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1119章

刺明-第1119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佐渡岛的附近海域,也发现了日本海军的影子。尽管日本海军的实力不太强,和虎贲军的海军主力舰队相比,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可是,佐渡岛距离日本的本土很近,有利于日本海军作战。而虎贲军海军的主力舰队,又无法常驻佐渡岛。因此,佐渡岛的局势,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xing的。
    显然,不将幕府的军队完全的打倒了,是绝对不可的。幕府控制着大半个日本的人口和资源。要将幕府军队打倒,就等于是将整个日本的军队都打倒。根据情报显示,幕府可以带动的军队,大约有三十万人左右。显然,这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数字。
    为此,张准下令,所有的蒙古骑兵,包含敖特尔、哈喇慎、土默特三个部落的蒙古骑兵,总军力大约是一万五千人左右,都全部向釜山港进发。依照张准的未来计划,他们将全部在日本登岸,加入到对幕府军队的行列。
    日本战役的总指挥,还是卢象升。他率领的军队,已经被命名虎贲军第一远征军团。第一远征军团的军力,包含虎贲军的三个步军营,一个炮军营,还有李觉统帅的八千朝鲜禁卫军。加上一万五千人的蒙古骑兵,总军力大约是三万人左右。
    依照张准的估计,三万人左右的军队,在日本登岸,加上虎贲军海军陆战队的配合,应该可以和幕府军队一较高低了。幕府军队最缺乏的,就是骑兵,而虎贲军方面,恰恰最强的就是骑兵。蒙古骑兵在虎贲军骑兵面前,没有发飙的机会,在日本军队面前,还是可以炫耀一下的。
    不过,这项计划暂时还没有来得及开展,主要是准备工作不太充分。三万人的登岸军队,数量相当的大,其后勤运输的任务很是沉重,各项的准备工作,都很是的繁琐。张准估计,在今年,是绝对不成能倡议攻击了,等明年吧。
    在前世,张准也没有组织过如此大规模的海上登岸,必须xiao心谨慎一些。在几百年前,因为风暴的关系,元帝国的远征军,还没有达到日本,就已经折戈了。张准固然不想重蹈覆辙。因此,有关第一远征军团,在日本登岸的事情,张准都是亲自过问的。
    固然,和几百年前相比,虎贲军的这次登岸,有利条件还是比较多的。第一,有强大的海军协助。第二,有朝鲜的釜山港作为后勤基地。第三,在日本已经有一定的根基。只要不呈现大的失误,登岸日本的成功率,还是可以包管的。
    另外,涉及到日本攻略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打倒郑芝龙的势力。众所周知,郑芝龙和日本幕府的关系,很是的密切。日本幕府的海上平安,就是郑芝龙负责提供的。虎贲军想要顺利的在日本登岸,就要去失落郑芝龙这个隐患。
    第三个,则是江南地区。
    这个标的目的,大概是阻力最xiao的。江南地区,已经没有明军的主力军队。一些处所武装,根本不是虎贲军的敌手。只要一个朱雀军团,应该就可以搞定了。
    朱雀军团的主要任务,其实还是进攻福建,扫dang郑芝龙的陆上巢xue。郑芝龙的大部分炊当,都在福建沿海。虎贲军从陆地上倡议进攻,扫dang福建沿海,可以给郑芝龙重创。
    “大人,郑成功死了。”
    王时德忽然进来,在张准的身边,低声的说道。
    “知道了。”
    张准点颔首,面无脸色的说道。
    对郑成功的死,张准早就估计到了。他的命令是要前线就地措置,以尹风毅的xing格,肯定是就地枪毙。只要郑成功被抓到,就逃脱不了一死的命运。现在尹风毅述说,郑成功死了,他就是真的死了。
    其实,郑成功死了,对虎贲军是有好处的。他被虎贲军杀了,有利于虎贲军进行未来的日本攻略。日本海军的战斗力,只能说是一般,在大海上,完全不是虎贲军海军的敌手。日本攻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的阻止郑芝龙增援日本。
    现在,虎贲军杀了郑成功,郑芝龙大概会两眼发红的,处处寻找虎贲军拼命的。既然郑芝龙要和虎贲军海军拼命,那就拼好了。将郑芝龙的舰队都打残了,他就没有增援日本的可能了。
    “对了,你的师傅,在那边还好吧。”
    张准关切的问道。
    “还好。”
    王时德急忙回答。
    他的师傅,就是贺逢圣。王时德离开张准身边几个月,就是回去做贺逢圣的思想工作去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王时德终于是不负众望,成功的说服了自己的师傅,请他为虎贲军效力。
    随着虎贲军控制区域的扩大,需要的高端人才,越来越多。贺逢圣的加入,对虎贲军来说,是大有好处的。贺逢圣门生遍天下,这次过来,就带来了三十多名的得力men生。他的到来,还让湖广乃至是江南地区,都有更多的士子,投身于虎贲军的旗帜之下。
    在那时的环境下,士子乃是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即使张准也是如此。他可以依靠一群泥腿子的军户起家,处处打打杀杀,成绩霸业。可是,在治理内政方面,这些大老粗,显然是不可的。要是没有高弘图、张慎言、乔允升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臣子坐镇政务部,虎贲军肯定没有今天的成绩。
    外面又传来脚步声,却是王君宇来了。大家看他面带,就知道是好消息来了。果然,王君宇兴孜孜的述说说道:“都督大人,崇祯皇帝离开京师了。”
    张准长身而起,沉声说道:“走我们去京师”
    '  '
第963章 紫禁城,你悄悄的走,我悄悄的来
    第963章紫禁城,你悄悄的走,我悄悄的来
    (第三更送到】
    北直隶,京师,紫禁城。
    深夜的紫禁城,显得特另外恬静。平时肆虐的风沙,恍如都完全消失不见了。寂静的夜空,听不到丝毫的声音。没有风声,没有虫声,没有人声。恍如,这里是一个完全和外界隔绝的地带。
    这种压抑的沉寂,让人的内心,觉得很是的不安。处身其中,就好像是处身于监狱的里面。你的一切,恍如都不在你的控制傍边。这样的感觉,简直会让人解体的。一旦和外界的联系被切断,无论何等镇定的人,都无法淡定下来啊。
    崇祯皇帝独自一个人,在黑暗的院子里徘徊。远远的看过去,他的身影,显得特另外瘦削。原本才二十多岁的他,脸庞看起来,却好像是四五十岁的老头子了。他的脸sè,简直是太憔悴了。他的身形,也简直是太薄弱了,好像一阵风吹来,城市将他吹起来。
    大明的国运如此的昏暗,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心思吃饭。一日三餐,他基本上都是点一点,就算了事。王承恩就算想劝导,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劝说起。周皇后还在紫禁城的时候,情况还好一点。偶尔,周皇后还会指点御厨,又或者是亲自下厨,给崇祯皇帝做一些他能入口的工具,勉强满足他身体的需要。
    可是,在三个月之前,周皇后已经带着几位皇子,还有田贵妃、袁贵妃等人前往蜀中了。她们离开以后,崇祯的胃口,就更加的差了。有时候,一天都不吃工具,脸sè自然是一天比一天憔悴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崇祯有点自虐的意思。他感觉自己,没有能力拯救大明,就采纳自残的体例,以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昔日还算完整恬静的紫禁城,现在已经是一片的狼籍了。地面上,处处都是散落的工具。院子里的huāhuā草草,也没有人来打理。大量的菊huā,散落在庭院里面,也没有人清扫。菊huā凋残的时候,应该是九月底,十月初。现在,都已经十一月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崇祯看到的,都是一片破败的景象。这让他原本就很是yīn暗的心情,显得更加的yīn暗。他站在一堆的烂菊huā的中间,垂头看看破败的菊huā,又举头看看黑漆漆的天空,内心的抑郁,显得更加的严重了。
    大部分的宫女和太监,都已经提前离开,这让偌大的紫禁城,显得格外的冷清。只有极少数人,还在紫禁城勾留。勾留人数最多的,应该要算锦衣卫了。他们勾留的原因,是因为崇祯皇帝还没有离开。为了呵护崇祯皇帝的平安,他们必须留驻紫禁城。
    以前,皇帝离开紫禁城,都要大张旗鼓的,要首先拜祭天地,然后告知祖宗。这一套的法度下来,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你休想踏出宫门半步。离开紫禁城的时候,那浩浩dàngdàng的车队和护卫,至少要绵延十几公里。前锋已经达到了昌平,后面的步队还没有离开京师呢。
    可是这一次,崇祯实在是没有那个脸,去拜祭天地,去告知祖宗了。他准备静悄悄的离开,不让任何人知道。被迫要离开紫禁城,这自己已经是够难看的了,要是让列祖列宗知道,他会更加的难看。如果不是内阁和一群大臣拼命的劝说,崇祯皇帝是绝对不会轻易离开紫禁城,离开京师的。
    原本,依照崇祯的xìng格,他是宁愿死在这紫禁城里面的,以死谢罪。可是,内阁的大臣都说,明国还有大半的江山,理论上还有力挽狂澜的希望,要是崇祯皇帝这样去了,大明就是真的没有复兴的希望了。天底下,能够拯救大明朝的,还是只有崇祯一个人啊
    毫无疑问,内阁的这些话,目的只是为了让崇祯皇帝赶紧的跑路,不要继续担搁时间。虎贲军已经平定了辽东,转眼就要杀到京师来。如果崇祯皇帝还是犹豫未定的话,虎贲军骑兵封锁了昌平一线,他们想走都走不了了。
    “皇爷……”
    王承恩在崇祯的背后,低声的说道。
    撤离京师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此时此刻,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部分的所有大臣,以及皇亲国戚,三大营的高官,锦衣卫、东厂的所有高官,都已经在外面等待崇祯皇帝的呈现。只要崇祯皇帝呈现,他们就会迅速的离开。
    “走吧”
    崇祯无奈的长叹一声。
    选择在深夜离开紫禁城,是崇祯皇帝的主意。京师的人们,基本上都已经走散了。放眼看过去,街道上都是空无一人的。可是,崇祯皇帝不知道,他还以为,自己如果白日离开的话,会有很多人看到。崇祯实在是不肯意让他人看到自己的狼狈模样。
    从西暖阁出来,已经有软轿在等待了。上了轿子,崇祯就无精打采的靠在轿子的后面,脑海里一片的空白,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想什么。好大一会儿以后,他的思绪,才回到现实中来,无聊的打量着自己乘坐的软轿。
    依照天子的威严,天子乘坐的轿子,应该是三十六人的大轿。轿子内部的空间,至少要有西暖阁的一半大。以前到天坛举行拜祭仪式的时候,崇祯乘坐的,都是那样的大轿。可是,现在,崇祯皇帝看到的,乃是狭窄的空间。掀开帘子一看,发现抬轿的,总共只有四个人。前面两个,后面两个。
    这么小的轿子,崇祯皇帝还是第一次坐。说实在的,崇祯很不适应这样狭窄的轿子,感觉自己的双tuǐ,都无法伸直似的。可是,他没有任何的体例。因为,想要早点脱离虎贲军的yīn影,想要早点去到成都府的话,就必须乘坐这样的轿子。
    从京师出来以后,崇祯要经过昌平、延庆、怀来、保安等地,然后达到宣府。再从宣府前往大同府、太原府、西安府、汉中府,然后到告竣都府。这些道路,都欠好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