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614章

刺明-第614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综到来,朝鲜的官员急忙施礼,齐呼万岁,尊称皇帝陛下。
    张准和高弘图等人也站起来,拱手为礼,齐声说道:“觐见国王殿下。”
    朝鲜人称之为陛下,是因为李综在朝鲜国内,乃是最高的存在。张准和高弘图称之为殿下,是因为在明国内部,李综的位置,只相当于亲王的级别。朝鲜只有国王,没有皇帝。明国不允许在自己的周边,呈现和皇帝平级的存在。朝鲜人也很明白这一点。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朝鲜都是只有国王,没有皇帝。朝鲜人要跪礼,张准他们却不消,这就是天朝上国的好处。
    “张都督远道而来,实在是辛苦了,朝鲜上下军民,都感激不尽。”
    李综来到张准的面前,和张准零丁面谈。他的汉语说得相当的标准,显然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事实上,在李成桂之后,朝鲜的国王,没有不精通汉语的。因为,不精通汉语的王子,是根本不成能成为国王的。好像世子李昊这样的王子,首先接受的教育,就是纯粹的汉语。要是有需要,李昊可能还要到京城去留学一年,全面学习明国的文化。
    张准若无其事的观察着李综。这位朝鲜国王的神色,明显有点疲倦,不是酒色过度的疲倦,而是身心疲惫的疲倦。看起来,这几年,他这个国王的日子,简直不太好过。没体例,鞑子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明国的实力,越来越小。朝鲜处在鞑子的高压之下,又从明国这里得不到有力的援助,日子固然很是的难过。如果没有张准这根稻草,或许,他只有向鞑子俯首称臣了。
    事实上,李综简直是很抗拒向鞑子称臣的。原因很简单,以前朝鲜和女真,都是明国的附属,大家地位是平等的。甚至,朝鲜的地位,比女真还要高那么一点点。现在,女真的地位提升了,就要自己俯首称臣,叫他情可以堪?这种情况就好像是后世的公司,两个原本平级的员工,忽然一个提升了,强迫另外一个叫自己老板,另外一个多几几何都有点别扭。
    “能够为国王殿下分忧解难,乃是下官的荣幸。袁可立的事情,国王殿下没必要放在心上了。朝鲜乃是明国的兄弟之邦,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张准缓缓的冷静的说道。
    这是在明确无误的告诉李综,我是来做事的,是来匹敌鞑子的。朝鲜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朝鲜目前有什么困难?固然是鞑子了。鞑子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一句话,又展现了张准大包大揽的性格。
    同时,张准的回答,也有力的帮忙李综去失落了一个心理负担。当初,李综依靠政变上台,推翻了光海君,是没有获得明朝的批准的。那时明朝的登莱巡抚袁可立,一度要讨伐朝鲜。李综急忙派人到明国,各式解释,此事虽然最后不了了之,却始终是李综的一块心病。他拼命的讨好明朝,也有这个原因在内。对朝鲜来说,获得明国的认可和支持,实在是太重要了。
    果然,李综满意的点颔首,然后回去自己的座位。他简直是有些老了,在进入座位的时候,已经要人扶持了。事实上,他还不到四十岁。长子李昊才十五岁,可以推想李综的年龄。看他的王后也知道,正是女人最美丽的时候。要不是鞑子的巨大压力,李综现在应该是意气风发,迟疑满志的阶段,绝对不会像小老头似的。
    张准借着恭送李综的机会,扫了一圈整个宴会厅,注意到几个主要的人物。一个是金自点。一个是洪翼汉。另外一个,自然是崔鸣吉了。在朝鲜国内,在两班贵族里面,最有权力的就是这几个人了。
    金自点很是的阴柔,身材颀长,就好像是女扮男装的一样。张准怀疑他可能是同性恋。不过,看到他身边如花似玉的年轻姬妾,张准就知道自己猜错了。他人只是天生长得俊美罢了。
    洪翼汉名字听起来很蛮横,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文官,没有什么亮点。唯唯一双眼睛,好像是猫头鹰一样,盯着他人不放松。在张准接触过的朝鲜人里面,只有凤坪君李觉的眼神,有这么锐利的了。
    崔鸣吉就有些特点。这人身材魁梧,一眼看过去,反而像是武将。可是,这不是最有特点的。最有特点的是,其他大臣的身后,都有年轻貌美的姬妾,唯独他没有。倒不是说他清高,对恋爱忠贞,而是这人的正室,颇有河东狮吼的本领。他也有几房的姬妾,只是姿色容貌,还不如正室,根本拿不出手。
    还有一个,张准也注意到了,这人就是朝鲜的王后。张准倒不是对她有兴趣,而是想起沈凌菲的说话。沈凌菲这个人,典型的小女人心态,很现实的。要让她夸赞另外女人漂亮,比登天还难。他人夸赞她漂亮还差不多。朝鲜的王后大概在三十来岁左右,简直美丽,想来她的表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张准脑海里转过这么多的想法,其实就是一转眼的事情。李综落座以后,张准也回到自己的座位,大大方方的坐下来。其他的朝鲜官员,也就纷繁落座。因为今天宴会的女眷很多,自然少不了女人吱吱喳喳的声音,宴会的气氛,渐渐的就浓郁起来。
    穿戴秀丽宫装,容貌娇美,动作轻盈,花蝴蝶一般的宫女,流水般的送上来酒菜。如此盛大的宴会,酒菜自然是很是丰富的。不过,你不要指望在这样的宴会能吃得饱。这样的宴会,根本不是来吃饭的,而是一种礼仪罢了。尤其是宴会的主要角色,可能根本没有动筷子的机会。
    不要看桌面上的菜肴很丰富,那都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吃的。谁要是准备在这样的宴会上大快朵颐,一定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为此,高弘图还专门提醒过张准。他不是担忧张准不懂,是担忧张准太不拘一格。来到朝鲜以后,张准代表的就不但仅是他本人,也不是虎贲军,而是整个大明国。张准固然虚心受教了。
    朝鲜的宴席坐席放置,和明朝差不多。宴会的席位,采取的乃是四方形的放置。张准来自明国,明国在西方,张准一行人,自然是坐西朝东。国王李综是一国之君,自然是坐北朝南。其他的朝鲜官员,则做东向西,又或者是坐南朝北。
    每一个标的目的的坐席,前面刚好坐六个人,后面的人数则逐渐增加。古人很讲究意头,要么是六六大顺,要么是长久长久,因此,六和九两个数字是最受欢迎的。张准这边的人不多,采纳的乃是六六大顺。坐在张准身边的,乃是姬玉情、徐青鸾、沈凌菲、高弘图和冯梦龙。刘栋和高宇就坐在后面。还有几个凑人数的虎贲军军官。
    李综的身边,则是世子李昊、王后、凤坪君李觉、李适和李贵,他们全部都是王族。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众多的王室成员。其中,年轻的女眷很很多。很多女眷的目光,还从一开始,就落在张准的身上。姬玉情一看这个架势,就黑暗捏了张准一把。张准装作不知道。其实,朝鲜王族这样的放置,他不清楚才怪了。要是说可以用一个小公主将自己拉住,李综一定会让自己随意挑选的。
    张准的对面,也就是坐东朝西的位置,则是崔鸣吉等人。这样的放置,显然是有些打擂台的心思了。张准和崔鸣吉最是不对路,两人又刚好对面,就好像是两个炮仗,只要有人撩拨一下,就要闹得震天响。看来,朝鲜人也是狡猾狡猾的,明显是要用崔鸣吉来摸清楚自己的秘闻。
    至于坐南朝北的,则是金自点、洪翼汉、尹集、吴达济等人。显然,他们是打酱油的。在今天的宴会上,双方不成能告竣什么正式的协议。可是在杯盏交错,花天酒地里面,探知一下对方的秘闻,却是完全可以的。真正说起来,这一群打酱油的家伙,才是朝鲜两班的中坚力量,不成小觑。
    高弘图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今天的宴会肯定要刀光剑影,笑里藏刀,口蜜腹剑了。按理说,两国的交往,不该该这么急躁的。有太多的事情,应该是在私底下谈好了,然后再拿到桌面上来。可是李综却不是这样,直接就将问题摆上了桌面。看起来,李综大概也是走投无路了,准备摊牌了。
    其实,李综也不想这么早摊牌。可是,他不克不及不摊牌。沈器远竟然嚣张到连世子都不放在眼里了,他还能够什么退路?难道等对方将刀子架到脖子上来吗?要不是借助张准的气势,狠狠的压一压国内投降派的气焰,他就真的只有向鞑子俯首称臣了。鞑子都是一群野蛮人,居然要他向鞑子俯首称臣,实在是太郁闷了。
    “今天是个大好的日子……”
    金自点站起来,为今天的宴会致辞。
    他乃是大匡辅国崇禄大夫,是最高品级的文官,也是李综的心腹,他来主持这个宴会,规格可谓是相当的高了。同时,由于他处事圆滑,手段了得,无论是主战派还是投降派,都不克不及不买他的帐。正是由于他的缓冲,朝鲜的政局,还能勉强维持,没有产生内乱。
    金自点从洪武时期朝鲜建国的时候开始说起,一直说到壬辰倭乱,文辞华丽,声色并茂。尽管其中有很多是空话套话,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是张准也不克不及不认可,中国和朝鲜,关系简直是太亲密了。这一点,即使在后世二十一世纪,也没有改变。偶尔朝鲜有点不听话,有点顽皮,天朝上国看在悠久的历史上,也就一笑而过了。
    例行的客气话套话结束以后,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准的身上。因为,按理说,主人家颁发致辞以后,就轮到客人致辞了。他们都想知道,张准到底会说些什么。尤其是那些王族的年轻女子,更是眼神熠熠发亮。不过,令她们遗憾的是,长身而起的,不是张准,而是高弘图。这样的宴会致辞,对高弘图来说,根本是小菜一碟,连稿子都不需要的,张口就来。
    张准深知今天的宴会,免不了一番机锋,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他是吃饱了才来的。在赴宴之前,他已经在绫阳宫吃得很饱了。相信在座的各位,也已经吃得很饱了。吃饱了才有力气战斗啊
    果然,高弘图刚刚致辞完毕,还没有坐下来,崔鸣吉迫不及待的问道:“敢问都督大人,准备在朝鲜勾留多久?”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落在张准的身上。
    崔鸣吉的话直指核心,让所有的朝鲜人,都不克不及不高度关注。
    张准神色不动,心里却在大骂这王八蛋来者不善。这个问题很是的刁钻。他要是回答只是在朝鲜勾留一个月不到,必定会让朝鲜人失望透顶。一个月的时间,怎么匹敌鞑子?纯粹是来旅游的,没有丝毫的诚意。
    要是回答勾留时间很久,他又必须回去国内。鞑子在年底之前,肯定会越过长城南下的,张准必须回去河间府指挥战斗。崔鸣吉肯定是从鞑子那里得知了什么消息,才会这样问的,故意挤兑自己。
    高弘图悄悄的看了张准一眼。他知道崔鸣吉的话欠好回答。要是张准不想回答,他就打圆场了。对他这样的老圆场绝对不是问题,轻轻几句话就能接过去。问题是,打圆场以后,朝鲜方面,难免对张准会有些失望,会影响张准的形象。仁川港一战,张准好不容易才给了朝鲜人一点匹敌鞑子的信心,不克不及一举手又抹失落了。
    幸好,张准微微一笑,懒洋洋的说道:“这就要看崔大人愿意我勾留多久了?”
    高弘图马上眼前一亮,下意识的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