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614章

大明1937-第614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发一章,明早还有一章。
    '  '
第155集 叩关
    2月9日早晨七点,给清军山海关守将库山的最后时限到了。截止到此时为止,对方仍然没有主动提出投降。因此,明军也就不再罗嗦,开始了进攻。
    先是由空袭拉开了进攻序幕。
    从东江舰队机场飞来的84架俯冲轰炸机和4架战斗机、从东营机场飞来的4架水平轰炸机和3架战斗机、从渤海上两艘航母上起飞的2架俯冲轰炸机和4架战斗机,一共4架俯冲轰炸机、4架水平轰炸机、架战斗机,在秦皇岛外海上空编队完毕,遮天蔽日,轰鸣着飞临山海关上空。
    另外,明军登陆旅顺时带来的炮击舰队,并没有返回东海舰队基地,而是一直停在长山列岛的几个军港中,等待着这一天≈在,以三艘战列舰、一艘战列巡洋舰、四艘重巡洋舰为主力的炮击舰队,就停在山海关东南2米的外海上,已经摆成了一字炮击队形。24艘驱逐舰围绕在主力舰周围巡逻,警惕着清军的鱼雷艇,或者可能想趁机“干一票”的日本潜艇。
    所有轰炸和炮击的目标,都是山海关的工事群,秦皇岛并不在范围中。这次明军破关方式本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传统的陆地突破,就是像现在这样集中所有优势火力轰击山海关,也就是从山到海之间十公里的平原工事带,然后从陆地上攻取秦皇岛,直入关内。第二种是像唐云生在广播里说的那样,绕过山海关,直接在关内的秦皇岛港登陆。然后反身从背后拿下山海关,放主力部队入关。
    两种方案各有利弊。第一种从陆地正面进攻山海关,优点是比较简单,就是火力准备加坦克群冲锋,冲得过去就过去了。这种进攻方式是明军最熟练的,各方面配合起来也不会有问题▲且由于是陆地直接进攻,可以一上来就把最雄厚的兵力投上去,形成强大的冲击力。缺点就是需要面对大量的较完善的永备工事,进攻难度和伤亡量很难估计,受清军守军士气的左右较大。如果对方战斗意志很强,那明军肯定会有较大伤亡,还不一定能突破成功。可要是清军守军抵抗意志很弱,那说不定一下就冲过去了。
    第二种海上进攻的方案,好辞不需面对大量的工事,只要用俯冲轰炸机把港口的岸防火炮干掉,运兵船就能靠码头了。可坏辞一两天之内,上岸的明军不能得到足够的重武器,还处在“轻步兵师”状态,而清军又在内陆的浅纵深布置了雄厚的八旗守军,唐山到秦皇岛之间至少有三个装甲团,更后面的纵深地带天津到秦皇岛之间,还有一个新组建的装甲旅。明军虽说有空中优势,但是这最后的一役,清军肯定会把枢所有的飞机都拼上。明军飞机还担负着消灭北清空军的任务,估计有不小的空战压力,对地支援肯定要打折扣。
    明军统帅部经过反复权衡,又考虑到那支强大的炮击舰队就在长山列岛,就手就能用,还是选择了传统的进攻方式陆地强突。
    至于山上的工事群,不需要管它们。这不是羊肠小道一般的函谷关,并不是不把山上的工事拔光就不能过的。这里的山下走廊有十公里宽,只要在平地上形成突破,山上的清军守军不会继续死守的。
    ……
    火力准备开始了。
    4架天鹅轰炸机排着队从山海关工事群上空飞过,沿途撒下了密密麻麻的“冰雹”炸弹。这些冰雹炸弹是经过专门改装的,弹头里装入了一定比例的镁,爆炸后能产生燃烧效果。这并不是为了杀伤,而主要是为了把整个平原工事群的伪装全部破坏。
    地上的清军工事都进行了精心的伪装,大型工事上都蒙了伪装网,防止从空中观察到▲腥逍∷低工事伪装得更加细致,伪装网上还加盖了树枝和灌木,不但要防止空中观察,还打算防止地面观察。处理这些伪装,没有比冰雹炸弹更合适的了。
    从空中看下去,大地上像在煎鱼一样,泥土、燃烧的木头、破碎网子密密麻麻炸得到处都是。几架护航的战斗机跟随着低空掠过,观察效果,认为还可以。大多数的水泥工事都露出来了,可以很清楚地从空中认出来。
    天鹅轰炸机编队投完了炸弹,返航了。
    接下来是鱼鹰俯冲轰炸机编队。
    这才是轰炸的重头戏,也是真正能见到效果的轰炸。4架俯冲轰炸机,每一架携带两枚22公斤炸弹,分成几大群,怪叫着扑下来。俯冲轰炸机像真的鱼鹰一样,凌空往下猛扎,直到几乎看清工事顶部的碎水泥块和钢筋,才猛地投下炸弹,随即快拉升起来。
    两颗22公斤的巨大炸弹颤颤悠悠地落下来,一前一后落地▲这时候,地上的这座工事多半就会吃上其中一颗,在大地的震颤中陷入一团火光和尘土。紧接着,内部就会继续爆炸,把半个工事都掀掉。
    ……
    就在鱼鹰编队正在专心对付地上工事的时候,在高空警戒的翠鸟编队出了警报。西边出现了一片小黑点。十几秒后,黑点越来越多,至少有上百个。
    保存实力已久的大清空军主琳于出现了。
    下方的鱼鹰轰炸机向东撤离,而高空的翠鸟战斗机立刻按照战斗计划,从东边顺着太阳迎了过去▲清军战斗机是从西边来的,这时候正对着朝阳,很是吃亏。直到它们飞临战场的时候,还只是现了一半的明军战斗机。
    空中格斗开始了。
    海上的明军炮击舰队此时纷纷扬起了炮管,准备接替轰炸机,填补火力空档。
    舰队司令接到了“开火”的无线电命令,然后也对全舰队下了“自由射击”的命令。霎那间,八艘巨舰同时齐射,强大的火球裹着黑烟从炮口直冲出几十米,战舰一侧的海水都被气浪平推出去,形成八个巨型圆弧。
    一分多钟后,大小不一的节炮弹在大地上开花了。虽然大部分炮弹装药量不及22公斤航空炸弹,而且准头也没法比,但是穿透力却更加惊人。锥形的炮弹在空中高飞行了两万米后,凌空砸下,冲击力不是航空炸弹能比的。山海关清军的水泥工事和长江防线不能比,顶盖最厚的工事也不过半米。不要说战列舰的主炮,就是巡洋舰的主炮,只要直接命中了,也没有一座工事能抗得住。
    一时间山海关平原工事群中间,烟柱密集的升腾起,山崩地裂的爆炸一个接一个。炮弹的爆炸、被命中的工事里的弹药爆炸、还有空战被击落的飞机栽到地上撞起的火球……这十公里宽的地面,好像世界末日了一般。
    '  '
第156集 踏平山海关
    两三个月以来,明清之间地面上打得挺热闹,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空战≈在看来,清军空军这两三个月保存实力的时候也没闲着,大概都在苦练来着。明军战斗机和清军战斗机解除了一会儿,普遍感到对方的技术有所上升。虽然仍在明军飞行员之下,但不再像战争初期那样一边倒的“打鸭子”了。
    明军翠鸟领队向全队成员出了警告:
    “弟兄们,都打起精神来,人家练过!”
    刚说完就一个猛推杆,座下战斗机一个右滚翻直扎下去躲开。紧接着对面一架哲别机身上喷着火舌,一副拼命的样子从头顶擦了过去。
    领队回头“操”了一声,没有拉回操纵杆试图回头追那架哲别,而是加大油门,把那架哲别远远地甩在身后,眼睛寻找着正面的其他目标。
    对方是双翼飞机,因为度慢,所以小半径转弯比较容易‰和它咬尾“狗斗”比转圈,转不过它的。但是度慢也是双翼机的致命缺点。明军的翠鸟战斗机飞行员已经在去年就摸索出了对付清军双翼战斗机的诀窍,并且开始在航校里反复重点教授了。那就是充分挥度优势,像中世纪重骑兵决斗一样,猛冲过去,一击解决对手。一击不中,绝不纠缠,快冲出战斗圈,要么寻找其他目标,要么远远的调整方位,再次大度回冲。这样,机动性差的双翼机只有原地挨宰的份。
    明军飞行员一旦进入状态,清军战斗机立刻像以前那样,接二连三地拖着长烟坠落下去,天空中降落伞一朵又一朵地出现,依然大多都是清军飞行员的。
    战斗渐渐转移到了海上。不断有飞机拖着长烟栽进大海,摔个七零八落,像打水漂一样在海面上弹出好远。
    清军机群一旦开始损失增大,清军飞行员的士气又瞬间跌到了低谷。苦练两个月的那点底气,立刻又丢光了。每个人都开始考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不能活下来,想什么法子才能活下来。
    于是,之前的各种老办法又都用出来了。耗油多的飞机就借口“燃料不足”返航。机身上有几个弹孔的,别管要不要紧,一律声称飞机受伤,要返航维修。特别是有几架韩青度快,只想尽量耗油以便返航,糊里糊涂地飞到了明军舰队的上空。
    明军舰队当然不客气,各艘军舰上的大小防空炮、副炮立刻加大仰角,“乒乒乓乓”一通轰,天空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黑云⌒一架韩青被冲击波震了一下,座舱玻璃被弹片打出了一个白点。其实一点事没有,但飞行员吓得魂飞魄散,生怕再多一秒钟自己就会挂掉,立刻推开座舱盖,爬出来跳伞了。
    降落伞晃晃悠悠地往下降,下面的明军小快艇在海面上划着白痕,已经等在下面准备好打捞了。跳伞的清军飞行员看着下面的深蓝色宁静大海,长出了一口气:自己总算活下来了。不但这次活下来了,而且以后都不必再玩命了。虽然大冬天的掉进海水里很遭罪,但很快就会被明军捞上来,那么,就等于成功“南逃”了。况且还不是驾机叛逃,而是在战斗中被击落的,自己的家人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这种完美的主意很快就扩散开了。其他韩青看到这小子在空中荡来荡去,下面的明军快筒做好了打捞的准备,都很羡慕。紧接着,也都不约而同地行动了。
    好几个人立刻在无线电中,用惊恐的声音大喊着自己被击中,要马上跳伞……一边喊着,一边就飞到明军快艇上空,减慢度,推开舱盖跳出去了。
    一时间,海面上空的降落伞如同繁花。一架又一架完好无损的含青战斗机,转着圈子栽进大海。
    ……
    再好的装备,再好的作战技能,如果操纵在一支没有**的军队手里,一样挥不出威力这次清军的战斗机群总共接近二百架,其中能和翠鸟匹敌的韩青约占半数,数量上占据了很大优势。再加上清军飞行员经过了两三个月的苦练,如果全力死战的话,就算不一定取胜,也会给明军机群以很大打击的。但是现在,就连自己身为满人的清军飞行员也不愿意再为这个政权而死了。他们想的只是如何活到战后。
    明军飞行员也是人,也爱惜生命。但是种着他们冒着生命握参加空战的,是因为他们确信自己为之战斗的东西是正确的。自己如果受伤、阵亡,那当然很不幸,但是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流血而避免被奴役,还有很多被奴役的人因为自己流血而解放。说白了,这个血流的有意义,这个国家、这个政府、这场战争值得自己把命拿出去拼。
    而清军飞行员缺乏这种荣誉感。他们参军是为了升官财,原本就没打算流血来着≈在赶上打仗了,算自己倒霉。那么就千方百计的混到战后,千方百计的活下来。自己没有什么好保卫的。自己的那个朝廷,想想都恶心,谁还愿意为它去流血牺牲。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