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168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168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行与街头,蔡锷虽未留辫,但他身旁的几位同学却有留着辫子,虽不时仍有人戏喊他们“豚尾奴”,可偶尔的却又一些人跑过来,向他们一鞠躬,然后担出大姆指来。
    “清国人,好样的”
    被人这么称赞对于蔡锷一行人来说,却是第一次。马廉赙听着他们的称赞在得意时,又说出他日人称赞的原因。
    “这些日人,这般称赞我们,一是因俄人扩张引其警惕,虽口喊与其决战,但心下却又敬惧欧人,而今日义勇军三战三捷,不仅让这些日本人佩服,同样……”
    程尧章接过的马廉赙话说了一句。
    “同样让日人看出俄人的外强中干”
    说罢他又一皱眉,眉间带着些忧虑。
    “只怕不日,日俄两国可能会于关东决战,到那时只怕关东之地又会是一片生灵涂炭”
    程尧章的话让一行原本面上带笑的众人,却是把眉头皱成一团,在日本学习数年之后,自然明白日本人对俄国人在满洲扩张的警惕,但却又希望日本与俄国大打出手,如此方才确保满洲不为俄国所占,可另一方面却又不愿见两国于中国土地上撕杀。
    “百里,你昨日去启知杂志社了”
    与他人面上的喜忧参半不同,蔡锷只是扭头问着蒋方震另一件事。蒋方震只是点下头,启知杂志社是第一个报告抗俄义勇军的杂志,甚至早于各报为义勇军募捐,实际上启知杂志社还是义勇军报名处,而他们大都已经报名参加抗俄义勇军。
    “他们怎么说”
    “不日可行”
    蒋方震谈谈回答只让这一行六七人脸上露出些亢奋之色,终于要成行了吗?程尧章这位长江水师提督之子,一听到这话,即是把臂一挥。
    “走酒馆喝酒,我请客”
    夏夜,横滨的气候怡人,海风呼呼的吹着,把白天的暑气化为乌有,滨海的沙滩上的、大道边和树荫下,到处都是纳惊人们。而在宫崎寅藏提供的房屋内,化名中山樵的孙逸仙,在闷燥的房间内,与众人商讨事宜。
    “……目前,受光复会支持拒俄义勇队改名为军国民教育会后,其宗旨已从拒俄御辱改为光复排满,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一为鼓动,二是起义,且已经百人受其分派回各省策动起义,现在于满洲于俄人作战的抗俄义勇军,更与光复会有着直接联系。”
    三年来,战友的凋零、组织的涣散,无不让孙逸仙痛心不已。
    光复会对于**派来说,其勉强算是盟友,与**者鼓吹共和不同,光复会强“光复民族”,至于未来之路,却是留待民族解决之时,由公民公决选择。
    在这时**的思潮远未形成,虽说留日学生中早已有人高呼“**不可避免”,但相比于**,反倒是光复会倡导的“以光复民族为重”,却是更为吸引那些学生,与孙逸先等**派不同,从一开始光复会便根植于留学生之中,以留学生会馆为中心,成立“中华留日学生总会”取代各省留学生同乡会,在留日学生中宣扬民族光复。
    “留日学生三年前多倾于改革,而非**,即留日生中心出排满之意,也并无倒向**之心,即是于太炎与秦力山、冯自由等人兴办的支那亡国纪念会,也倾于的光复汉统恰光复会所提,光复民族正投其所好。”
    尤列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句,随先生避走日本以来,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兴中会随着杨衢云、郑士良被刺,兴中会的力量受到严重的削弱。在日本虽见光复之浪涌,却非**之浪潮。即便是去年章太炎文定排满,却又不赞先生所倡之议。
    自惠州起后流亡避日之后,拜访孙先生的人数不多,而志同道合的则更少,原本拒俄运动后,情况有所改观,留日学生来访者络绎不绝,先生的的寓所里经常座无虚席,可在抗俄义勇军军兴之后,拜访者便大为减少,很多学生都以入抗俄义勇军为荣,直到近时苏报案后,青年学生受**军一书的鼓动,纷纷前来拜会先生,听先生教导**,这才有所改观,但其成就却远无法同光复会所能相比。
    “有光复会居中策划,各省学生一改过去人自为战、省自为战之局面,其以民族大义晓知,以光复民族为志,倒是吸引不少学生,而今光复会更在祝抗俄义勇军三战三捷时,于各等名下刊物为抗俄义勇军募兵抗俄,一时从者甚众,有日报称今日留日学生入抗俄军者,已多达六百人之多”
    尤列在旁叹说一句,若是反满派没人比兴中会反满更早,至今已十年余可十年来,兴中会所集、所聚,却远无法同光复相比。
    “蔡元培、吴敬恒、陈范等中华教育会诸人因涉苏报案避走日本,在我们为其准备欢迎宴会后,而光复会则于前日又为其准备欢迎宴会,随后于东京效外演兵,演兵大都是将赴关东抗俄者”
    提着那些学生军,钟木贤倒是不停的大叫着可惜。旁人也能能够听出他言语中的失望之情,意识到他的情绪显得有些低落。
    “若是这六百余学兵,可为**献身,想来于东南起义定可事成,三年前于惠州举事,权不过不满百三合会众,便可以聚两万之众起义部队,想来这些学生,竟为保满清之祖地白白献身,实在是可惜,尤此想来,那光复会恐也只是……”
    “也不尽然,若光复会为抗俄军募兵集款,输学生军于抗俄军时,又可派出本会同志身入抗俄军,进而掌控抗俄军,若他日抗俄军为光复会所节,那反满之事他日可成”
    沉吟一会孙逸仙开口说着,同时又站了起来,走到窗边,风吹于身淡去了些许烦躁。
    “抗俄义勇军近日几全歼俄军一团之兵,三年前,俄军十数万军队,即可横扫关东,一团之兵,可夺奉天等地,假若光复会以抗俄之名聚兵,以关东练兵,而满清又不以其为敌,若其势力渐增之时……”
    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一般,快步走到桌前,拿出一张绘制时局图时所用地图。
    “抗俄军一但势成,即可挥师南下,直捣京畿要地如此大事即可立成”
    看着那地图,似看到抗俄军挥师南下一幕,孙逸仙只激动得全身籁簌而抖,他双目盯视着地图,似看到那满虏尽逐、民族光复的一天。
    “虽道不同,然光复会在驱逐鞑虏上,却是与我等有共同之利益,只可惜那拐杖先生深居简出,至今仍无人知晓其身份,若是不然,文定会与那拐杖一番畅谈”
    激动着孙逸仙手握着拳,来回在房间里渡着步子。
    “拐杖,那根拐杖现在在什么地方,可一直都是个秘密,别说是我们,就是蔡公培他们也试着询问过要拜访那拐杖先生,可却被委婉的谢绝了,那拐杖显不是**者,否则岂会如此谨慎小心”
    “不是**者,难不成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满清官吏?”
    “这倒也不是全无可能,满清官吏中,又岂无野心勃勃之辈,历史上多少次起义,最后得了江山不是那起义的农民,而是那些个王公大臣得了天下”
    话时陈少白的语气中倒带着些的悲愤之意,历代的起义轮到最后还不是那些个野心家上了位,至于那起义者反倒最后又成了新朝的叛逆,若是那拐杖先生也是那野心家,那未来……想着这他的眉间闪着些忧色。
    “思来想去,若是民族未来交待民族解放之日,交由民众公投选择,孙先生,你以为到那时,这四亿五千万民众,会先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一声淡不出奇的反问在房间里回荡着,却只让众人哑然说不出话来,他们清楚的知道民众会选出一个什么样未来,什么样的道路。
    (谢谢大大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求月票)

第159章 教育(万字更新!求月票!!)
    第159章教育(万字更新!求月票!!)
    在马鞍山钢铁厂以西10里的长江造船厂,这座船厂是沿江一带最大的船厂,规划第一座船坞未成之前,夯实的船台上便开始造船,而所造出并不是常见的木壳或铁壳船,而从淮南经淮河、大运河向马鞍山运煤、运焦的水泥船。
    用钢丝编成网型船形,然后浇灌水泥的水泥,无论是抗腐蚀性或是耐久性,都忧于钢壳船,而平底水泥船其成本更底、建造更快、对工人技术要求底,只需建筑工人即可,同时对船坞、船台的要求均降至最底,甚至不需要造船设备,仅只需要搅拌机、钢丝即可大规模生产。
    正因其建造速度快,才使得在短短数月内,船厂得已造出上百般载重数十吨至百吨的水泥船,满足了马鞍山钢铁厂对燃料的需求,在公司的需求被满足后,这种成本低廉的“新式船”甚至因其成本比木船低两至三成而受到船民的追捧。
    朝着1号船坞走去时,看着那船台上,正在赶班加班造着水泥船的工人,史添阁微皱一下眉头,在他看来那鸡蛋壳般的水泥船只不过是旁门左道罢了,可就是这抗冲击性能差如鸡蛋壳般的水泥船,却是现在长江造船厂的主打产品,一个月可造三十余艘。
    “船还是钢壳船好啊”
    心叹一声,史添阁便走进了一号船坞,与各国流行的石质船坞不同,长江造船厂的1至3号船坞均系采用日本生产不怕海水侵蚀的硅酸盐水泥制成的钢筋混凝土船台,只有4至8号船台为降底成本,又改为九华山花岗岩为基的石质船坞。
    这八试船坞都是由公司聘请的中国设计师设计。像眼前的这长160多米,宽20多米的一号船坞。有两道坞门,分内外两区,可以同时或分别使用,与一般船坞不同点是,设计人员把船坞设计的略有弯度,并不是笔直的坞壁,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斜度的力点,便于船只进出坞和修造方便,可同时修造2艘5000吨位的船。
    此时的船内气动铆钉枪撞击烧红的钢质铆钉时,红色的火花四处飞溅着,空气中充满着工厂特有的金属重击声。船体装配工正将钢板缝铆接在一起,再把接合点对齐铆接上。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将切割好又卷弯成各种形状的钢板经由滑车吊机运到每一处装配区,在船壳内电工们正在把几公里长的电线拉直,就像无数股黑纱线。
    在在这座长方型的水泥船坞里,工人们在主管的指挥下各司其职,不断工作着,如果是在夜晚,任何从长江边驶过的船只上的人们,都可以看到灯火通明的船厂,这艘俄商定造的载重680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海轮,过去的几个月,虽造出十数艘钢壳船,但大都是长江内航的客货船。
    “完工60%,预计85天后完工……”
    进入船台,史添阁直接展开一份督造进度表,这艘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是船厂靠着“提前4个月”交货从海参崴的俄国船商那里接到的定单,每吨造价501。32元,交船比他国船厂早三分之一,每吨价格却比他国少二十数元之多。
    可即便如此,买船的的亚历克塞船运公司依然承担着风险,船壳、锅炉、烟箱、机器、轮轴等等所有器械均由长江造船厂制造,所用钢料均系马鞍山钢厂提供,抛开造船厂的技术,即便是原料也着实不能让俄商放心,以至才有了签定合同时的压价。
    而船厂之所以同意低价高速交船,目的在于打开船厂知名度,毕竟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口大型货轮,别说是保本,即便是亏本,船厂也是在所不惜。
    “还要再加快的进度,迟交一天,每天罚款300元,迟交30天后,罚款增至500元。反之早交一天,则可得奖金300元涛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