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491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491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漱炸yào即便是落在海上也会燃烧,落在甲板上自然烧的更烈,这能有什么用。”
    “总能起一点用,至少可以让它们少烧一会”
    杨三林笑说了一句,这会他看起来很是轻松,可事实上,他的心底却早已经敲起了鼓,没准,这是自己这一辈子过的最后一个凌晨了。
    终于忙活了近两个钟头后,无论是靖远或是海容都已经完成了战备准备之后,伙夫们拖着成箱的饭食出现在甲板上,备战时期,不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到餐厅用餐。
    “吃饭,大家伙抓紧时间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哄的一声,累的气喘吁吁的水兵似疯抢一般赴到食箱旁,直接用饭盒抢着饭菜,接着便狼吞虎咽似吃了起来,借着月光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显得有些凝重甚至带着些不安,可却又强迫自己吃下去。
    “喂,王哥,再过两钟头就该出太阳了吧”
    强撑着吞下几口饭的林强怎么也吃不下去了,只是抱着饭盒,眼神看着夜空,可心却早回到了千多里外的家乡,想着爹娘。
    “怎么,吃不下去了?”
    继续和米饭、大ròu的奋战的王朴吱呒的应了一句。
    “快吃,多吃点,下一顿不知道要到啥时候,咱现在拼命吃,等到打仗的时候,就拼命去打”
    话音一落,王朴又是吃了一口米饭。
    “死,咱不单要拉垫背的,还得他娘的当个饱死鬼”
    一句死,炮塔护裙后围着的几十名水兵,都停了下来,这是他们一直不愿去想的,想要刻意回避的,而现在呢?却终于有人开了头,众人的神情一黯,觉察到自己说错了话,王朴随手放下手中的饭盒。
    “哭吧,想哭就哭吧,等大家把泪哭完了,然后擦干眼泪,像;像个水兵一样,一同赴死吧”

第161章 1对7(求月票!求定阅!)
    “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黑暗统治着南海”
    如果说“致远”舰与前致远舰有何不同,世人的第一反应是九mén威力巨大统一口径的主炮,其次是他的航速,但是对于每一个曾目睹过致远号或是靖远号的民众而言,让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反倒不是威力巨大的主炮,而是那高大、壮观的桅楼。
    与各国普遍采用的英工的三角桅杆以及另类的美国笼式桅杆不同,在致远号的设计阶段xìng,为了主炮在远距离炮战中观通以及指挥的需要,前主桅采用了7根支柱支撑的高大的圆锥结构樯式桅楼,顶端设立shè击指挥所,这种结构相当坚固不易中弹受损,而恰又形成中国海军所特有的塔式舰桥,只不过从没有人知道,这种桅楼的设计并不是出自海军部,而是陛下本人绘制草图后,由海军再加以技术整合而成,在桅楼上设立shè击指挥仪、大型测距仪、观察站等等,高大桅楼几乎可以填装一切,可以想象的用于增加战舰作战效能的设备。
    “确实增加了观瞄能力,但是也增加了被观瞄能力,当真是一柄双刃剑啊”
    看似壮观的桅楼内,了望台上林保杰在心里叹了一句,站在高达数十米的桅楼顶部了望台内,负左3区观jǐng的他在心里暗叹着,采用大型桅楼的靖远舰成倍提高了观瞄能力,但同样也暴lù了自己。
    依在望远镜后的林保杰,借着星光朝左3区,实际也就是300度方向,整个桅楼了望台上一共有6名观测员,每个人负责一个区,全部采用由帝国海军向德国蔡斯公司定购20…40倍大型望远镜,从桅楼上居高观测,在晴天可以分辨15海里以外的敌舰,即便是在夜间,作用距离也远超过各国海军普遍采用的手持式4倍或8倍望远镜。
    时值新月,海天一片暗淡无光之sè,星光点缀的大海起伏不定,依在望远镜后,不时转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海平线,每一个了望手都明白,现在自己所肩负的是靖远号上一千三百余名官兵的xìng命。
    凝视着海平线,忽然一股很模糊的“mí雾”吸引了林保杰的注意力,加大望远镜倍率,隐约的在望远镜中似乎可以看到……
    “发现烟柱方位312……”
    突然的发现让林保杰立即冲着传声筒大喊一声。
    “确认了吗?”
    匆匆走上司令塔的汤廷光,一上司令塔便拿起望远镜,朝着目标方位看去,在这个位置他根本就看不到目标。
    “发现目标,初步确认目标三舰,距离12海里,无分辨目标国籍”
    又是一声喊声在司令塔内响起。
    神情肃穆的汤廷光却出人意料的保持沉默。
    “长官”
    “命令全舰进入战备,炮弹进膛,开始对敌实施测距”
    一两秒钟后,汤廷光终于下达了命令。
    “目标增至五舰,方位……”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在发现第一艘敌舰的烟迹之后的几分钟之后,确认了目标数量。
    七艘身份不明战舰
    是南遣舰队
    靖远号的司令塔内的众人立即在心底确认了对手。
    联合舰队南遣舰则是由富士号、石见号战舰、巴扬号、出云号装甲巡洋舰以及高砂、笠置、千岁号防护巡洋舰七舰组成,在现在的南海由七艘战舰构成的舰队,只不这一个。
    “敌首舰目标16500米、”
    在测距台使用5。5米测距仪完成测距之后,司令塔内的军官们都把视线投给了舰长。
    “开炮吧”
    抢战开炮,利用靖远号大口径舰远距离优势,远远的把对手轰个稀巴烂这不正是靖远的使命吗?
    “首炮不由我发”
    面对下属的请求,汤廷光却摇摇头,现在中日两国尚未宣战,首炮由自己所发,无疑导致外jiāo上的被动。
    在下达首炮不由我发的命令时,汤廷光取出怀表,凌晨3时15分,朝司令塔外看去,星月皆暗。
    1月3日,凌晨四时十五分,凌明前最黑暗的一刻,两舰队距离6海里。
    “发现靖远”
    日高壮之丞立即拿起手中,新近购买的蔡斯八倍望远镜,在对马海战之前,整个联合舰队只有2具这样的高倍望远镜,而现在却多达十数部,这种望远镜远比过去的2倍望远镜看物更远,也更为清晰。
    “哟西”
    望着幕sè
    “装弹,各舰装备作战”
    随着命令的下达,主炮炮栓打开,305毫米主炮发shè的800磅炮弹开始装入弹膛,而此时日高壮之丞则在舰桥上举起望远镜观察靖远号的动向。
    “到底是一名老海军啊。”
    凭借着些许星光,望着远方有些模糊的靖远,日高壮之丞发出了一声赞叹。尽管靖远看起来似乎有些模糊,但是它的三座炮塔的九mén主炮,却直指着自己的方向,似乎他们已经发现了南遣舰队。
    “命令石见号距敌6000米做阵前横切”
    一连串的命令从日高壮之丞的口中吐出,与东乡不同,日高壮之丞并没有让自己搭乘的旗舰“富士”号为舰队首舰,而是战队三号舰,以便利用富士号良好的1。5米立体游标测距仪为整个舰队提供目标指示。
    此时以17节航速航行靖远,桅杆上悬挂由陛下赐于的皇家近卫海军旗,前一后二三座三联346毫米炮口大都昂首指向高处,星月无亮,但炮口处却映着yīn冷的光,凌明前的黑幕仍旧笼罩着大海,此时的靖远号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屏气凝神的等待着,等待着对方的开炮。
    “七千五百米”
    司令塔内参谋官在报出数字的同时,将双眼紧盯着舰长。这个老北洋出身的舰长,此时依然沉默着。
    “首炮不由我发”
    在下达这个命令之后,汤廷龙此时正以一种默然的眼神眺望远海,望着被夜幕笼罩的大海,从望远镜中看着那扬起炮口的敌舰,他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什么,错过了发挥靖远远距火力优势的一刻
    “距离六千八百米”
    “6000米是对马海战的jiāo战距离”
    听着距离bī近至6000米,杨树庄的心头一紧,在这极其关键的时刻,司令塔内的所有军官都闭上了自己的的嘴巴。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或手拿望远镜观察着敌舰,或是表现出绅士般的沉稳,或是面带焦虑,抑或是踌躇满志的。不同的表情意味着不同的心态,只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出来打破沉寂,更没有人走到舰长旁边提出任何与战斗有关的意见、建议。
    在无论是在战争时期或是在和平时期,在任何一艘军舰上,舰长的权威都是不容质疑的,这是海军的规矩,舰长永远正确,无论何时
    为什么不开炮?
    望着距离越来越近敌舰,林保杰的心中尽是疑问,不要说是在6000米,即便是在16000米,那也是海军的jiāo战距离啊,以往的训练中,海军有至少一半的课目都是超过12000米的远距离炮击,甚至在更远的距离形成跨shè。
    接下来的1分钟里,局势继续发生着根本xìng的变化,双后扶着望远镜的林保杰甚至可以满楚的看到,敌舰的炮塔在转动着,接着,敌舰首舰突然来了个阵前横切运动,战斗就要打响了。
    “敌舰作横切”
    不待了望哨报告传达下来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汤廷光却出人意料的下达了一个命令。
    “右转舵,航速25”
    “右转舵,航速25”
    命令被重复下达了下去,听到这个命令,杨树庄立即拿起望远朝着远在右舷3海里外的海容号防护巡洋舰,顿时,他明白了舰长为何会下达这个命令。
    “靖远号转右改变航向”
    在石见号横切变阵时,了望哨首先发来报告,紧接着又一个报告:靖远号右转大约10度,航速基本保持不变。
    其实,在这个距离上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们仅凭目测就能发现敌舰队的变化。
    “靖远想逃”
    意识到对方想要逃走,日高壮之丞突然大喊道。
    “瞄准靖远号,准备开火”
    负责传令的参谋官先是一怔,过了足足一秒方才对着话筒喊道。
    “瞄准朝靖远号”
    在命令下达的瞬间,富士号上的所有人都开始屏住呼吸,因为他们知道,最残酷的决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以石见首轮shè击准为基准,各舰集中火力,目标靖远,四发首轮齐shè”
    战场形势的瞬间变化往往最能展现一名舰队指挥官魄力和气质的时刻,而在这个时候日高壮之丞这个以胆大著称的将军表现的并没有让人失望,在富士还未完成阵式转变时,以石见号作校shè基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大约过了十数秒钟,巨大的轰鸣中,漆黑的洋面突然被接连腾起的四团巨大的火焰所笼罩,日高壮之丞等人只觉得眼前一亮,甚至视线都随之变得模糊,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在石见的首轮shè击之后,除了主炮塔里的炮手和那些负责组织主炮shè击的军官们,其他人都在密切关注着远处的海面,期待着敌舰被击中的情景出现。
    当然没有任何人会对石见第一轮齐shè能击中目标持有任何信心,或者说谁都不会相信一次齐shè能击中靖远,或者任何一艘军舰。
    “敌舰开火”
    撕破夜幕的巨大焰团映亮海面的光亮,根本不需要了望员的报告,所有人都看到了,几乎是在焰团映亮海空的瞬间,杨树庄便按动秒表,对敌炮弹加以计时,距离六千米,12英寸舰炮,约十秒到达……
    “航速增至26”
    神情肃穆却又显然非常淡然的汤廷光再一次下达了加速的命令。
    “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