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560章

大明1937-第560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伤亡率只有25,那么接下来也很难指望他们能够恢复建制、组织防御、迎击明军了。
    和明军打了那么久的仗,现在广武几乎猜都能猜得到:在轰炸机起飞的同时,山西明军的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已经车轮滚滚的向北推进了。这时候可能都已经到太原了。也就是说,那些烧得半死的士兵刚爬下山,马上就要面对明军汹涌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
    所以说,山西军团已经不能指望了。……那么山西,也只能先丢给明军了≈在要确保的是北直隶平原,还有京津防御圈。
    ……
    东部战场,宿州睢宁宿迁,这里是清军第一线防线。
    清军士兵们现在都缩在战壕里,闭着眼睛、堵着耳朵,在山崩地裂的震颤中瑟瑟发抖,体会着世界末日的感觉。
    明军清晨六点开始进攻到现在,他们现在还没见到一个明军的影子。两个小时中间,阵地上除了爆炸就是爆炸。泥土成吨成吨的被掀上高空。谁也不敢抬头看。不然绝看不到太阳,只能看得到滚滚硝烟,和不断被掀上天空的黑色泥土。
    天上是遮天蔽日的轰炸机,还在轰鸣着列队飞过,撒下密密麻麻的“冰雹****”。这些小****是专对付战壕的。虽然威力相对不大,但是贵在高密度,总是能有不少直接落进战壕。况且,说它“威力不大”,只是“相对不大”,是和几百公斤的航空****比的。这些“小****”也都是用00毫米迫击炮弹改装的,本身也就是一颗重型炮弹了。
    一旦一颗“冰雹”落尽战壕,立刻就能把将近十来米长战壕内的所有清兵炸死‖时,如果是窄战壕的话,那么这一段也就不再是战壕,而是一个大直径弹坑了。除了****,南边明军阵地上,同样是遮天蔽日的炮弹飞过来。清军阵地上那些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多半是这些火炮的杰作。这些50毫米重磅炮弹每落一处,就能起到陨石一样的效果。
    这次明军一改往日直接用坦克推进的做法,进行了长时间的火力准备。明军统帅部知道,这次清军中原兵团准备充分,无论兵力还是火力密度都相当大,明军如果不进行火力准备、直接用坦克推进的话,恐怕损失会比较大。
    这种先长时间炮轰再冲锋,虽然是标准的94…98年欧战的打法,但是明清开战以来,明军还从未对清军使用过。这种打法虽然传统,但也是很经典的。长时间火力准备,是人类在热兵器战争中长期摸索出来的一种很有效的打法。不仅能在冲锋前尽可能杀伤敌军、破坏工事,更能够让躲在堑壕里的敌军蒙受精神上的极大折磨。如果敌军纪律松散、意志不强的话,很可能就会精神崩溃。因此,这种战法对付清军,应该还是很有用的。何况,明军冲锋的时候、面对敌军机枪和铁丝网的,并不是血肉之躯,而是坦克。
    上午八点钟,经过三个小时的火力准备后,明军坦克开始冲锋了。
    '  '
第91集 初见硬仗
    宿县、睢宁、宿迁防线。
    四面望去,尽皆是无尽的平原,看不到一座山。这是明清两军第一次在华北平原上,展开大规模的正面对决。
    天空中灰蒙蒙的,隔着浓重的硝烟和尘土,初升的太阳血红血红的,一片愁云惨雾。俯冲轰炸机怪叫着,在这些快速飘动的黑烟中,钻上钻下。
    大地上,满目疮痍。坦克们吼叫着,屁股喷着青烟,排开疏松队形,在坑坑洼洼的农田里吃力地起伏前行。宽大的履带飞快地甩着泥土,炮管压得低低的,指向前方,不时往清军阵地上开一炮。
    在坦克阵型中间,巨大的烟柱此起彼伏,每隔一会儿就有一辆坦克颤栗一下,然后停住了,紧接着冒出火苗来。不知是中了地雷,还是中了反坦克炮。
    现在是清军的火炮倾泻的时候了。在中原战场上,清军集中了约五万门各种口径火炮,几乎构成了一套大纵深梯次防御火力体系。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江淮战役的时候,由于明军是突然袭击,清军根本来不及部署,所以基本都是成“点”状存在,人员和装备都是按照平时的状态,集中在城市、县城附近的常设军营中。明军空中袭击的时候,也都是直奔着就去了,不需要特意的寻找。人员被歼灭在军营中,装备被炸毁在库房中,效果非常理想。
    但是现在,清军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呈“面”状展开了。中原兵团的火炮太多,分散的太开,掩藏得又太好。在这次进攻前,明军空中侦察得到精确位置的重炮,只占两成左右≈在这两成重炮在最初的轰炸中,被消灭掉了一半。也就是说,目前中原兵团九成重炮都完好无损▲其他便于隐蔽的中小口径火炮,除了在明军火力准备中损失的之外,更是几乎无损。
    可以说,真正考验明军的时候到了。
    ……
    清军中原兵团防线西部依托黄河,东部依托黄海,由西向东依次贯穿菏泽、定陶、商丘、永城、宿县、睢宁、宿迁、灌云、海州,总长度约520公里,向南略微形成一个平缓的蝗逍∷低凸面,也可以勉强称之为一个平缓的“突出部”。
    在这条防线上,商丘宿县宿迁段,为清军的重点防御段。因为这里的正背面就是徐州,而且这里有东部唯一一条南北贯穿的大动脉:津浦铁路。明军在其他方向突破,汽车运输的压力较大。但如果在这里突破,现成的铁路马上就能用起来。所以明军在这里突破的兴趣也最大。
    在这一段重点防线上,清军火炮平均达到了每百米45门。在最靠近徐州和津浦铁路的地带,火炮密度达到了每百米0门。这还仅仅是各种反坦克炮、迫击炮和榴弹炮,还不包括高射炮。
    一线战壕的后面,反坦克炮排得密密麻麻,几米就是一门。长长的战壕沿线,炮口的火光不住地密集闪过,从天空俯瞰如同一条长鞭炮放在地上爆炸一般。在反坦克阵地、步兵阵地的身后,清军榴弹炮阵地也是像开了锅一样,泼水般地往明军坦克群里倾泻炮弹。
    天上,明军的俯冲轰炸机三架一组,冒着密集的高射炮火,疯了一样地往下冲。明军为此次战役拼上了老本,抽调了30架俯冲轰炸机。但是战场太辽阔了。在开始的几十分钟内,战场上能够保证每平方公里一架左右轰炸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俯冲轰炸机因为弹药、燃料、故障等原因返航,再加上被击落的,整个战场上空的轰炸机数量骤减。
    进攻两个小时后,只有四分之一的俯冲轰炸机还在战场上空。这四分之一,还是经过了第一轮轰炸、返航后经过加油、装弹、飞行员短暂休息后,重返战场的。从这时候起,在整场战役中,战场上空经常持50200架俯冲轰炸机这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现在这50架俯冲轰炸机,平均每架要面对50门以上的高射炮,其凶险可想而知。
    到了上午八点半,明军在付出了42架俯冲轰炸机被击落、5辆坦克和70辆装甲运兵车被击毁的代价后,向北推进了两公里,离宿县还有0公里左右。明军再次遭遇了清军的猛烈抵抗。
    ……
    明军显然还不适应清军这样猛烈的抵抗。他们已经习惯了一个冲锋、然后就漫山遍野抓俘虏的打法了≈在猛然遭遇硬仗,虽然不至于被打的掉头就跑,但是从军官到士兵,每个人在苦战的同时,都很困惑。他们不知道清军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这么能打。
    人民卫队第二师坦克团,战地团部。
    所谓团部,就是几辆装甲指挥车停在那里∨部的参谋、通讯官们挤在里面,对着话筒大喊大叫,忙得焦头烂额。
    前方的远处,就是遮天蔽日的硝烟和尘土。脚下的大地不住震颤着,偶尔有一两发榴弹落在近处,炸得地动山摇,几辆装甲车的车顶“叮当当”一阵子泥土掉落。车里的军官们除了扶着桌子、下意识地蹲低一下身子,也没有过多的反应,爆炸过后,仍是该吵的吵,该叫的叫,该下命令的下命令。
    石胜利嫌装甲车顶的潜望镜口径太小,视野太狭窄,让人把一架大口径炮镜架在车外,周围连沙袋也没有垒,就这么亲自半蹲在那里,观察前方战局。
    这里是一个制高点,可以观测出好远。
    又是一枚炮弹在几十米外爆炸,些许泥土落了石胜利一脑袋。不过他戴着钢盔,也没什么感觉。
    旁边的参谋看不下去了,一定要拉他回装甲车。
    “团座!”参谋也急了,讲话很难听,一边拉他一边喊道,“您这是打算阵亡吗!”
    “等下!等下!”石胜利紧贴着炮镜,挥手驱赶,大喊道,“我再看两下!等下……去!去!滚开!!”
    又是一枚炮弹炸响,这次落得近了些,石胜利和这个参谋都下意识地趴倒在地,落了一身泥土。这下石胜利不再坚持了,被参谋“劫持”回装甲车里。
    “这种仗,”石胜利意犹未尽地一挥手,“才是每个有荣誉感的军人渴望打的!……妈的!我们这一段的正对面,至少有30个正牌儿八旗师!八旗师的后面,还有至少30个汉军师!满汉比例一比一!……他妈的我们只有3个装甲师、2个步兵师……人不如人家多,大炮不如人家多,坦克不如人家多,也就是飞机比人家多……呸,一嘴的土……”
    团部的高坡下面,是横七竖八、残破不全的铁丝网,都是被坦克冲开的。蜿蜒纵横的壕沟里,堆满了清兵尸体。壕沟每隔一段要么被沙袋填平,要么铺上了木板。一辆辆军卡载着明军士兵,开过壕沟,在坑坑洼洼的土地里摇晃着,艰难前行。前后左右还不停的有炮弹爆炸。
    每隔那么一会儿,就会有一辆军车中弹爆炸。浓烟火球中,断臂残肢甩的到处都是。
    石胜利站在车门口,用望远镜端详着壕沟里的清兵尸体。他想找到原因:为什么清军突然这么能打。
    虽然那些尸体的军服上、军旗上的番号显示是八旗师,但八旗师又怎么样,明军又不是没跟八旗师交过手。无论是人民卫队、还是石胜利自己,跟八旗师都是老对手了。说八旗师厉害,那只是跟清军汉军相比。若论战斗力,充其量不过就是明军陆军师的水平而已。就算有的可能比明军陆军师还强那么一点,但也不会那么夸张。
    更离谱的是,从凌晨开打到现在,竟然没抓到多少俘虏。
    已经抓到的一些,也都是被四面合围、完全突围不出去的,迫不得已才会投降。以前那种主动投降的情况,今天完全没有。
    就算是八旗师,南京保卫战的时候也没那么勇敢啊!清军经过了这一个多月,好像突然变成了一支有荣誉感的“正常军队”了。
    “妈的,今后要都是这样打法,我们可打不起!”
    石胜利看着地图,望着从这里到北京七百多公里的长度,狠狠地说。
    ……
    统帅部里,一群将领也都望着大地图,仿佛还没从遭遇硬仗的不适有缓过神来。
    “妈的,今后要都是这样打法,我们可打不起!”
    向小强也捏着下巴,看着地图,狠狠地说。
    “两个小时推进两公里!一小时一公里!”他继续咬着牙,暗骂着,“他妈的,是我们变弱了,还是清军变强了?”
    ……
    但是与之相反的,西部的山西战场,明军却是一路高歌猛进,保持了D日以来的“闪击战”风格。
    约27日上午九点,太原光复。
    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