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488章

大明1937-第488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微年轻点的上尉忍不兹逍∷低道:
    “将军阁下,你既然要保扬州百姓的安全,为什么还强迫百姓排着队站在城头上当肉盾呢?”
    纳海扬起眉毛,很好奇地问:
    “是吗?我强迫了吗?哪里?什么时候?”
    上尉冷笑道:
    “现在还在城头上站着呢,哦,从你的窗户往外看没准就能看见。要不……阁下现在看看?”
    旁边一个参谋憋红着脸,喝道:
    “那都是下面军官擅作主张的,属于私自行为!……和我们军座有什么关系?现在正在打仗,我们军座忙着保卫扬州,要是下面什么小事都管,还要不要处理军务了?……我们军座是中将,那是从精锐部队下来的!你是什么级别?你当过军长吗?”
    明军少校冷笑着说道:
    “我没当过军长,但我知道你们军长裹挟平民做肉盾已经算犯下了战争罪。要是再不投降,让我们打进来活捉了,那没准要被军事法庭绞死的。”
    旁边好几个军官都大声呵斥起来,还有两人作势要拔*。
    纳海抬起一只手,屋子里一圈军官都安静下来了。
    纳葫后一靠,躺在椅子靠背里,对两个明军军官打着官腔说道:
    “那些百姓都是自愿的。自愿登上城头,协助朝廷军队保卫家乡……本将军开始不同意,奈何这些百姓忠肝赤胆,说如不让他们上城参加坚守,他们就自尽殉国……唉,如此情势之下,本将军才挥泪……”
    明军少校没耐心再听他恶心了,弯腰捡起劝降信,说道:
    “阁下当着这么多同僚,大概也不敢接下我军的劝降信。那好,阁下也不必为难,我作为信使,总有义务为阁下念一遍。听好了:
    “致清军第四炮兵军军长纳海阁下:
    “贵军现已被我军优势兵力包围,完全没有了突围或坚守的消。贵军在兵力、装备、给养】气等各方面都与我军无法抗衡,且我军正以每日50公里以上的速度向伪清控制区快速推进,可能向贵军形成增援的清军,正在被我军合围、分割、消灭。伪清政权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贵军官兵、扬州百姓、以及阁下本人的生命安全,我建议阁下命令贵军放下武器,出城投降。我军保证贵军官兵及阁下本人的生命安全,保证你们享受到《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中规定的一切待遇。
    “对于阁下本人、以及阁下军中的所有高级军官,如果你们在下午三点钟之前接受投降、并且被裹挟的平民没有受伤害的话,你们之前的部分既得利益,会得到我大明帝国的承认。这些既得利益,包括你们现有的财产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有的合法所得及非法所得、以及你们的爵位。据我们掌握的情况,阁下之前并无十恶不赦之行为,因此,阁下之前在伪清治下的所有轻微劣行,大明将不予追究。
    “如果阁下同意这些条件,可以于下午三点之前在城头上悬挂白旗,并且让军队开出城外,统一放下武器。
    “大明帝国陆军第七军军长…黄叔亮。”
    ……
    明军少校念完之后,再次把这份劝降书放到纳海的办公桌上。
    但是这一次,屋子里一片安静。
    这些清军将领都没想到,明军提出的投降条件竟是这么的优厚。他们拼死抵抗,为的就是害怕失去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权力、地位、金钱,也害怕落到明军手里,自己之前做过的伤天害理事会被清算。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变简单了,就算投降,这些利益也损失不大。至少损失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权力肯定是没有了,今后没法捞黑钱了,而且也不可能自己一人得道、七大姑八大姨的都跟着鸡犬升天、上街横着走了。
    但是,已经捞到手的财产能保留下来了,老老实实当个富翁还是没问题的。另外,清军一直就有皇亲宗室额带兵打仗的传统,到了后期很多高层将领即便不是皇亲,也都封有爵位≈在南明竟然连这些爵位也予以承认,等于说是投降过去了,仍然是贵族身份……
    这实在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侯鹤坤目光冷冷的,一会儿瞥一眼桌上的劝降书,一会儿瞥一眼对面的两个明军军官,一会儿又瞥一眼周围的下属,脑中剧烈思考着。
    还有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在北边。要是自己投降明军、明军又能快速打到北边的话,那还行。要是做不到的话,自己的老婆孩子也完了。
    而且,明军提出这么优厚的条件,有多大的可信度?这是明军一个军长自己提出来的,还是明军高层的“统一政策”?要是前者,那基本就是骗人的∑开一大堆空头支票,骗自己投降,然后即使不给自己兑现,自己一个阶下囚又能怎么着?再说了,即使这是明军高层的政策。那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明军兵裂乏,经不起损失,以至于采取“能不打就不打”的策略,先尽量用优厚条件拉人投降,实在不行了才打一下……
    这也证实了朝廷长久以来的宣传明军军力远不是大清的对手,完全没错。
    要是这样的话,自己眼光就得放长远了。这样的军队,现在进攻的挺猛的,根本长不了。很快就得被大清优势大军劈头压过来,甚至被赶过长江,整个被吞掉。那样的话,自己早早的投降了南明,那还不是死路一条?什么南明许诺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到那个时候南明自己都保不住了。
    在关键的时刻,一定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跟人也要跟对人。
    纳海脑中剧烈变化着,浑身的血液运行速度加快,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大滴的汗珠也从额头上慢慢流下来。
    ……这时候一定要站对边,一旦站错,身家性命就全完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纳海终于做出决定,坚守扬州城,把宝押在最安全的这一边。根本不需要南明来保证自己的财产,只要大清胜了,自己别说能保兹逍∷低有财产,而且还是功臣,还能继续的升官发财,还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当土皇帝,自己的儿孙不用努力就能大富大贵,自己的亲友族人沾着自己的光,仍可以在地方上飞扬跋扈的过日子。
    而南明胜了,自己除了有点钱,别的什么都没有,只能老老实实地当守法良民。更别说自己的亲友族人了。
    好了,已经决定了。
    ……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纳海抬起眼,迅速扫了一圈这屋子里的人。他们都正各怀鬼胎地盯着自己。
    就算自己没有投降南明,但是接到劝降书后,仍是犹豫了这么长的时间,这都被他们看在眼里了。……将来这一段时间的犹豫,肯定会成为罪状,毁了自己的。
    因此,就要想办法弥补一下。
    ……
    纳海抬起头来,慢慢拿起劝降书,冷笑着,一下一下撕掉了。最后一挥手,撒了一地。
    站在对面的两个明军军官脸色一变,下意识后退了一步。
    纳海阴冷地一笑,喝道:
    “南明匪军来搞什么所谓的劝降,花言巧语、乱我军心,阴险之极、恶毒之极,实乃是可忍孰不可忍。来人啊!”
    “有!”
    两个卫兵推门进来。
    纳海眼中射出狠毒的光,咬着牙说道:
    “把这两个南明奸细押出去,当着弟兄们的面,给我毙了!”
    一言既出,满屋子愕然。
    两个明军军官面色惨白,但一时间还不太相信这个清军将领有这么大的胆子。他确信能跑得掉吗?
    还有屋里其他的军官,也都惊呆了。
    这么优厚的条件,军座你就算不要,也没必要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啊!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虽然不是“两国”,但这也明显是大忌啊。这一下,我们就和明军一点余地也没有了!
    两个卫兵也有点愕然,一时不敢动手,怕是自己听错了。……这不是把弟兄们的后路都断了么。
    纳海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吼道:
    “你们干什么H逍∷低违抗军令?”
    接着作势掏*,要毙了两个卫兵。两个卫兵吓的赶紧大声喊一声“”,然后不由分说,把两个面如土色的明军使者拖出去了。
    两个明军使者被拖到司令部外面,大街上已经围了好多清军官兵,他们听说明军来了谈判使者,都聚集到这里探听。这关系到他们的前途。
    但是他们看到这样的一幕:两个明军军官被拖出来,帽子都掉了。他们被几个兵按在大街中央,还没喊出一句话来,就被从后边“啪啪”两*打死了。
    一大群清军官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就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情形:一大滩血泊,两具身穿明军制服的尸体倒在里面,后脑勺都被掀掉了。
    ……
    司令部里,纳海慷慨激昂地对着一群吓呆了的军官们表明决心,声称这么做,是为了表示让南明匪军彻底死心,宣誓和他们作战到底‖时,也是向皇上表示自己的忠心。
    然后,他又对下属们说着大清必胜、南明必败的道理,给他们打兴奋剂,告诉他们只要这次坚守住了,将来大家全都是功臣,可以继续在大清当权贵▲投降南明,除了有点钱,别的什么好处都不会有。
    经过一番分析,一圈部下也都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纷纷对军座交口称赞,称赞军座大是大非面前守得住底线,大义凛然,堪称大清将领之楷模。
    紧接着,纳褐跟高级军官们商量:现在光咱们这些人愿意死守还不行,因为咱们死守有好处,而在下面那些当兵的看来,死守下去没好处,投降南明才有好处。所以现在的局势很握,那些当兵的看到长官把他们的后路都断了,随时可能铤而走险,激发兵变。
    现在的关键,是要把下面士兵也都拉下水,让他们断了投降这个念头。
    过了一会儿,扬州城内清军各级开始传达军长大人的特别命令:
    从现在开始,扬州城内,除了朝廷命官以及红顶官商之外,其他的商贾也好、百姓也好,他们的财产都属于全军弟兄了,他们的女眷也都属于全军弟兄了。弟兄们只要好好打仗,就可以去瓜分享用。扬州城内富人成堆,绫罗珍宝美女无数,胜利之后,每个弟兄都会腰缠万贯,娇妻美妾左拥右抱,也为退役之后挣上一大份家业。这不比投降南明好得多?
    ……
    果然,命令一传达下去,全城清军士气大振,整个扬州城上空欢呼、怪叫、口哨声响彻天际。
    清军开始按照师、旅、团、营、连∨、班的官阶顺序,带着人到城内富人区“圈地”了。富人区很快就被高官们全完了,接着下面的下级军官和士兵就开始圈穷人区。那些大兵们根本不在乎,他们也知道那些最有油水的人家肯定要被长官们先抢走的。自己抢抢普通人家,只要多抢几户,那也是发财了。
    扬州城内一时间哭声震天,两万多清军开始洗劫这座繁华的城市了。随着洗劫,城内清军的士气也达到了高峰。那些下层贫苦士兵平时的仇富心态得到了最好的发泄,口袋里也装满了钱财,现在人人都高喊着“纳大人万岁!”,从心底里拥戴纳海做自己的长官。两万多清兵摩拳擦掌,准备誓死守卫扬州,明军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宁死也要保卫好自己的“胜利果实”。
    打完明军后,哪怕纳大人带着弟兄们造反,弟兄们也跟他干了!
    ……
    城外的明军还等着听回信呢,一直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