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850章

大明1937-第850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贵笑道:
    “向大人,贵方这是不是也太……太单方面强硬了。谈判嘛,总是双方的。贵方这样拿去我方一块地方,接下来又要拿去我方一块地方,然后还要拿去我方一块地方……而且是无条件的,连我方的一点讨价还价余地都不给留,这样是否有违谈判的基本精神呢?既然是谈判,那肯定是有来有往的……”
    “咦?”向小强伸手往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奇道,“永大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贵方要反悔不成?”
    “向大人,这是何意?”
    向小强一挑眉毛,笑道:
    “我军不是早就在山西停步了吗?向某没记错的话,‘立刻交出秦岭汉中’这可是贵方当天承诺的条件,用以交换我方同意在山西停步。秦岭汉中,这可是作为一个整体承诺给我们的,现在我们已经在山西停步好几天了,贵方却磨磨蹭蹭,迟迟还没有完整兑现承诺,现在怎么反过来指责我方不留余地呢?”
    永贵见偷换概念没能唬住向小强,又露出为难地笑容,改换策略:
    “向大人,您也知道,我大清处理这些事的效率……怎么说呢,着实不如贵方……就拿今天这件事来说吧,贵方性子急了些,也没知会我方,就直接接管安康了……当然,结果还不错,大家都还满意……这就是贵方的效率嘛!呵呵,向大人,说句实在话,要是贵方真的不出手接管,就这么凭着我方这么处理,安康守军投降至少还得一天左右吧……呵呵,所以说,贵方真的不能太急,贵方限时11个小时,这明显是拿贵方的效率来要求我方了……呵呵,向大人,几位大人,大家还是通达一点,早一天晚一天,,这种技术问题上就不要卡得这么死了……你看,这秦岭也不是安康盆地,要是我们这边还没协调好,贵方又这样自己接管了,那没准就要在两条关隘道上发生误会,伤了和气……”
    他说来说去,向小强听出来了,就是:现在秦岭在我军手里,我说宽限一点,你就得给我宽限。要不然,我不信你能像突袭安康一样突袭秦岭。
    向小强冷笑一声,说道:
    “那好啊,我们自然不会去像‘接管’安康那样去‘接管’秦岭,但是我们就可以继续接管山西了。”
    永贵一怔,没想到这个向小强说话这么绝。难道他们南明就不想谈判吗?就不想体面的结束战争、稳稳地保住即得的胜利果实吗?难道他们真的想在寒冬里、和大清几百万军队在北方进行战争?
    向小强显得已经很没有耐心了,敲着桌子说道:
    “永大人,你也别再多操心了,现在最好回去发电告诉你们皇上,问他能不能在明早三点之前做到这些。不能的话就说不能。11个小时虽说挺宽裕,但是可经不住这么磨蹭。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大家都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大好时光。”
    永贵决定最后的孤注一掷。
    他皱着眉头,痛心疾首道:
    “向大人,凌晨3点之前,那是贵方的速度!我方是没这么快的!向大人,我们大家都拿出点耐心可好?大家坐到一起也真是不容易,这仗打的生灵涂炭的,咱们既然现在让它停下来了。就争取别再让它打起来,行不行?”
    向小强看他的语气有点变,好像趋于强硬了。好像在表明,他们被逼急了也不怕继续打仗。
    永贵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压下去了急躁的情绪,话又缓和道:
    “向大人啊……贵方说凌晨三点凌晨三点,为什么要卡得这么死呢?难道就不能圆通一下?”
    向小强笑了:
    “永大人,我跟你透露一下我们为什么坚持凌晨三点吧。”
    “啊……向大人请讲。”
    向小强身子向前倾了些,一字一句地说道:
    “因为我们将要在凌晨三点半,发动对太原的攻势。……好了,现在我们是明摆着告诉你们了。你说能不能圆通一下?”
    永贵在一下午中,第二次被惊得目瞪口呆。
    他也不多说什么了,立马起身告罪,去给广武发电报去了。
    ……
    一小时后,永贵回来了,疲惫地往那儿一座,告诉明方代表,皇上接受了,将于凌晨三点之前完全交出秦岭。
    明方几个代表闻言,都不动声色地相互看了看,心中却是充满了喜悦。
    除长江之外,南北中国之间的另一大天险——秦岭,终于在谈判桌上“接收”过来了。
    ':'
    '  '
第65集 终极目标
    11月3日凌晨2:00,在秦岭的东段,明军在西峡县的一个摩步师全师发动,雪亮的车灯排成长龙,顺着公路往秦岭上开去。'~超~速~首~发'就在同时,在秦岭的西段,已经守在凤县东郊的另一个摩步师也全师发动,亮着车灯长龙顺公路往秦岭上开去。他们一个直奔武关,一个直奔大散关。
    漆黑的后半夜,一望无际的车灯明晃晃地在山间公路上蠕动,完全就是靶子,可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完全没有受到一颗子弹的攻击。虽然山路崎岖,两侧高山也险恶无比,但是在这两条天险之路的沿途,每一处哨所、每一座碉堡工事、每一座仓库都亮着灯,大灯泡照的灯火通明,在灯下,一个个排、一个个班的清军士兵早已把枪支整齐堆放在墙根,一个个还打着哈欠,但却非常兴奋地说笑着,在深秋的凌晨寒冷中跺着脚搓着手,等待着传说中明军的到来。
    明军车队每经过一处,都是畅通无阻,只需要把他们的枪收走,然后留下几个明军看着他们,等待天亮后再一起下山。
    清晨五点,秦岭西端明军开过了大散关,六点半,先头部队开下了秦岭,进入关中平原的最西端大城市——宝鸡,和驻守宝鸡的关中明军会师。
    早晨七点,秦岭东端明军开过了武关。中午一点,先头部队也开下了秦岭,进入关中平原的蓝田县,西北边二十公里,就是西安。他们在这里和驻守西安的关中明军会师。
    11月3日中午,穿越秦岭的两条最主要的要道:武关道和大散关道,进尽皆控制在明军手中。而秦岭的清军,大部分都是把手在这两条要道上的。随着沿途清军的集体投降,整个秦岭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清军了。秦岭也可以说已经控制在了明军手中。
    现在南到四川、北到关中,中间再没有清军控制区了。虽然还有秦岭和大巴山两道天然屏障,但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南北已经整个连成一片了。
    明军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充分运用好几条公路要道,在沿途设立一系列的运输中转站,做好公路运输。虽然这里没有铁路,但是世上很多事情都不是尽善尽美的。能否在没有火车的情况下、尽量用汽车做好后勤运输,也是大明能否巩固好陕西新国土、进而能否成功继续进取山西的关键。
    ……
    3日上午,明清双方谈判进入新议程。这也是清方期盼的。现在广武最怕的就是南明拿到了汉中秦岭,接下来就不跟他谈了,在山西继续进军。现在还不错,担心的总算没有发生。
    但是在早上,朱佑榕在要塞里请几位大臣吃早饭。来参加的人数不多,但都很重要。沈荣轩来了,外交大臣来了,陆海军大臣也来了。本来在要塞里的几位最高级将领也参加了。向小强当然也参加了。
    这次早餐会,其实沈荣轩昨晚给朱佑榕打电话建议的。因为拿下了秦岭汉中,标志着明军的西南战斗结束,也标志着这场战争的西部部分也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的谈判很重要,必须再一次敲定一下谈判主旨。
    早餐会上,明方核心决策层确定了接下来谈判的中心思想,那就是:
    第一,大明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满清政权,统一全中国。无论怎样,这个目标绝不能改变。
    第二,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谈判,努力在谈判桌上争取最大利益,另一方面做战备,要有在冬季和清军中原决战的觉悟。
    第三,如果这场战争真的以谈判结束,那必须通过谈判满足以下条件:
    1,大大削弱北清的战争潜力,使它一蹶不振;
    2,大明对北清的地缘态势,必须处于绝对优势,至少要在南部和西部对其形成战略包围,方便今后对北清继续用兵;
    第四,在谈判中,要把“不得勾结俄日”的若干条款放进去。直接禁止北清接受第三政权(国)的任何军事援助、训练、志愿部队等。
    第五,谈判一定要干净利索,不能陷入清方的拖延陷阱中。
    ……
    早餐会开到尾声,几位文臣武将已经把调子定得差不多了,快要结束的时候,朱佑榕突然“请求发言”。于是,大家都一起欠身望着她,聆听陛下的发言。
    朱佑榕踌躇着说道:
    “嗯……诸位爱卿,朕考虑良久,觉得是不是应该在谈判条件中,加入一些动摇清虏统治的根基的条款?”
    文臣武将们相互看看,都不解此意。
    ……动摇清虏统治根基的条款?
    朱佑榕见大家都一脸不解,便笑道:
    “嗯,是这样的,朕觉得,如果在停战条件里加入几条,比如……清廷必须开放报禁,回复光绪时代的媒体开放环境,允许民间办报……还有,大明的报纸、还有外国的报纸广播进入,让人民可以买到短波收音机,听到外面的广播……无论民间报纸写什么,朝廷一律不得控制……这样,让北清百姓也想大明百姓一样,随时看到听到,随时了解都发生了什么……比如,同一件事发生了,以前只有《大清日报》一个声音,现在却有了几十种声音,让北地百姓也有机会摆脱谎言控制,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事情……”
    几位朝臣面面相觑。
    大家都听明白了,陛下这是准备与虎谋皮,让北清朝廷给北清百姓们“开民智”。
    朱佑榕接着又说了:
    “……还有,比如……清廷必须同意,控制区内百姓可以自由迁徙,可以自由选择在北清居住,还是到大明居住……还有,出行去海外也不得受限制……”
    几位朝臣们受不了了。大家都看着沈荣轩。沈荣轩又看着向小强。
    向小强看了一圈大家,点了点头,望着朱佑榕,为难地道:
    “陛下,您知道,我们……我们的成语词典里有一个词,叫做‘与虎谋皮’。”
    “挺之,”朱佑榕打断他,严肃地望着他,轻声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我这是与虎谋皮。”
    向小强也望着朱佑榕,点点头。
    唐云生紧跟着说话了:
    “陛下,向大人话说得很直,但足见他对大明北伐统一事业的热诚……陛下,臣也明白您的意思,是希望借此给封闭的北清铁闷罐打开一条缝隙,让里面的人民都有机会呼吸道新鲜空气,让北清的统治在内部就难以为继……但是陛下,这等于直接要了广武的命……北清现在的国内局势已经犹如一座活火山,现在全靠庞大的军队压着……
    “广武再清楚不过,一旦他的士兵们因为看了外面的报纸、听了外面的广播,思想慢慢变得和大明士兵一样,那他的统治就结束了!不用说有大明士兵的意识,就算有了大明士兵一半的意识、三分之一的意识,他们还会愿意朝着父老百姓开枪吗?一旦清军士兵不再愿意对百姓开枪,那广武皇帝……连一个扫大街的都能把他打翻在地。陛下,您只要想想这一切,就会知道,这种要求绝不会被清廷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