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180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180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2,这……”
    “大哥,若是咱们……”
    压低声音,端绪用只够两人才能听清楚的话声向端方进着言,在他进言时端方的眼神却是冷着。
    “老2,我再考虑一下”
    端方沉吟一句,端着茶杯的手指却是杯沿轻抚着,显是在思量着老2的建议。
    “大哥……”
    “夜深了,老2,你先回去睡下吧”
    夜深了,有的人要去睡下,可有的人却依还没睡下,上海公共租界,陈宅花园书房里的灯还亮着,两位身着西装的年青人端坐于书桌前,而面对着他们的陈默然却是低着头,在看着什么。
    下午,就在他们一行两百六十八人乘日本邮轮抵达上海后,便直接去了黄埔体育学校,也就是在那里,两人和其它人一样,才在欢迎会上知道这“亿元助学”的上海大亨陈默然,就是他们心往已久的“拐杖先生”,大家也才算知道,原来义勇军是受光复会指挥的武装之一,与未闻其名的光复军出自一门。
    在晚上的欢迎宴会结束后,他们两人受邀来到陈府,只不过从进入这间书房开始,陈默然就一直在翻看着文件,从他不时皱眉来看,文件中的内容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放下手中的文件后,陈默然才是抬眼看着面前被自己冷落了几分钟的,蔡锷、蒋方震二人,脸上挤出些诚挚的笑容。
    “蔡松坡、蒋百里,对你二人,我可是闻名已久啊”
    蔡锷、蒋方震二人听闻这话不禁一惊,彼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些诧异。
    陈默然说的到是心理话,眼前这两位二十出头的年青人,一位是后世历史书中的护国英雄、近代军神,而另一位却是其理论指导中国八年抗战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而两人身上最难能可贵的特点却是在那个“军”字要出头的时代,坚持着纯粹职业军人的道德,这是这个时代中**人身上难得的优点。
    “义勇军第六团兵逼四平街,五战五捷,歼俄军千余人,松坡,以千八新兵取此战绩,虽不谓名震中国,却也让人惊叹不已”
    这会陈默然当然不会说他们在后世是如何如何的有名,而是拿着眼前的例子说开了。
    “百里,你是义勇军参谋长,虽未直接参战,但所制定对俄军之作战计划,无不拿捏至恰到好处,如松坡进逼四平街,完全可以破坏四平街铁路枢纽,但却逼而避走之,所有便宜都占在俄军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如果真毁了铁路枢纽,只怕那阿列克谢耶夫无论如何都会为保铁路,调重兵进剿,即展示了义勇军的存在和力量,又令俄国人陷入剿守两难之境”
    “仅只是时局使然先生”
    面对称赞,蒋方震只是平静的说了一句,全未有任何居功之色。
    什么是运气,或许没有什么部队比义勇军更为走运,义勇军不过刚展现其存在,俄罗斯与日本的利益冲突便激化至顶点,双方外交谈判的僵局,使得俄军需要确保兵力存在以威慑日本,虽说其间俄军不断增兵,但是面对日本的威胁其却只能选择威慑日军,至于“土匪”武装自然难入俄人视线,而日本又为自身利益援助义勇军,义勇军现在完全就是在两国夹峰间游走有余。
    “好了,时局也罢,谋略得当也好,现在……”
    陈默然笑着摆了下手,然后又继续说道。
    “随着日本和俄国的矛盾的激化,日俄战争在所难免,不日即将爆,”
    声音稍顿,眯着眼睛的陈默然这会睁开眼睛看着眼前二人,然后才沉声问了一句。
    “你们两人觉得,这场战争一但爆,谁会是最终的赢家”
    听着这个问题蔡锷、蒋方震二人明白,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面试了。
    “……这场战争绝非寻常的一场战争,而是黄种与白种、亚洲与欧洲、小国与大国、立宪与**之间的抗争,此战决定着亚洲之荣落、黄白种之兴亡,**立宪之强弱。如果此战日本能胜,那么于我国之影响将远甚任何一场战争,甚至可能直接决定清廷能否立宪”
    在蒋方震从政治的层面分析时,陈默然只是未一言的点着头,政治总是乏味的,最终直到一份地图铺设于桌上时,陈默然才俯身于桌上看着那地图。
    “……俄罗斯于旅顺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却是日军必须解决的一块心病,俄太平洋舰队拥7艘战舰、4艘装甲巡洋舰,几不逊于日本海军,如不能解决太平洋舰队,一但俄国调动波罗的海舰队对联合舰队呈夹击之势,日本必败,如日本海军与太平洋舰队决战,万一有所损失,将来波罗的海舰队来了又当如何,无论如何,日本欲取此战胜利,必先解决俄太平洋舰队,……”
    俯视着桌上这份不知从何处获得的辽东军用地图的蒋方震,这会到是一副意气风指点江山的模样。
    “所以第一场海战胜利至关重要海战直接决定6战成败,初期可以不考虑日军是否赢得地面优势不过以松坡看来,6战日军必胜”
    “其实也不尽然,不一定会有海战”
    蒋方震出人意料的反驳了蔡锷的看法,而在俯身于地图,手指着旅顺的一点。
    “现在是海参崴冰封期,俄太平洋舰队主力均集于旅顺口,旅顺口入口不足三百米,航道则更窄,若是使用沉船或是水雷封锁,自可闭敌于港内,如此6军便可全力进攻旅顺,最终不仅可得免舰队损伤,又可于攻破该地后捕获俄舰补充舰队实力,以逸待劳迎战远道俄波罗的海舰队”
    听着蒋方震分析,陈默然在看着他时完全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别人或许不知,可按那本杂志上的说法,日军正是对旅顺实施了“闭塞战法”,几乎整个战役演进和蒋方震的推断并没有多少偏差。
    “……一但日联合舰队击败俄从欧洲远调亚洲之舰队,战事即可休已,日人将赢得彻底之胜利”
    蒋方震深吸一口气,看着面带惊色的陈默然和略带沉思状的蔡锷,又作了一个深呼吸后,才看着桌上的地图,在他眼中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悬念,日本一定会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赢家嘛……
    “先生,以方震看来,这场战争日人可得最终之胜利,但最终之赢家绝非日本”

第168章 决定命运的一天(万字更新!求月票!!)
    第168章决定命运的一天(万字更新!求月票!!)
    来自北冰洋的寒流仍杂夹着小雪袭击了东京。尽管寒风凛冽,但一场雪,却是给东京带来些年味。
    年味,或许日本人正在迅速的西化着,但是习自中国数千年的一些习惯却是无法舍弃的,就像这过年一样。
    不过相比于民间庆祝春节将至的热闹与欢喜不同,东京的军政要员们却是的身心都负着重载,个个都像力尽神疲一般,今天是决定命运的一刻,这一夜,许多人无法安然入睡。
    二月四日拂晓,伊藤博文接到“急速进宫”的圣命。他立即起床,迅即进宫。被引进的地方是天皇日常生活的后宫,这里作为明治天皇的起居室,就是曾任宫内大臣兼总理大臣的伊藤博文,也还是初次到此。
    他脱下鞋走进卧室,看到天皇依然身着白色室内便服,好象还没有洗漱,看样于是通宵未眠在焦急地等待着天明,以便召他进宫。要谈的事,仍然是开战的决心问题。
    “受桂首相之请,今天的元老阁僚会议上,朕将有一项重大的决定将要宣布”
    背对着伊藤博文的明治慢慢的转过身来,看着鞠着躬伊藤博文。
    “因此,我想听听爱卿的意见”
    面带忧色的明治直视着伊藤博文沉声说道。
    “请直言无妨”
    伊藤博文抬起头又是鞠首,
    “请陛下明鉴”
    伊藤博文的声音不大,却足够传到明治的耳间。
    “国难将至,如果我们还像现在这样,只是寻求小小的康安的话,总有一天,我们必将重面外敌入侵,介时将不是黑船来袭之事势必重演,而是将威及到我国的生存。”
    伊藤博文抬起头看着又一次转过身的明治。
    “现在只有忠勇的臣子奋起一战,才能维持国体不灭”
    伊藤博文的话让明治陷入了深思之中,他的眼睛天色幕黑的夜空,心却是沉着。今天……今天就要决定日本的命运了
    站立在走廊内,静静的望著走廊**沉沉的天空,陈默然手中拿著一支烟,不时的对外间的花园吐著烟圈,然后凝视著烟雾在微风中扩散着。
    现在的陈默然和过去完全是两个模样,从他整洁的服装和挺直的背脊上看,他显然并不像过去那样疏忽小节。他衬衫的领子洁白硬挺,裤脚管上的褶痕熨烫的笔直。不仅着装上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就是连外表也发生了些变化,皮肤不复了过去白净,反倒显得有些黝黑的,眼睛也变得深邃起来,不过却不见了过去的忧郁,像一般过了三十岁的人一样,来到这个时空的整整个三年后,他的眼角已布满皱纹,相比于过去他似乎更显得深沉些,因为他总是习惯性的微蹙著眉头。
    “就是今天了吧”
    早晨撕开那长画着记号的挂历时,陈默然知道,如果所谓的蝴蝶效应并没有影响到日本的话,那么今天,日本就将会作出决定他们命令的一刻,不仅日本将作出决定他们的命运的一刻,同样,早晨在吃饭的时候,陈默然同样看到决定命运的一刻,同样降临到了自己的身上。
    “着苏松太道瑞瀓严查产业公司逾制楼一事……”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端方的前调十二营兵于当涂县、上海县,他们无疑是准备对的产业公司动手了,他们是准备动手了,自己又何尝不也是准备动手了。
    “日本虽能赢,但日本绝不会真正之赢家”
    “日本固然能赢,然此战之后,其势力扩张必引起列强之猜疑,尤以美国为最,美国于日本数年前夏威夷危机已显现两国于太平洋利益潜在冲突。如日本全胜,失去俄国制衡后,美国将不得不考虑迅速崛起并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日本于太平洋对其构成的威胁而日本同样需调整其远东假想敌次序,现为俄国,他日必为美国。”
    “英日同盟更加重了美国对英国和日本的两洋警惕,日美对抗将迫使美国在太平洋对岸寻找一合适盟友而除中国外又有谁能担此之任”
    “这场战争之后,真正之赢家,非中国莫属……”
    想着昨夜蒋方震的话语,陈默然唇间露出了些许笑容,或许清国会错过与美国结盟的机会,但是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不仅仅是外交的需要,同样是政治、军事上的需要。
    “中国才是真正的赢家”
    借助这场战争的有利时机,实现民族的光复,利用战后美国对日本的警惕与美国结盟,然后……一定要抓住机会
    就在心下这么想着时候,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头一回陈默然便看到面上带着些焦色的管明棠。
    “哲勤,怎么走的这么急,出什么事了吗?”
    不用问陈默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肯定是为了浦东的事情。
    “然之,今天上午上海县税吏,已入浦东开始征税,又有官吏持苏松太道之令,责令公司即刻停工”
    面带焦色的管明棠,说话的时候眉头紧皱着,虽说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他却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以至于他根本就没做好准备。
    “该来的总会来的”
    陈默然只是轻语一声。
    “现在刚刚好”
    “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