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489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489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视线一转,看着陛下,苏跃扬提出自己的疑问。
    面对这个问题,陈默然只是哼一声,批准第一舰队出海?再怎么着到那时还是给海军留点家底吧战至最后一船是很光荣,可光荣的背后却是中国海军元气尽失,这可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局面,到那时,就陆战决定胜负,拖,拖个一年两载的,造船厂不断造舰,到时局面就会大为改观。
    “所以”
    见无人反驳自己,意气风发的苏跃扬继续说道。
    “我才会制定那个计划,只要日本人敢来赌一把,那么,就能让联合舰队有去无回。既然日本人敢赌,为什么我们连赌的勇气都没有呢?”
    “上尉,你知道这些分析意味着什么吗?”
    萨镇冰冷声反问道,他已经同意了这个计划,对于这个计划,并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尽管最初他也曾反对过。
    “我知道,而且很清楚。”
    迎上了参谋长的目光,苏跃扬继续说道。
    “参谋长,这意味着,要么我们赢要么日本输但是我更倾向于后者,只要第二舰队能够发挥出在他们在练习舰队时一半的素质,虽说不能重创的联合舰队,但达到我们的战役目的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有人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苏跃扬,不过,这次他们的视线却极为复杂。
    盯视着眼前这个吐出这番话时表情没有任何b澜的年青人,陈默然忍不住在心底一叹,壮士断腕,他说断就断,这或许就是自己和军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为了胜利,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可以不惜一切,可以在谈话间送几千名官兵去死,而……心叹一声,陈默然依然还是选择了沉默。
    “那为什么要把靖远派到南洋”
    萨镇冰再次追问道,同意计划归同意计划,但问题是只要一想到靖远,他的心就在chu痛
    “证明”
    苏跃扬又点上了一根烟,面上浮现出些许变幻不定的神采。
    “既然第二舰队,在未来半年内,都同活靶子没有什么差别,那么咱们就要把第二舰队的效用发挥到最大,而要发挥到最大,首先我们就要做出牺牲,靖远舰出航,日本同样也在等待着这个机会。他们肯定不愿意去拦截致远号,致远号训练了有一段时间,而且官兵也是最好的但是靖远舰却有所不同,他刚服役,甚至只是进行了六次舰炮齐shè,可以说,相比于战斗力初成的致远号,靖远号看似强大,可事实上,和活靶子并没有多少区别”
    一直沉默不语的叶祖圭微微点了点头,这个观点他同意,而且他已经做出了决定,当然,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决定,毕竟,不是谁都能真的做到铁石心肠。
    “日本人急yù知道致远舰的真正实力,他们知道,一但海战打响,无疑致远舰甚至可能决定胜负,至少他们这么以为,而南遣舰队司令官日高壮之丞,在日本海军中又以胆大见常,所以,他必定会提请利用南遣舰队的舰船数量、火力优势,对靖远号发起偷袭,就像当年偷袭高升号一样,采用不宣而战的方式,而东乡亦不会反对日高壮之丞的请求,他同样希望了解靖远舰,以了解致远舰,有什么比一起战斗更容易了解敌人呢?而且如果其击沉靖远的话,那对联合舰队士气的提高和近卫海军士气的重创,都是不可言喻的,利大于弊,所以,他们有六成的可能攻击靖远”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派靖远去南洋”
    眼睛微睁,陈默然盯着苏跃扬看一眼,同时反问道,靖远号可是比致远号更强大,而且更贵,现在这小子竟然要把自己的战舰派去送死
    “不这么办,怎么bī日本人去打第二舰队”
    毫无顾忌的反问一句,苏跃扬全不顾和自己说话的是陛下,而是继续解释道。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秋山真之的选择上,咱们必须要用一切手段调动起联合舰队,yòu使他们按照咱们的计划行事,”
    “这和派靖远号去南洋训练有什么关系”
    其它人的问题让陈默然闭上了嘴,这个时候,自己还是奉上一双耳朵更合适。
    “如果靖远号比他们的想象的更为强大,那么他们还有多少可能选择与镇洋舰队决战?到那时,他们百分之百的会选择重拳斩断镇洋舰队一臂,从而获得压倒xìng优势”
    苏跃扬微微昂起下巴,神情淡定中带着丝许决然,在他看来,无论是第一舰队或者第二舰队,归根到底,都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工具。
    “用靖远的牺牲,换取日本人去进攻第二舰队,好大的手笔啊”
    似嘲讽般的语气,从萨镇冰的口中吐出,他很难接受这种解释,中国海军太过于弱小,太过于稚嫩,根本就承担不起任何损失,而苏跃扬呢?他却可以大手笔的把一艘艘战舰“送给”敌人去击沉。
    “牺牲靖远?”
    苏跃扬摇摇头,怎么可能,自己还需要靖远。
    “当然不会,如果那样的话,就根本没必要调动致远舰了,如果致远舰和靖远舰会和的话,联合舰队南遣舰队或许有可能重创靖远,但绝不可能击沉靖远,没准我们还能重创南遣舰队,参谋长,无论是致远舰或是靖远舰,都需要在战争中成熟起来,是等到将来决战的时候,再去成熟,还是利用现在的这个机会去促使他们成熟呢”
    掀开另一张海图,在参谋长沉默的时候,苏跃扬继续说道。
    “总之,这场海战的目的在于让日本人意识到致远级的强大,在他们的心里形成一个yīn影,只要能过到这个目的,就足够了,一但致远赶到jiāo战海域,日高壮之丞肯定会撤退,到那时两艘就可以完全回港,剩下的,就是等待下一场决战,日本要等,咱们也要等”
    在说话的时候,苏跃扬接连将代表第一舰队主力舰的几个的模型摆放到了海图上,众人看着那海图上的模型都沉默了下来。
    先看一眼海图,又看一眼这个年青人,陈默然在心底长叹一声,海军拥有这么一个年青人,到底是海军的福气,还是……
    沉默,有时候沉默就如同半个世纪那么漫长。尤其是这么一间作战地图室内,所有人都沉默下来的时候,只能听到大家的呼吸声时,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压抑的。
    壮士断腕
    这壮士断腕之举,着实有些让人无接受,甚至让人心神不定,终于,在沉默良久之后,所有人都把视线投给了陛下,如果现在收手还来及。
    感觉到众人的视线在自己身上,陈默然在心底苦笑一下,双手扶按上作战地图桌。
    “你们是内行,我是外行”
    一句话,让众人互视一眼,说了等于没说。
    “我不知道其它,但是我只知道一件事”
    表情变得极为严肃的陈默然环视着这间作战地图室内的军官们。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夺取胜利,所以,你们在制定一切计划、方案的时候,都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个原则。”
    一言作出拍板的陈默然又继续说道,而语气同时变得有些沉重。
    “总之,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胜利,除了胜利,依然是胜利”
    走出作战地图室后,陈默然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和海军部的军官们聊上几句,而是径直离开了这间作战地图室,但在离开时,却意味深长的看一眼苏跃扬,想要对这个年青人说些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出来。
    这个年青人啊,能做出很多将军们做不出的大胆决定,甚至他的决定都有点太过于凶险,无不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能做出来,这或许就是年青人的好处,年青人永远不会忘记冒险。
    “反正都是要沉的早沉、晚沉并没有什么区别”
    “没错,他们中很多是我的同学,但是他们同样也是中国海军军人,为了国家,为了胜利只能如此了”
    “是想赢,还是想输”
    “没有其它的选择”
    他的一句句话语,在陈默然的耳边不时回响着。
    也许,自己回头应该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名字,等战争结束了,再派他去英国留学,没准再过十几年,自己又多了一个舰队司令官。
    “你去查一下苏跃扬是什么地方人?”
    想到这,陈默然便冲着身后的shì从官吩咐一句,海军中闽省出身的军官太多,必须要打破这个格局,要尽可能的让它省人进入海军。
    “是,陛下”
    shì从官应声离开后,止住脚步之后,站在huā园中的陈默然仰首朝着天空看去,望着满天的星斗,心底暗自叹息一声,过去不知道是谁说过,英灵升天之后会化为繁星,如果的确如此,那这繁星点点的星空上,几天后不知道又要多出多少星星,而几个月后呢?
    “我必须修习政治学与战争学,我们的后代才能在民主之上修习数学、哲学;我们的后代必须修习数学、哲学、地理学、博物学、造船学、航海学、商学及农学,以让他们的后代得以在科学之上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刻、绣织和瓷艺……”
    忆起约翰?亚当斯的那句名言,陈默然苦笑一下,或许,这就是这一代人的责任
    这个夜晚并不平静,无论是接到电报后,在三都澳内进入了战备状态的镇洋舰队第一舰队,或是远离开战场的南京皇宫内的皇帝,亦或是那些做出壮士断臂决心的军官们,有时候人总是如此的微妙,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决定做出之后,却总是会陷入莫名的情绪之中。

第160章 无月之夜(求月票!求定阅!)
    浩瀚的南海上,海làng起伏,海鸟不时掠过起伏不定的海面,突然,一阵洪钟般的炮声似撕破天海一般打破了南海的静寂。
    “……二十、二十一……”
    随着主炮的鸣响,手持秒表的杨树庄不断读出炮shè计时,而在靖海号战列巡洋舰的司令塔内,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的手持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礁石。
    343毫米炮弹飞行14。5公里需耗时需要30余秒,炮弹出膛,剩下的就是等待与运气,当司令塔内的舰长汤廷光和杨树庄等人都在等待着水柱溅起的时候,靖远号战列巡洋舰内前后三座炮塔内,穿着石棉防火服,戴着防烟口罩的炮兵们却在第一轮齐shè之后,动作起来。
    “铛”
    一声金属脆响,高达达一米的扬弹钢筒升至炮塔内,站在巨大的炮尾后方的炮手立即推开扬弹钢筒的护盖,利用金属钢筒保护炮弹和发shèyào,是中国海军的首创,同样也是靖远号和致远号的不同之处。
    “装弹”
    发出口令的同时,炮长按下推弹机的按纽,液压推弹竿立即推弹进膛,整个过程在短短十几秒完成,在扬弹钢筒降下后,两名水兵推动着直径高达一米的炮栓,闭膛,而头戴耳机的炮长则等待着火探中心的进一步指示。
    八倍的蔡司望远镜中,巨大的水柱升起时,尽管距离目标礁石相差甚远,但汤廷光或是杨树庄的神情中都没有任何异样,这是第一轮试shè,以后四轮shè击都将于此为基准进行修正。
    在接下来的五分钟内,巨大的水柱不时的礁石周围升起,这是正常的海军战术,每一次九个水柱升起时,司令塔内的汤廷光即没有失望,也没有喜意,整个人显得非常平淡。
    突然,在第三轮齐shè之后,望远镜中接连闪出三团巨大的爆焰,原本在震耳yù聋的炮声中,看似平静的司令塔内沸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