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815章

大明1937-第815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这件事就上报纸了。但当时这件事闹得还不大,还没受到全国关注,在华盛顿的北清大使也还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接下来不得了了,此判例一出,另外五家野营用品公司所在的三个州,都有类似的犹太人团体出来,起诉这些公司,说他们违反中立法,把军事装备卖给交战国。
    因为南明跟纳粹德国交好,所以犹太人连南明也一起恨上了。
    英美法系很注重以前的判例,再加上这件事只要不装*,谁也不会认为南明真是当“野营用品”买的。于是三个州法院纷纷裁定野营公司败诉。
    这六个野营公司当然不愿放弃这么大的订单,于是联合起来,向联邦法院上诉。于是这样一来,这件事就成为全国热点了。各大报纸也纷纷报道。于是华盛顿的北清大使也知道了。
    ……
    各国驻外使节一般都有两个身份,一是外交官,第二就是情报人员,都有相当强的情报素质。
    北清驻美国大使分析,这件事应该是一个信号,表明南明打算开始在美国的大规模军购。因为南明的纺织品生产能力,是位于世界前列的。10万顶帐篷、30万条睡袋还不至于去美国进口。这应该是南明的一次投石问路,想先用这种介于“军事装备”和“野营用品”之间的东西试探一下,看看美国对《中立法》的执行度。如果这一次成功采购,那么下一次可能就是采购其他更大、更敏感的东西。这样一步步的“温水煮青蛙”,让美国逐步容忍,最后能肆无忌惮地采购大批军备。
    大使分析道,这意味着,很可能南明对大清的野心不是一点半点,而是真的打算打一场全面、长期战争,真的想彻底灭掉大清。南明和大清相比,最大的劣势就在于战争潜力相对不足。可是南明又很有钱。如果南明能够畅通无阻地在美国采购的话,那就等于把美国近乎无限的工业能力为己所用,让美国成为支持南明战争的兵工厂了。
    好在南明的第一次试探就没有得逞。不过因为联邦法院还没有判下来,大使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虽然几个州的州法院都维护了《中立法》,但是现在的《中立法》里,只是规定了不能卖给交战国,而对于内战却没做禁止。而且,《中立法》是把认定“是否属于交战国”这个权力交给了美国总统。也就是说,像现在大清和南明这种情况的,美国州法院虽然认定是两个**的国家在打仗,但是具体是不是两个**国家,在这种有争议的情况下,总统说了算。
    而罗斯福1933年刚当上总统,今年是最后一年,明年年初正要大选,他肯定是想连任的。美国国民大多都站在南明这一边,而且南明真的能在美国大肆采购的话,肯定能刺激美国经济在大萧条后的恢复,创造出很多就业机会。罗斯福如果想争取选票,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不过反过来,大清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美国是法律最大,只要法律规定死了的,总统也只能干瞪眼。而大清和南明在国联里都有席位,这是法有力的依据。联邦法院如果能坚持这一条,判定明清就是两个交战国,那总统也没有办法。
    但是南明也肯定会说:这是我们的内战,我们不属于交战国。这点北清也承认,不信你们去问北清。
    ……
    大使很隐晦地提醒,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皇上应该考虑如何应对。
    ……
    广武拿着这两份情报,陷入了深深的惆怅。
    第一条不用说,大舰队北上了,登陆应该迫在眉睫了。南明登陆,肯定会非常依赖海空优势。南明在**海上,本来就有两艘航母在游弋,轰炸津浦铁路沿线。现在另两艘也北上了,南明四艘航母全弄到北边去了。这四艘航母的飞机、加上东江舰队原有的飞机,将是很可怕的空中力量。
    还有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巡、两艘轻巡,这些火力加在一起,将远超过山东半岛任何一个港口的岸防火炮。包括威海、青岛两座军港。
    但是不管怎么说,第一个问题总在预料之中。应对的方法也很简单:调兵进山东就是。
    真正惆怅的是第二个问题。南明赴美军备采购。
    ……这不单单是美国卖不卖给南明的问题,还牵扯到非常敏感的“名分”问题。传统上,无论大清还是南明,双方都不承认对方是合法政府的,都坚称自己才是唯一的合法政府。两边怎么打仗,也都坚称是内战的。
    但是现在大清承认是内战,南明就能顺利在美国大肆采购。不但能买到所谓的“军事装备”,连武器弹药都能直接买到。等于是整个美**火库都向南明敞开大门,人家想买什么买什么了。
    反过来说,如果大清不承认是内战,那就等于承认南明是合法的政府,等于自己抽自己嘴巴。
    这下,广武可真的惆怅了。
    ':'
    '  '
第30集 豹子V野牛
    广武沉吟良久,对崇善问道:
    “你的意思是……如果要在美国挫败南明的军购计划,重点就要在总统和联邦法院身上下功夫?”
    “是。”
    广武点点头,站起身来踱了两步,说道:
    “法院那帮人应该不成问题。去查查审这案子的是哪位法官,还有他归哪位上司管,他手下协助他审案子的都有谁……我们上上下下都打点到。这件事得抓紧办,南明肯定已经先打点了,不过看来是马屁拍在马腿上了,连个州法院也没搞定。南明的失败就是我们的机会。我已下定决心,此事决不能败给南明。我们在这件事上要出手比南明大方十倍,办的比南明漂亮十倍……难办的是总统。他已经做到最高位子了,头顶上连个皇帝也没有,全国他最大……不知道我们得开多少价,才能让他心动……”
    崇善听得瞠目结舌,一时又不敢反驳,只得一点一点吞吞吐吐道:
    “皇……皇上,据奴才所知……美国法官没上司,谁也管不了他……好像连总统也管不了……”
    “什么?没上司?呵呵!那他的官是从哪里来的?总不至于是天上掉下来的吧,总得有人给他官做。谁给他官做,谁就是他的上司么。”
    “皇上……是……是被总统提名、然后国会审议通过,才当上的……不过联邦法官当上之后,一当就是一辈子,除了犯罪被抓起来,不然谁也撤不掉他……”
    “哦,如此说来,他的官是总统给的,总统就是他的上司么。终身制?这样更好了,他收钱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崇善,先安排人跟那个法官接触一下,告诉他,就说是朕说的,只要帮朕办成这个案子,他敢收多少,朕就给多少。……总统那边叫他不用担心,朕也已经备了心意,不会让他难做。”
    崇善张口结舌,又一时不知道怎么跟皇上说:
    “这……这……皇……他不是……”
    “嗯?什么朕不是?”
    “……嗻。”
    ……
    崇善领命走了之后,广武又站起身,一人站在地图前沉思。
    现在大清陆军的主要力量分别部署在这么几大块:
    第一,中原兵团,兵力90万。其中40万八旗师,50万汉军。
    这是距离明军最近的清军大兵团,前身是原徐州兵团。原徐州兵团常驻兵力为45万,核心在徐州…商丘一线。现在由于用华北铁路网连日不断的调兵南下,已经在海州——徐州——商丘——开封一线,形成了一道雄厚的兵力带。从**海之滨的海州(连云港)一直到**河大转弯处的开封,已经连成了一片,明军北上进入华北平原的路已经被完全封死。现在兵力已经到了90万,成为一个庞大的中原兵团。而且随着几条铁路的穿梭运输,中原兵团兵力还在每日快速增长。
    明军从海上航母起飞的飞机太少,对华北铁路系统影响有限,而从淮河一线明军占领区起飞的飞机,又只能保证300公里的有护航轰炸,勉强延伸到徐州北部。而中原兵团兵力非常雄厚,纵深很大,重炮等阵地都部署在明军飞机威胁较小的地方。
    明军飞机威胁较小,指的是虽然还在明军有护航轰炸半径之内,但明军战斗机飞到这里油就不多了,不能待多长时间,更不敢和清军战斗机怎么缠斗。也就是说,这里将不会出现长江沿线、江淮地区那种明军一边倒的制空权了。广武打算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这一线战场上,开始逐步夺回制空权。
    广武颇为得意的是,自己再没有犯战争开始时的错误,没有让这庞大的兵力主动进攻,而是扬长避短,让他们一直在不分昼夜地修筑防线,同时不断把重炮、坦克、甚至列车炮调入中原兵团。现在明军再进攻,势必将在没有充分制空权的情况下,面对严阵以待的、以20个八旗师为骨干的优势兵力了。
    但是,在中原兵团的最西端,开封那个地方,距离明军占领区还是很近的。明军仍然在那里保持着充分的制空权,轰炸半径一直延伸到**河以北好远。不过,既然那里不是明军的主攻方向,应该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开封——郑州——洛阳一线,那里北有**河,西有函谷关,明军在那里确实也没多少进攻余地。
    第二,演习兵团,现存100万。
    这是个临时兵团,为了搞“世纪大演习”,从各支精锐部队里抽的。
    演习兵团在直隶北部,原来兵力140万,原为10个满八旗师、10个蒙八旗师、100个汉军师。近日不断调往补充中原兵团,已经把约40万人左右的20个八旗师优先南调了。中原兵团的20个八旗师就是这20个。剩下的汉军也已经基本完成了换装,正在日复一日地登上军列,从保定和石家庄两站,先向东调到天津站和沧州站,也就是调到了津浦铁路上,然后沿着津浦线往南调,进入中原兵团。
    第三,京津兵团,45万,主要为八旗师和禁卫师。
    守卫京师附近的,自然都是精锐中的精锐。5个禁卫师,那就是传统的御林军。14个满八旗师,那是整个大清帝国最能打的**。大清共24个满八旗师,10个参加演习的现在已经在中原兵团了,剩下14个都在这里。
    第四,北方兵团,120万,以22个蒙八旗师(45万人)为骨干,剩下的75万人全是汉军。
    北方兵团守备的区域很大,主要驻扎在东北关外,守卫日清边境(朝清边境)和俄清边境的远东部分,包括**古的东部。这支部队很庞大,而且不像中原兵团那样是临时才庞大起来的。北方兵团平时就非常庞大。因为北清对**历史上就一直就充满戒心,现在双方还存在不少边境问题。尤其是苏军也长期在远东驻扎精锐之师,双方远东边境线又非常长,所以这里占用了北清最多的**。至于日清边境,也不能掉以轻心。广武很清楚日本人是什么货色,虽然友好得不得了,但绝对不能不防。
    北方军团虽然兵力大,但是有个问题,就是不太好调用。一来必须时刻提防着两个强邻,二来过于分散,基本部署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其中只有靠东部的几十万能够借助铁路快速南调,而靠西部的,尤其是**古东部的那部分,那里没铁路,调动起来就非常缓慢了。入冬之后,大雪封路,更加不可能调动。
    第五,南方兵团,95万,汉军为主。
    这是清军常驻在南明长江防线北侧、江淮一带的**,是为了南侵的时候冲锋陷阵、当炮灰的。属于二流部队。现已经被明军歼灭了80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