

封董卓这个官职,虽然看位列九卿,风光无比。

但是董卓帐下谋士李儒却说:“主公位居西凉,兵精粮足,纵然汉室对主公有所忌惮,却也不敢轻动。”

“主公若是听从陛下的任命,回到洛阳就任少府,朝廷若是再想对主公不利,只需一道圣旨,几员狱卒便可置主公于死地。”

“朝廷用的是这招明升暗降之计,真是用心险恶,还请主公三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