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881章

大明1937-第881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观这一望无际的人民卫队队列,基本每个士兵都是如此,士气高昂,在这寒冷干燥的夜色中行进,脚下踏着松软的北方农田,耳边听着坦克和装甲车的轰鸣……这种征服者的快感,加上身边钢铁巨兽带来的安全感,让每个士兵都兴奋的**中直跳,尽管已经是后半夜了,可谁也没有一丝困意。
    身后的远处,是两丛跳跃的火苗。——其实,那并不是什么“火苗”,而是足有十来米高的巨型火堆,每隔十公里就会有两堆。只是距离已经太远了,所以看起来甚至比打火机的火苗还小,简直就像两颗明亮的星辰。现在,这两颗星晨还是基本重合的,只是稍微分开了一点,能分辨出是两颗而已。
    这说明进攻方向还是基本正确的,没怎么偏离。身后的两点“星辰”极好的发挥了作用,始终规范着士兵的进攻方向,比天上的北斗星还管用。
    ……
    月光很亮,视线比想象的好,按理说行进速度完全可以比现在更快些的。但是因为是初次夜间机械化大行军,所以向小强交代一定要慎之又慎,小心点,宁愿慢一点,千万别被人伏击了。现在这样时速八公里左右就挺好,步兵也能跟上。虽然对于徒步步兵来说,八公里时速快了些,但是这些步兵都是有装甲车坐的。到了一定距离,车上车下的士兵可以调换。
    八公里时速,算可能遭遇的一些小抵抗,也足能在天亮前推进到海边了。再快的话,不但容易产生混乱,而且徒步的步兵就不太跟得上了。少了两边散开的徒步步兵,那就太危险了。
    装甲师一路往东北方向推进,沿途也不断遭遇小规模抵抗。但是这是一个如此强大的装甲师,很多时候都没怎么打,对面清军就望风而逃,连火炮都扔掉不管了。广武“一人被俘、株连全家”命令的副作用,此时显现出来了。
    原先要是没这道命令,他们在长官的威逼下,可能还会抵抗一阵子,被合围也不可怕,大不了最后投降就是。但是现在,被俘的恐惧,令这些小股清兵们甚至不敢一战。他们知道明军机动能力远在自己之上,生怕留下来抵抗就会陷入包围,最后肯定谁也跑不了,那自己一家老小就全完了。
    甚至原来会逼着士兵抵抗的清军军官们,现在也是带头撤退。——一旦陷入包围,自己是军官也免不了被俘。朝廷可不会因为自己是军官,就对自己妻小网开一面。倒是那些家在山西、陕西、河南的清兵们,这时候反而会兴高采烈地主动投降。他们此刻已经毫无顾忌了。家乡已经被明军解放,他们知道只要投降明军,很快就能回到家乡。
    于是出现了奇妙的情形——每遇到一股清军,微弱抵抗两下之后,这股清军立刻就会化为两股,一股扔下重武器、飞也似地逃窜,另一股兴高采烈地留下投降。
    就这样,一路推进、连打着顺风仗,后半夜两点半,第五装甲师先头部队的侦察营已经推进过了同兴镇,没发现清军。镇边的老百姓听到噪声,都披了衣服出来看,只见月光下大片的金属海洋,大片的钢盔泛着寒光,在镇外攒动着慢慢流过。
    他们目瞪口呆之余,好半天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这一个月来,朝廷的千军万马不断往南边开去,镇上也不停宣传朝廷军对有多么强大、朝廷的防线有多么的固若金汤、南明是多么害怕,已经哭着喊着向朝廷求和……老百姓们都以为,自己要在大清治下过一辈子呢。
    想不到,白天和上半夜响了一阵子炮,后半夜明军竟这么开过来了……命运竟然这么悄然无息的就改变了。
    ……
    此时距离海边估计还有20公里,按这个速度,再有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侦察营的一个排广阔分散在田野里。最前头是二十来个步兵,挎着冲锋枪和轻机枪,在田野里步行,成一个扇面搜索。后面隔着一段距离是几辆挎斗摩托,挎斗里架着啄木鸟机枪,慢慢地往前开。在最后面,是三辆闪电…2轻型坦克,和两辆架着机枪的装甲车,为他们提供支援。这两辆装甲运兵车都是空的,上面的士兵已经在前面步行搜索了。
    广阔的农田光秃秃的,惨白的月光洒在上面,远处偶有一两座高大的坟堆。田间地头的枯树上,不时有猫头鹰发出一声怪叫。
    这气氛倒是非常恐怖。
    侦察营的士兵们纵使手中握着冲锋枪,也不免提着一颗心。他们可不像后面的官兵们那样轻松,该说的说,该笑的笑,该抽烟的抽烟。后面的部队可不大会遭到突然伏击。遭到突然伏击的,只能是他们这些前进在最前方的、兵力又最薄弱的侦察部队。他们就好比在雷场开路的工兵一样,一旦有危险,最先被炸死的就是他们。
    特别是后面的机枪摩托,都和他们拉开了几十米的距离。坦克和装甲车,拉的距离更是远。这样是为了防止人还没到,引擎声先到,自己没侦察到敌人,先被敌人侦察到,难免遭到伏击。
    不过话说回来,越是这样越让人紧张。这二十几个步兵所到之处,四野寂静,特别是手中又只有冲锋枪和轻机枪,感觉自己更是弱小之极。反不如坦克就在身后更有安全感。
    突然,走在最前面的一个班长扬起了手臂。顿时,散落的二十几个人全都停了下来,像钟表一样,精准的很。
    然后,最前方的班长又往下挥了挥手,两个班的人都放低身子,进入半荫蔽状态。
    第一个班长在泥土里半跪着,端起望远镜,端详着前方远处的一团黑乎乎、灰蒙蒙的东西。
    ……大概有一百米左右,有十几棵大树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小树林。小树林的后面,隐约有一些房子的轮廓。
    班长判断,那是一个村庄。
    两个班长都用望远镜观察了一阵,然后悄悄凑在一起,小声交换了意见,都认为那是个村庄。
    这样的小村庄,这**也经过了不少了。不过饶是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起码遭遇到的六次抵抗,都是在这样的小村庄附近。
    班长唤过一名士兵,让他跑到后面去,通知后面的摩托车和战车,前面百米左右,发现一个小型居民区。
    然后,他和另一个班长商量了一下,各自带着一个班站起身来,提着冲锋枪和轻机枪,猫着腰,分两侧向前方的小村子包抄过去。
    '  '
第97集 遭遇坦克
    黑暗中,两个明军都呆呆地瞧着对方,谁也不说话。片刻后,一个人小声说道:
    “那村民刚才说村子里没住清军!那这履带印子是怎么回事儿?”
    “也许……这村里原先来过清军,后来又走了?”
    两人都拿不定主意,又低下头泥土地上的履带痕迹。
    这履带痕迹不宽,比明军的坦克履带窄不少,但很深。说明吨位不小。不过,履带痕迹已经又干又硬,也确实不像新鲜的。
    第二个士兵有点毛了,小声道:
    “喂,咱们先回村口,报告班长再说吧!让班长定夺。”
    第一个兵摇摇头,小声说:
    “不弄清楚情况就回去,当心班长剋死你!这两眼一抹黑的,班长又能怎么定夺?还能定夺出花来?还不是得再让咱俩返回来问清楚!”
    “那,咱怎么办?再返回去问?”
    “那还能怎么办!走,再去敲门,问清楚清军到底什么时候在这儿住过、多少人、哪部分的、有几辆坦克、什么时候走的!咱们侦察兵,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两个侦察兵商量定,又猫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地返回到刚才的住家门口,小心地敲门:
    “喂,老乡……老乡……我们还是刚才那两人,我们想问问你……”
    门又开了,那个户主露出头来,左右看看,紧张地说:
    “怎么又来了,快快,赶紧进屋说,别让人看见喽!”
    两人点点头,也四下看看,闪身进屋。
    ……
    进到屋里,两人惊呆了。七八个清军都用枪指着他们,身后也顶上了枪管。
    “举起手来!”
    身后那个开门的老乡喝道。
    两人目瞪口呆,转过脸来一看,敢情那个两次为自己开门的“老乡”,竟是个清兵,身上还披着一件尉官的军大衣。
    两个明军侦察兵大脑“嗡”的一下,慢慢都把手举起来了。
    几个清兵围过来,迅速下了武器,又搜身了一遍。一个清兵小声喝道:
    “你们是明军哪部分的?”
    那个清军尉官冷冷说道:
    “他们第一次来问的时候说了,他们是人民卫队第五装甲师的,说大部队就在后边!”
    一个明军还想跟同伴使眼色,撒谎呢,一个清兵就从他口袋里掏出证件,递给那个清兵士官:
    “连长,看,证件!”
    清军连长接过来,翻开看了一遍,又点点头:
    “嗯,果然是的。喂!你们的大部队还有多远?”
    一个明军冷笑了一声,大着胆子说道:
    “马上就到!整个装甲师就在后边,两百多辆坦克,几百辆装甲车和自行火炮!你们赶紧投降,还省得丢掉**命……”
    几个清军都很紧张,都看着自己的连长。这个连长也有些紧张,犹豫了一下,一挥手:
    “快去把人都叫起来!马上从村子里撤出去!”
    “嗻!”
    ……
    村庄外面,村东头,两个班的明军侦察兵还在等着两人返回报告。等了那么长时间,快半小时了,还是一点动静没有。
    两个班长等不及了,看看表,时间正在一分一分的流逝。后面侦察营的主力还等着呢。再后面,师主力正在往这里开呢。整个师上千辆战车火炮、近两万人,可不会为了这么一个小村子就停在这里等。!б!有什么情况,必须马上就**清。
    两人商量了一下,率领这两个班,正式悄悄的进村了。
    二十来个人端着枪,正蹑手蹑脚地,还没深入村子几十米,就听到村子西头一连串狗叫,紧接着整村的狗都狂吠起来了。
    这小股明军正在纳闷,怎么从东头进村,西头的狗先叫起来了呢?就看见前面几十米处,月光下十几个黑影猫着腰窜出来,手里还提着枪。
    借着月光,发现是清军。
    这边明军不愧是侦察兵,心理素质都很好。班长一个手势,谁也没有开枪,但是都蹲地身子,猫着腰,悄无声息地跟在后面。
    不用问,那两个先派进来的弟兄,肯定是遭遇这一小股清军了。这两个班的明军侦察兵打算先尾随着,到一个开阔处伏击这十几个清军,搞清楚那两个弟兄的下落。
    好在村里的狗不停的狂吠,这二十几个人虽然一路小跑尾随,但也没被前面的清兵们听到。
    但是……
    拐过一座房子,右侧另一条小路突然出现,这二十来个明军突然和右边一大群清军撞个满怀。两边立刻大叫成一团:
    “啊!敌人!”
    “啊!敌人!”
    “噼!……”
    “啪!!……”
    “哒哒哒!……”
    “砰!……砰!……”
    两边立刻交火,一时间枪声大作,黑暗中火光猛闪。前边和右边的这两群清军一共有五六十人,都在大呼小叫地开火。明军这边虽然人少,但大都是自动武器,冲锋枪和轻机枪只管往清军人堆里扫射,对面惨叫着一倒一大片。
    “轰!!!”
    一枚手榴弹甩过来,在明军中爆炸。巨大的火光中,三个明军士兵当场被炸死,两个被炸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