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1004章

大明1937-第1004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说完,会议室里气氛都很是凝重。向小强也在低头思考着,点点头。
    肚子疼现在打算好好表现。他接过话来,说道:
    “大人,我们搜集到一些苏军训练飞行员的情报,但是当时觉得实在太不可思议,都没有采信……”
    向小强抬起头来,没精打采地看着他,说道:
    “你说说看。”
    肚子疼精神一震,说道:
    “大人,我们培训飞行员,都是把飞行员当成大学生来培养,一个战斗机飞行员从进航校到上天打仗,起码要两三年。除去飞行训练,还有大量的文化课学习,什么高等数学微积分、三角函数、机械、飞机构造、化学、物理、弹道学、急救、国际法、外语、体能训练……从高中生选拔进航校,到毕业下部队,等于整个上了一遍大学。其实航校也就是大学,学员9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综合素质上面了,真正驾机上天训练的时间并不多。
    “但是苏联飞行员可不是这样。以前的老飞行员还好些,现在战争期间他们疯狂扩充飞行员,人家根本不学那么多东西,就讲基本的飞机驾驶,让老飞行员带着上天训练几十个小时,下来就算合格了。我们选拔飞行员是选拔高中生、大学生,他们都是初中生、小学生,好像只要不是文盲就行。更加难以置信的……”
    肚子疼环视了一下众人,抑制着一丝得意说道:
    “属下收到情报,苏军专门从普通部队里选拔优秀的机枪手,把他们培训成飞行员。几十个小时、上百个小时猛练飞行下来,到天上比我们的新飞行员打得还准,准多了。”
    他这最后一句话说出来,会议室里一片面面相觑。谁都觉得他在搞笑。
    而肚子疼明显是把这一条当作宝贝捂着的,连李根生都不知道。现在他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肚子疼。
    “杜大人……”李根生皱眉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向小强也难以置信,笑道:
    “选拔机枪手做战斗机飞行员?到实战中还能打得很准?这……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嘛!”
    肚子疼更加得意,他微笑着说道:
    “大人,各位大人,你们都很难相信是不是?爱,我刚看到的时候也很难相信。可是……人家确实就是在这么干。”
    说着,他从脚边拎起公文包,拿出一叠大幅照片出来。他一招手,一个小女兵过来把这些照片分发给各位军官看。
    向小强拿过一张来一看,照片上是一份文件。最上头印着一个五角星,下面都是俄文。照片上加了汉字,大概是冲洗的时候加上去的翻译文字:
    ——《中亚边防军区选拔后备飞行员名单》这时候身旁的秀秀有递过来另一张照片。向小强看到上面是一张一张的苏联士兵证件照片,每张照片下面还有俄文的资料。
    他抬起头来,很是吃惊:这么说,这还是真的。
    然后,他第二句话就是: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干?”
    '  '
第50集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干?”
    向小强刚说出这句话,就感到不妥了。他咳嗽了两声,说道:
    “嗯……苏军这么做分明是把飞行员当作廉价消耗品,唉,我们总不能跟他们一样啊!”
    其他人都没有说话,相互看看。估计这种事情也很难发表意见。一来苏军是否真是这么训练新飞行员的,还需要进一步确认,而且用优秀机枪手培训战斗机飞行员是否真的那么有效,也不能光凭这么一个孤立的情报。这毕竟太过于匪夷所思了。二来,如果这都是真的话,飞行员真的可以这么培训、而且还这么有效的话,那么……明军就面临一个尴尬的选择。
    要么也想苏军那样搞,要么还是坚持自己的“精英主义”,以质取胜。而南明由于兵源较少,建军一直秉承“精英主义”,选拔和训练上都是强调一个“精”字。而且正是因为兵源紧张,每个官兵的培养成本也较高,所以也养成了“珍惜人命”的传统,极力避免“拿命填”的做法。如果也学习苏军这种搞法,且不说有违明军传统,即使在道德上,也是一个包袱。
    李根生犹豫了一下,说道:
    “大人……也不光是这个原因。现在我们还没到那一步。现在还是局部战争,规模还远没有统一战争那么大……双方出动的飞机也好坦克也好,都还在一定的规模之内。现在影响我军夺取制空权的,到也不是苏军飞机的数量,而是那些苏军老飞行员,就是从西班牙战场上回来的那些人。我们的飞行员在天上根本打不过人家。而就算我们拼人命,也正是苏联人希望的。他们可能正希望我们跟他们一样,看谁死得起人。我们拼人命肯定不是苏联的对手。……苏联每个月都会把新飞行员送到西班牙战场上去轮换,跟德国秃鹰军团操练……可能送过去一百个,死掉八十个,但是回来的那二十个就能在天上痛宰我们……”
    向小强说道:
    “而我们却没有类似西班牙战场这样一个训练场?”
    李根生点点头:
    “对。”
    “因此我们主要还是输在质量上?”
    “对。”
    向小强点点头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了。那么……鹤公,你下午去陆军部和军工总局那边跑跑,看看苍鹰(BF109)战斗机量产情况怎么样了。看来短时间内我们想要扳回空中劣势,就要集希望与这种新战斗机了。”
    王鹤翔点点头:
    “大人放心,属下下午就去。”
    “对了大人,”王鹤翔又笑道,“泰平记那边来消息了。”
    “哦?”
    向小强马上提起了兴趣。泰平记可是大明最大的战车制造商,自从上次推出了新的半履带装甲车之后,好久没有动静了。
    “大人,”王鹤翔从公文包中掏出了一份文件,递了过去,“这是他们闪电…4坦克的改进资料。”
    向小强拿过来一看,轻声念道:
    “闪电四…甲系列中型坦克:军用编号SD4A/47L52/36,装备人民卫队装甲师的中型坦克单位……全重24。1吨,主要武器:一门47MM,42倍口径长身管反坦克炮,备弹73发……副武器:7。92MMMG34机枪两挺(航向机枪备弹1800发,并列机枪备弹1000发)。最大公路速度:装备大明生产的发动机,38KM/H,行程155KM,装备德国发动机(造价高)40KM/H,行程165KM……装甲防御:炮塔前装甲:35MM(不带护盾)、55MM(带护盾)……车体前装甲:25MM,车体侧装甲:25MM……”
    他抬起头来,摇头笑道:
    “我说,这不就是闪电…3的增强版吗?我的感觉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设计出苏联的那种简单、耐操、造价低廉、生产又快的坦克就好了。”
    ……
    “好了,那就先到这里吧,”向小强咳嗽了两声,摆摆手,说道,“现在战事紧张,还需要诸位多操劳。唉,偏偏我现在身体还不大好,医生让我整天在床上躺着休养,本来这个会他也不让我来的……正好辽阳公主也担任了副总司令,这段时间很多事情大家找不到我的,就找她好了。”
    十四格格向大家环视一下笑,点了点头。
    ……
    散会之后,向小强回到隔壁的家中。而十四格格则把秀秀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关上门研究那个投诚的日本间谍的最新口供。
    十四格格翻着口供笔录,问道:
    “这个人反水的事,肚子疼还不知道吧?”
    “不知道,”秀秀摇摇头,“他是主动投诚的,现在被我安排在市区一座‘安全屋’中,派了几个亲信看护。这是刚送来的。”
    十四格格低头看着笔录,一边皱眉问道:
    “他供述的时候,态度怎么样?是竹筒倒豆子?还是……有所犹豫保留?”
    秀秀说道:
    “这个……我倒也没去亲审,不过听送口供回来的阿玉说,还真不是那种竹筒倒豆子。在日本布置在大明境内的间谍网中,这个人看样子是个级别不低的人物,负责着苏南地区的一个大间谍网。直接和他联系的就有八个人。他好像挺明白自己的价值的,他先供出了两个人,然后就一直和我们讨价还价。……辽阳姐姐你看,这两个人……?”
    十四格格盯着供词上的这两个人名字,还有下面的身份介绍,陷入了沉思。
    这两个人,一个是海军总参谋部的办公室文职军官,是个少校。另一个是陆航司令部的一个秘书。两个人都是实权不大,官阶也不高,但是都能经常接触重要机密的人。而且收入都不太高,是外国间谍组织最理想的招募对象。
    而根据口供来看,这个主动投诚的负责人,他还不是这个间谍网中最大的那条鱼。他自称是这个苏南间谍网总负责人的副手,因为这个间谍网发展的比较大了,那个总负责人感到自己一个人难以操持,屡次向国内请求援助,东京才把这个人调去协助他的。
    而这个投诚的人,之前是日本在北清境内的一个间谍网负责人。现在南明统一了全国,原先在北清的各个间谍网的重要性陡降,东京也开始把中国北方的情报力量逐渐的向南调。因为,现在日本在亚洲的唯一对手,就只有南明了。
    '  '
第51集 收网
    这名投诚的日本间谍网负责人,真名叫做坂本浩二,属于中国通,汉语好的不得了,长期伪装成中国人潜伏在北清的。当天下午,十四格格亲自坐车前往市区的那所“安全屋”亲审。
    所谓“安全屋”,是谍报行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情报单位在其正式办公地之外,拥有的“秘密据点”。一般用于保护、隐藏重要人物的,从外面看来都是一些其貌不扬的地方,可能就是一间公寓套房,也可能是独栋房屋,还可以是偏远郊外的大型别墅。总之和普通民用建筑没什么区别,但是里面却有便衣特工守卫。
    安置坂本浩二的,就是南京市内的一座独栋的二层小楼,比较僻静。双方一番讨价还价,很快地把价码谈妥了。坂本浩二本来开口要50万明洋、外加瑞士护照的,被十四格格几回合压到了10万明洋、外加澳大利亚护照。虽然相对于破获一个苏南间谍网来说,几十万和一本瑞士护照算不了什么,但是钱也不是乱花的。尤其是瑞士护照,搞一个代价高得要死。而澳大利亚移民国家,人少地多,护照就容易搞得多了。
    而坂本浩二也知足了。10万明洋够他挥霍好几年的了。而且澳大利亚也够大,容易藏身,日本特工很难找到他。更重要的是,他有毒瘾,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他知道,只要十四格格跟他耗,耗到他毒瘾犯了的时候,哪怕一分钱不给他,叫他说什么他也会说什么的。而十四格格为了维护大明作为情报买家的“业内信誉”,没这样做,只是狠压了一下价码,已经算够意思了。
    于是,当天下午,十四格格就得到了坂本浩二掌握的八个间谍的名单,还有他的那个总负责人的名单。
    ……
    第二天下午,秀秀把这九个人的调查资料,都送到十四格格办公桌上来了。
    十四格格盯着那条“最大的鱼”的名字,靠在椅子里,颇有些失落。
    ——高山次郎,化名高山。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之前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甚至不是在军政系统里的高官,而是一个画家。
    秀秀坐在十四格格对面,低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