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870章

刺明-第870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由于皇太极的强力控制,目前的大金军,还没有呈现什么混乱的迹象,然而,将士们想家的念头,却是越来越强烈了。好多人都在日夜的祈祷永生天保估,让自己平安的回到辽东。这个念头,就连济尔哈朗都感觉到是越来越强烈了。北直隶这个鬼处所,真的不克不及继续呆下去了。
    开始的时候,有些人听到阿巴泰战死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集结军队,去找虎贲军骑兵报仇雪恨。可是,他们很快就冷静下来了。显然,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去挑战虎贲军,是很是不明智的。他们的首选,就是尽快的离开这里,回去辽东养精蓄锐。至于报仇,那是以后的事哦如果执意现在就要报仇的话,极有可能全部都葬送在这里。
    济尔哈朗其实也想过报仇。可是,他的想法,很快就溃灭了。因为,这十几天,他们在河间府接到的,全部都是欠好的消息。首光是阿日斯兰公开和大金军各奔前程了。其次,是阿巴泰战死了。再次,是宰桑布和跑路了。这次南略,几乎可以用丢盔弃甲,灰头土脸来形容。他们不是南下来抢掠的,而是纯粹来找虐的。
    所有的残暴事实,都在表白,虎贲军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这张网的最终目的,就是皇太极。在剪除大金军的枝枝叶叶以后,虎贲军肯定不会放过皇太极这个树干的。完全可以说,大金军南下以后,最危险的时候已经到来了。
    偏偏皇太极在备受冲击的同时,还要极力的忍耐着,不让自己显露出懦弱的一面来。济尔哈朗却是宁愿皇太极狠狠的痛哭一番,宣泄内心的苦楚,要不,吐几口鲜血也是好的。只要能够将愤怒和哀痛都宣泄出来,那就是好事。
    可是,皇太极一直都强忍着,没有哭,没有吐血,外表看起来就好像是没事人一样。可是,济尔哈朗明白,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皇太极同样如此。一旦皇太极忍耐不住,要爆发了,后果就会十分的严重。
    这一点,甚至连豪格都能感受到。为此,豪格专门回来河间府,建议皇太极赶紧回去。他的理由和岱钦差不多。要是现在不走,以后恐怕不走都不可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虎贲军的战斗力,肯定会越来越强大的。
    “大单”
    济尔哈瓣壮着胆量,轻轻的叫道。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皇太极一声令下,大金军就可以立刻退却。嗯,不克不及用退却这个词,要用回家,又或者是从另外一个标的目的进发,转进。
    “传令!向通州进发!”
    皇太极冷峻的说道。
    他的声音很是的清晰冷静,就好像是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济尔哈朗总是感觉,皇太极的语调,好像有些不对。但走到底不对在哪里,他又说不上来。他轻轻的摇摇头,叹息一口气,然后转身传令去了。
    黑黑暗,皇太极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帕,轻轻的捂住自己的嘴角。片刻之后,他将手帕拿开,借着微弱的光线,看到手帕上有一滩的血红。他飞快的将手帕折叠起来,放入怀里,然后又好像是没事人一样了。
    日葵
    '  '
第769章 不杀皇太极,誓不罢休!
    第769章不杀皇太极,誓不罢休!
    (0第三更送到】
    北直隶,京师,紫禁城,平台。
    在最近的半个月时间里,崇祯皇帝连续召集群臣在平台商议国事。可能是要借助平台的好运气,崇祯也喜欢上了这里。之前,他在这里宣布鞑子要撤走的好消息,结果引来了群臣的山呼万岁。
    消息传到皇城外面以后,整个京师的苍生,都在山呼万岁,泪流满面。很多虔诚的老苍生,甚至自发的到午门之前,向崇祯所在的位置叩头拜谢,很多人喜极而泣。这一刻,崇祯感觉自己这个皇帝,还是很受人爱戴的,干活就更加的布满力气了。
    昨天晚上,崇祯只睡一个多时辰,早上就急仓促的起来了。他相信,只要自己继续努力,只要自己不懈怠,老天一定会照顾自己的。在自己的率领下,明国一定可以度过目前的难关,最终恢复以前的辉煌和强盛。他崇祯,朱由检,也将成为载入史册的一代明君。
    不过,今天的平台应对,气氛有点凝重,讲话的人不多。崇祯皇帝自己的心情,也轻松不起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今天的话题,简直让人进退为难。今天讨论话题就是要不要抛却辽东,要不要让张准进驻锦州和山海关。
    自从陈新甲提出完全的抛却辽东,将主力调回关外,先扑灭陕西流寇,然后再从长计议的策略以后,崇祯皇帝简直有点心动了。他细细的盘算过,觉着这个策略,既可以牵制张准的虎贲军,又可以让朝廷腾出手来,集中军力,节省钱粮,一举多得。基本上,崇祯皇帝在内心里,已经默许了这个策略。
    然而,陈新甲的策略透露出去以后,却遭遇到极大的阻力,相当多的大臣都上疏否决陈新甲,甚至有人直言陈新甲丧师失地,卖国,要将他抄家灭族。在如此巨大的阻力面前,陈新甲的压力也很大。简直,抛却锦州和山海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简直有卖国的嫌疑。哪怕张准也是明国人,还是朝廷名义上的大都督。
    最大的阻力,乃是来自辽东监军高起潜和蓟辽督师吴阿衡,反应最激烈的也是他们两个。两人在奏疏里面,都明确的暗示,不肯意抛却锦州和山海关。他们还在奏疏里面,罗列了种种富丽堂皇的理由。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两人不肯意抛却锦州和山海关,根本的原因绝对不像是奏疏里面提到的那样伟光正。
    他们在山海关好吃好住的,有坚城可以固守,其实承受的压力不算很大。最重要的,因为是处在鞑子的前面,他们的钱粮,都是优先补给的,这给了他们很多中饱私囊的机会。如果调回去打陕西流寇,还有没有这样的待遇,那就难说了。
    史可法刚到兵部的时候,曾经仔细的统计过,辽东每年耗费的银两,都跨越二百五十万两。每年耗费的粮食,跨越五十万石。基本上占据了国库收入的七成以上。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朝廷还得东拼西凑,尽可能的满足辽东军团的需要。
    为什么朝廷要如此的优待辽东军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旦辽东军团呈现变故,鞑子就会势不可当。之前杨廷麟曾经有奏疏,抨击整个明帝国的防务策略,甚至连死去的孙承宗都被抬出来,在朝廷一度引发轩然大*。最终,杨廷麟被逐出了京师。
    可是,在史可法看来,杨廷麟的抨击,其实是有几分事理的。无论是之前的孙承宗,还是后来的袁崇焕,都有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他们只关注辽东的事情,只知道拼命的增加辽东的防御能力,却忽视了整个九边。结果,致使鞑子可以轻松的越过长城南下。
    如果朝廷不是在辽东耗费了太多的钱粮,匀出一部分加强长城沿线的防务,鞑子也不会轻易的南下。事实上,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明军,全部的粮饷加起来,一年都不跨越一百万两,还不如辽东军团的一半。朝廷每年拨付给辽东军团那么多的钱粮,都真正用到实处了吗?痴人都知道是不成能的。
    “陈新甲当杀”
    “误国的狗奴才”
    吴阿衡怒气冲冲的骂道。
    “辽东耗费了国家无数的钱粮,却没有丝毫的利益。鞑子屡屡越过长城南下,辽东基本失去作用。与其继续让其行尸走肉,还不如撤消。既可以将军力投入到实处,又可以节省钱粮。”
    杨嗣昌固然要为陈新甲说话。
    其他的大臣,基本上都在默然肃立。
    撤兵,有事理。
    不撤兵,同样有事理。
    撤兵,简直可以腾出手来,集中优势军力,首先击溃陕西流寇,然后再回过头来,寻找机会收拾张准。可是抛却了辽东,则张准在北直隶,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存在的机会。朝廷军队以后真的有实力收复锦州和山海关吗?很多的大臣,都深表怀疑。
    另外,锦州和山海关都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一旦虎贲军进驻这里,就直接沟通了和蒙古人的联系。说到蒙古人的立场,这里的哪一个大臣,都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楚。可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虎贲军愿意,就可以从蒙古人那里,搞到大量的战马。
    在这之前,虎贲军因为没有和蒙古人直接接壤的机会,致使他们无法获得大量的战马,无法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可是,一旦虎贲军和蒙古人直接接壤了,战马的问题,就再也不是问题了。一旦有了足够的战马,虎贲军的机动能力,将会获得全面的提升。虎贲军的战斗力原本就很强,要是继续增强的话,朝廷还有体例对它吗?
    难
    难
    难
    在场的官员,都感觉很难抉择。
    崇祯同样感觉很难抉择。
    正在这时候,东厂提督太监张彝宪,悄悄的探了探脑袋。
    平台是个很是特殊的处所,非皇室成员和文武大臣,是不克不及上来的,即使是最有权势的太监都不可。这是朱棣昔时留下的规矩,崇祯也不敢轻易改变。这也是高起潜、王坤没有呈现,吴阿衡和史可法却可以呈现的主要原因。
    在半个月前,史可法被任命为宣大总督,和宣大监军王坤一起,统管宣府、大同两地的军务,品级一下子提升了很多。有人升官,自然就有人不利。之前的传言,果然是很是准确的。在得知鞑子要退却以后,崇祯果断的下令,将原来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和梁廷栋两人下狱,等待三司会审。很显然,两人要为鞑子第三次南略承担责任了。
    “狗奴才什么事?”
    崇祯皇帝心情焦躁,目光游移不定的,恰好一眼就看到了张彝宪。心情焦躁的他,马上就叱呵出来了。对身边的太监,崇祯一方面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另外一方面又将他们当作是不如狗的奴才,动辄吆喝吵架,这是很是矛盾的心理。
    “皇爷,前线传来消息,说是鞑子的七贝勒,阿巴泰,在涿州的附近,被虎贲军的骑兵打死了。”
    张彝宪不敢上来平台,就在平台的下面说道。
    “阿巴泰……死了?
    崇祯难以置信的看着张彝宪。
    “皇爷,消息确切无误。”
    张彝宪急忙说道。
    这一次,东厂总算是抢在了锦衣卫的前面,将阿巴泰的死讯第一个给报上来了。对自己的这个功绩,张彝宪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东厂向来都是压锦衣卫一头的,怎么到了自己的手上,反而让锦衣卫给压过了呢?
    “知道了。”
    崇祯的脸色,忽然阴沉下来。
    张彝宪这才发现,自己又犯毛病了。该死的,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是邀功。张准越是厉害,虎贲军越是厉害,崇祯的心情,只会越来越差。虎贲军打死了阿巴泰,对崇祯皇帝有什么好处?偏偏自己还傻乎乎的赶来述说。真是找死啊幸好,崇祯没有心思追究,他急忙退下去。
    在崇祯和张彝宪对话的时候,在场的各位大臣,自然都听得很是的清楚。一时间,他们都全部神色各异,满脸的匪夷所思。他们的脸色,和崇祯相差无几,都很是的愕然。他们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消化张彝宪带来的惊人消息。
    阿巴泰居然战死了?
    老天,这消息居然是真的
    建虏最彪悍的七贝勒,居然战死了,简直是不成思议。
    张彝宪没有说阿巴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