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409章

大明1937-第409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绍衡仿佛看出了向小强在想什么。他也拍了两下装甲板,笑道:
    “向大人,我们根据东方人的平均身高设计的高度。总高度。7米,总宽度2。2米,总长度5。5米。前部驾驶舱乘坐两名驾驶员,后部能运载0名士兵。坐进去后,两侧挡板的高度刚好能把头部完全遮住。我们的高度控制得恰到好处,一米七六的总高既不算太矮,能够保护住车内的士兵,又不算太高,在战场上侧影不那么醒目。”
    ∪逍∷低小强点点头,踩在履带上,攀着上挡板看了一下车内的样子。
    “向大人,”张绍衡笑道,做了个邀请的手势,“可有兴趣登上装甲车,亲自体验试车?”
    ∪逍∷低小强心中马上痒起来了,很是兴奋。但他表面上仍是不露声色,淡淡地点点头,说道:
    “嗯,也好。鹤公,你们几位也上来亲身体会一下吧。”
    ∪逍∷低小强带着王鹤翔和自己的几个专家,鱼贯登上了那辆标准型的疾风…3。张绍衡最后也爬了上来,亲自带他们体验。
    车内看着比外面看起来宽敞一些,比较深。两排长条座椅,坐着很硬,座椅的后面是长排的杂物架,应该可以装一些武器、弹药和士兵的行囊。可以想象,身后的杂物架装满背包之后,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弹作用,保护士兵的后背。
    前、后、左、右都是灰色的装甲板,看不到外面,头顶是一块方形的天空‰想看,枪林弹雨的战场上,身处在这四面装甲包围之中,摇摇晃晃地往前挺进,耳边是“叮当当”地子弹和弹片敲击声……非臭的安全感啊!
    ∪逍∷低小强曾经在后世有幸坐过一次军用悍马。军用悍马内部宽大的空间、硬硬的线条、不舒服的感觉、还有那种淡淡的汽油味,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尤逍∷低。眼下,在疾风…3装甲车内,向小强再次找到了那种感觉。
    “大人,准备好了没有?”张绍衡问道。
    ∪逍∷低小强点点头,命令道:
    “前进。”
    引擎再次震动起来了。身下的装甲车吼叫着,屁股下、脚下、后背的钢板都振动起来,一股汽油弥漫开来,然后一股强大的惯性把每个人都往侧面一推装甲车冲出去了。
    好家伙,很猛,很有劲儿,提速很快。
    虽然向小强是一支装甲部队的长官,但他亲自乘坐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机会还真不多。他坐得比较多的,也就是那种全封闭的装甲指挥车。但那个是拖拽的,本身没有动力,而且车内要舒服多了。但是,那个和这个不能比,没有现在这种强烈的“超猛”感觉。
    ∪逍∷低小强打定了主意,回去一定要找机会坐坐坦克。他来大明之后,还没亲身坐过一次坦克呢。自己身为装甲部队司令官,这样岂不是很遗憾。坦克的感觉肯定比现在还要过瘾。
    身下颠簸晃动很是剧烈,车内每个人都双臂按着身侧的座椅,努力坐稳◎小强却抓着一侧的箱板,站了起来。
    站起来后,侧面装甲板和胸口齐平。双手抓着装甲板,看着外面飞驰而过的灌木丛和铁丝网,再加上身下的装甲车上下起伏着,开的很“狂野”,这感觉实在是棒极了。
    ∪逍∷低小强一站起来,车内的其他人也都有学有样地站起来了。大家也都扒着挡板,体验着感觉。
    “现在是越野的最高速度!”张绍衡在旁边大声喊着,“时速3公里!……大人注意,马上要过障碍物了!”
    所有人都伸头往前方看去。前方堆放着一大堆破砖头碎瓦砾,足足堆起了好几米高,形成一个还算陡峭的废墟小丘陵。
    装甲车冲到跟前,没有丝毫唾,吼叫着爬了上去。开始两三秒爬得比较慢,因为只是前面的一组轮胎在抓地。但是几秒钟后,后面的履带也抓上了废墟堆,顿时整辆装甲车就像长了腿一样,一下就拱上了大废墟堆的顶端。
    紧接着,装甲车一下也不停,直接就从对面冲了下去。车内的人都抓得紧紧的,伸头看着车下的履带狂野的转动着,像豹子的利爪一样,抓得砖头瓦砾“咯咯“响。如果只是坐在车内,那这时候左右摇晃,肯定感觉就像要倾覆过来了一样。但是站起来看着车外就会知道,装甲车即使在冲坡的时候也是相当稳当的。
    冲下大废墟堆,速度又提上来了≈往前冲了几百米,向小强看到前方又堆了一大堆什么东西。冲得近了才看清,那是一堆废旧的钢轨。
    这次钢轨没有刚才废墟堆的那么高,但也有一米来高。装甲车吼叫着,前轮一下撞到钢轨堆上,如同四驱越野车一样狂野的转动着,把一根根的钢轨往下扒,“叮当当”的。
    和刚才的废墟堆不一样,钢轨堆会往下滑。但是被前轮“扒”下十来根钢轨后,长长的装甲车前部一下子抬起,硬是靠着前轮的量攀上了钢轨堆。紧接着后面履带使上劲了,“稀里哗啦”地抓着钢轨,一下把整辆车推上了顶端。
    噪音很刺耳,就像建筑工地上卸钢材一样,装甲车喷着青烟、吼叫着翻过了一米多高的钢轨堆,继续往前冲。回头望去,那钢轨堆被装甲车扒平了将近半米。
    ∪逍∷低小强抓着挡板,心中兴奋的大呼过瘾,也对身下这款装甲车欣赏不已。车内的其他人,就算是那些四五十岁的战车专家们,也都露出向小强一样的表情,显然对这款车很是欣赏。至少是对它的运动系统赞赏不已。
    张绍衡看着乘客们的反应,也很是满意。他往前看了一眼,大声喊着:
    “诸位,抓牢了,前面要过壕沟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车下“叮当当”、“噼噼啪啪”的撕裂声,还有钢丝抽打声。众人攀着挡板往下看去,看到装甲车正在过铁丝网区。车下地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铁丝网,纵横交错。如果要是步兵冲击的话,想快速通过这种铁丝网区,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铁丝网的作用就是迟滞步兵的冲击速度,好让防守方的机枪更方便的大开杀戒。
    但是,现在这些铁丝网在疾风…3的冲击下,被轻易地冲断、撕裂,仿佛不是坚韧的铁丝,而是柔软的南瓜秧子。
    冲过了铁丝网区,前面展现出一道壕沟。装甲车略减慢了些速度,开到壕沟前,前轮一下子开进壕沟,整辆车就像陷进大坑了一样,前部猛地倾下去。
    装甲车吼叫着,前半部卡在壕沟里,前轮转动着,抓着壕沟壁的泥土◎小强和其他人都抓着挡板,往下看去,心中捏了一把汗。看来这个壕沟是过不去了。
    话说回来,这也不能怪半履带车,过壕沟本来就是坦克的事情。人家是全履带的,纵然前头卡紧壕沟,那也是一下子就能翻上来▲半履带车前头是轮胎,卡进去就翻不上来了。其实冲锋的时候也是坦克冲在前的,冲过去之后,步兵可以给半履带车垫木板,让它跟进就可以了。
    ∪逍∷低小强正给这款心爱的装甲车找理由呢,身下突然一下子平了过来,装甲车的前头抬起来了。还没反应过来呢,整辆车就开过了壕沟。
    所有人都被震倒了。他们抓着挡板,看着身后远去的壕沟,还有这一边壕沟壁上被前轮“啃”出的深深痕迹。
    ∪逍∷低小强被这款半履带车征服了。作为一款半履带车,前轮就是它的短板。但是一款好的半履带车,却能够让这块短板尽可能的长。
    自己正在坐的这辆就是典型的例子。
    '  '
第123集 角度就是装甲
    这样在试验场里极尽粗野的全速开了一个小时后,装甲车载着一车折服不已的乘客回到了试验场火车站。
    接下来是大家更为关心的事项武器和防护测试。
    这辆基本型的疾风…3开到了距离观测堡二百多米外的空地上。然后一队士兵从站台旁的一座房子里跑步出来,列队站好。这些“士兵”也是带着武器、穿着制服,不过却不是军服,而是一种介于军服和工作服之间的深色制服,带着船型帽,帽徽和臂章上都绣着泰平记公司的徽章。这是泰平记公司自己的卫队。
    因为大明的军火公司大都是私营的,属于私有财产,所以zf并不能派军警进驻。但又因为是军火公司,属于高危要害部门,又不能没有警备量。所以这些军火公司全部都有自己的公司卫队,而且人员素质训练一点也不次于陆军。不同的是他们只装备有轻武器。
    这队警卫人数有一个班的样子,他们分别拿着清军的趁轻武器:仿毛瑟步枪、仿日式三八步枪、转盘轻机枪、捷克轻机枪。最后面三个人推出了一门马克沁水冷重机枪。
    一行人都进了那座混凝土观测堡内。观测堡内有一条长长的观测窗,视野很宽阔,也能够容得多人同时观测。观测窗前放置了一排炮兵观测镜◎小强和随从专家们每人都把眼睛贴在一门炮镜前♀面远处的那辆装甲车在炮镜中放得很大,而且相当清晰,连装甲板上的每一条焊接缝都看得很清楚。
    第一道试验:抵御步枪子弹。
    首先是测试正面装甲‰个班的六名卫兵,三人拿仿毛瑟,三人拿三八式,在距离装甲车正面50米左右的距离站成一排,随着一声“举枪”的口令,六人齐刷刷地举起了步枪,瞄准装甲车,好像行刑队处决人一样。
    接着又是一声口令:
    “射击!”
    一阵急促的排枪,六朵白烟飘起◎小强和众人在炮镜中看得真切,装甲车的前装甲蹦出了一阵火花,一秒钟后,枪声和“叮当当”的钢板撞击声传进观测堡。
    口令再次响起:
    “推弹!”
    六名卫兵拉动枪栓,又推上来一发子弹。
    “举枪!”
    “射击!”
    又是一阵排枪,远处的半履带车前装甲上又是一阵火花……
    这样齐射了五轮、把步枪里的子弹都打光了之后,六名卫兵退下。
    第二道试验:抵御轻机枪子弹。
    又是一声口令,两个轻机枪小组上前,卧倒、支好两脚架,做好射击准备。一组用的是捷格加廖夫转盘机枪,一组用的是捷克式ZB轻机枪。
    随着射击口令,两挺轻机枪同时开始喷着火舌,“咚咚咚……”、“哒哒哒……”地吼叫起来,白烟不断飘着。此时根本都不用从炮镜看了,直接用肉眼都能清楚地看到,两百多米外的装甲车正面钢板上,跳跃着密集的火花。
    右边的捷克轻机枪先打完了20发弹匣,安静了一半,只有左边的转盘机枪还在“哒哒哒”地发射着。过了几秒钟,转盘机枪的47发弹盘也打完了,彻底安静下来。
    两个轻机枪小组起立,拆卸枪架≌起机枪,退下。紧接着,旁边那门等待多时的马克沁水冷重机枪被推上来了。
    第三道试验:抵御重机枪子弹。
    正射手把着重机枪的后端握柄,副射手扶着弹链,全神贯注地瞄准着远处已经弹痕累累的装甲车。随着一声口令,马克沁机枪“哒哒哒哒”地喷着火舌,发出特有的沉闷声音。50发短弹链打完,周围归于寂静。
    重机枪小组推着略微冒白烟的重机枪退到一旁。
    第四道试验:抵御7。92毫米反坦克枪。
    一个二人小组扛着一只很长的反坦克枪来到前面,卧倒,支好支架,装上弹药,等待口令。
    其实向小强知道,刚才的那几组很炫的子弹试验,好看是好看,但都没什么悬念的。看着火花四溅、弹痕累累,但肯定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