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843章

刺明-第843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这是董事长的权力。有事自己干,没事的时候还不克不及干秘书,这样的董事长,做起来也没有什么搞头。崇祯现在好像就是这样。据说这位大明国的皇帝,忙得连干秘书的时间都没有,真是悲催。
    崇祯对自己的团体不信任,那只好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的身上来了。只有自己亲自干,才安心啊!他可能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短处,将所有的事情都往自己的身上揽,自己做的未必就有他人好。自己做得欠好,又偏偏要做,自然会让他人产生偏执狂的印象,对皇帝的形象是大大的损坏啊!
    好比说,高弘图眼下全权负责的事情,就很重要。整个山东的政务”基本上都是高弘图在运筹帷幄。如果张准觉得高弘图干得不可,决心要自己接过来干的话,他能不克不及干得比高弘图还好暂且不说”高弘图会怎么想?
    很显然,高弘图会觉得,自己没*受到你张准的重视。你张准什么都要自只干,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白忙活了,我下次还白搭这样的功夫做什么?既然都是老大要接手的”那就直接推给老大去做就好了。这样一来,张准想要不被累死,都不成能。
    相信乔允升也是如此。乔允升正在修订虎贲军的新法令,这是系统的工程。
    要是张准觉得不安心,决定抢过来,亲自去干,恐怕同样要累死。并且,效果还没有乔允升做得好。要说到系统的法令知识,谁能比得过乔允升这样的专业人士?寒了乔允升的心不说,还搞垮了自己。
    崇祯的累,纯粹是他自找的。冉阁有六个大学士,足够措置一切的政务,他却偏偏要丢开内阁,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累死自己不说,效果还适得其反。嗯昔时,万历皇帝有段时间,只有三个大学士,同样可以有效的维持国家的运转。却是崇祯自己”十七年的时间,换了五十多个大学士,让人无所适从”最终搞垮了自己。
    归根到底,还是崇祯不信任自己的臣子。明朝的所有皇帝”和大臣基本上都是坚持的,双方绝对不成能和谐共处。内阁原本就是限制皇帝权力的,注定了内阁大臣,和皇帝之间,是要斗争的,是要坚持的。可是,坚持到崇祯这样的水平,还是前所未有的。
    以前,内阁决定的事情,除大事之外,皇帝基本上不会过问。可是,到了崇祯这里,内阁决定的一切事情,都要送给崇祯再次审批,简直就跟小学老师改作业似的。久而久之,内阁的积极性,自然是一点都没有了。归正都是老师说了算,我们还那么辛苦做什么?
    从崇祯的身上吸取了教训,张准决定,以后自己坐办公室的时候,一定不要像崇祯这样,累死自己却得不到丝毫的好处。对下面的人,还是古人说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消。既然用了他人,就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让他人将主官能动性调动起来。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信任他们,就得承受一定的价格,就得做好承受损失的心理准备。甚至,在失事以后,还得帮他们揩层股。这一点,恰恰也是崇祯缺乏的。
    虎贲军目前的很多高层,都是因为机遇而起来的,他们获得的熬炼机会,其实不多。他们的人生经历,准确来说,是不敷丰富的。好像周一鸣、刘航、王铭宇、刘宝玉、侯山平、杨立仁等人,都是很年轻的小伙子。年纪最大的,也不过是二十八岁左右。军队的那一批营指挥使,就更加不消说了。海军的大部分舰长,同样是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他们和老练的官吏比起来,最欠缺的就是经验。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呈现毛病,是不成避免的。他们有干劲,有冲劲,有向往,有想法,有血性,有点一箩筐,缺点同样很多。嗯要他们不犯毛病,爵对不成能。他们都是人,而不是神。
    就算是张准自己,不也犯过毛病吗?在南京搞了一大堆的事情,结果马上惹来郑芝龙的进攻,要不是临时搞了两个浮动炮台,他说不定已经十分的狼狈了。后来在运河上挑衅皇太极,也是侥幸避过一劫。大概是皇太极也是昏了头,没想到火箭,又或者是火箭不容易搞,结果才没有将他烧成烤乳猪。如此种种,说明他张准也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出错。
    其实,就算是高弘图、张慎言和乔允升等有经验的老人,也不是每个领域都擅长的。有时候,他们同样会呈现毛病。既然延续毛病,那就要呈现损失。这些损失,究竟是谁来负责?让他们自己负责吗?固然不成能。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就没有成长的机会了。
    在这里,张准又不克不及不想到崇祯。崇祯的为人处事体例,很是极端,恨爱之间”变换太快。换言之”就是根本不给人改变毛病的机会。好像陈奇瑜,明明做得很好,就是因为在车厢峡犯了一次毛病,上了李自成确当,结果马上就被崇祯给直接拘系下狱了。
    张准觉得,要是自己遇到车厢峡的事情,肯定不会像崇祯这样措置。肯定还会给陈奇瑜足够的时间,给他证明自己的能力。吃过一次亏的人,不成能轻易吃第二次亏。知耻而后勇,动力是很是强大的。这一点,没有人怀疑。如果崇祯可以给陈奇瑜三年的时间,说不定,陕西流寇已经被剿灭了。
    又好像卢象升,也是如此。卢象升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崇祯要是给卢象升戴罪立功的机会,卢象升的才调,可能会更加展露无遗。可惜,崇祯根本不是这样的。无论你之前有多大的战功,只要你犯一次错,马上就被拉黑名单,然后关小黑屋等死。
    这样的措置体例,致使的最严重后果,就是下面的将领,急功近利,极其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想要打好仗”根本不成能。在战场上,谁能包管自己就一定胜利?能够有六成的掌控,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奇迹了。
    好像杨致远、郝林勇、杨千强、张凌云等人”都是带兵兵戈的,他们同样会出错。他们一旦呈现毛病”同样会给军队造成很大的损失。要是崇祯来率领他们的话,结果肯定是他们都呆在军营里面,什么都不敢干。因为,他们不敢出错。一旦出错,屠刀就举起来了。
    然而,一个永远都不出错的军官,在现实中可能存在吗?固然不成能!你不给他们出错的机会,他们就永远都无法成长起来。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又哪里来的成功?没有血与火的教训,又哪里来刻骨铭心的记忆?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
    是的,该罢休的时候,就要罢休。
    在罢休的同时,做好给他们擦屁股的准备。万一他们犯下大错,自己还有解救的机会。允许部中出错,不等于允许他们将自己的裤裆都输光了。这里面的水平,还是要考究一下的。说白了,做老大的,就是要让下面的小弟,不会畏惧出错而什么事情都不敢做,否则,谁也不敢铺开手脚做事,那就完蛋了。
    朱元璋兵戈的本领很强吗?不强。没有听说他亲自指挥过什么战斗。可是,他手下的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沐英、蓝玉等人都很强,就算是二线的傅友德、冯胜、邓愈等人,同样能够将元军打得找不着北。
    曾经有历史学家仔细的研究过,好像韩信这样半路落发的将领,其实是很少的。大部分的将领,都是开国皇帝的同乡之类的。他们的天赋,其实不怎么样,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慢慢的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为什么?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磨练的时间长了,战场的经验丰富了,兵戈自然而然的就超卓了。说白了,他们就是历史的幸运儿,是战争的幸运儿,其他人都被打死了,只有他们活了下来。因此,他们要比其他人更加的超卓。而后来加入步队的人,少了这样的磨练机会,想要迎头赶上,除非真的很有天赋。好比说,傅友德和蓝玉这样的反常存在。
    虎贲军显然没有这样的反常天才,有的只是默默积累经验起来的将领。当他们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逐渐的爆发了。其实,这和网络游戏的品级是差不多的。战争自己就是一所最严格的学校,运气欠好的,本领不强的,都被无情的淘汰失落了。剩下的,都是有本领的,有运道的。
    张准相信,自己麾下的那些营指挥使之类的,只要活着,只要没有被仇敌抓走,他们最终城市成为名将的。不是他们自己要成为名将,而是残暴的现实,将他们熬炼成了名将。
    “大人。
    张准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他抬头一看,却是刘航在门口探了个脑袋。
    虎贲军大都督府的设置,有点像是现代的办公大楼,要是有兴趣的话,不介意进来跟张准打个招呼。固然,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胆量。否则,万一被张准逮住,问你很多事情,而你又不知道如何回答的话,那就悲剧了。
    “有空?进来坐!”
    张准正无聊呢,站起来热情的招呼着。
    他和刘航也有段时间没见了。这段时间,他整天驱使着刘航处处救火,简直是有点委屈他人了。这时候看待刘航热情一点,那是必须的。你看刘航白白的一个小伙子,都快要被晒成奶黄色了。
    刘航是刚刚从临清回来的,正好路过这里。他怎么又去临清了?没体例,都督大人有命,他能不去吗?救火队长的角色,固然是满世界跑了。幸好这今年代还没有飞机,否则,刘航肯定是虎贲军的第一代飞人。
    “我还真是有空。”
    刘航笑眯眯的走进来。
    他们这些人,都是最早跟随张准的一批,是核心骨干之一,和张准的关系,自然是最好的。张准是穿越者,没有需要搞一些神神秘秘的活动,拉开和手下的距离,因此,他们在张准的面前,都是最放松的。
    “喝茶?”
    张准笑着问道。
    “好!”
    刘航丝毫没有客气的意思。
    张准站起来,到旁边的柜子里,翻了翻自己的茶叶存货,发现还真是很多。这些茶叶,都是柳如是放在这里的。柳如是在虎贲军大都督府挂了个名,就是大都督助理什么的。大明朝有总*理,多个助理,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当。只是她这个助理,同样很少在大都督府的。这不,这个时候,柳如是根本就不在莱州府。
    虎贲军打了那么多的胜仗,占领了那么多的处所,缴获很多。有些缴获的好茶叶送上来,又或者是他人送来的好茶叶,柳如是就摆放在这里。只可惜,张准实在是没有什么机会呆在大都督府,这些茶叶,也就是个安排了。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的数量和品种,都越来越多了。
    “要虎丘还是要天池?”
    张准继续问晃他忽然发现,给自己准备得最多的茶叶,乃是苏州的虎丘茶和天池茶。不消说,这些都是沈凌菲带来的,苏州就是她的老家,家乡的茶叶,她自然是想搞到几多就搞到几多了。
    “虎丘吧!”
    刘航笑着说道。
    张准就将虎丘茶拿出来,准备亲手泡茶。刘航也凑过来辅佐。两个大男人不晓得什么茶艺,泡茶的功夫自然粗糙得很,不过,没关系,只要有茶叶,只要有开水,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片刻之后,张准和刘航两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