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494章

刺明-第494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刺鱼小队成立的时候开始,张准一直都很注重灌输这样的理念。每个人,都必须高昂向上。想要苟且偷生,混日子的,赶早滚蛋因为,你在战场上拖累的,不但仅是你个人,还有你的战友一般的明军军队,这样的人员实在是太多。套用一句后世的谚语,就是不怕神一样的仇敌,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李昭辉激动的说道:“大人名声在外,属下有幸,不辱使命。”
    张准点颔首,示意李昭辉接着说下去。
    李昭辉便接单的介绍了情况。他这次的收获,还真是很多,在短短的数天时间里,总共收拢到了一千多人。当日鞑子进入登州城的时候,简直有很多明军官兵逃散,有相当部分就在莱山、北曲山等地潜藏起来,不敢轻易离开山间。因为,他们对鞑子抗拒,对虎贲军同样抗拒,生怕陷入虎贲军的控制规模。
    李昭辉的到来,给了这些人希望。在李昭辉解释清楚了虎贲军的各项政策,还有相关的待遇以后,其中有部分的散兵,就加入了李昭辉的步队。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无牵无挂的人。他们除不肯意给鞑子卖命之外,在另外方面,并没有太多的追求。那时的明军,这样的人相当很多。
    可是,也有部分的人不肯意加入虎贲军。不肯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对虎贲军信不过。虎贲军的条件听起来简直诱人,可是不知道真假啊无论怎么看,虎贲军的待遇,好像都有点好的太过分。一般明军的待遇,可没有这么好的。中间的差距太大,以致很多人都觉得,这可能是虎贲军的骗局。
    一直到黄县大战,这种情况才完全的改观。黄县大战的整个过程,他们都旁观了。数千名的鞑子,和上万名的叛军,一起扑向黄县。在那些散兵看来,黄县是肯定要被夷为平地了,驻守黄县的虎贲军,也肯定要全部覆灭。他们都暗暗的为虎贲军可惜。就连李昭辉,都为张准担忧不已。
    虎贲军有阻挡鞑子的勇气,简直值得尊敬。可是,以三千人不到的军力,就试图阻止数倍于自己的鞑子,只能用螳臂当车来形容了。依照大大都人的估计,鞑子只要一轮的攻击,就可以将黄县拿下来。
    然而,最后的战果,却是让他们大吃一惊。虎贲军不但没有被消灭,黄县不但没有被攻克,相反的,鞑子还大败而归。中间的转变,实在是太快,太大,以致消息传来,很多人根本不信。李昭辉也不敢相信,急忙带人赶到黄县的周围,亲自观察。
    直到看到遍地的鞑子尸体,李昭辉他们,才终于是相信了。一瞬间,他们全部沸腾了。哪怕是最犹豫未定的人,都下定了决心,要投靠虎贲军。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军队啊
    张准听到李昭辉的讲述,沉吟片刻,目光扫视了所有人一眼,缓缓的说道:“你们都是自愿来到这里的吗?”
    李昭辉肯定的说道:“固然是大人,你可以问他们。”
    张准看着后面一个很不起眼的士兵代表,随口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士兵立正说道:“成莫言。”
    张准点颔首,随口问道:“你为什么愿意杀鞑子?”
    那个士兵狠狠的说道:“鞑子杀了我的三个亲人。我的两个哥哥,一个叔叔,都是死在鞑子的手上。我要为他们报仇雪恨。”
    张准扫了所有人一眼,冷峻的说道:“各位资源跟随我张准杀鞑子,我很荣幸虎贲军欢迎你们所有人的加入可是,有一条,我必须预先声明”
    “虎贲军和你们以前所在的军队,是有很大区另外。虎贲军有很是严格的纪律,有很是严格的技能要求,有很是明确的目标。你们仅仅有一腔热血还不敷,还要适应我们这个集体。因此,我决定,给你们三个月的适应期。”
    “在这三个月的适应期里,要是你们能够遵守虎贲军的记录,达到虎贲军的技能要求,你们就是虎贲军正式的一员。如果你觉得虎贲军不适合你,你可以离开。又或者是虎贲军觉得你不适合,我们会放置你到其他的岗位。对这一点,大家有异议吗?”
    李昭辉等人缄默片刻,纷繁说道:“没有异议。”
    张准便派人将郝林勇找来,请他负责将这些人都放置到各个军队,依照虎贲军的纪律,严格要求。对投靠过来的明军官兵,张准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脑,而是通过严格的纪律,去失落他们身上的兵痞习气。大部分的明军官兵,都有这样的坏毛病。
    依照张准的经验,光是纪律这一关,就能够将很多的人都刷下来。明军之所以屡战屡败,战斗力羸弱,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军队的纪律严重不达标。除一些家丁之外,其他的军队,简直就跟放羊一样。好像左良玉的军队,比土匪还要土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这样的官兵,朝廷不败亡才怪。
    没有严格的纪律,就没有严格的战斗力,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十8、十九世纪时期的英国陆军,使用的同样是滑膛枪,在射程和准确度方面,比明军的火器先进不了几多,军队的人数甚至比明军还少,可是,英国陆军就是能够横扫天下,就是能够成为那时的最强陆军。
    为什么?
    就是因为英军有严格的纪律。
    不到三十米之内,坚决不开枪,这是铁的纪律。
    相反的,明军士兵,在面对仇敌的时候,往往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就不竭开枪射击了。结果,除白白的浪费弹药之外,还流露了自己的内心的紧张和恐惧。结果,敌军一个冲击,明军往往就溃散了。
    固然,纪律只是一个方面,洗脑的法度也将同步进行。对这些准备加入虎贲军的明军散兵来说,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牺牲的虎贲军战士装殓遗体,然后加入随后举行的葬礼。
    在黄县大战中,有两百多名的虎贲军战士牺牲。他们的遗体,将会被送回鳌山城的烈士陵园埋葬。有部分人,还将送回浮山城的烈士陵园埋葬。由于张准负伤,有关的葬礼,只能请郝林勇来主持了。
    李昭辉等人敬礼以后,转身去了。
    张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腰。格老子的腰,什么时候才能好啊?眼看着云依也来了,腰要是没好,性福生活可是没有啊只能看不克不及吃,这是人过的日子吗?
    第二天,有人到来,却不是杨映菡,不是云依,而是史可法。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6000字大章希望大家看得愉快】
    '  '
第494章 史可法煽风点火
    第494章史可法煽风燃烧
    (0494)
    史可法不是一个人到来黄县的,陪同他到来的,还有驻守青州城的登莱总兵宋德钢。宋德钢也不是独自到来的,还带来了五百的明军,却是没有武装的。这是必定的。现在的莱州府,乃是张准的土地,有武装的明军,根本不成能通过这里。以宋德钢对张准的了解,他可不想成为张准的靶子。所以,在达到昌乐县以后,就自动自觉的解除武装。
    宋德钢原本驻守在青州城,听说鞑子进入山东,他同样被吓得不轻。他原来驻扎在登州城,对鞑子的凶残,几多是有些了解的。以前,由于东江镇的存在,由于大海的阻隔,登州城才可以避开鞑子的兵锋。现在,东江镇投降,登州城投降,鞑子竟然杀到山东的地面来。一旦鞑子肆虐,青州城根本阻挡不住。认真是惊恐之至。
    可是,青州城里面,被吓得最惨的,不是宋德钢,而是衡王。被张准惊吓过一次的衡王,听说鞑子占领了登州城,立刻收拾细软负担,连夜跑到了济南城去遁藏。直到现在,衡王还在济南府没有回来。尽管有消息说张准率领虎贲军,在黄县打败了鞑子,还重创了鞑子,衡王还是不敢相信。
    为了平安起见,衡王让人带信给宋德钢,要他亲自到黄县来看看,看看鞑子是不是真的被打败了。宋德钢也想知道究竟,于是就向张准申请,说要到黄县来看看。对这个“老朋友”的请求,张准自然是批准了。刚好遇到史可法路过青州城,宋德钢就跟着一起来了。
    史可法是自动请缨到来登州府的。他从京师解缆的时候,正是鞑子占领山东的谣言传播得最厉害的时候。那时整个京师都在传言,说鞑子已经占领了山东了,下一步就是迂回包抄京师。大概是经历的苦难太多,很多街边的苍生,说起鞑子的攻击计划,都是一套一套的,有板有眼,让人不克不及不相信。
    整个京师都被谣言搞得人心惶惶的,甚至连京师南方的保定府、河间府等地,都有大户人家,收拾细软负担,进入京师出亡。东厂和锦衣卫处处抓人,也无法控制谣言的传播。最后没体例,五城戎马司只好下令全城戒严,三大营也全部上街镇压,局势这才稍微好了一点。
    饶是如此,朝廷已经深深的感觉到,鞑子进入山东,对京师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一旦鞑子真的分两路会师京师的话,明国肯定会四分五裂的。而现在,唯一能够阻挡鞑子继续肆虐的,看起来只有反贼张准了。因此,尽管张准的要求很过分,他们也不克不及不承诺。
    面对如此严重的局势,朝廷决定承诺张准全部要求,要派人来给张准下诏书。内廷的太监,可能是担忧半路上遇到鞑子,又或者是听信了有关太多张准的谣言,又或者是受到《讨奸檄》的影响,不是很愿意来。准备颁给张准的诏书,在内廷放了两天,还没有太监出动。
    史可法的家人史德威,跟着张慎言在莱州府转了一个月的时间,回去京师以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全部告诉了史可法,使得史可法对莱州府很感兴趣。尤其是张慎言通过史德威告诉他,有些事情,他最好是亲自来看看,才能真正了解。这样一来,史可法对莱州府,就更加的好奇了。
    只是,他现在是一个六品的芝麻官,根本不成能通过正规的途径到来莱州府。他无意中听说内廷不敢前来莱州府颁旨,于是就主动申请,到莱州府来走一趟。既然史可法跳出来,内廷自然就乐得玉成此事了。一番黑暗操作以后,史可法就带着诏书离开了京师。
    以前从京师到登州府,基本上都是在天津卫上船,走海路直接在登州城上岸的。现在,登州城被鞑子控制,自然是不成能了。必须经过德州、济南府、青州府、莱州府才能达到黄县。一路上,史可法这个弱质书生,骑马赶路,不辞辛苦,才大大的缩短了路上的时间。
    幸好,那时的很多文官,尤其是年轻的文官,都是会骑马的。有些文官的马术,还相当的好。好比说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都是会骑马的。尤其是孙传庭和卢象升,骑术都是很是不错的。至于袁崇焕和毛文龙,就更加不消说了。
    这个年头,即使是文官,也极有可能要上阵指挥兵戈。你要是不会骑马,想要指挥兵戈,就有诸多的未便。兵贵神速,这可不是说着玩得。说的欠好听一点,万一战败,就算要逃命,四条腿也要比两条腿快很多。
    饶是如此,从京城解缆,史可法也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来到了山东地面。当他踏入山东地面的时候,张准和多尔衮正好一个流血,一个吐血。当史可法来到黄县的时候,鞑子的尸体都已经掩埋得差不多了。对没能赶上黄县大战,史可法固然觉得很是遗憾。明国太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了。哪怕是一场由“反贼”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