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55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255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了两艘新的军舰”
    费舍尔在说话话的时候,露出一副颇为无奈的神情。
    “去年年底,远东局势已经发展到了非常紧张的地步,战争一触即发,日俄两国为扩充已方实力,都积极寻求外购舰船,当时英国埃尔斯维克船和维克斯船厂为智利海军建筑的两艘战舰已因南美局势缓和而终止合同,正在寻求买家,俄国闻讯后立即派出代表团来英国洽商,当俄国代表乘坐快捷的欧洲水陆联运系统抵达英国时,日本代表团乘坐的邮船才刚刚从横滨动身,为了避免这两艘战舰被俄国人买去,海军便赶忙出面买下了这两艘战舰”
    见姬丽一副不解的模样,费舍尔便继续解释着。
    “这是出于《英日同盟条约》的需要,是唐宁街要求海军买下的,但这两艘军舰却不是英国式的,这两艘战列舰的很多方面都不符合英国标准,甚至于弹药也不符合英国标准,为了维持这两艘一个月前刚服役的军舰,海军不得不的高价购买非标准弹药”
    在费舍尔的眼中,别说是这两艘智利定购的“南美”式战舰远不符合英国海军的需要,自然的在他心中这两艘服役尚不足一月几乎全新的战舰,自然的被划入了皇家海军的那堆“守财奴式的堆积堆”中。
    “我已经说服了海军部,将“敏捷”和“凯旋”号两艘战舰出售,但是除了正在交战中的俄罗斯和日本之外,并没有什么国家对这两艘军舰感兴趣,所以,海军正在考虑降价处理这两艘军舰以便寻求到买家。”
    说话的时候,费舍尔的眉宇间闪动些许异样的神采,当“敏捷”和“凯旋”号两艘战舰进入他的舰队之后,他便开始抨击这两艘“非英国式”的军舰,正是毫不客气的抨击与指责,使得海军部同意出售他们,但唯一遗憾的是,在排除了这两个国家后,几乎没有任何国家对他们感兴趣。
    “姬丽,清国海军起义后,中国海军只有可怜的5艘巡洋舰作为主力舰,而且都是数年前的旧舰,中国海军是需要军舰的,5艘巡洋舰远不能够维持中国的海防需要,俄罗斯拥有几十万吨军舰,日本亦拥有十几万吨军舰,即便是中国在最近几年并没有扩充海军的计划,同样也需要少量的主力舰维持整个国家的海防”
    实际上从一开始,费舍尔之所以对这两艘军队大肆抨击,就是希望能够将这两艘全新的战舰卖给中国,如果排除俄罗斯和日本,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会购买这两艘军舰,排除俄罗斯是因《英日同盟》,而排除日本,却是出于对未来的考虑,德国表现出的扩张情绪,令英国不得不考虑同俄罗斯的未来。
    如果中国人愿意购买这两艘军舰,英国海军即可扔掉这两艘“新锐但不符合英国规范”的军舰,又可以获得一笔额外的经费,用于建造新型军舰,而这恰恰是费舍尔所希望的,尽管现在他尚未出任海军部长,但并不妨碍他开始构思着出任海军部长后,需要对海军进行的改革,淘汰那些“守财奴式的垃圾堆”,添造新型军舰正是改革重点之一。
    “但是,唐宁街那里……我们现在和英国并没有外交关系”
    “英国人的心理是天生倾向于叛乱的——只要它是外国的叛乱”
    (愤怒中,群被封了,莫名其妙,书友红尘多可笑送了个Q群,超级群,这回是鸟枪换炮了,大大们转移战场吧谢谢大大们的支持群号:18331664)

第223章 我的礼物(今天两更!求月票!)
    第223章我的礼物(今天两更!求月票!)
    依和过去一样,每天中午后休息两个小时,是张浩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尤其是在这炎炎夏日,更是如此,这并不是因为他懒散,而是因为为了调节的繁忙的工作和相对紧绷的情绪的需要,只有如此,他才能更多好的工作。(手打小说)
    作为南京政府驻欧洲的外交代表,他甚至创造过昨天在英国,第二天到了巴黎,第三天又出现在柏林的“奇迹”,在外交谈判上的保持清醒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外交无小事,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国家利益的损失,过去作为公司的商务代表,尚能容忍细微的疏忽,但现在他却不敢有一丝马虎。
    中午饭后因为和英国外交官的官员们又谈了几个小时,以至于直到下午5点时张浩才回到住房,按习惯睡下,晚上他还要去参加一场宴会,尽管并不是外交宴会,但同样需要他精力十足的投入进去,就在刚睡下不到半小时,他就感觉有人推动自己的肩膀,醒来一看原来是福伯,他是他在汉堡唐人街请来的一个老海员。
    “先生,快夫人请您去她那里,事情可能很急,她让您立即赶过去”
    几分钟后张浩便开上自己的“野马”汽车,这是为了能够宣传野马汽车公司配给他的,而现在却又被他“挪用”了。汽车隆隆地行驶在傍晚有些热闹的街道上,直奔郊外的斯特琳庄园。在朝郊外驶去的路上,时而可以看一些在郊外郊游的男男女女,他们在看到这辆红色的汽车驶过时,脸上总会流露一些羡慕的神情。
    或许野马汽车并不贵,绝大多数中产阶层都能买起野马,但是有限的产量却使得定单早排到了1909年,物以稀为贵,但野马并未以物稀而贵,在坚持着原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不得不焦急的等待着自己的野马。
    汽车在朝着斯特林庄园驶去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忍不浮现出那位有着“拥有一双天使般眼晴”的夫人,她是斯特林家族的小姐,斯特林的家族的爵位仅仅只是贵族五级爵位中的子爵,可这个家族也可以算是王室当中的一员,在夫人的身体里,也流淌着王室的血液,不过大概夫人,甚至那位继承了爵位的凯瑟琳小姐自己也算不清楚,到底是那位有本事的祖先让她们有了王室血统,不过报纸上只是提到斯特林家族的一个远亲是17世纪时的那位被处死的查理一世,至于这门亲有多远,恐怕即便是她本人也说不清楚。
    如果不是她们的父亲斯特林子爵投资失败,受到破产禁令的限制,斯特林家族至今都应拥有上议院的席位,尽管在上院贵族中数子爵资格最浅。斯特林家族的并没有想象的荣耀,但毕竟拥有英国王室血统,虽说远了些,可即便如此,国内依然对这位夫人,并不是很认同。
    但作为一名准外交官,张浩却非常清楚,爱德华七世已经承认夫人是他的表妹,而那些王宫大臣们,甚至还从史书中查找到证据,证明斯特林家族拥有白金汉公爵的继承权,自第二代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去世后,因无后爵位断绝这一贵族名号就已废止。
    爱德华七世却准备承认斯特琳家族对白金汉伯爵的继承权,任何人都明白这白金汉公爵的爵位,实际上是英国王室送给夫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与其未来的身份匹配的爵位,对于英国来说,这或许是将欧洲盛行的“婚床上的政治”扩展到亚洲的一种途径。
    “不知道若是国内知道这个消息,又会作何想法”
    想着从王室大臣那里得到的消息,张浩无奈的轻叹口气,原本的夫人的身份就为国内不喜,若是再加上一个“白金汉女公爵”,只怕……在一定程度上,张浩却非常欣赏这位夫人,可是个人的欣赏却不能改变,国内很对执政之妻是洋人的微词与指责。
    “还好,还有很多人支持夫人”
    心想着的时候,汽车已经驶进了斯特林庄园,这是姬丽小姐上次回到英国时赎回的庄园。一进富丽堂皇的庭园,就看见两排老榆树,恰好形成一条林荫道,通向一座高大而宽敞的房屋,正面有帕拉弟奥式的柱子。房屋的中央部分被常春藤覆盖着显得十分古老陈旧,此时端莎正站在门道里迎着张浩。
    “张先生,夫人一直在等着您”
    “端莎小姐,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端莎摇摇头,然后引着张浩朝客厅走了过去,夫人就坐在客厅里,无论是在瑞莎或是张浩的眼睛中,夫人都是个很不平常的人,象她这样仪态优柔、风度高雅、容貌美丽的女人,即便是在伦敦的贵族中也很少看到。她有白皙的皮肤、金黄色的头发、清澈明亮如蓝宝石般的眼睛,加上她那秀丽的面容,真可谓天姿国色。
    “夫人”
    恭敬的行了一礼后,在夫人请自己坐下之后,张浩才坐下身来。
    抬着头时,姬丽的脸上依然带着习惯性的笑容。
    “张先生,我准备送一件礼物给中国”
    “礼物?中国?”
    夫人的话让张浩一愣,他看着夫人不明白夫人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而姬丽却把视线转身自己身处的这处房子,在送走费舍尔夫妇之后,她一直以思考着一件事,就是国人对她的抵触,虽人在英国,可是凯瑟琳等人却不断给她发着电报,告诉她国内发生事情,自然对国内对她的抵触情绪有所了解。
    曾经当自己执意要嫁给陈默然时,在英国人表示反对,甚至说出自己令整个英国贵族阶级蒙羞的话时,曾有无数中国人赞扬着自己的勇气,可是现在却有更多的中国人顾忌起自己的身份,难道他们就不明白,当自己嫁给陈默然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中国人。
    “在我成为他的妻子的时候,我就已经是一个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我有义务为中国做一些事情”
    “夫人,您一直在为南京打开外交局做着努力,这在国内也有相应的报道……”
    “不也有人说“女人在外,有辱体面”吗?”
    姬丽无奈的笑说道。
    “德国表示将于近期承认南京,不是您努力的结果吗?”
    “更多的是你们的努力”
    姬丽并没有夺过属于张浩一行的功劳,根据南京的指示他们在德国签署了多达一亿马克的定单,除去一千万马克的军火之外,最多还是工业机器设备,其中还涉及多达六百项专利转让,巨额的定单改变了德国对待中国的态度,这并不是她的努力。
    “夫人,愚民之见,何须顾之”
    “张先生,你知道欧洲观察家们如何看待中国的未来吗?”
    姬丽反问一句
    “他们并不认为光复后,中国能够选择出一个共和政权,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皇帝,绝大多数农民和士绅不可能选择出一个总统,他们会选出一个皇帝,只不过这个皇帝与过去的“大清皇帝”或者欧洲“某某国王”不同,他是“中国人的皇帝”,一字之差,玄机可就大了。前者代表的是君权神授,国王对上帝负责,或者皇帝对上天负责,而后者是经由民众公决产生,相当于君主与人民签下了神圣社会契约后的君权民授,他们认为未来的中国的体制,可能类似于希腊,成为带有皇冠的共和制”
    说着姬丽深吸一口气,盯视着面前张浩。
    “愚民之见,无论是未来我的丈夫是在民授君权的情况下成为皇帝,或是成为总统,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就是他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也就是你口中的愚民之见使得我的丈夫得到权力与地位如果没有那些民众支持,我的丈夫永远不可能得到的那一切,无论是皇帝,或是总统,最终造就他的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人民人民可以将他推上皇位,同样也可以把让他离开皇位。”
    她这句声音不大的话语,却象是惊雷般的在张浩的耳中响起,以至于的半响都说不出话来,终于在他感觉到自己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张浩直视着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