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846章

大明1937-第846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两侧闪光的钻石耳钉、和中间高贵迷人的面容,向小强真要产生错觉了。
    他心中一热,一把把朱佑榕揽入怀中,低下头吻着。
    朱佑榕又是全身紧张地绷直,双臂往后撤,身子也不住地往后撤,口中含糊地说道:
    “不……别……我身上有炭粉……你别弄到身上了……”
    但是向小强照例像以前的每一次“侵犯”一样,总是不肯放弃,想力图“侵犯成功”。但是,也就像以前每次一样,身后不远处,响起了一声微微的轻咳声。
    朱佑榕听到这声轻咳,像得到了赦令一样,僵直的身体放松了,微笑着,轻轻推开了向小强。向小强也讪讪地放开她,扭头看了一眼。
    门口的旁边,卫子衿束手侍立,垂下目光,面无表情。
    ……唉,这位姐姐,真是你家主子的纯洁守护神啊!啥时候才能通融一下?
    向小强贴着耳朵,对朱佑榕笑道:
    “等打完仗有空了,我也给你画一张。”
    朱佑榕挑起眉毛,略带惊喜道:
    “你也善于绘画?”
    向小强的美院大学生水平,可不敢跟朱佑榕这自幼被大师教出来的才女相比。他摇头笑道:
    “唉,一般般,在英国小时候跟教师练过两年,会皮毛而已……不过我可没你这个水平……我画你的时候,你得坐在这里让我照着画,嘿嘿,还不能动……”
    朱佑榕脸又浮上红晕,微笑着点点头。
    ……
    忽然,向小强的心情低落了。他面对面望着朱佑榕,朱佑榕也面对面望着他,眉毛微微向上挑着,幸福的微笑中透着一些疑问,好像在用眼睛问他:
    ……你这么忙,突然来找我,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向小强慢慢沉下情绪,感觉心中一块乌云压了过来。他静静地说道:
    “莫洛托夫到北京了。”
    朱佑榕的笑容也一下子凝固了。
    “哦。”
    她慢慢低下头,垂下目光,把铅笔扔在画架的隔板上。然后,又一只一只地摘下手套。
    “内阁知道了么?”
    朱佑榕问道。向小强说道:
    “已经通知他们了。”
    朱佑榕点点头,叹道:
    “我们都知道,俄国可能会插手。但没想到这么快。”
    向小强说道:
    “是啊。按我们原来的判断,俄国即便插手,也不太可能在我们拿下整个黄河以南之前。俄国插手不会白插手,它肯定是要获取利益的。现在一般看来,清虏还没遭到致命打击,它的主力还在,它的战争潜力也没被怎么破坏。……最多只被破坏了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如果说我们拿下了山陕的话。
    “这时候插手帮广武,斯大林多少有点‘自作多情’的味道,因为他不能确定广武对这种帮助是否那么迫切,也就很难说苏联能捞到多少好处作为交换。……要是等我们拿下了整个黄河以南,让北清主动去跟苏联求援的话,那苏联能要到的好处就多得多了。广武为了保住政权,甚至会不惜用大片土地去换的。”
    朱佑榕想了一会儿,蹙眉道:
    “挺之,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不过,斯大林毕竟不是一个普通官僚,而是一个铁腕政治家……他看问题一定会有足够的全局性。苏联的背后,远东这块大陆,是两个相互敌对的政权还是一个统一的政权,这对俄国来说意义太大了。地球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有中俄那么长的边境线……中国走向统一,是俄国绝对不能够容忍的。这是俄国的核心利益。斯大林不会说为了多得一些好处,就放任这种危险性生长。”
    朱佑榕的几句话,一下子把向小强点透了。他心中一凛,缓缓点了几下头。
    这丫头,不愧是从小在“公主外交”的熏陶中长大的,看问题和俺们老百姓出身的就是不一样。
    中俄之间的核心利益问题,向小强也知道。要是专说这个问题,向小强还能说的头头是道。但是知道不代表理解。理解,就是不但对这个问题本身能做出正确判断,而且在所有和这个问题相关的问题上,都能做出正确判断。
    向小强说道:
    “明白了。虽然斯大林晚点插手,可能能从广武那敲到更多的好处,但那时候局势已经恶化了。他的插手要想见效,就得花梗大力气,投入更多,而且还得冒着被大明成功统一中国的危险。这个危险苏联冒不起。对苏联来说,东亚大陆保持势均力敌的分裂状态,就是最大的好处,任何其他的好处都换不来的。……我们的所有对策,都得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基础上。”
    朱佑榕点头道:
    “对,就是这样。……挺之,你有什么建议?”
    向小强深吸了一口气,笑道:
    “我建议你开一个御前军政会议,内阁的大臣和统帅部的将领都来一些,一起商量商量。你不会指望给我们两个年轻人坐在这里,就把下一步对苏政策给定了吧。”
    朱佑榕笑道:
    “这倒是。”
    向小强笑道:
    “下一步,我将会加大对北京情报的搜集力度,探到更多的情报。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至于我的建议……外交上,拉拉一明一暗两根线。暗的那根线,加紧跟德国合作,不要有保留,把我们擅长、德国缺乏的技术输送给德国,加速把德国武装起来……同时从德国更多的拿来先进技术,那些德国藏着掖着的、舍不得往外拿的,都让他拿出来,那些世界先进的机床技术、化工技术……但是毕竟是纳粹德国,不大上得台面,我们大明这样一个国家和纳粹德国走得太近,国际上不好看,所以要尽量暗地里操作……
    “明的那根线,就是在美国,我们的动作也要加快了。一旦苏联开始放手援助清虏,我们可能就会吃不消了,那么最好能把美国变成我们的兵工厂……尤其是汽车,现代战争汽车是那样的重要,而全世界再也找不到比美国还好的汽车生产基地了……凡事有利弊,苏联插手东亚这件事,反而会在美国成为我们的积极因素。布尔什维克把手伸到远东了,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又有新内容了。即使联邦法院那几个**官食古不化,罗斯福推动国会修改《中立法》都不是不可能了……陛下,只要我们一找到更多的苏联援助北清的证据,就在国际上把它公开。然后,最好能派一位大人物直接访美,对美国各股势力、对选民巡回演讲,直接影响他们!因为不能再等了!”
    朱佑榕点点头,目光闪动着:
    “不错,挺之你说的不错,应该这样……这样很好……”
    向小强又说道:
    “至于军事上……我们一拿下秦岭汉中,就应该立刻结束谈判,发动中原大战!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们不能过多考虑避免伤亡、一定要巧取了。是该豪夺的时候了。如果我们能赶在苏联正式援助北清前,拿下黄河以南全部土地,甚至拿下四分之三的山西,那样,反而能把苏联从远东赶出去!因为我们就可以逼着广武,和他直接签订停战协定,把苏联排除在外。
    “我们可以对北清说:如果你不把老毛子拉进来,那么我们这场战争到此为止,划河而治,你继续当你的皇帝。你要是非把老毛子拉进来的话,那对不起,我们大明豁出去不过了,也要打到北京去,解放全中国。……这样的话,除非苏联挽起袖子直接入侵北清,不然斯大林个老小子也没什么办法!”
    ':'
    '  '
第61集 强行挺进安康
    11月1日上午,统帅部一间会议室内,沈荣轩和几位大臣、以及军方几位核心将领,就苏联可能援助北清一事,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朱佑榕旁听。
    这次会议是临时紧急性质的。因为目前关于苏联援清的情报,只有“莫洛托夫到了北京”这么一句,再没有更多的。现在情报极其缺乏。在后续情报传回来之前,只能靠猜。至于大明如何应对,政治上,几位大臣主张先观望一下,盯住苏联和北清的几份报纸,盯住他们的广播,看他们有什么新的官方文章出来,或者有没有什么大人物讲话。然后揣摩其中的含义,再分析下一步的应对措施。对于极度封闭的国家来说,想推测他们国内的状况,除了用间谍,只有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军事上,明军几位将领都认为,苏联直接大规模出兵的可能性近乎没有。但是可能会以“志愿军”的形式,援助北清一些高技术兵种,最有可能的就是空军,其次就是装甲兵。可能是只援助飞机和坦克,但更可能是以“志愿空军”、“志愿装甲兵”之类的直接出兵。
    苏军的空军和装甲兵比清军强出一代。这也正是清军面对明军的最弱项。如果苏联真的这么干,那么真的可以很大程度弥补清军的不足。甚至很有可能在地面装甲部队方面,压过明军。
    当然,这都需要时间。但是眼下,苏联就可以有一个动作,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从苏清远东边界上大批撤军,取得北清的实际信任,使得北清部署在苏清远东边界上的精锐军队可以南下,增援中原。
    几位将领都一致认为,应该赶快拿下秦岭汉中,随即抓紧展开中原战役。不能等苏联那边动作了。只要能在苏联展开援清之前,拿下黄河以南,那不管苏联做出什么动作,大明的局势都不会太糟糕。
    朱佑榕补充了两点意见,也就是昨天向小强跟她说的,一明一暗两个外交动作。她没说是向小强告诉她的,而是直接“据为己有”了。不过效果倒是不错,沈荣轩和几个大臣都微笑颔首,承认这的确是目前应该做的。
    ……
    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赶紧让寂静的战线动起来了。
    吴王山庄的谈判还在继续,只是迫于新闻界的压力,统帅部派出了一名发言人,对新闻界作出解释,承认现在正在和北清谈判,山西停军,就是谈判的结果。但是与此对应的,汉中盆地的投降,也是谈判的结果。但是更多细节,发言人表示,还是不便透露,请大家谅解。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印证了新闻界的若干猜测。当天下午的许多报纸刊发了头版头条,两大广播公司也播出这个重大新闻。
    大明正和清虏秘密谈判!这个消息立刻震惊了全国。国内的各种意见立刻鼎沸起来,新街口广场上和各条大马路上,各种抗议的、支持的、民间社团、党派又出来表达自己意见了。赞成的和反对的基本上是一半占一半。还是和以前一样,较年长的人、中产阶级、以及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多数赞成谈判。在他们看来,现在也该谈判了:
    大明北伐战争的目的,几乎都达到了。江淮拿到了,南京从此脱离了炮火威胁;陕西和大半个山西拿到了,大明在北方的根基也扎稳了。战争打到现在基本还很顺利,大明也没有什么大的伤亡,也没付出什么太大的代价,该是见好就收的时候了。就像炒期货一样,现在“平仓”,正是收益最大的时候。再打下去,后勤吃紧,冬季来临,也丧失了初期“突袭”的优势,未必还能这么顺利。到了那时候吃了大亏再想着休战,就没那么容易了。那时候可能就被“套牢”了。一旦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那全国人民就要跟着遭罪了。
    但是,大多数的年轻人、尤其是那种十**岁的热血青年,以及下层社会的穷人,却坚决反对和清虏谈判。在他们看来,这等于是和魔鬼做交易,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