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425章

大明1937-第425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逍∷低小强缓过神来,叹了口气,默认了。
    尚小君笑道:
    “放心吧彤。我了解沈荣轩那个人。虽然后来他发达了,没人猜得透他了,但是当年在大学里,他的那点秉性还是表露无遗的。……这篇文章会把他吓坏的。他怕陛下真的以为这就是他让人写的。看吧,不出两天,他就会召开内阁记者招待会,回应这篇文章▲且在会上,他会说目前的局势仍然处于‘非常时期’,因为清虏仍在北边蠢蠢欲动,仍在和大明进行军备竞赛,而且大有借着演习再次南侵的可能……秋湫,你说对不对?”
    她笑眯眯地望着秋湫。秋湫也睁大了眼睛,使劲儿点了点头,深以为是:
    “对,沈阁老肯定会这么说!”
    ∪逍∷低小强摇摇头,叹道:
    “岳母,那您这是何苦呢?不写这篇文章,那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吗?你不提,也暂时未必会有人提。”
    尚小君盯着向小强,很郑重地说道:
    “对,彤,你说的是‘未必’。那也就是说,我不主动提,也未必不会有别人提▲且别人写这个问题,未必能写出我这个效果。我这篇文章让谁来看,他第一感觉都会觉得:这就是沈阁老安排人写的。”
    ∪逍∷低小强眯着眼睛盯着尚小君,若有所思地慢慢说道:
    “哦……岳母大人,你这是有意在……怎么说呢……在‘栽赃’沈荣轩?”
    尚小君笑道:
    “不全是。更主要的是……这么说吧,贤婿啊,你说上次内阁会议讨论过要不要主动进攻满清,种和反对的大臣一半对一半?”
    ∪逍∷低小强和秀秀对视一眼,都点点头。
    “那好了,”尚小君从秀秀手里拿过报纸,举起来,敲敲上面的文章,说道,“现在可以全票通过了。”
    ∪逍∷低小强和秀秀恍然大悟。……隔了几秒钟,秋湫和叶子羽也恍然大悟了。
    ……
    果不其然,沈荣轩有反铀▲且动作比尚小君预料的还要快。第二天上午,内阁新闻大臣代表召开记者招待会,代表内阁zf专门对《二十世纪自…由论坛》昨日刊登的“东林末等生”的文章作出回应。和尚小君预料的一样,新闻大臣代表内阁,对这位“东林末等生”的报国热情表示感谢,但是目前国家仍然处于宪法规定的“非常时期”。
    ……为什么呢?因为北边的清虏仍在和我们军备竞赛,憋着劲儿的造坦克造飞机,而且满清皇帝正在筹划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纪大演习”,据说要动用一百个师以上。据不少情报显示,清虏大有借这次演习为幌子、再来一次南侵的倾向……所以说目前女皇陛下集中全权掌控三军,乃是上上之策,并没有违宪……这也正体现了宪法的精神,即国家危难的时候,军权高度集中,才能更有效率的保家卫国……
    接着新闻大臣又说,并不存在什么“陛下交还军权给内阁”的说法,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也不合乎宪法。因为宪法规定,不管在平时时期、还是非常时期,大明君主都是全国武装量的最高统帅。所不同的是,在平时时期,陛下如要调动军队,原则上应该得到内阁的同意而已▲非常时期则不需要。就是这么点区别。并至于“非常时期军队是陛下的,平常时期军队是内阁的”这种说法,纯粹是误区。
    ∪逍∷低闻大臣这边开着记者招待会,紫禁城里,朱佑榕和竹璁守在收音机旁听着,也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延平王府里,郑国守着收音机听着,也满意得喜不自胜。他感叹,沈荣轩这个老狐狸还是很懂事的。
    人民卫队司令部里,向小强和身边一帮心腹也坐在收音机旁,听到这里,一伙人也都是哈哈大笑。他们都没想到,内阁能够把话说得更进一步,说出了“即使平时,军队也是陛下的”这句关键的话。岳母尚小君的这篇文章可谓是收获颇丰,让内阁自己把话说出来了,那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明军权就合法的掌握在朱佑榕手里、一定程度上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
    不过向小强分析,后一句大概是新闻大臣临时自作主张说的。沈荣轩即使是表忠心,也不会授意他说到这个地步∠竟沈荣轩老是和向小强过不去,并不是两人又什么私怨,其根本原因,就是汉家王朝古老的相权和君权之争(满清没有)。
    而向小强和人民卫队的出现,尤其是向小强被授予了“有权节制全国武装量”的诏书后,让内阁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感受到了大明有走向军事独裁的可能。所以,向小强这个身份,天然就和内阁zf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即使他和所有大臣都有很好的私交,那也没有用。
    ……只有一种情况能够缓解、或者说统一这种矛盾,那就是北伐战争。在大规脑外战争中,这种军权高度集中就不再是矛盾,而是一种保证胜利的必要了。
    这当然不是向小强渴望北伐的主要原因。但却是一个很有用的原因。
    ……
    几天后,也就是7月25日,由沈荣轩提起,大明帝国全体内阁成员、还有陆总参、海总参、统帅部和人民卫队的司令们,一起在紫禁城奉天殿内,召开了一次御前帝国全体军政会议。
    这次会议的规格非常高,内阁的全体成员,也就是所有“部”的大臣们都参加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和陆海军部、外交部等要害部门关系比较远的部门,比如教育部、内政部々林部、能源矿产部等等,总之是全体参加。以前就算专门的“内阁会议”都不会来的这么齐,也就是议题相关部门的大臣来参加而已。但这次不仅内阁大臣全来了,而且三个总参谋部的所有“司令级”的人物全来了。
    这次不仅人来的齐,而且会议保密工作做得非常高端的。除了大臣和司令本人,其他随员、秘书、副官等一概不准带进来。若要记录什么东西,也是大臣和司令本人亲自记录。这样一来,虽然牵涉的部门很广,但是真正知情的人数却很少。十几个部门的一把手大臣,再加上三个总参谋部和人民卫队的共十来个司令,参加的一共也就是那么三十来个人而已。
    而这区区三十来个人,却是大明帝国决策层的核心。
    尽管不太可能,禁卫军的特工人员还是事先把奉天大殿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窃听话筒、隐藏录音机、或者炸弹之类的东西。
    来参加的文臣武将们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以往的御前会议,大都事先就发放了相关议题的材料,让他们好有个准备。但是这次,却什么也没说▲且到了门口被禁卫军告知,各自的随员都不能跟进去,只能分成军政两拨,分别在奉天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内等候休息。
    这更让来参加的大多数文臣武将们感到隐隐不安。联想到报纸上刚刚登的那篇“敏感文章”,甚至不少大臣都怀疑这是不是向小强撺掇陛下,合伙搞的一出“杯酒释兵权”?设局把内阁大臣一网打尽,然后宣布大明从此恢复君主独…裁?
    ……想想看,又觉得不至于。女皇陛下毕竟不是那种人▲向小强就算胆子再大,也不太可能做出这种事来。女皇陛下又不是没脑子。
    众人猜测纷纷地进入奉天殿,各自按照会议桌上摆放的部门名牌就座。
    ……
    几十人坐在会议桌旁,大家彼此地点头寒暄,大殿里充斥着一种“嗡嗡”的声音。
    所有人很快都惊诧地发现,“人民卫队”的位置上,向小强的旁边,赫然坐着大殿里唯一的女性前满清格格、粘杆处头子,辽阳公主。
    大家目光相互闪电般地交换着,猜测着这预示着什么。但同时大家也都已臣子的身份,朝十四格格微笑欠身,口称“见过公主殿下”。
    很快,沈荣轩进来了,朝大家点头微笑后,落座。
    又过了一会儿,朱佑榕款款步入。众人起立致敬。
    然后,沈荣轩宣布了这次会议的议题北伐。
    '  '
第141集 收复故国VS人民幸福
    收复故国V人民幸副伐,或者说统一战争,这个题目在国家级会议上作为正式的议题,被要求认真的讨论,这还是第一次。
    在之前,大明的大臣和将领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个想法,或者说想过这个问题⌒人是认真的想过,分析过可能性,但是也有更多的人只是在脑子里过一下就算了。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口号,在冠冕堂皇的讲话前总要带上两句:“……为了不负圣恩,早日北定中原,我们要怎样怎样……”,好像和“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的感觉差不多。
    但是自从上次御前会议,讨论大明在西班牙战争中应该站在哪一边的时候,扯出了北伐的问题,也顺带讨论了一回。不过那一次这不是既定议题,不要求讨论出什么来。但也就是那一次的讨论,才让很多大臣们第一次认真面对这个问题,也让皇室和沈荣轩看到了“一半对一半”这个意见结果。
    于是,他们心中都有了数。几天后的今天,“北伐”作为正式议题,终于不可回避的、硬碰硬的出现在了所有大臣将领面前。
    ……
    这次沈荣轩一宣布会议的议题,下面一片哗然。当时就有好几个大臣反对。但是也有数量相当的大臣种。十几个内阁大臣中,只有不到半数的大臣发言比较积极,也就是几个重量级的部门。赞成和反对的比例在这几个大臣中仍然是一半对一半的样子。至于另外几个军事将领,他们习惯性的不插嘴,而是在旁边观望。因为大明军队的传统就是不参与政治。他们都明白今天把他们叫来的原因。并不是让他们和那些大臣一样踊跃辩论的,而是在大臣们遇到军事问题的时候,请他们发表专业意见的。
    但是作为军队将领,他们都是赞同北伐的。这个问题是向小强在演习前和两位总参谋长提出的。当时向小强主要是从政治上、人心向背上进言的,两位最高长官当时就听进去了,被他说服了一半。等到要塞演习过后,他们也看到了在军事上的可行性。这样,军队这边虽然没有开什么会议,但是“北伐可行”的思想,很快就悄悄的在明军高层中扩散开了。
    ∪逍∷低小强也是军队这边的,他也和左右的司令们一样,坐在位子上,喝着茶,听大臣们辩论。虽然人家辩论的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他依旧不急不躁。因为向小强知道,自己赞同北伐,朱佑榕赞同北伐,沈荣轩虽然表面上温文尔雅,但他骨子里和自己一样,也是个鹰派,所以他应该也是赞同北伐的。那么当今大明,三个对国策最有影响力的人已经站在北伐这一边了。
    军事将领们应该是全部赞同北伐。那么事的就是内阁大臣们了▲大臣们现在看来是一半赞同一半反对。那也就是说,就算让在场臣子们举手表决的话,那也是北伐定了的。
    但现在开会让大家充分辩论,并不是走过场,而是这么大的国策问题,影响到大明帝国今后的生死命运,不能不慎之又慎。这几个北伐派里面,朱佑榕和向小强都是年轻人,而这几个司令又是军人,不习惯像政治家一样,从全局的政治角度考虑问题。几个人里面,称得上政治家的只有沈荣轩一人▲沈荣轩再厉害毕竟只是一个人,眼界头脑都有限,总会有考虑不周、计算不到的地方。沈荣轩知道,决定大明帝国的命运的事情,一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